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棉铃虫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介绍了棉铃虫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及生活习性,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棉铃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棉铃虫;形态特征;危害特点;生活习性;防治措施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rea(hfibner))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是亚洲、大洋洲、非洲及欧洲各地危害棉花及其他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寄主范围广,繁殖能力强[1]。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黄河、长江、辽河流域及***棉区大发生年频率明显增加,棉花减产高达35%。棉铃虫以幼虫为害,钻入幼蕾,取食形成“张口蕾”,取食花粉头形成“虫花”,取食青铃形成“烂铃”,被害蕾、花、幼铃不久脱落,严重时全部脱落,形成“公棉花”,造成棉花严重减产。
1棉铃虫的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20mm,翅展27~38mm。雌蛾前翅赤褐色,雄蛾多为灰褐色或青灰色。内横线不明显,中横线很斜,末端达翅后缘位于环状纹的正下方;亚外缘线波形幅度较小,与外横线之间呈褐色宽带,带内有清晰的白点8个;外缘有7个红褐色小点排列于翅脉间;肾状纹和环状纹暗褐色,雄蛾的较明显。后翅灰白色,翅展褐色,中室末端有1条褐色斜纹,外缘有1条茶褐色宽带纹,带纹中有2个牙形白斑。雄蛾腹末抱握器毛丛呈“一”字形。卵近半球形,高0.53mm,宽0.46mm,顶部稍隆起。初产卵黄白色,逐渐变为红褐色。幼虫体长42~46mm,各体节有毛片12个,体色变化较大,初龄幼虫为青灰色,前胸背板为红褐色。老龄幼虫体色变化较大,有绿色、黄绿色、黄褐色、红褐色等,前胸气门前2根刚毛的连线通过气门或与气门下缘相切,气门线为白色。蛹纺锤形,体长17~20mm,赤褐色第5~7腹节前缘密布比体色略深的刻点。初蛹为灰褐色、绿褐色,复眼淡红色。近羽化时,呈深褐色,有光泽,复眼褐红色。
2危害特点及生活习性
棉铃虫1代幼虫以为害顶尖和嫩叶为主,2~3代幼虫主要为害蕾、花和幼铃。花被害后不能结铃;幼铃被害遇雨容易霉烂脱落,不脱落的形成僵瓣。成虫在夜间羽化,19时至翌日2时羽化最多,占总羽化数的67.2%。日出后大约6时停止飞翔活动,栖息于棉株或者其他植物丛间。雌雄成虫交尾3~5时最多,羽化后2~5d开始产卵。产卵期5~10d,产卵以棉花嫩梢和上部叶片正面及蕾铃苞叶为主。成虫飞翔能力较强,主要在夜间活动,对黑灯光有较强趋性,卵散产。在棉株的分布上,以靠近主干第1、第2果节最多。其中,第1果节占总卵量的45.86%;第2果节占29.92%;其他果节占24.22%。幼虫卵孵化率为80%以上,初卵幼虫先吃掉卵壳,再食嫩叶、嫩梢或幼蕾及苞叶。然后转移到叶背硒息。翌日转移到中心生长点,3龄以后多钻入蕾铃为害。在蕾期,幼虫通过苞叶或花瓣侵入蕾中取食,被害蕾苞叶张开变为黄绿色而脱落。在花期,幼虫钻入花中食害雄蕊和花柱后,被害花往往不能结铃。在铃期,幼虫从铃基部蛀入。幼虫常随虫龄增长,由上而下从嫩叶到蕾、铃依次转移为害。蛹期9~10d。雌虫蛹期短于雄蛹。棉铃虫幼虫在化蛹前会吐丝粘结周围土粒,做成蛹室在内化蛹,棉铃虫蛹一般水平分布在距植株2~30cm范围内,入土深度2.5~9.0cm,以2.5~6.0cm土层为主。越冬场所主要为玉米、棉花、小麦等地块。高密度膜下滴灌棉田棉铃虫蛹,在水平方向上越靠近棉株密度越大,垂直方向上主要集中在表层5cm土壤,发生重的田块地膜下就能化蛹。
3防治措施
加强预测预报及田间调查,确定防治方法,对虫害基数较大的地块实行秋耕冬灌,消灭越冬蛹。冬季是棉铃虫生命力最薄弱的环节,其抗逆性最差,此时防治效果最好[2]。棉铃虫在10cm以下土层内成虫不能羽化出土。秋耕深度一般在25cm左右,全面松动了土壤,破坏棉铃虫蛹室,降低了翌年开春的羽化率;将部分虫蛹翻至地表而死,冻死或被天敌取食;将部分虫蛹翻入土壤深层,使其不能正常羽化出土而窒息死亡。棉铃虫蛹对土壤湿度比较敏感,尤其是幼虫大量入土时的初蛹期,土壤含水量高对蛹的存活极为不利。种植经检***检验合格的抗虫品种,避免种植非抗虫棉品种或抗性差的品种[3]。在棉铃虫发生期间,结合整枝打杈,既可直接抹去部分卵粒,又能恶化棉铃虫产卵环境,减少产卵。在棉田四周种植玉米诱集带,集中诱杀。在棉铃虫羽化高峰期利用频振式杀虫灯和摆放杨柳枝条把进行诱杀,人工捕捉3龄以上幼虫。另外,促使棉花早发,早熟,减少晚秋桃的数量,对棉铃虫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生物防治上,在棉铃虫产卵高峰期喷洒25%灭幼脲制剂,也可采用以虫治虫,天敌主要有赤眼蜂、姬蜂、寄生蝇等[4],捕食性天敌主要有蜘蛛、草蛉、瓢虫、螳螂、鸟类等。化学防治使用氟虫腈、硫丹、灭多威、毒死蜱等对棉铃虫防治效果相对较好的农药及其复配制剂,并且轮换使用。
4参考文献
[1] 刘孝纯,邱峰,郭小奇,等.棉铃虫世代种群的发展变化[j].河南农业科学,2004(10):33-36.
[2] 谭福杰.农业害虫抗药性测定方法[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7(4):108-122.
[3] 李生才,周运宁,郝赤,等.棉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
[4] 郭建英,万方浩,任承才,等.转基因抗虫棉田释放赤眼蜂增强生物防治控害功能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7,22(4):19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