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其实这仅仅是人生最基本的付出而已,广而言之,为了荣誉,不惜累倒;为了成功,永不轻松。面对来自求学、婚恋、家庭、金钱、事业及情感等方方面面的压力,人的身心经受着一次又一次,一波又一波的严峻考验,很难将自己调在轻松而又愉快的状态之中。除了压力还是压力,除了劳累还是劳累,久而久之,则会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学会放松,学会减压,则是智慧人士必须掌握的一门人生学问,有劳有逸、忙里偷闲、刚柔相济、泰态相对,这才是智者们在人生道路上的正确选择。
这说起来简单,但具体该怎么做呢?国医大师、原陕西中医药学院院长张学文教授认为,我们应该按照年龄阶段来设计自己的人生旅程,该加速的时候全力加速,应当减速的时候及时刹车,不可持续加压,直接损害自身健康!概而论之,青少年期当用加法整合人生,中年阶段应用乘法整合人生,中老年期可选择减法整合人生,到了老年阶段自然要用除法珍惜人生,究竟是不是这个道理呢?《养生杂志》主编、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马烈光教授跟张学文大师进行了一番深入探讨交流。在此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马烈光:张教授好,听闻了您关于人生加减乘除的法则,我觉得很有参考意义,能否请您具体讲一下自己的见解?
张学文:好,我们先来说说青少年,我觉得青少年要善用加法。伟大领袖曾经对青年人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到底是你们的……你们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从***导师这段推心置腹的话中,我们便能真切地感受到青少年的活力和热情,可以不夸张地说,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有希望的阶段。
青少年时期太约可以从七八岁算起,一直延持到三十岁上下,在这二十多岁的时光里,人们经常会迸发出许许多多的梦想、希望和光芒,成为人们一生中最为阳光、幸福的岁月。人生中最值得大家期待的事是什么呢?应该说是梦想成真、心想事成!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且都渴望能够将梦想尽早地变为现实,然而,为了梦想的实现,我们就必须为之奋斗!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富有朝气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人们的体力旺盛,求知欲望强烈,乐于进取,特别是在求学方面,精神饱满,不知疲倦。因此,在这个时段,我们提倡用加法拨算人生,加倍珍惜求学阶段的美好时光,多付出、多劳动、多收获。举个例子而言,就像我们背了个大背笼上山采果,走一路采一路,越采越多,背上的负担也就会越来越重,手脚永不停竭地劳动也会感到异常劳累,但在心中,一定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这个阶段的收获越多,后半生的幸福程度就会越高,把自己沉醉在幸福之中,那就不会感到太累,生活也就会过得更为轻松和愉快!
马烈光:没错,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打基础的阶段,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就有可能及时捕捉到良好的机遇;知识永远不会白学,汗水也永远不会白流;知识越多,人的潜能就越大,可以开发的智能就越多,离成功的距离也就会越近。基础打好了,到了中年,就是自己大展身手的时候,这也就是您提倡的中年阶段要应用乘法吧?
张学文:中年阶段是人生的黄金阶段,大约从30岁到45岁这一阶段,人的精力和生活经验处于较为旺盛和丰富的时期。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特别是对那些胸怀宏伟理想的人来说,中年阶段应当采用乘法设计人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各种优势,合理整合已形成的外在资源,抓住机遇、大干快上、勇敢冲锋,努力夺取胜利和成功!
那么,怎么样才能用好自己的人生乘法呢,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综合而论,以下几个方面理应是我们用好乘法,少走弯路的关键:
其一,拥有强烈的自信,那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一个有自信的人,通常会把“不可能”三个字说成“我能行,”因为有信心的人总是敢于开始,有勇气的人永远乐于创新,拥于了自信,就等于拥有了战胜困难、奔向成功的法宝。
其二,只要敢想敢干,那就有可能做成任何大事。常言道:“世上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确实就是这个道理!理想和现实之间,想起来很遥远,但是只要你迈开双脚,选择奋斗,理想变成现实那也是近在咫尺的事情。
其三,兴趣是成功之母,失败是成功之石。过去人们总有一句口头禅,叫做“失败是成功之母”,细想一下,这句话是不完全正确的,我认为任何大大小小的成功,均脱胎于个人在自我充分了解基础上所形成的浓厚兴趣,然后才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失败经验,特别是借鉴别人的失败教训,所以前者当为成功之母,后者应为成功之石。只有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充分地了解自己,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兴趣点,才算握住了获得成功的手臂。
其四,人生的目标贵在专一。俗话说:“样样通,样样松,”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涉猎得太多,那么什么事都难以成功,付出多而收获小,要记住,再优秀的猎人也不可能打死所有的猎物,目标太多等于没有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奋斗目标时,一定要认准目标,不可太泛;另外一定要学会坚持,同时抵卸其它新鲜事物的干扰和诱惑!
