n “n”,虽不叫饭,实际上属于饭类,是琼海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食品。其做法:用椰子叶或蒌(即野菠萝)叶编织成拳头大小、中间空的囊袋(n壳),形状一般为枕头状,也有编织成三角形、菱形的。无论编成何种形状,编n壳时一定要留收口的芰叶。n壳编好后,将米洗净晾干,用油、蒜泥、姜术爆锅,再加入虾米炒香后,最后加入大米翻炒至半熟。填入n壳中(米约占壳的三分之二),将n壳收口,放入锅里用清水煮熟。煮熟后的n膨胀圆满、清香四溢。
n是一种带有吉祥含义的食品。因其有椰叶壳,食时得将椰叶慢慢解开(俗称“拷宽”,意为手头宽松),民间便有“解结解忧”之说。
过去,农民出远门或上山时,主妇便早起将n制作好以备随身携带,既可当干粮又有解结解忧的寓意。此外,大凡亲人从海外归来或亲友家有盖新房、起灶等喜事时,也要制成一担或一箩筐n当作贺礼。乡下民风纯朴,主人收到此贺礼后,便挨家挨户送,以表同喜同贺。
关于n的起缘,民间传说颇多。有说,这是琼海土著人的发明。古时候,生活在这热带岛屿上的土著民族,为了生存,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在战争中,两***对垒,为了隐蔽自己,不便生火做饭,于是部落头人命令后方,将大米制成n送到前线。也有说,这是华侨从东南亚带回来的。这些传说都有道理。因为琼海人以大米为主食,用大米制成的n,既易携带,保存时间又长,况且n壳所用的椰子树叶,在琼海随处可取。而侨居东南亚的琼海人不仅数量多,而且乡情浓,他们热爱家乡,每次回乡,都会带回东南亚的最新信息,这n是他们带回来的也不是不可能的。
正如“闺@”寓意甜甜蜜蜜、圆圆满满一样,n也是一种寓意吉祥的食品。在琼海乡村,每逢家中有喜庆,或是给孩子作“对岁”,或是盖新房,或是起灶,或有亲人从海外归来,亲戚朋友总要做一担n以表祝贺。因为吃n时得慢慢解开壳叶,有“排忧解难”、“飞黄腾达”、“事业发展”、“破壳而出”的意思。而当某家某人遭遇灾祸时,亲友上门抚慰,也要送n,让其当场“掏(解)n”,以祈求消灾解难。
在琼海,有两条不成文的规矩:一、每逢闰年,出嫁的闺女都要做一担n给娘家父母消灾解难。二、无论亲友挑上门的是n、“闺@”还是其他礼品,主人不能全收,必须留一小部分让送礼者带回去,俗称“还篮”。
做一担送礼的n,备料、织n壳、装米、煮n,相当费时费力。不过,琼海民风纯朴,一家有难,全村帮忙;一家有喜,全村庆贺。哪家织n壳,左邻右舍会自动上门,婶婆妯娌坐在一起,边编织n壳,边聊家常。n壳一般是晚上织好,凌晨炒米,装米,天蒙蒙亮时开始煮n,以赶在上午送上门。
可以预料,无论社会如何进步,世事如何变幻,承载亲人美好情意的n,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n,必定能代代相传。
日昃 何谓“日昃”?《辞海》解释为:“太阳开始偏西,约未时。即下午两点左右。”因此,在琼海话中,“睡午觉”叫“睡日昃”。而下午两点钟左右吃的这顿饭,叫“吃日昃”(也叫“吃昃”)。
关于“日昃”,李高兰的《日昃》写得很具体:
“日昃”既是午餐,又非午餐。说是午餐,是因为所吃的时间是在下午1点半至3点之间;说非午餐,是因为是午餐后的一顿饭。另外,就其内容来说,也实在上够不了“餐”的档次。所以,有些地方叫“昃”、“余昃”。“余昃”者,余下来当“昃”之谓也。
在生活困难的年代,“日昃”的内容只是中午吃剩的番薯稀饭就咸鱼、萝卜干,或是甘薯、黑姆(芋头)等杂粮。人们所吃的午饭,大都是早晨煮好的番薯稀饭。一般地说,番薯稀饭到了中午往往会变酸,因此,带酸味的番薯稀饭就成了“余昃”的代名词。殷实人家,不吃带酸味的番薯稀饭,便煮番薯汤、“盒瓜”(南瓜)汤、“黑姆黑仔”(芋头)汤等以当“日昃”。如家中实在没有新鲜的薯类,就抓几把“番薯头”(番薯干片),砍一个椰子刨成丝,撒上几颗盐,便是一顿“日昃”了。当然,有不少人家是连带酸味的番薯稀饭也没有的,所以,琼海话中,有一句熟语:“没日昃吃,也不看日昃路”。
旧时,在琼海乡下,最好吃不过的“日昃”就是“做@”了。琼海妇女的贤惠善良已成共识,其贤慧善良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吃!”大呼小叫的是“公爹人”,哗哗啪啪地大快朵颐的是“公爹人”,可真正实施“做@”劳作还是妇女们。
在琼海乡村,“做@”当“同昃”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做公道”。其方式是:集体出资,集体劳作,共同分配,“公道头”指挥――哪家出多少米,哪家出椰子,哪家出柴火锅灶,分配完毕后,磨米浆的磨米浆,刨椰丝的刨椰丝,起火(生火)的起火。大家同心协力,很快,一盘盘“白@”就出锅了。趁热将椰丝、葱花撒在“白@”片上,卷成圆筒状,就是令人垂涎欲滴的“白@卷”了;而将“白@卷”切成丝状,再下锅煮,加上葱花、食油、味精就是“白@汤”了。
“做@”当“日昃”,不像杀鸡杀鸭“做公道”,按凑份人头分配。来吃@的人当中,有凑份者的家人,也有既没出钱也没出力的邻居。总之,见者有份。下次我家“做@”时再回请你吃就是了。
最简便的“日昃”是做“锅泼@”:将稍浸的米放在石磨里磨成米浆后,将大铁锅里的水烧开,将米浆往锅周边一泼,待米浆凝固后,用锅铲将凝固了的米浆铲到滚水中,再加葱花、盐即可。这种@食工序简单,参与者少,吃的人多。
“吃日昃”,不但是平民百姓的生活习惯,就是在旧***队中,也有此习俗。不过,大呼小叫“做@吃”的是位高权重的官们,而满头大汗劳作者是地位低微的小官或小兵了。因为当官者持短***,当兵的挂长***,因此新中国成立前琼海民谚有:“短***‘睡昃’,长***放灶(即起火做日昃)”。
追溯“吃日昃”的历史渊源,应从海南的气候、百姓的生活方式等方面来探究。海南地处亚热带,阳光炽热,夏天时间长,人们出汗多,消耗热量大,午饭吃得早,且吃的多是番薯稀饭,热量较低,很快就饿了,所以,两顿正餐中间加上“日昃",便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