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刊理由: 1966年,罗邦鹏创立的浙江海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经过数十年的打拼,海翔药业终于修成正果,得以成熟壮大。2009年,罗煜接替父业,担任海翔药业董事长。然而不到四年的时间,到2014年5月8日,海翔药业第一大股东罗煜以3.8亿的价格将其持有的海翔药业5940万股股票转让给了王云富,从此海翔易主,改名换姓。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很多“富二代”的父辈们并不是天生的富贵命,生下来就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很多人都是白手起家,靠自己的双手来打拼天下。他们通过几十年的艰辛打拼,终于创下了不朽的业绩,积累了无数的资本。但是,他们的后代,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富二代”们,他们从小衣食无忧、优越的生活将他们变成了挥金如土、一掷千金而毫不在乎的人,而今天本文主人公也是如此。4年,将父辈辛苦打拼40年的基业几乎全部败光,难道都逃不出“富不过三代”的恶咒?
2014年5月8日,浙江台州家族企业海翔药业改“姓”了。罗煜清空其持有的海翔药业全部5940万股股份,罗氏从此不再是海翔药业实际控股方。罗煜之父罗邦鹏,花了40年,将一家乡镇企业经营成一个上市公司,但罗煜只花了不到4年,就将企业控制权拱手让人…
创业艰难百战多
罗邦鹏创立的浙江海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66年,坐落于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浙江省台州市。其前身是黄岩县海门镇日用化工厂,1980年更名为浙江省海门区化工二厂。之后几度更名和进行股权结构转换,最终成立了浙江海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6年12月26日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
海翔药业是一家拥有近50年历史,中国著名的专业从事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生产和销售的上市公司,是浙江省“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产品包括抗生素类、精细化学品类、抗病毒类、心血管类、驱虫类、降糖类等,主要产品中克林霉素系列、甲砜霉素系列、烟酸系列、BIT、联苯双酯等产量均居国内第一。他们的产品出口海外,德国的巴斯夫、比利时的杨森、瑞士的诺华、法国的赛诺菲等国际知名公司都是该公司的海外长期客户。
公司积极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于1997年取得ISO9002证书,2001年取得ISO9001(2000VISION)证书;2002年取得SDA的GMP证书;国家农业部的GMP证书,2003年获得ISO14001证书;2004年该公司通过美国FDA认证并且获得欧洲COS证书;2005年1月该公司5个产品通过国家SFDA认证,并且已取得GMP证书;2005年取得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证书。
海翔药业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生产经验,能为客户提供情报不同的产品,特别在为客户定制特别产品或特殊质量的产品方面,可以满足客户的多种要求,并提供良好的服务。2008年,该公司销售额达到10.6亿元人民币,70%以上的产品出口海外。而为了实现 “成为中国医药行业的奔跑者,世界制药业的贡献者”的目标,罗邦鹏与其职工多年如一日不懈努力着。
老子英雄,儿非好汉
虽然海翔药业是上市公司,但是海翔药业家族企业痕迹非常明显。这在“少帅”罗煜接替罗邦鹏,成为海翔药业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过程中可见一斑。
罗煜是罗邦鹏之子,1976年出生,1996年毕业于北京应用技术大学国际贸易专业,1997年10月进入海翔药业,曾在生产车间、研发中心、销售和质量管理等多个部门工作,2004年之前,他先后担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和副总经理职务,堪称一位典型的“富二代”。
2004年4月,罗煜当选为海翔药业董事长。2007年起,罗邦鹏便逐步退居幕后,罗煜在2008年9月-2009年12月期间担任公司总经理,2009年4月当选为董事长。2010年9月,罗邦鹏将其所持有的3480万股(占总股本的21.68%)海翔药业股份转让给罗煜,后者以24.67%的持股比例,成为海翔药业实际控制人。
但从2013年开始,罗煜每次在资本市场出现,总是和“减持”有关。到2013年9月30日,罗煜共5次减持海翔药业股份,合计数量1980万股,持股比例降至18.31%。2013年11月1日,罗煜辞去海翔药业董事长职务,但仍是公司第一大股东。
本来上市公司控股权更迭原本是件平常事,但浙江台州的家族企业、中小板公司海翔药业新东家的入主却引起了轩然***。2014年4月30日,东港工贸集团实际控制人王云富,以3.8亿元的总价(单价为6.4元/股),收购海翔药业公司大股东罗煜持有的海翔药业594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8.31%)。本次交易完成后,海翔药业实际控制人变成了王云富,罗煜不再持有公司股份。就在王云富入主次日,海翔药业就火速推出重组方案,公司拟通过定增方式收购资产,收购标的正是王云富旗下化工公司台州前进化工,收购价为18.91亿元。公告称,重组完成后,海翔药业将形成以医药和染料共同发展的双轮驱动模式。在海翔药业权益变动报告书中,王云富表示,此次收购是认为“海翔药业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同时将“在条件成熟时,使用公司平台对优质资产进行有效整合”。
2014年5月8日,民间传闻因嗜赌,罗煜欠债5亿元,不得已贱卖其持有的海翔药业全部股权(占比18.31%)套现3.8亿元,用来偿还赌债;而罗煜的同乡,接盘人王云富,被指一直在为罗煜提供赌资。这一不逊于商战影视剧奇诡情节的描述,让这场交易充斥着阴谋论的想象空间。
清空海翔药业所有股权,放弃公司实际控制人权限,究竟是否因为“少帅”罗煜失利抑或中了别人设计的局所导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并不重要。坊间虽传言汹汹,仍有市场人士认为,罗煜选择离席而去,可能是不认同父辈的经营管理,加之海翔药业经营每况愈下,多年来的转型毫无起色,罗看淡公司,无奈甩卖股权也有可能。
守业更比创业难
令人唏嘘叹息的是,将一个乡镇日化工厂打造成上市公司,罗邦鹏耗费了40年,而罗煜仅用了不到4年(2010年9月至2014年5月)时间,罗家就失去了对海翔药业的控制权。“富不过三代”魔咒再次发威。“富二代”罗煜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家族企业传承,风险真的就这么大吗?
