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影是在大银幕上传播不同国家文化的一种形象而直接的表达方式,《刮痧》这部经典电影凭借其以微见著的方式使人们体味到了中西文化差异的各种碰撞和冲突,从而帮助人们理解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加深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和认识,并最终寻求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
关键词:《刮痧》;中西文化差异
中***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5-0102-02
电影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文化载体,不仅能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还能让人们身临其境地学习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人文历史等各种文化背景知识。电影里主角们精彩的对白、对人物行为和生活方式的生动表演更是能够潜移默化地加深人们对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了解。电影《刮痧》就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这部电影的经典之处就在于能够以微见著,仅以一个传统的中医***方法“刮痧”就折射出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让人回味隽永。
一、《刮痧》剧情简述
电影《刮痧》围绕许大同一家在美国的生活展开。许大同在美国奋斗八年,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美满,可谓实现了他自己的美国梦。然而,一场从天而降的官司彻底粉碎了这个美国梦。一日,许大同五岁的儿子丹尼斯腹泻发烧,刚到美国探亲的爷爷因为看不懂药品上的英文说明,就用中国民间传统的刮痧疗法为孙子治病,而这却成了丹尼斯一次意外事故后父亲许大同***儿童的证据。法庭上,西医无法理解和解释中医的这种疗法,法官当庭宣布剥夺许大同的监护权,由儿童福利院代为抚养丹尼斯。爷爷因此事内疚决定回国,为了让老人临行前再见一面孙子,许大同从儿童监护所偷出丹尼斯到机场送别,因此他受到了警方的通缉,妻离子散,朋友决裂,工作丢失,一个原来美好幸福的家庭转眼间变得支离破碎。影片最后,在一家人不懈的努力和朋友昆兰的帮忙下,终于向法庭证明什么是中国的“刮痧”,一家人才得以团圆。这部电影虽然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场误会和司法纠纷,但实际上展现的却是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一)“面子”意识的差异
电影开头在颁奖典礼后,许大同的儿子丹尼斯打了朋友昆兰的儿子,因此许大同要儿子道歉,结果丹尼斯拒绝道歉,许大同就当着昆兰夫妇的面不分青红皂白打了丹尼斯一个耳光,昆兰夫妇非常惊诧,不明白他为什么无缘无故打儿子。后来,许大同解释说这一切只是为了给他们夫妇面子!可是昆兰夫妇所代表的西方人却认为这简直不可理喻,不理解许大同打自己的儿子怎么会是给他们夫妇留面子。原因就在于中西文化在“面子”意识上的巨大差异。
“面子”,在中国文化中享有特殊的地位,是中国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特征。所谓“面子功夫”,就是为了让别人对自己产生某些特定印象,而故意做给别人看的行为。儒家传统则是中国人“面子”意识的文化本源。儒家文化讲究尊卑有别、三纲五常、各尽本分,注重通过礼治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人们更倾向于通过“面子”来整合社会关系,却缺少民主、平等和法治等现代精神。中国人“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例子俯仰皆是:许大同打儿子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面子。所谓“养不教,父之过。”他不但要在人前留住他严父的面子,还要考虑朋友夫妇的面子。可他这样做不仅没给自己带来一点利益,反而在法庭上多了一条被朋友指认的***儿子的证据。可见,在西方社会,人们更注重个体主义而不是面子工程,个体主义强调个体的***性、主体性,可以延伸为个人的权利,因此西方社会的人权和民利都发展得很好
(二)法律观念的差异
电影中最为经典的一段是在法庭上,儿童福利院的美国律师通过这样描述《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来证明许大同有暴力倾向:“别人种了九千年的桃子,他不跟主人打一声招呼便摘来吃,当人家制止时,他不但不听劝阻,而且还大打出手毁了人家的桃园。别人辛辛苦苦炼好的丹丸,他拿来就吃,还把主人打得头破血流,临走时还毁了人家的制作车间――像这样一个野蛮顽劣的猴子,竟然被许大同在电子游戏中描绘成英雄……”可每个中国人都知道,孙悟空在唐僧师徒取经道路上杀妖除魔所立下的汗马功劳。可见,在法律观念上,西方人重利重法,而中国人重情重义。
在西方社会,个人利益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西方人以追求私利为目标,并不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义。他们相信法律,认为只有法律才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保护个人的权利,并制裁他人的侵犯。中国人由于受自古以来的农耕思想和儒家思想的影响,重情轻法,重义轻利,把人情摆在了第一位,主要靠道义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而不是靠法律,因此,中国人的法律意识相对比较淡薄。
(三)“不确定性规避”的差异
“不确定性规避”指的是一个社会感受到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情景的威胁程度。电影的结尾,许大同的朋友昆兰经过一番调查,自己亲身尝试了“刮痧”,并帮助许大同证实了这种中国传统医疗手段的可行性。在这个确凿的证据面前,儿童福利院最终撤诉了,但为何过去许大同在法庭辩诉时就那么困难呢?因为美国是一个以西医为主的国家,许大同在法庭上对于“刮痧”这种中医疗法的模糊解释不确定性过大,并不足以被采信。可昆兰却通过亲身实践证实了“刮痧”的医疗可行性,为法庭提供了确凿的证据,满足了西方法治社会对于证据的要求。可以看出,西方是一个法治社会,对证据的要求相当严格,即在法律程序方面的不确定性规避程度高;而在中国的司法中,重实体轻程序,对于法律事实的不确定性规避程度相对较低。
三、结语
电影是文化的一面镜子。通过对《刮痧》这部经典电影所折射出来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随着经济全球化,交通便利化,和移民普遍化等进程的加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相互碰撞和冲突形成了当今跨文化交际的特色。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并努力地相互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在这些差异中寻求契合点,进而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最终寻求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胡文仲.英美文化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3]胡文仲,高一虹. 外语教学与文化 [M].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从电影《刮痧》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