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韩先生摇笔鼓舌从事喜欢而实际不能以之为生的武术写作是为了唤醒那些迷失的武术爱好者吗?
答:可以肯定。唤醒迷失的武术爱好者是我谈武术的原因之一。但同样能够肯定的,这不是我谈武术的惟一原因。
人做一件事往往出于多重原因,单只为了一个崇高目标的人,几乎没有。鲁迅写杂文有唤醒民众的初衷,但假如报刊不给他发表、不付给他稿费,鲁迅还写吗?不发表,他的文章就不会有人看到,谈何唤醒?得不到稿费,鲁迅吃什么?不吃不喝的人又怎么能做写文章以唤醒民众的工作。
“唤醒”是我谈武术的原因之一,之二、之三、之四的原因还有。我喜欢武术,愿意它干净朴实、活泼自由的生长,不愿看到它浑身金粉重彩的像个活死人,呆板地坐在神龛里受人顶礼膜拜。此外我还有明辨是非的癖好,乐意分析个事。至于文章登出来能赚个早点钱,也算个原因吧。
我从来没想过用写武术来维持生活,那不可能。在写武术之外,我还教武术。给非武术类报刊写点稿子。
问:韩先生是怎样解决弘扬传统武术与自家生存的矛盾?
答:上一问的最后几句话,其实已经回答了这一问题。
我最初教武术不收钱,后来改为一年收几百块钱(练满三年之后免费)。我的方法是经过我二十几年敬师加上个人苦练苦打苦研得出来的,很有效果。很多练了几年、十几年甚至二十多年仍不会打的小伙子,经我的调教,不到一年,就练得惯打擅斗,把实战对抗看成喝杯水似的不当回事。我做到这一步难道不该得到回报吗?教武术的工作必须受到尊重――有一次李紫剑老兄在信里就跟我这么说(李紫剑最初也不收钱)。没错。师生之间不能只一头合适。老师光收钱不教真东西,是老师混蛋。学生想不花钱自得东西,是学生心肠长歪了。师生感情就是从“我不亏待你,你也够意思”这样的一来一往中建立起来的。当然。学生若认为跟着某位老师长不了功夫,最好的做法是离开。
问:富兰克林说:“挑剔别人不如挑剔自己”,韩先生最经典的自我批评是什么?
答:富兰克林这句话是从人情世故的角度讲为人处世。我性好明辨是非,有此癖好的人常常忽视人情世故。不过话说回来,探讨武术或其它领域的真理。严格地讲。恰恰要排斥圆滑世故。圆滑世故于真理有损无益。真理的表述应该是怎么样的?我给大家推荐已故作家王小波的看法――“真理直率无比,坚硬无比,但凡有一点柔顺,也算不了真理。”照王小波的看法。我还没完全做到“直率无比”,我说出了一些实话,还有些实话在肚子里没往外扔。即便如此,我已经令某些人很不高兴了。不高兴就不高兴吧。
有朋友跟我说:“你这样写伤人感情。”我回答朋友说:“我伤的是骗子的感情,我不伤受欺骗的爱好者的感情。”如果说。教人假武术就像卖假药,那么这种人的感情就该伤。至于吃了武术假药的爱好者。他们不过是误服,属于受害者,受害者只应该受到同情。
有些爱好者怀着质朴的愿望,觉得自己练了什么拳就是和这一门结下姻缘,是这一门的人了。这是一种善良的感情,不过,投身某一门也和男女搞对象一样,你对她好。她也该对你好才行。倘若大家用热情换回的只是一堆假药,你还能平心静气地说:“她骗我,我也爱她”吗?大家恐怕没有这样的好脾气吧。所以,一个钟情某种拳术有两三年的人。该静下心思谋一下。别人教给你的是真拳还是假拳(吃下去的是真药还是假药)?
