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月亮与六便士》,《刀锋》以后,又一鼓作气把《人性的枷锁》看完了,这是本带着毛姆自传色彩的小说,也是我读的第三本毛姆的长篇。读毛姆的书,就好像和一个老朋友聊天,他很擅长讲故事,也描述得相当经常精彩。较之阅读《月亮》和《刀锋》行云流水般的享受,毛姆在《人性的枷锁》对生活真相毫不掩饰的揭露,在触痛我残存的理想主义后反而心中生出一种淡然。
《人性的枷锁》是一个讲主人公菲利普如何抛弃人生的种种枷锁,终于获得精神自由的故事。菲利普天生患有腿疾,父母早亡,小小年纪被送去古板守旧的伯父家寄养。作为神父的伯父对小菲利普并无亲爱之情,为人自私冷漠,造成了这个早熟的孩子愈加敏感害羞的个性。菲利普的人生道路并不顺畅,他进行了许多尝试,经历了不少痛苦才逐渐解除了宗教、学历、爱情、友谊、世人眼光、个性、世俗期待等等加诸在人一生中的种种枷锁,获得心灵的平静与精神的自由。
写作是一种疗伤,毛姆称这本小说不得不写,调动了他30年的积累,写完之后,他才松了一口气,将心中的积郁一扫而空。主人公菲利浦不断寻找人生意义的30年,是以毛姆自己的人生经历、思索打底。毛姆现实中的严重口吃,自小父母双亡,由牧师伯父收养,去德国游学一年,回国后在会计事务所实习一年,后又去医学院5年,这些现实中的经历在小说中也有了一一对应。小说情节总免不了虚构,更为真实的是人物心理的成长脉络。书名的两次变换,从《美出自灰烬》,到《人性的枷锁》,前者有种涅磐的希望,是历尽沧桑之后的美。后者显得沉重很多,是无法摆脱的,只要作为人就附属的一部分的枷锁。主人翁菲利普摆脱枷锁的过程也正是对生命意义的探寻的过程。
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应该是每个人都曾做过的事吧。《月亮与六便士》、《刀锋》里,我们看到毛姆还是在孜孜不倦的为这个答案追寻。毛姆也得出很多答案,《月亮与六便士》里那位以绘画为人生意义的画家,《刀锋》里那位四海云游一解心中困惑的美国青年,他们的人生选择都超越凡俗,他们放弃家庭、责任,只为自己心中不息的烈火苦苦寻觅,并且在最终也都能各得其所,画家在塔西提岛绘画终了,美国青年放弃所有钱财,投身生活的洪流,大隐隐于市。与那些超凡脱俗的主角相比,《人性的枷锁》里的菲利普是最易引起我共鸣的一个了,因为菲利浦所有成长中的困惑,他的痛苦与犹豫,处处都可看我们也曾挣扎的痕迹。
东罗马帝国国王的故事中一位哲人把人类的历史总结提炼,最后结论是“生活没有意义,人活着也没有目的。出世还是不出世,活着还是死去,均无关紧要。生命微不足道,而死亡也无足轻重。”这样的结论与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彻底否定生命的轻盈之美,再进一步否定历史的沉重与***治的要义,以致最终证明人性与幸福在本质上的矛盾是完全吻合的。
但与昆德拉的悲剧结论相反是,菲利普在得出人生毫无意义的结论后便毅然抛弃了对幸福幻象的追求——“人生不过是一种格局而已……生活只不过是满足一个人的乐趣而已。”通俗点说,既然人生均为幻像,那么不管什么样的人生,也都自有格局自有乐趣。“幸福跟痛苦一样的微不足道,它们的降临,跟生活中出现的其他细节一样,不过是使得人生格局更趋纷繁复杂罢了。”昆德拉说人性与对幸福追求的本质矛盾是人生悲剧的根源,而毛姆让菲利普放弃追求幸福,转而意识到一切人生格局的独特性与艺术性,倒不失为超越悲剧的突破口。这与《士兵突击》中许三多那句淳朴的大白话“好好活就是有意义,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其实不谋而合——既然一切都无意义,那么一切意义也便都合理,一切格局也都自成妙趣。
我非常喜欢毛姆借菲利普得出的这个人生结论,这是超越否定之上的否定,是最大程度的肯定。先不说那些无法实现的憧憬与幻灭所付出的惨重代价与不幸,就是真正获得了成功,那些为此所付出的辛苦、妥协与屈辱加总起来的份量与成功本身只怕也彼此相当。这并不是说人生不该追求幸福或成功,而是意识到幸福与成功并非人生的唯一衡量标准。换句话说,成功的标准应该个人化、多元化。以菲利普的例子而言,一个人从出生走到暮年实现人生格局的顺利完成就是成功,在这期间经历种种颠簸跌宕,一点点参透生命的奥秘,一天天沐浴人生的风景就已然乐趣无穷。说到底,一个人生命的意义只有他自己才真正明了。人生不必对他人证明什么,更不必为了追求社会承认而争名逐利。幸福也好,痛苦也好,成就也罢失败也罢,莫外乎“不负我心”这四个字,此外一切都是浮云。
生活不过是满足一个人的乐趣而已,但是有一种格局是最明显,最完美无缺,同时也最漂亮动人,这种格局就是一个人呱呱坠地来到人间,渐渐长大成人,恋爱结婚,生儿育女,为挣片面包而含辛茹苦,最终蹬腿弃世而去。就像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生活不能等别人来安排,要自己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世上活了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