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是柴静2013年在其新作《看见》一书序言中的一句话,笔者一直很是喜欢。说喜欢,不仅在于喜欢柴静主持的节目,更在于其书中记录着许多新闻故事背后的故事,发人深省,同时也蕴含着许多相通的哲理,每每读来,都会促使自己从蒙昧中以另一视角认识教育、思考教育,并从中学到如何做教师的道理。
关注教育中的每一个人
“如果你来做新闻,你关心什么?”他开了口。
“我关心新闻当中的人。”
作为主持人,柴静清醒地认识到做新闻关心什么和不关心什么。不是为了制片人、奖金、虚荣心而工作,而是关心新闻当中的人。她也时常告诫自己“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这应该是柴静最纯粹的真情流露。话很普通,只是一句常识,却蕴含着各种工作相通的道理――“人是目的”。这是哲学家康德很早就提出来的常识性观点。
同理,学生是教育的目的,而不是教育的手段和工具,这是我们理应首先树立的学生观。作为教师的我们,理应去关注教育中的每一个人。如果我们将学生视为完成领导任务、获得认可、实现晋升等与追名逐利有关的手段和工具,视学生为配合教育教学活动的道具,牺牲学生的时间、健康以及纯真等,这不仅违背了“人是目的”的常识,更是对教育的最大异化,也是最大的悲哀。相反,如果我们关注教育中的每一个人,将我们与学生的关系视为“我与你”的关系而不是“我与他”的关系,更不是“我与它”的关系,相信这种最理想的人际关系,一经“他”变成“你”,而距离陡然拉近,形成“相互玉成”的关系,定能促使我们教师通过耐心呵护、平等对话、多向互动等教育教学方式,用心去做好教育。
用故事的眼光看待学生
“对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双城连续服毒事件调查到最后,我们发现,最大的谜,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
的确,最大的谜,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读完双城连续服毒事件后,使我看到了新闻故事背后的一些故事,也更促使我想到:如果也用故事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学生,相信每位学生都是一部有趣的故事。只是,需要我们教师多一些发现的眼睛,去发现身边“学生的故事”和充满“故事的学生”。更需要我们多用爱心去解读、去关注,用耐心去等待、去探寻,用真心去触摸、去感受……毕竟,孩子的内心是一个宇宙,只有我们走进孩子的心灵用心聆听,方能感受它的神奇与美妙。用故事的眼光看待学生,多用一些心思寻找,也会促使我们重新发现孩子的真实世界,读透孩子,从中找到孩子宇宙间与成人宇宙间的衔接、转化和发展的通道,同时也会促使我们教师对自己宇宙的眺望、审视和思考,重新认识教育者的使命,实现孩子宇宙与教师宇宙间的相互转化和创生。
正确认识自己
“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
“隔行如隔山”,但是“隔行不隔理”。对教师而言,教育教学活动也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学生也越深。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最容易的也是认识自己。作为教师,正确认识自己,既要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又要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事业;还要认识到自己既是学生的老师,同时也是自己学生的学生。
做一个诚实的“记录者”
“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
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新闻”,我们身边的学生每一个都非常有个性,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牵动着家长、老师的心,影响着我们教育的实践。而每一次的教育实践,都会引起我们教师的不断思索,若此时我们将自己那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去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记录下来,既可以是讲述成功的教育故事,重温成功的喜悦;也可以是记录教育中不可避免的“事故”,反思教育的不足;还可以聚焦生活中原汁原味的教育细节……像柴静那样做一个诚实的“记录者”,相信此时用文字留住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故事,也留下了自己的成长足迹。
“一个新闻事实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识、行业、社会三个不同的层面,层面越深,覆盖的人群就越广,你找了几个层面?”要求课堂更精彩,必须深入下去,我不禁叩问自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