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我们八年级语文备课组的成员聚在一起解读教材《老王》。
我们不但为老王这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的善良而感动,为他的不幸而扼腕,同时也为“我”即使自己遭受不幸,但是仍然关心照顾不幸的老王的行为而感动。我们提到,“我”对老王已经够好的了,可是文章的最后为什么还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大家议论纷纷。
在理解这句话之前,先应明白作者说的幸运者是谁、不幸者是谁。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是幸运者?这是一种相对的说法,和老王比起来,作者的幸运之处在于:①虽然中备受迫害,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其地位还是比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老王要高,因为作者是知识分子;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较为稳定的经济来源,毕竟作者一家是拿固定工资的;③住的比老王要好;④身体状况暂时比老王要好。
不管“我”比老王怎么幸运,对老王也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有什么可“愧怍”的呢?
总结大家的议论,我有了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文中“我”的“愧怍”原因有三:
一、地位的不平等
文中的“我”,相对于老王来说,是一个施与者,“我”对老王的帮助,带有明显的施舍的意味。而老王尽管也给过“我们”很多的帮助,但是,在“我”的眼里,他只是一个“受与者”,一个一直被“我们”接济照顾的人。文章的最后一段有这样一句话:“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了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从这里可以看出,老王去世了,“我”想知道的只是老王是否领受了“我”的谢意。什么样的“谢意”呢?说得直白一点,其实就是“我”对老王的好,对老王的施予。所以说,从认识老王到老王去世,“我”与老王之间始终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不是体现在行动上,而是烙在了潜意识里。其实,不只是“我”的潜意识里有这种不平等,就是在老王的潜意识里,也是有这种不平等的。我们看第十三小节:“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不是要钱”,这句话道出了说话者身上的多少卑微呀!老王凭自己的力气,从“我”的手上接过很多次钱,那是他劳动所得,拿得理直气壮。但是,从这句话里,我们也隐约感到,老王也从“我”的手里得到过多少次施舍,直到临终,终于可以不要施舍来报一回恩了。
所以,一直以来,因为这种地位的不平等,“我”总是以一个施与者的姿态对待老王,没有平等地回报他的善良,是让“我”后来愧怍的原因。
二、“我”的善良
如果没有“我”的善良,没有“我”对老王的好,也不会有“我”的愧怍。因为,只有同样善良的人,才能体会另一颗善良的心,才能真正平等地对待一个地位和生活状态完全不同于自己的人。
“我”对老王好,不只是体现在“我”照顾他的生意,也不只是因为我女儿给了他一大瓶鱼油。文章的第七节有这样一句话:“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代他传话了。”从这句话里,我们至少可以读出这样一些信息:1.老王把“我们”当作亲人,在他最痛苦最艰难的时候,想到的是“我们”,从“我们”这里,他得到了精神的慰藉; 2.老王本来就没有什么收入,一病就是几个月,而且还“花钱不知吃了什么药”,他要吃药,要吃饭,钱从哪里来?他自己“扶病到我家来”,“托老李代他传话”,是不是“我”给了他帮助呢?作者没有说,但是,我们猜想,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如果没有“我”的接济,老王的情况会是怎样。
按理,“我”对老王这么好,没有什么可愧怍的了呀,为什么反倒愧怍了呢?原因就是老王同样对“我”好,甚至比“我”对他还要好。这种好,不只是给“我们”送的冰比前任大一倍而价钱相等,不只是临终前还给“我们”送香油、鸡蛋报恩。还在于老王最体贴人,送默存上医院,怕我们没有钱看病而不收钱;给“我”送香油、鸡蛋,本来是不收钱的,可是为了让“我”安心而违心收下。
只因“我”也善良,才会站在老王的角度,去体会老王的内心,发现老王的善良,从而感受自己的不足,产生愧怍之心。也许“我”会想,“我”怎么在老王去世十几天之后才知道消息,“我”其实还可以多关心他一下。
三、社会原因
这是深层的原因,是“我”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文章的结尾说:“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作者在这里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愧怍”是因为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而有的。谁是幸运者?当然是“我”。“我”就真的幸运吗?还被下放到干校,从***治上来说,也许是朝不保夕吧。但相对于老王来说,“我”有一个固定的工作,有稳定的收入,算是幸运的了,而老王没有,所以他是不幸者。那么,老王的不幸是谁造成的呢?作者虽没有说,但是我们知道,造成老王悲惨命运的,是社会。任何个人,只能是救急不能救穷,无论“我”怎样帮助老王,老王都终将难逃悲惨的命运,这不是老王一个人的悲剧。
记得曾读过马国福的《在乐都大街上我泪流满面》,面对自己兄长那种拮据而辛劳的境况,作者也只能“泪流满面 ”。字里行间,满溢的是兄弟深情,难道作者就不想帮一帮自己的哥哥?不是,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里的“愧怍”还含有无可奈何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