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街》可算是上世纪B0年代百老汇第一部取得超级成就的音乐剧。其实,该剧是1933年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出品的歌舞片的翻版,这部电影也曾得到奥斯卡奖。1989年7月,改编后的音乐剧《42街》在肯尼迪歌剧院预演,此后成功连演3486场。2001年《42街》再度复排,并被评为当年托尼奖获奖作品。笔者有机会在上海和纽约两座不同的城市欣赏这一部同样的音乐剧,别有一番滋味。
《42街》讲述的是平民少女一夜成名的传奇故事。不过,《42街》显然不是一部以讲故事取胜的作品。实际上,演员的幕后生活本就是音乐剧中的常用题材,而灰姑娘式的老套内容和略显松散的情节,似乎都成了该剧的致命伤。但是,只要到现场观看这部剧作的人都不会否认,《42街》绝对是一部好看的音乐剧,而且其好看程度丝毫不亚于《猫》和《剧院魅影》。苛刻的评论家或许会质问“好看”的标准究竟是什么,那笔者不妨谈一谈在纽约的一个月里密集观看百老汇音乐剧之后的一点感想。
能在百老汇持续上演的音乐剧,可谓部部都经过市场的考验。换句话说,一部音乐剧只有观众认可其欣赏性才能得以存活。在“眼球经济”至上的今天,炫目的舞台场面和效果是达到“好看”目的的最有效途径,这种炫目可由舞台设计、灯光运用完成,更可由演员的表演来呈现。在《42街》中,这两者兼而有之。与《歌舞线上》一样,《42街》的舞蹈部分是全剧的亮点,其中尤以蹋踏最显特色,舞者们整齐划一的舞步、飞扬的裙角伴随着音乐的强烈节奏感,让现场气氛迅速升温。
《歌舞线上》的舞美设计相当简单,道具仅仅是排练房的几面镜子。《42街》则不同,演员服装、场景设计要繁复、豪华得多。其中很有意思的一场,是采用了一面硕大的四十五度角悬挂的镜子,通过反射以俯视***效果将女舞蹈演员的队形展现给观众,其画面与电影《出水芙蓉》中的经典画面如出一辙,令人难忘。同样,最近红得发紫的《发胶》也是靠好看来赢得观众的,整个舞台始终闪闪发光、犹如一个超级派对。强烈的视觉冲击好似好莱坞大片――不放过任何一个让观众的眼睛窒息的机会。
当然,除了视觉上的好看外,百老汇的成功音乐剧中也有以纯粹的精神层面来寻求卖点的。这类戏没有绚烂夺目的舞台效果,却有深刻的哲理性、社会性,常使人走出剧院后仍会回味,如《悲惨世界》,《雷格泰姆》以及最新托尼奖获奖作品《春之觉醒》等。《春之觉醒》是一部尺度非常大的音乐剧,表达了年轻一代的思想懵懂和迷茫,内容十分严肃,逼得人看后反思社会、家庭所给予孩子们的教育。这类戏可算得“好看”戏中的上品,毕竟感官的享受总抵不上心灵的震撼。令人感叹的是这些音乐剧将这两种“好看”妥帖地捏合在一起,演了几十年依然场场爆满。
去过百老汇的人都会明白“戏剧不死”这句真理。曼哈顿有无数个剧院,鳞次栉比,一间挨着一间。大到可以容纳近千观众的豪华剧院,小到观众与演员面对面、舞台与观众席没有分隔的剧场。通常所说的百老汇,指的是百老汇大街44街至53街的那几十个剧院;而41街和56街就被称为“外百老汇”。“内百老汇”主要上演经典、热门、商业化的剧目,而“外百老汇”演出的是更具实验性、更“新鲜”的低成本剧目。此外,曼哈顿岛各地还分布着130多家“外外百老汇”剧院,演出的剧目先锋甚至后现代意味浓厚。这些戏的演出场地,或是咖啡馆,或是旧车库,决不仅限于传统的舞台。
令人惊叹的是,无论是哪一种剧院、上演哪一类型戏,场场都是爆满。与在国内看戏的情况不同,百老汇的观众似乎不把看音乐剧作为一种附庸风雅的、高尚的修身养性的活动项目。他们常边吃爆米花、喝啤酒,边为台上演员的逗趣表演开怀,也会跟着音乐的节奏摆动。几乎每首歌曲、每个舞蹈之后观众们都会集体鼓掌,而台上演员也会很有默契地为此预留一些时间。在全剧结束的当口,几乎整个剧院的观众都会情不自禁地站起来献上长时间的掌声――《悲惨世界》的掌声中带着被震撼的感动,《Q大街》的掌声是为了演员们精彩的表演,而《发胶》的掌声则是为每个舞美、灯光细节的炫目而发。你可以听得出,所有的掌声都是发自内心的由衷喜爱,决非礼貌性的程序。而音乐剧在上海的演出情况则略有不同,以《42街》的演出现场为例,观众们与演员问的互动、观者对表演的反馈都很少,零星掌声中似乎带着一丝丝犹豫,显然是怕鼓错掌。音乐剧不同于交响乐,它是一种大众娱乐形式,既然是娱乐,观众自然可以放松地笑、由衷地鼓掌,上海观众似乎过于拘谨了。
用“夜夜笙歌”来形容百老汇实在恰当不过,晚间八点档的戏通常演到十一点半,走出剧院仍是霓虹一片,街上的店铺绝不打烊,酒吧生意最好,可能是看完戏的观众需要释放那种被剧场点燃的情绪,定要喝上一杯才能将其浇熄吧。有些观众干脆将现买来的纪念品穿戴上身,招摇过市。有一次,笔者见到一光头中年男人面戴《剧院魅影》中幽灵的半遮面具,乍看还真的是“魅影”出现呢。剧院门口通常停着加长的名车,那是接送“名角儿”的专用车。有观众在此等候,期望见到偶像并与其合影留念,犹如国内的“超女”、“好男”粉丝团。美国人对于音乐剧的热爱,几乎等同于国内高中生对偶像的狂热,那是一种自发的、不自觉的热情投入。一个戏剧工作者如果去了百老汇,会增加不少从业信心――只要把戏做得好看,不愁没有观众。
上海和纽约这两座城市有着相同的气质――繁华、包容,不过,它们的市民对音乐剧的接受度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不过,随着经典音乐剧不断被引进,上海的观众显然更愿意走进剧场体验一回,这是很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