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这三十年的发展,不缺少商业天才,不缺少商业想象,最重要的是在转型时期,商业逻辑、商业想象、商业项目和体制给你的空间要匹配。
作为牟其中的左膀右臂,如果他出狱的话,我将负责给他养老送终。我觉得这不是私人问题,而是社会责任问题。对市场经济中的先驱,只要有条件,我们都应该给予帮助,如果其他人需要帮助,我也会很乐意。
商业逻辑要与体制逻辑匹配
牟其中先生的做法,商业逻辑方面他是对的,但是社会逻辑方面他却错了。中国是转型的经济。比如车要拐弯,拐的速度时速是20,你是车上的人,你必须跟着这个体制拐,你拐得太早人会掉下去。
他要做航空母舰,这牵扯到***事工业民营化的东西。那个时候太早了,于是他就变成违规。卫星到现在也没有民营化。商业逻辑对了,但是体制逻辑不对。这都不是商业问题,其实民营企业这三十年的发展,不缺少商业天才,不缺少商业想象,最重要的是在转型时期,商业逻辑、商业想象、商业项目和体制给你的空间要匹配。比如1996、1997年的时候我们做信托,很多银行告我们,因为私人企业不能进入这个领域,最后把我们赶出来了。我当时看了不少信托方面的书,也都懂,但是当时***府让我们退出,我们如果不退出的话,那我们也就出问题了。这就是太早了。但是在今天,没问题,随便去投。
江湖规则与商业文明的消融
上世纪八十年代或者九十年代初期,中国的民营企业大部分是江湖规则,1997年是一个点,这一年后,企业层面逐渐更多规范化操作,但这不能简单的说中国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江湖文化潜规则在这么短时间之内就消解掉了。
文化相当于饮食,衣服可以是西方的,饮食还得是中国的。公司体制可以很西化,比如我现在有很多时间做公益的事情,自己兴趣方面的事情,那是因为公司运转已经制度化和规范化了,从治理结构来说,已经比较完善,公司所有事情按照游戏规则做,不用我花很多精力了。即使是这样,人和人打交道还是中国式的,比如面子问题、人情问题,我们中国人的心理定式、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等等,文化是这些的密码,这些密码编排起来组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沟通方式。
实际上任何一个好的制度,都是由承载着文化密码的一批人在运作。所以我觉得中国的江湖文化,应该会随着法制规范的加强而缩小,但它还有,还会顽强地表现出来。或者会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在混沌的时候,可能一种江湖上的侠义、征服、恶斗、哥们,这是一种文化。但是今后还会有另外一种中国文化,比如彬彬有礼、谦和、沟通、给面子、耐心,这也是中国文化。人与人之间情义多于金钱,利害关系藏在背后,这也是中国文化。文化永远不会消亡,只是会变化表现形式。
在中国做事情,永远不可能抛弃传统。即使遇到现代商业文明,我觉得中国文化应该还能像以前一样把它包容进来。
去年我去了五个***国家,相较于他们的文化,我觉得中国文化包容性更强是因为它没有原则,太模糊。比如儒教的仪式和***仪式对比,后者仪式感更强,一天五六次朝着麦加做礼拜,这种仪式感使外来的东西不容易进入,但我们儒教没有。我们吃也没有什么禁忌,穿也没有什么象征,庙里面的供奉什么也有,土地神也拜,王母娘娘也拜,任何外来的东西在这里都可以生存。所以,我觉得现代商业文明要消解中国文化不太容易。
当然,商业文明对中国文化会有些改变,但是变得不会太快,可能得需要几代人。比如我们房地产行业变化最大就是我们跟业主之间的关系,60岁以上的业主如果和我们开发商有矛盾都是搞阶级斗争,就像一样,贴大字报,就不打官司。40~50岁之间的业主和我们有矛盾是用江湖的方式闹,因为他们是知青一代,没规则。30岁以下的一般愿意打官司,这就是改变。越老的越是跟一样的搞法,越年轻越是西方的搞法,业主和我们有矛盾,我们喜欢打官司,输了我给钱就完了,因为这不费我们精力,只是费律师的精力。业主用搞法和我们闹很费神,费时间,天天要折腾,也不请律师,也不打官司,每天就写大字报,挂窗户上,我们给他花钱请律师,他都不打。
商业文明就是一种法制文明,是理性的。这些变化会越来越改变中国人。但并不是改变中国人的吃住习惯,而
是改变人的行为方式。从这个角度讲商业文明在推动我们社会的进步。
未来社会价值观重塑的主力是企业家
作为商业文明的最重要实践者而言,优秀的企业家可能是未来社会价值观重塑的重要力量。
在中国,企业家的法律意识是最强的,因为除了法律没有什么可以保护自己的。我曾经在美国和王功权算过一笔账,美国公司和中国公司,当时在费用开支上,中国招待费多,美国律师费多。回过头你看现在中国,我们现在公司律师费远远高于招待费。因为相比起来,律师贵了。律师在北京每年30亿市场,每年增长50%,西安一个亿,甘肃全省7000万,律师市场的大小表明游戏规则是按照什么来做的,一个公司律师费是多少,说明这个企业的领导人,他是用什么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所以说企业家是改变很多伦理的重要力量。
比如现在好多企业家做慈善,做NGO,就体现了一种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责任当然首先是价值引导和理念,同时也是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它必须越来越突出的责任。相当于人在5岁的时候,没有养家的责任,到18岁了,就有养家的责任。一般公司在原始积累的时候,对这个要求弱一点,而等到规范后、成规模成长以后,社会责任感越来越重。不仅跨国公司越来越强调,在中国做得不错的,有规模的企业也特别强调社会责任,他们开始以一个完全国际化的方法来架构它的NGO,万通即将有一个公益组织叫万通公益基金会。我们企业每年将一些盈利拿出来,高管捐献一部分,然后再向社会上募集一些。而且我们公司的人基本不参与这个基金会,我们通过猎头公司找秘书长,然后再找一个专职的理事长,跟我们商业公司目标一点没有关系,但是有一件事跟公司有关,我们用公益机构推动公司员工的价值观和行为转型,使员工参与这个事,然后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公司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公司,跟社会有一个很好的互动。■
E-mail:chinacbr@vip.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