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西部,谢越岭、寒山、支硎山、花山、天平山,让我们穿越250万年的时间遂道,与地球重大的地质时间―――第四纪冰川亲密接触。
什么是冰川?就是在高山或两极地区沿地面倾斜方向移动的巨大冰块,叫做冰川,也叫作“冰河”。冰河在流动时的庞大气势和巨大威力,如今呈现在中国的现代冰川中,呈现于喜马拉雅山北坡、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的一些高峰区。可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将这摄人心魄的景象与温润富饶的苏州大地发生联想,没有人认为如此繁华的城市曾经竟是冰雪覆盖的原野!
然而,地球历史上最近的一次大冰川期还是在旷古的时代凶猛地发生了!极地及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承受着降落在雪线以上的大量积雪,巨大的重力和压力使这些冰体的承受能力达到极限,于是崩溃了,瓦解了,巨大的冰川一路推进,一路向前。与此同时,地球在降温,世界大陆32%的面积为冰川覆盖了,四野茫茫,周天寒彻。苏州地区,则形成了巨大的冰盖,一切,均为冰盖笼罩……
在距今1.8亿年前左右,地球上爆发了一次被称之为“燕山运动”的地壳大运动。而这股力量的余波,直接带动了我们这块江南古陆,苏州大地猝然间剧烈地起伏震荡……
在断断续续经历了5000万年不平静的岁月,大自然开始在震怒中慢慢平静。隆起、堆积的断层和冒穿地面的岩浆,在长期的郁积中,形成变质的花岗岩,造成了今天奇石林立的苏州天平山体系。
燕山造地运动以后1.475亿年后,江南古陆迎来了第四纪冰川。第四纪冰川之冰盖覆盖了整个苏州地区。数万年间,冰盖融化,又形成了冰湖,冰湖之水数万年磨蚀着坚硬的花冈岩山体,于是,奇迹出现了!
如果能够凌空俯瞰寒山萝卜岭,它整个就是一个天然的巨石盆景,以致闯入其中,几乎没有路,说是路,其实就是站在弧形巨石的脊背,从一组巨石爬行到另一组巨石。这些巨石组合成团,圆圆滚滚,或抱或搂,或堆或叠,或并肩伫立,或根根相连……冰河最终以石堑的姿态,刻在了山体上。
寒山、叉***岭石浪波涛汹涌,漫山遍野处处累积,它们优雅的曲线,层层相因,构划出石坡轮廓,世间艺术家,又哪有如此世纪巨笔?寒山石臼岭、奇禾岭、花山莲花峰、莲子岭常见巨石堆如危卵,总是劈头盖脑而来,令人突生惶恐。奇禾岭巨石压顶,惊心动魄,不可思议的是它挂于悬崖;摇摇欲坠的石莲花浑轮如球,上宽下窄,只能远望,无法近观;花山莲花峰是停留在悬崖上的一颗硕大的球状花岗岩,摇摇欲坠立在峰顶之上;莲子岭有一簇巨石伫立岭上,如同一簇莲子,上端尖尖,身体胖圆,四五颗抱成一团;莲子崖是一座挂在崖壁上的独峰,又是从万树丛中升起来的一座险峰。面积窄小的险峰顶端,竟然也顶着一颗“莲子”!这些,除了冰河的切割作用并最后的消褪结果,或者是冰块冲蚀造成,或者是随冰川漂至,没有别的力量能够达到!
谢越岭东山湾、陆家湾山头,分布着数十个奇形怪状的石臼,它们或缸状、或碗状、或盆状、或壶形、或柱状。这不是“石臼”,而是“冰臼”!拿地质学术语来说:“冰臼是大规模古冰川作用的直接产物,古冰川的融水沿着冰川裂缝自上而下冲蚀基岩产生的”,由于它的形状很像我国古代舂米用的石臼,所以叫它‘冰臼’”。而许多石壁上的孔洞,应该是冰川湖浪冲击而成的“冰壁龛”。
冰臼在中国大地上被大量发现是从1997年开始的,南方和北方都有分布,据说南方主要分布在河谷,北方主要分布在山顶和山脊上。而苏州西部谢越岭一带,竟然也是分布于山脊!以此推测,250万年前曾经覆盖苏州的冰雪,该有多高呢?真是超出了想象!
长期以来,国际上一直充斥着中国内地无第四纪冰川的谬论。中国部分冰川研究者也认为,中国东部海拔2500米以下地区是不存在古冰川遗迹的,那么,中国东部到底有没有经历第四纪冰川就成了悬案。
其实,冰川发育与海拔高度、地理纬度没有直接的关系,苏州离东海不过几百公里,古代距离海岸线更近,水气充足,当温度降到冰点,具备孕育冰川的条件,何况还有确凿的冰川遗迹佐证!
伟大的冰川侵蚀也许远远超出了现代人的判断,在苏州花冈岩上,它们则雕塑出了另一种天然杰作,“冰蘑菇””、“冰坐椅”、“冰壶”、“冰臼”,还有“石坡”、“石浪”、“石莲花”……苏州西部谢越岭、寒山、支硎山、花山、天平山地带连绵着坚硬的花岗岩,这正符合冰川雕塑的条件及结果!
那么,这些典型的冰川杰作,能否证实第四纪冰川曾覆盖苏州大地?虽然今天大多数的冰河都已在数万年的消融退却,发达的城市甚至让我们看不到蛛丝马迹,但多种特殊的山石地貌却在告诉我们:俯拾皆是的冰河地形遗迹,正是由曾经覆盖在这里的山岳冰河长久侵蚀下雕琢而成。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第四纪冰川曾经覆盖苏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