真药治病,假药不治病。对于武术来说,就是真拳练了能打人,假拳练了不能打人。如果你已练拳两三年,就可以用与人打对抗的方法来检验真假。倘若你能打,表明你的热情没白费。服的是武术真药;假如你练了三年仍不知怎么跟人动手,则你服了假药无疑。你到底服的是真药还是假药。大家放下杂志就去检验吧。打几场对抗,立马见真章。
问:李仲轩、张源侠文章的殊胜之处。青年读者未必能正确理解。韩先生能否站在学术的立场上爱之深、责之切,点评几句?
答:张源侠的东西我了解不多,只是在《武林》上看过他的几篇文章,我把一些文字挑出来大家看一看。“只要每天练,不管每天练多久,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三年必有小成。”“不需对练,一旦内功练成了,你一出手便可技惊四座。这个心意拳不管年龄……不费时间(每天几分钟到几十分钟都可以),这样的好东西,大家还不动心。”(以上三段文字,摘自2006年第5期《武林》)
提高人体运动机能的训练是具有普遍性的。在武术上有突破的训练及原理,对其它运动项目同样有效果――用在武术之拳打脚踢十分高效的训练,用到拳击之拳技、摔跤之摔技、足球之腿法,也必然同样灵验,效果非凡。单从对人体运动生理的开发看,张源侠的研究具有里程碑的价值,其对人类运动史的贡献不可估量。悲观些估计,不出三年,张源侠将获得诺贝尔生物学奖。
张源侠先生还创造了一项世界之最,比如,世界上任何一门技艺或学问――从心理学、数学到足球、烹饪、钣钳工,没有一项是“每天只需练五分钟、半小时,而三年必有小成的”。张先生的方法却做到了。
“不管年龄……”对全世界人民又是一种“福音”,单说阿根廷人,不是一直哀叹他们失去了马拉多纳吗?不要紧,有我们中国张源侠的内功训练,马拉多纳的老腿“能因为激发了内功而使得生命的能量机制得以维持高强度的状态”(2005年第5期《武林》),从而重返世界杯赛场。还有美国的阿里、泰森、“飞人”乔丹,中国的“世纪足球小姐”孙雯,都将在张源侠先生的帮助下。老拳老腿绽放青春之花?
如此的“殊胜之处”。青年读者们未能正确理解,真是太不应该了。
李仲轩老先生不多讲了,李老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自学天才。比如跟薛颠,老先生只和他呆了两三天。比如跟尚云祥,前后满打满算才两年,还不是天天见面,尚云祥是否什么都讲又是个未知数。饶是如此,李老硬是靠自悟加上惊人的记忆力、想像力,弄出一本书来。也属另一路武术天才。尤其一句“形意拳也是十年不出门的”,使任何一位欲验证老先生拳论是否正确的青年,都得等十年之后――25岁等到35岁。不妙的是,一旦十年后老青年没练出功夫,李老又仙逝了,这笔价值超过钻石的“十年损失费”,该找谁来退赔?
相比较而言,还是“形意一年打死人”有人情味。一年,即使荒废了,大家也可自嘲一句“只当交学费长见识了”。不至于荒废十年,哭都不知道找谁去。
问:“太极天王”薛乃印在国外杀妻弃女的行为揭示了太极拳界乃至武术界什么样的客观规律?
答:十几年前,诗人顾城不也杀了老婆吗?还有我们偶尔从报上看到的某某领域的精英杀情人、杀朋友。从法律上讲。他们都是杀人
犯。
有些行当的人确实容易情绪失控、精神抑郁***什么的,比如搞艺术的,但失控到杀人的程度,顾城这样的艺术家也罕见。薛乃印杀妻弃女跟练太极拳有无必然关系,我不清楚。这要请练太极拳的人来分析。
问:张方先生说“再过一百年后,世上只有太极拳”(《精武》2007年第5期,50页),先生以为然否?
