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单位一位老同志光荣退休。在欢送会上,说及退休以后干什么,他概括了“天伦之乐、知足常乐、老有所乐”这“三乐”。说得极为精彩,闻者无不动容抚掌。
在我看来,“天伦之乐”,是一种氛围;“知足常乐”,是一种心态;“老有所乐”,是一种动力。三者缺一不可,相生互动。但我以为,其核心该是“老有所乐”。假若退休以后,无所事事,无所寄托,那么氛围再好,心态再好,是不是有些无趣以至无聊呢?
记得梁启超先生说过:“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这话是说给年轻人、中年人听的,可又何尝不是说给老年人听的?这话既从一个侧面道出了“天伦之乐、知足常乐”的重要,不也道出了“老有所乐”的真谛吗?
前不久,从媒体上看到报道:“率真瓷?李铁映工艺美术品展”1月24日至31日在长沙市博物馆展出。对于李铁映同志制瓷,其实我早有所闻。特别是去年,我在“世界青瓷发源地”的浙江省上虞市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部级“非遗”龙泉青瓷传承人徐朝兴先生相见时,就知道李铁映同志曾几次前往浙江省龙泉市徐朝兴先生处学习青瓷的制作。而从报刊上获悉,李铁映同志早在2004年就担任了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名誉理事长,他亲手制作的瓷艺作品竟达数千件,作品包括紫砂壶、珐琅瓷、青瓷、刻瓷等,涉及几十个窑口。为创作这些作品,除了到浙江,他还从北京到河南到江西到湖南,走了很多地方。对于退休的李铁映同志而言,有制瓷这份兴趣和爱好,是何其乐矣!想一想吧,当从泥土、造型、釉的配制到烧制都亲力亲为时,当以忐忑之心等待开窑一刻之时,当收获喜悦或承受失败进而对下一次烧窑充满期待之时,他又是何等的幸福、满足与快乐!我相信,一个有追求、有憧憬的人,他总是充实的,因为他的执著,会令其暂忘了自身的存在,而只专心感知“泥土”在手中慢慢成长的过程。
无独有偶。2004年秋,在湖北省武汉市由中国作协主办的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颁奖仪式上,获悉***同志以《音乐札记》荣膺特别奖。会上,我更了解到退休以后的***同志正悉心研究音乐,并有音乐专著问世。去年,又从媒体上读到这样的报道:10月9日至11月14日,“中国印??***篆刻艺术展”在位于塞纳河畔的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行。其实,无论音乐之治抑或篆刻之研,都需要勃发诗意般的激情,如醉如痴,投入其中。这样的退休生活,本身不就是一首歌、一方印吗?
有人说,刚退休的人,在心理情感上、生活节奏上都需要有缓冲、有过渡、有适应,就好似百米赛跑,跑到终点,必须缓冲、过渡一样。但我以为,对一个业余有着自己某种兴趣爱好的人而言,其实,可以不要或者少要这种缓冲、过渡,因为只要稍稍放大对这种兴趣、爱好的投入,就能够直接进入另一种状态了。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呢:精彩的退休生活、快乐的退休生活,从选择和发展兴趣、爱好始?早准备,早主动;早投入,早产出。毕竟,这于己于公、于家于社会有百利而无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