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文化市场的增长,近年来音乐剧在各大剧场内的出现率越来越高。不仅有各国团体带来的原汁原味的演出(如年前结束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即将开演的《魔法坏女巫》),更有由国内专业团队出品的中文版音乐剧(如《音乐之声》《堂吉诃德》)。而在诸多被引进的音乐剧中,此前在国内并不为人知的德奥音乐剧《莫扎特》独树一帜。
大小莫扎特心理冲突具象化
上世纪80年代起步的德奥音乐剧最擅长的叙事类型便是人物传记。从赫赫有名的《伊丽莎白》到此次的《莫扎特》,历史名人的生平一次次通过恢宏的音乐以及舞台被再度演绎。与书面传记以及戏剧不同,德奥音乐剧的剧本常常将重点放在主人公的心理冲突上。
在《莫扎特》中,观众能看到成年莫扎特与童年莫扎特(阿曼德)形影不离地出场。莫扎特对花花世界充满了渴望,对自由怀有向往,对爱情流露憧憬;而另一边的阿曼德则是无穷无尽地创作,日夜不休地拉着莫扎特谱曲弹奏。这样一老一少、一动一静的反差将莫扎特对现实与理想的纠结展露无遗。残酷现实世界的法则与对音乐殿堂极致的追求无法兼容,想要实现他人心愿又想完成自己内心抱负,这些矛盾令莫扎特的短暂一生全都浸泡在了无望的挣扎里。
除了在剧本上呈现的巨大性格差异,两人服装也给观众最直观的反差。在舞台上的成年莫扎特一袭白衣,永远的活泼灵动,无论在舞台哪个角落都能被人一眼找到;童年的阿曼德身着红袍戴着假发,一副大人模样,小小身躯静静蜷缩一旁,似乎只有在纯白的莫扎特身边才显得亮眼。
这样红与白的对比一直持续到了结尾: 阿曼德终结了莫扎特的生命,用胸口鲜红的血谱完了最后的安魂曲,带着莫扎特的一切梦想和遗憾离开了舞台。
正是有了这样以人性为主的戏剧冲突,才让《莫扎特》以人物生平为出发点,却超越了普通人物传记,得到了质的升华――莫扎特不再是个神话,而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让观众们又哭又笑感同身受的人。
爆发小宇宙偶像兼具实力与体力
复杂的角色设定自然会给演员带来一定的难度,而一个好的演员能给角色画龙点睛。此次参与上海巡演的莫扎特也是2015年维也纳复排中饰演莫扎特的乌多・凯帕什(OedoKuipers)。现年27岁的凯帕什在年轻一代的音乐剧演员中是绝对的偶像实力派。不光金发碧眼吸引了不少颜控观众的目光,干净而力量的声线、扎实的舞台基本功、稳定的演出实力更是引来不少业内人士的好评。
在这样一部几乎把所有重点都放在主角身上的音乐剧,身为主演的凯帕什一整场都没有大段的休息时间。如果说从第一幕唱到最后一幕是对演员唱功的挑战的话,那么一整晚不停歇地在舞台上奔跑跳动更是对体能的考验。然而从启幕到落幕,凯帕什非但没有显出疲倦,更是越唱越开,越跳越高,丝毫没有让加在体能和嗓子的负担影响到自己的发挥。尤其是在最后几幕里,角色冲突不断被放大的同时高音渐次频飙,凯帕什就这样用自己的歌声与角色结合,将剧情推向并止于最高潮。在现场观看时,观众几度被凯帕什极度有渲染力的表演所感动,时而鼻酸欲泪,时而开怀大笑。
在P帕什所有的歌曲演绎中,个人最中意的还是《Ich bin, Ich bin Musik(我是音乐)》一曲。该曲坦露了莫扎特用音乐感知的世界,将自己比作音符与旋律、节拍与和声,一边自信得描绘着自身音乐抱负,一边期盼着这个世界为他带来包容与惊喜。尽管从曲名与歌词来看,该曲不免有些自负的色彩,然而凯帕什开朗不羁的演绎完全打消了这些印象。他有时对着观众高歌、眼神明亮,有时对着小阿曼德低吟、皱眉思考,唱至激动处如孩童般雀跃,轻柔处又如诗人般娓娓道来。在这样富有活力的演绎下,不禁让人产生“这绝对不是假莫扎特”的想法。
除了凯帕什,剧中其他演员的表现也都可圈可点。饰演父亲的马克・克里尔(Marc Clear)严厉而充满慈爱;饰演主教的马克米西里安・曼恩(MaximilianMann)威严霸气;而当饰演男爵夫人的安・克莉丝汀・艾尔弗鲁姆(AnnChristianElverum)在演唱著名的《星星上的黄金》时,身边不少人都感动得默默擦眼泪。
作为同题材的音乐剧作品,德奥版《莫扎特》也时常被拿来与法国版音乐剧《莫扎特》做对比。然而在我看来,两者之间的可比性并不高。两部作品虽然同以莫扎特的一生作为主题,切入点、叙事节奏以及音乐风格都截然不同。如果说法版《莫扎特》讲述的是莫扎特如何像一个不羁的王子般与这世界的种种抗衡的故事,那德奥版《莫扎特》便是莫扎特穷极一生与自己做抗争的历程。于前者,世界的不公将他囚禁;于后者,则是自己的本性将其扼杀。不论是哪一种演绎,都是现代音乐剧中数一数二的作品。作为一名音乐剧爱好者,看到国内不断引进的原版音乐剧心中充满了感慨及喜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一个天才的自我挣扎――德奥版音乐剧《莫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