答:张先生真说过这话?我不信。假如白纸黑字这么写着,我宁愿相信是他笔误。以张先生的学养,他不可能扔出这么不着调的话来。预测一百年后的事,摆明了是不打算用事实来证实自己的预测。
问:韩先生博学多识,不知可否谈谈武术与房中术的关系。例如“马阴藏相”这一神奇功法能增加人的吗?
答:我丝毫不懂“马阴藏相”。连“马阴藏相”这个词儿,我还是前不久听学生提到才第一次听说的。对这问题。该由相关学科的专家来谈,比如由心意门的专家来谈更适合。
问:韩先生的文章中经常出现一些很“性感”的“风流文字”,这种“文字般若”是否会对青年读者产生一些误导?
答:我明确表态,我在文章中使用“性感”文字是有意的,我想给道学气味、清教气味浓重的武术文风注入一些人气。包括我的幽默调侃文字也是如此。
在武术的讲坛,不该总是讲师峨冠博带、曼声吟哦,听众一脸木然呆相,这种肃穆滞重的气氛令人压抑。而压抑,不管充塞在哪一时代哪一领域,都不会产生广泛的智慧和乐趣。压抑从来只跟神的统治和智力的僵死形影相随。
性是对道学的冲击,让道学家难堪,让因误导而桎梏了活力的青年惊喜――能达到惊讶的效果也好。
问:能否具体谈谈你对陈鹤皋、宁秋离、李紫剑、舒红云等前卫派武术大家的由衷看法?
答:我跟他们四位的交往虽然有几年,但要说具体了解,却是很有限。他们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都属超级武痴(本刊在此竭诚欢迎几位超级武痴惠赐稿件――编者),对武术爱得不死不休,武术在他们生命和生活中占有的位置不同寻常。就像武术构成我本人诗意的世界一样,我同样很难想像,假如强令他们放弃武术。他们剩余的人生是否还有乐趣。
一些人关注他们的商业运作,另有一些人审视他们对武术本身的探索,我是后一种人。如果有人对他们的探索不认同,也希望把这种探索视为其个性的体现和认知上的局限l生。
人的认知确实有极大的局限性,大家随便挑出一个行当就会发现。不管在该行当里多么有天赋的天才,他们都不可能把所有问题解决(而且永远无法完全解决),科学界的牛顿、爱因斯坦为此证。我以前跟李紫剑说:假如有一天能用科学的方法证实咱们的拳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正确,我就庆幸不已。现在我也持这一观点,不管是什么拳。不管它有多少悠久的历史,一旦能证实具有一半以上的正确,我们就有理由拍巴掌庆幸一番。
问:韩先生在《欲知拳滋味,始由“对抗”起》一文中说:“站桩我们也会,不就摆出个撒尿的姿势站着不动吗?”现有大成拳爱好者来信表示不满,并且说韩先生在2007年12期《精武》封面上的照片“不过是摆出个奥特曼的姿势”,对此你有何看法?
答:这孩子是过于敏感了。我那篇文章其实没说是哪一门的站桩,大成拳有站桩,八极拳不是也有站桩吗?不要一看见“站桩”俩字就往大成拳上扯。对“撒尿的姿势”敏感,是对号入座了,等于告诉大家:大成拳是按“撒尿的姿势”来站桩的。大成拳是这么练的吗?
奥特曼?奥特曼是干什么的?是动画片里的人物,噢,你不说我还真不知道。像奥特曼就像奥特曼吧。说来封面上那个“顶肘”的姿势,拍照时我是把后手也抬起来的,是学生说“挡着脸了”,我才从了俗。如果拍两手都抬起来的姿势,别人就更有话说:摆出个投降的姿势。其实照片什么也说明不了。
不管是撒尿的姿势还是奥特曼或投降的姿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哪种姿势能练出功夫,能应用到打斗里。这才是武术的根本。假如不是这样,练不出功夫,一动手就挨揍,那么再好看再正宗的姿势也没有用。我们总不能说,不出功夫、一动手就挨揍的姿势是正确的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韩起答《精武》编者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