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杨万里说:“盖天下之才,莫难于成,而莫易于坏。”a领导者必须懂得“成才难,毁才易”的道理,树立爱才护才的强烈意识,为人才创造健康发展的优良环境,这样才能使人才,特别是优秀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建功立业。
爱护人才包括很多方面。从用人角度看,古人认为“用人不疑”和“不信谗言”最为紧要。用人是一件严肃认真的事情,如果还没考虑清楚,还有怀疑,那就先不要任用,特别是一些重要岗位,不能“带病上岗”;但一经任用,就要放手使用,使其有职有权有责,而不要无端怀疑,听信谗言,将其随意调职、降职、免职,或者虽未去职,却多方掣肘,让他干不成事。欧阳修对此讲得很清楚:“任人之道,要在不疑。宁可艰于择人,不可轻任而不信。”b任用人才的关键在于信任,宁可在选择人才时多费点功夫,也不能在没有看准的时候就轻率任用,而正式任用了,却又不信任。当然,如果在使用中发现此人确实有问题,有证据证明当初任用不当,或者任用之后产生了新问题,那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这与用人不疑是两码事。
那么,为什么要用人不疑呢?古人对此是怎么认识的呢?
从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的角度看,用人不疑,才能使人才没有后顾之忧,从而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坡说:“君主只有信任而不怀疑他的臣子,保证他们功成名就而不会由此带来后患,他们才能做到知无不言,说到做到。……让臣子们心里没有什么顾虑和忌讳,才能使他们人尽其才,并以高度的责任心保障事业的成功。”a
从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角度看,如果对优秀人才用而不信,甚至处处掣肘,优秀人才就会感到怀才不遇,胸中郁郁,不愿尽力,也不敢尽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诸葛亮说到领兵将帅与朝廷的关系时,十分推崇孙武讲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实际上,这句名言所包含的基础就是用人不疑。君主信任将帅,将帅才敢在某些时候搁置君主的命令,而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诸葛亮说:领兵的将领责任重大,是人命所悬,成败所系,祸福所倚。如果让他领兵,“而君主又不把治***的赏罚大权交给他,就如同捆住猿猱的四肢,却要求它能够敏捷地腾空跳跃一样”;更惨的是,“如果这治***大权再落到朝廷的权臣手里,领兵将帅还要受一些不懂***事瞎指挥的小人摆布,那么人人都要苟且偷安,谁还会有与敌作战的斗志呢?”b
从吸引和集聚人才的角度看,优秀人才如果得不到信任,“英雄无用武之地”,便会产生“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的心思,用人者最终留不住人才。唐代的陈子昂在给唐睿宗的上书中说:“如果陛下喜欢贤才而不加重用,或者虽然任用了却不信任,或者一时信任了却不能善始善终,或者能够始终信任却从未给予奖赏,那么虽有贤才也不会主动前来;即使来了,也不会尽心努力。反之,则天下的贤才就会纷纷来投。”a
能否做到用人不疑,反映了I导者的识人和用人水平,同时也必然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其中既包含着成功的经验,也包含着惨痛的教训。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原先是一个大国强国,而后逐渐变弱变小,根本问题是留不住人才;而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几代楚王生性多疑,不辨忠奸,听信小人谗言,对贤能之人先是怀疑,继而打击迫害。有的贤才为了避祸,千方百计逃离楚国,如伍子胥;有的贤才来不及逃跑,或不愿逃跑,则被杀或被流放,如屈原。秦国却与之相反,不但重视使用本国人才,即使是其他诸侯国来的优秀人才,照样充分信任,大胆使用,其中有名的如百里奚、商鞅、范雎、张仪、李斯等,都为秦国的逐步强盛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清代康熙皇帝重用施琅,也很能说明用人不疑的重要性。施琅是福建人,原是明朝总兵郑芝龙的部将,降清后任水师提督。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奉命率师消灭了台湾郑氏***权,将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统治之下。康熙二十七年(1688),施琅入朝觐见皇帝。康熙帝对他热情慰劳,赏赐优厚。康熙帝对施琅说:“以前你在朝中任职十三年,当时还有一些人瞧不起你,只有我真正了解你,待你甚厚。后来吴三桂等三个逆臣贼子都被平定了,只有海寇(指郑氏***权)占据台湾,给福建一带造成危害,要铲除他们,非你不可。我特意提拔重用你,而你也能够不辜负我对你的任用,将六十年来最难剿灭的海寇一举消灭了。这时有人说你居功自傲,我便令你来京。现在又有人说应当把你留在京城,不要派出去。我想,在贼寇作乱的时候,尚能做到‘用尔勿疑’,何况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怎么反而怀疑你而不派你出去呢?现在命令你再次赴任,你应更加忠诚谨慎,以保住你的功名。”a我们可以看到,贯穿整个谈话的主线就是“用尔勿疑”。正因如此,康熙才能一次又一次地排除别人的怀疑言论,大胆放手,让施琅去建立不世之功。
