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土地撂荒的现象,大量的闲置土地的出现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这种现象与可持续发展观相违背,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已是迫在眉睫。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第二第三产业的迅速扩张与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选择进城打工,导致了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此外,耕作的方式不当,以及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不完善也导致了撂荒现象的出现。对于农村土地的撂荒现象,本文重点分析并说明我国土地撂荒问题存在的原因。
关键字:土地撂荒;劳动力外流;比较效益;耕作方式;产权
一、我国土地撂荒状况
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大片土地撂荒的现象,农业是民生之本,大面积的土地撂荒使得我国本来就日益严重的耕地流失和未来粮食短缺的问题更加严峻。耕地是有限的,由于近年来土地撂荒和不合理利用,使我国的耕地面积迅速减少,因此,解决土地撂荒的问题刻不容缓。我国***府也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撂荒问题,十指出我们应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以及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并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其中土地是我国重要资源,所以农村土地的撂荒应当得到重视。
二、土地撂荒原因分析
(1)比较效益低、劳动生产率低以及非农转移的相互作用
大规模农业撂荒现象的产生,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发达的地区中农业撂荒现象比较严重。经济的发展可以推动产业的扩张与升级,在经济发达地区第二与第三产业有相对比较优势,随着就业机会增多,农户有更多的就业选择机会。耕地较其他行业来说风险指数较高,受气候的影响大,农产品的亏损风险高,价格不稳定,化肥等原料的价格上涨,但国家对农产品的补贴***策的有限,使得务农的机会成本大大增加,农户自然选择有比较优势的第二、三产业。事实上,农地撂荒的根源在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
此外,农业的生产效率低下,也是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我国土地所有权不明晰、经营的空间狭小、农业技术发展滞后、生产方式的局限性,造成了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这样一来导致了农业的经营收入降低,与第二、三产业的收入相比较,农民则愿意放弃农田的耕作。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成为了造成土地撂荒的原因之一。随着精壮劳动力的流失,农村剩余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小孩,妇女的主要任务是照顾小孩,老人的劳动能力有限,导致了土地不得不撂荒。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劳动力转移是因素,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比较效益低也是导致农村存在大面积撂荒土地的原因之一,而这些因素又相互作用,才导致撂荒。
(2)耕作方式效率低下,***府引导不足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家庭为单位的精耕细作是当今我国的主要耕作方式,然而目前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趋势是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产量,但是我国的目前的土地制度限制了这种耕作方式的发展,即使是科技水平达到了,也难以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的耕种方式
除此之外,由于农村教育水平较低,使得很多务农者对于土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的重视程度不够,***府也没有强有力的***策去限制农药的使用,农民过分的看重收益,忽略了对土壤的保护,大量的使用农药化肥导致了土壤的严重破坏,造成很多土壤无法耕作,只能闲置于此。比如说,化肥会对土地造成永久性的危害。磷酸钙连续大量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钙镁磷肥则会造成土壤的碱化,而且磷肥还容易造成土壤的板结。这些都会使土地的耕种能力越来越低,农民获得的收益也越来越少,最终造成土地的撂荒。
(3)土地产权不明晰与土地流转经营困难
由于我国法律只是规定我国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但对土地产权的所有权也没有明确的界定,这样一来产权主体不明晰,则说明对此土地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的承担者没有得到有效界定。在我国农村,由于土地的产权主体界定不清,许多外出务工者的农田处于长期撂荒状态,又没有相应的部门去处理以及介入,外出务工者也认为他们不用对土地的利用承担相应的责任,则任由土地撂荒。由于产权的界定不明确,耕者只重视当前收益,任意使用化肥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导致农田破坏十分严重,造成了资源的过度利用,许多农田已经无法继续耕作,只能长期处于闲置状态。
我国农村实行的是集体所有制,按照马克思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理论可以看出,农民是集体所有制土地的所有者,他们有权占有、使用这些土地,可以在这些土地上依法进行生产劳动,对于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有分配、交换、使用的权力。但事实上这些农民的权利并没有完全实现,由于产权界定的不明晰和家庭联产责任制度对承包土地转移的限制,导致了土地流转经营困难。当农民承包的土地闲置,却难以流转经营时,土地不得不撂荒。由于土地流转经营的困难,以及农民的利益不能得到保障,农民由于担心流转后失去土地,所以他们更愿意选择将土地闲置。
三、解决我国土地撂荒问题的建议
土地资源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土地撂荒问题理应得到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国家应该建立科学的补贴***策设置,宏观调控稳定农产品及其相关产品价格,减少农业劳动者的耕作风险,并安排专业人员对农民进行保护土地知识的宣传,提高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国家还应该明确产权主体以及完善土地监管机制。此外,应当加强国家对农业发展的引导,鼓励农民转变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率。
参考文献:
[1]王鑫林:《农村空心化背景下的土地撂荒现象及治理探讨―基于四川省仪陇县X村的调研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24~29页
[2]赵义,杨庆媛,陈展***,石彦:《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地利用的影响浅析―基于对重庆市九龙坡区的调查》[J],2008年11月,载《云南地理环境研究》第20卷第6期,第1~5页
[3]喻小倩:《农村土地撂荒的原因及对策》[J],2013年3月,载《南方农业》第7卷第3期,第71~73页
[4]朱艳,王玉霞:《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的制度变迁》[J],2008.08(上),载《中国集体经济・经济观察》,第10~11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我国土地撂荒状况及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