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师教育随着教师角色的变迁,从“教师培训”发展到“教师教育”。其内涵与目标的确立顺应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趋势,呈现出赋予教师教育本土化或本地化等特征。
印度 教师教育 发展 启示
印度教师教育随着教师角色从知识的化身、教学的职业到社会的改造者的变迁,也从“教师培训”发展到“教师教育”。
一、印度教师教育是随着教师角色的转换而演进的
1.早期的观念――知识的化身
在传统的印度社会里,教师曾经享有崇高的社会威望和地位,并且具有某种先验和神启的意义。早在古代教育中,印度就有培训师资的现象。“古儒学校”中的教师先教年龄较大的学生,然后由他们再教其他学生,这被看成是“导生制”的萌芽。
2.近现代的认识――一种职业
自1757年印度沦为英属殖民地以后,教育领域开始广泛接受外来理念,教师训练成为师范教育的主要目的。
在殖民地早期,印度教师培训方式大都采用由英国传教士、牧师贝尔于1789~1796年在印度马德拉斯倡导的“马德拉斯制”(即后来的“导生制”)。1802年,丹麦传教士威廉・卡雷在赛拉姆浦尔建立了印度历史上第一所训练小学教师的师范学校。1826年9月,第一所由***府资助和管理的师范学校在马德拉斯成立。因此,19世纪上半叶被称作印度师范教育“现代制度的开端”。
自从“西方民族用它的机器的触角伸进印度土壤的深处”以后,印度开始西方化。1854年,东印度公司委派了一个由管理监督局***伍德领导的委员会,调查印度的教育情况并制定了一项教育发展计划,即“伍德教育急件”,要求在师资培训方面,各管区建立教师培训学校,扩大导生制,将导生送入师范学校培训,给那些未来准备当教师的学生发放奖学金。1882年,印度成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教育委员会,***为威廉・亨特。亨特教育委员会调查了全印包括师资培训在内的教育状况,指出应设立教学原则和实践的考试。“伍德教育急件”和亨特教育委员会的成立是印度师范教育的重要里程碑,对印度形成较为完整的师范教育体系和教师教育有深远影响。
随着世界范围内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印度对师范教育有了新的理解,于1952年废止了“师资培训”而采用“教师教育”一词。教育委员会为改善教师职业的状况也提出了改革建议。但是,由于管理、协调、***策措施方面的滞后,并未付诸实际。对于大多数印度人而言,教师不过是一种职业,教师教育还停留在传授一种教学技能的水准。
3.当代的教师――社会的改造者
20世纪70年代以后,印度教师教育开始显现出时代性和丰富性。在新德里召开的全国教师教育会议于1978年,通过了***策性文件――《师范教育课程:一种框架》,把教师、教师教育同国家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试***扭转教师教育与社会发展主流相脱离的局面,也进一步明确了教师的职责、教师教育发展的目标、内容与途径。显然,教师已不再是社会的创造物,而是社会的改造者。
二、印度教师教育发展的特征及启示
中印两国同属发展中国家,研究印度教师教育发展对我们会有一定的启发。
1.赋予教师教育新使命
当人们逐步认识到教育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之中的促进作用时,教师和教师教育也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府和社会都认为教师不应是社会的创造物,而应是社会的创造者;教师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应是学生发展的指导者与领导者;教师教育应该能培养出有责任感和强烈社会意识的教师,应该是探求者、思想者与实干者的三者统一;教师和教师教育在学校与社会、社区之间分别起核心作用和桥梁作用。
2.从侧重数量到追求质量
印度社会已日益感到,在教师数量与教师质量之间,教师的质量更显得重要。所以,印度***门强调教师教育的质量已日益成为管理教师教育的核心问题,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任职资格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3.重新审视在职培训的意义
早在1985年,印度就提出要使教师在职培训成为强制性措施。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届国际教育大会的精神,印度还把教师在职培训作为实现教师专业化的最主要形式和教师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计划。
实践表明,在职培训可以使教师根据社会动态发展,将职前培养的学术性准备应用于教学实践,有利于教师形成职业责任感和专业发展动力。
4.教师教育本土化和本地化
教师教育的本土化和地方化是解决发展中国家教师教育存在问题的现实之路。印度***门提出,开发一种注重文化的教学方法,将教育学作为一种针对当地文化的知识纳入教师教育,使教学法也具有多元性;建立反思式教师教育,使教师能够关注自身所处的环境,理解周围的社会和***治经济形势;重新确立教师教育研究的重点,课程以本土文化为主,但一定程度上也注重学习西方先进理念,充实适应本土文化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印]拉吉普特著.杨红译.印度教师作用的评估:综述和评价[J].教育展望,1999,⑴:117.
[2]陈永明.国际师范教育改革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40.
[3]赵中建.战后印度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