罗煜2008年当了公司总经理,虽然当年首次提及公司转型,但到2011年前,提了三年之久的转型仍没有实际动作,只停留在纸面上。2011年,罗煜真正开始推动转型,筹备浙江普健制药有限公司,进***制剂环节,但该公司筹建期长达三年,至今仍未实现投产。
根据海翔药业历年年报相关资料显示,该公司属医药产业链上游企业,主要生产原料药,缺乏下游制剂产品。自2012年开始,大宗商品原料药出口不景气,至2013年第三季度,原料药出现同比9.52%的降幅,刷新史上纪录。
原料药行情景气度下滑,极大影响了海翔药业的业绩。2013年,海翔药业净利润亏损8140.05万元,同比下滑460.43%,这是该公司自2006年上市8年以来的第一次亏损。2012年,海翔药业实现净利润2278.04万元,同比下滑78.32%。
与此同时,普健制药被罗煜寄予厚望,怎奈其推进速度过慢,一直形成不了实际产能,无助于提升海翔药业的经营业绩。于是在2012年6月,海翔药业以总额1.2亿元(首期出资5600万元)、溢价率高达453.07%的代价,获得持有制剂批文的苏州四药70%的股权,以加速转型。
高溢价收购到手的苏州四药,不仅没有帮助海翔药业实现转型,而且还连续亏损。更在2013年底,其生产的3种原料药持有的CEP证书被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取消,而这3种原料药,在2012年的营收占苏州四药总营收的38.25%。
当时海翔药业公告称,CEP证书被取消,是因为苏州四药部分设备设施较为陈旧,维修保养不够充分,不符合欧盟GMP要求。据此,有医药行业分析师认为罗煜管理不善。
罗煜的战略眼光、执行力、管理能力,都很欠缺。不知道他如何考虑企业转型问题,药企转型非朝夕之功,台州海正药业转型已十年,也就是最近两年海正才又走上正轨。罗煜提出转型至今,海翔药业在制剂生产线、批文、销售团队和渠道方面,仍一片空白,令人费解。“与推动转型相比,罗煜减持上市公司股权的动作倒是干净利落,雷厉风行,效率极高。”
“富不过三代”魔咒上演
除了上市公司董事长、大股东、实际控制人,罗煜身上更为引人关注的标签当属“富二代”。其父罗邦鹏,出生于1945年。2010年,罗煜上位时,罗邦鹏年已65岁。在如今的中国,罗氏父子并不孤单。《新财富》“500富人榜”统计数据显示,2010至2013年,在中国最有钱的155位富人中,有63%的企业家已超过50岁,其中27位富人已是年过花甲。2013年,“500富人榜”中50岁以上的富人共303人,占比60.60%。其中60岁以上的富人为83人,占比16.60%;70岁以上的富人有17人,占比3.40%。
由此可以推测,未来十年,将是中国富二代接班的高峰期。与大部分白手起家、在一线市场摸爬滚打的父辈相比,富二代本身的综合能力,将为世界瞩目,特别是对那些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家族企业而言,更是如此。
其实从“富二代”的角度来看,并非一概愿意继承父辈产业。2014年5月初,在刚刚结束的福布斯―智享会论坛上,两代企业家共同探讨生活方式和企业发展。来自此次论坛的信息显示,很少有二代企业家愿意像他们的父辈一样脚踏实地地苦干,他们更热衷于“去家族化”,聘请管理团队,做一些金融投资,而非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产能。
据报告显示,全球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4年,其中只有约30%的家族企业可以传到第二代,能够传至第三代的家族企业数量不足总量的13%,只有5%的家族企业在三代以后还能够继续为股东创造价值。
《福布斯》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截至2013年7月31日,A股上市公司共有2470家,其中1431家为民营公司,这当中又有711家为家族企业,占比为49.7%。随着创业一代的逐渐老去,上市公司掌门中的年轻面孔已经越来越多。走向前台的这些“富二代”们能否继续为股东创造价值,在海翔事件的背景之下,越发引发关注。
据媒体报道,香港中文大学体制和治理研究中心教授范博宏通过对近20年来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200宗家族企业传承案例的研究,发现家族企业在继承过程中面临巨大的财富损失,在继承年度(新旧董事长交接完成的一年,通常此交接伴随控制股权交接)及此前5年、此后3年的累计股票超额收益率平均高达-60%。所以家庭企业要获得长足发展到底该何去何从还在是一个值得业界深思的事情。
“世事如棋,乾坤莫测”。不管罗煜出于何种原因最终放弃海翔药业,该则案例已被视为家族企业传承失败的范例。其实家族企业要获得持续发展,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如果不改变中国的“富二代”子女的教育方式,家族企业谈持续发展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海翔药业的改弦易主给了我们的“富二代”以及很多企业敲响了警钟。但如果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也就是问题的根源上得不到真正的重视与解决,那么类似海翔药业的“富不过三代”的恶咒还将频繁上演吗?
(本文***文资料来源于网络,对相关作者一并致谢。)
罗煜简历
罗煜,生于1976年5月,大学文化。
1996年,毕业于北京应用技术大学国际贸易专业。
1997年10月,进入海翔药业工作至今,历任海翔药业董事长,兼任公司参股子公司华北制药集团海翔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监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海翔药业易主背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