其五,苦干加巧干,成功在眼前。假如人生的目标已经锁定,那么如何选择最佳的实施路经便成为获得成功的关键。在这其中,埋头苦干是不可缺少的精神,但设法巧干则是多快好省的智慧。其中可供采取的方法很多,可因人因事而异地灵活选择,只有苦干再加巧干,才可快速获得成功,一定要学会借力,而且善于借力。
其六,学会放弃,掌握人生成功的大智慧。得与失,其中含有丰富、深奥的人生哲理,人到中年,已趋成熟,自当有所为亦有所不为,主动放弃是一种过人的智慧,只有学会放弃,才能轻松地躲开逆流、绕过暗礁;学会放弃,才会更好地养精蓄锐,捕捉机遇,迎接挑战。在必要的时候,要勇于承认自己是个小人物,用平凡人的心去谱写小人物的风采,同样是一件令人开心的美妙事!
马烈光:青年阶段之后,经过长达一二十年的艰苦打拼和不懈奋斗,无论从年龄上还是从心理上,人生的中年(黄金)时段便在成功的喜悦中变为过去,大约从45岁到60岁之间,人生的中老年阶段就如期而至了。在这一时期,体力日趋减退、家庭日益稳定、工作业已顺利、事业得以巩固,您觉得该如何安然度过太阳西移的中老年阶段呢?
张学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权威性报告指出:一般来说,44岁是一个人身体、心理盛衰变化的重要分水岭。在44岁以前,人的生理曲线呈上升态势,44岁之后则呈从峰顶下落之势,无论在体力上、心理上,还是生活上、思维上及事业上,均呈现出与44岁之前截然不同的状态,所以有人把44岁这个点称为人生的制高点,颇有道理!
过了44岁,人便步入了自己的中老年期,一些令人烦恼的事情会接踵而至:从来没遇见过的脂肪肝、高血压、胃肠病,甚至心脑病,可能会频频造访;在家庭中,子女已经***生活,夫妻之间的恋情、爱情早已成为昨日黄花,只剩下一日三餐的亲情;在单位里,升职遇到“天花板”,竞争过后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嫉恨,成为内心痛苦的深渊;在生活中,真正能够推心置腹的朋友少之又少,只能用无奈和沉默来加以应对……,无怪乎有不少这一年龄的人用三句话形容自己的心境,那就是:腿已发软(体力衰退)、眼已发花(是非不清)、心已发凉(信心不足),所言极是!
面对这样的处境,我们建议尽快采用减法来规划自己的衣食住行和人生目标:首先要珍视自己的身体,因为只有身体是自己的,其他都是身外之物,定时体检、及时排险,保持身体健康;其次要给自己减压减负,舍弃那些无谓的牵绊,既不贪利,也不求名,真正地从内心愉悦自己,保持宽松、自由的心态;再则要明确人生的几个基本概念:官位不等于幸福、金钱不等于快乐、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退一步天高地阔、顺利下山同样也是英雄!最后,无论到任何时候,也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追求完美和永不停歇的工作,无疑是人生的最大悲哀,实不可取!
马烈光:步入老年,一般来说也就是退休之后,人便真正地可以放松自己歇息下来了,大约在60岁之后,人生的黄昏时段便来临了;彻底没有了工作压力,养护身体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子孙满堂乐融融,然而有一个重要问题却不得不予以正视,那就是身心健康问题。在这两方面,您觉得要注意哪些方面?
张学文:首先在身体健康方面,经过大半生的艰苦打拼,起早贪黑、废寝忘食,自己的脏器或多或少地出现了老化现象,加之随着老年时期的到来,各种各样的慢性病、虚劳病、顽固病纷纷来袭,人体的抵抗力远不如从前,这就要求大家必须更加重视自身健康,积极***,主动养生。特别是对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糖尿病、肥胖症等高危疾病,更应尽早防治,以绝后患。
再则,心理健康问题也是直接困扰老年人的大问题,最常见的现象是离退休时的失落感、疾病缠身时的无望感、与别人比较时的自卑感,以及子女不孝时的无奈感等等,所有这些,都会给老人们的心理上带来灰色的阴影,挥之不去,痛楚难耐!
面对这样一种灰色的状态,作为智者,就应当采用除法来调整自己的人生,学会知足、学会忍让、学会以德报怨,尽可能加大自我保健的力度,从而有效地把自己的身心痛苦减少到最小状态!
尽管要真正地做到这些需要很高的智慧,但对于已经在生活、社会中经历了种种考验的老人们来说,绝不是完全难以达到的空想境界,只要能够真正珍惜所剩有限的黄昏岁月、切实执行比较合理的***调养方案、有效戒除“老年恐惧症”和“自残自弃心理”,同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老年群体健身强心活动中去,那么无限美好的“夕阳红”依然会晒落在自己的身上,度过那人生的快乐时光。
综上所述,可以认定:人生是一首美妙的乐曲,青少年阶段为序曲、中年阶段有高潮、中老年阶段当回落、老年阶段留余味,与此相应,我们应该分阶段按照加、乘、减、除之法则整合人生,从而使自己的一生更为美好、少留遗憾!当然,此论仅为一家之言,可供参考,具体实施,当因人而异,方为至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以加减乘除法则整合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