世上总有那么一些小人,专爱在领导面前诋毁优秀人才,他们或出于嫉贤妒能的本性,容不得别人的才能超过自己;或出于争权夺势的需要,看不得别人受到领导的信任和重用;或出于结***营私、排除异己的***治野心,对不肯依附的贤人英才,极尽诽谤诋毁、污蔑陷害之能事,必欲除之而后快。
《吕氏春秋》说:“君主最要命的毛病,就在于对贤人形式上是任命了,却没有真正使用他;或者虽然使用他,却又与那些无知者非议他。”b当领导的,总爱与无知小人在一块儿议论贤人,无形中就对贤人构成了一种巨大的压力,构成了一种潜在的威胁。唐贞观十年(636),魏徵在给唐太宗的上书中,直陈其中利害。他说:“现在要想把国家治理好,肯定会把国事委托给贤德有能的君子;而他们干得如何,其中的成败得失,却去向小人咨询。……这就等于将评价褒贬的权力交给小人,而把罪过和处分施加给君子。”接着,魏徵引用了荀子的一段话:“让有智慧的人去谋划的事,却与愚蠢的人去讨论决定它;叫品行端正的人去执行的事,却和卑鄙小人在一块儿妄加怀疑。就这样,还想要事情成功,这怎么可能呢?”a魏徵这段话,说明了一个道理:要想成就大事业,就要做到用人不疑;要做到用人不疑,就要防止小人掺和其中;在贤才遭受妒忌、排挤和陷害时,不信谗言就是对人才最大的爱护。
唐代诗人陆龟蒙有一首《离骚》诗,是这样写的:“天问复招魂,无因彻帝阍。岂知千丽句,不敌一谗言。”意思是说:屈原写了《天问》又写了《招魂》,却没办法送到帝王的门前。他哪里知道,这么多优美的诗句,根本抵不上小人的一句谗言。这首唐诗道出了谗言的厉害。
小人的可怕,在于小人站在领导者面前,领导者却看不出来;不信谗言的难处,在于谗言顺耳,忠言逆耳,领导者愿意听顺耳之言。轻信谗言,既与领导者的是非不明有关,也与小人有一套高明的伎俩有关。
杨万里曾经比较全面地揭示了小人进谗的伎俩:一是这类人善于标榜自己。“爱说别人坏话的谗人,难道会说自己是谗人吗?不会的,他们都会说自己是忠臣。”“进谗者必然都有一定名目,如果没有名目,进谗者自己也觉得理不直、气不壮,而听的人也不坚信。自古以来,谗人都有大言不惭的说辞,使君主深信不疑,他们都会说:‘我这样说,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国家。’他们的君主怎能不受感动,从而毅然决然地听从他们呢?”b二是善搞两面派。谗人都是小人,他们口是心非,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他们退朝以后观点与同僚一致,而在君主面前观点就不与同僚一致,而与君主一致。”a三是善搞阴谋诡计。谗人总是把真相掩盖起来,给人以假相。“小人要陷害好人时,并不说这人是可以驱逐的,而必然是先处处对他示好,表面上好像与他交往甚厚。这样既不会让君主怀疑他们素日关系不好,又能让好人毫无戒备。只有这样,君主毫不怀疑,好人毫不戒备,因而一旦将好人罢官,赶出朝廷,人们也难以发觉这是一场阴谋。”b四是善于等待时机。“他们驱逐君子,也不是立刻就进行驱逐,而是循序渐进,不让人觉察。他们一方面标榜自己是忠臣,另一方面在排除异己时又能注意渐进而不急躁,使君主不易觉察,这样谗人就会得逞。”c
要求谗佞小人从世界上绝迹,那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防止谗言害人的关键,在于领导者要提高识别人才的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并克服喜欢阿谀奉承的毛病。历史上,能够不为谗佞小人所迷惑,对优秀人才信任不疑的君主(领导者),亦不乏例证。
《容斋随笔》是同志喜欢读的一部书,其第十一卷有一t叫“燕昭汉光武之明”,先讲了两则故事,继而又作了一点评论。故事一说:春秋战国时,大将乐毅奉燕王之命率兵攻破齐国,这时却有人向燕昭王进谗言说:“乐毅已攻破齐国七十余城,还没拔掉的只有两城啦。这两城不是乐毅没有力量拔掉,而是他想仗着兵威等待齐国人对他彻底服气,以便他南面称王呢!”燕昭王对进谗言的人非常憎恶,立刻把他杀了,同时派使者到齐国前线去,真的要立乐毅为齐王。乐毅诚惶诚恐,不肯接受,发誓死也不当齐王。故事二说:刘秀做东汉光武帝时,大将***冯异平定关中,感到自己功高,又长久驻守外地,怕人疑忌,内心不安。正值此时,有人向光武帝告密状说冯异威权太重,为当地百姓所拥护,号为“咸阳王”。光武帝把告状的奏章给冯异看,冯异急忙上书谢罪。光武帝下诏对他说:“将***与国家的关系,就像父子一样深厚。难道还会有什么嫌疑,值得你害怕吗?”一番话让冯异吃了定心丸,之后立了大功。作者随即作了一个简单评论,其中一句可谓点睛之笔:“现在的人都知道乐毅、冯异是一代名将,然而如果不是燕昭王、汉光武帝两位君主英明,他们两个必然难逃被谗言所困的厄运。”a由此来看,用人不疑对领导者来说,是一种非常可贵的素质;不信谗言对优秀人才来说,是一种切实有效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