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一位名叫皮埃尔・麦利・修德的法国神父来到中国。他在当时的上海创建了中国第一座自然历史博物馆,取名“徐家汇博物院”。这所博物院后来改名为震旦博物院,也即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前身。修德神父精通博物学,在华期间,在长江流域采集了大量的动物标本。1871年,修德神父在江苏采集到了第一个科学意义上的震旦鸦雀标本,后经让・皮埃尔・阿芒・大卫命名为Paradoxornis heudei,中国称为“震旦鸦雀”。
从外形看,震旦鸦雀跟麻雀差不多,但比麻雀鲜艳一些。它的嘴巴既短又高,有些粗钝,占据着正面脸庞的大部分,这形成了它的最突出特征。由于这种小鸟的喙比较粗大,前端又呈钩状,看上去就像鹦鹉,所以在英文中它又被称作“Reed Parrotbill”,意即“芦苇中的鹦鹉嘴鸟”。嘴巴大小还可以作为区分雌雄震旦鸦雀的一个依据,因为总体上雄鸟的嘴要比雌鸟的大一些。
震旦鸦雀是一种仅分布在中国东部、东北至西伯利亚东南部的特有种,仅限于黑龙江下游及辽宁的芦苇地和长江流域、江苏沿海的芦苇地,而且对芦苇生境极为依赖。在中国,记录到震旦鸦雀的省(区、市)有浙江、上海、江苏、山东、河南、天津、河北、辽宁、黑龙江和内蒙古。遍观震旦鸦雀在整个中国的生境,呈现沿海、沿江、沿湖湿地分布的特征,这些区域往往都有芦苇植被。也有少数人看到震旦鸦雀生活在山地林区、居民点农田防护林、溪流-沼泽旁的较密灌丛,这可能是在芦苇收割期震旦鸦雀被迫迁入所致。
在上海的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同时存在芦苇生境、纯互花米草生境以及互花米草―芦苇混合的生境,但唯独长有高芦苇的纯芦苇环境中震旦鸦雀的密度最高。从筑巢方面来看,在大面积的纯互花米草生境中,也难以发现震旦鸦雀的巢。从巢的统计来看,震旦鸦雀似乎尽量避免在互花米草占优势的生境中筑巢,即使在混合有互花米草和芦苇的生境中,震旦鸦雀的巢也都只是分布在芦苇里。
震旦鸦雀的巢呈杯状,非常精美,高10.2厘米左右,外径7.8厘米~8厘米。巢材主要来自芦苇,一般分为3层:最外层由芦苇茎表组织构成,是比较稀疏的网状结构;中层由比较柔软的芦苇叶鞘组织构成,纵横交错;最内层也是由芦苇茎表组织构成,呈比较密集的网袋状。内层也有茭白花序小穗轴或者芦苇花序小穗轴,中层含有少量水烛花序,外层有时含有少量玻璃纤维丝。一般通过外层和内层巢材架在2根~6根芦苇上,并且利用蛛丝将巢材与芦苇枝黏合。从巢材的组成来看,震旦鸦雀筑巢所用材料大多来自芦苇丛,这也反映出震旦鸦雀主要在芦苇丛中活动,并就地取材。这可能是因为震旦鸦雀的翅膀负荷较重,飞行能力稍差所致。较长的尾巴和较短的翅膀也表明它可能更适合在芦苇丛这样拥挤的环境中生活。
通过研究震旦鸦雀的食谱发现,这种鸟喜食条锹额夜蛾和芦苇日仁蚧这两类昆虫,而这些昆虫多寄生在芦苇当中。条锹额夜蛾是鳞翅目昆虫,震旦鸦雀主要捕食它们的幼虫。芦苇日仁蚧则是同翅目昆虫,一年四季都有供应,数量极多。根据季节或繁殖状况,震旦鸦雀对这两种“猎物”的兴趣会有所增减,取食高度多在芦苇茎秆的中部。每年12月至次年2月,震旦鸦雀开始集群,进入越冬期,这时主要以芦苇日仁蚧为食物。2月~3月,生活在芦苇茎内的鳞翅目昆虫(如条锹额夜蛾)的幼虫开始发生、发育,幼虫躲藏在芦苇茎内,一直持续到6月~7月才化蛹羽化;3月~5月,震旦鸦雀由越冬期向繁殖期过渡,前期仍以芦苇日仁蚧为食;5月之后,震旦鸦雀开始成对活动,繁殖行为开始进入最旺盛时期,这时开始更换口味,主食以条锹额夜蛾为代表的鳞翅目昆虫的幼虫或蛹;6月~7月进入繁殖高峰期,孵化、育雏活动频繁,此时也以鳞翅目昆虫的幼虫为主要的营养来源;这一食谱一直持续到繁殖期后期,也就是8月~9月,随着雏鸟离巢,对应的巢后育雏则主要取食出现在枝茎表的芦苇日仁蚧;在秋季和整个越冬期,震旦鸦雀主要就依靠芦苇日仁蚧及其虫卵了。
震旦鸦雀每年4月~5月就陆续脱离群体,开始寻觅配偶。它们的“蜜月”相当长,从4月下旬一直到10月,前后持续近6个月。巢安顿好以后,雌鸟开始产卵,一般每日产1枚,大多在上午产出。每窝一般2枚~6枚,每年产2窝~3窝。产卵结束后,震旦鸦雀马上着手孵化,雌雄亲鸟轮流值班,夜以继日,每20分钟~60分钟轮换一次。晚上雌鸟留巢,而雄鸟则露宿附近的芦苇枝。亲鸟孵化很用心,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翻动腹部的卵,确保每个卵能够均匀受热。经过11天~13天,小鸟就从蛋里孵化出来。小鸟刚从卵壳里出来时,发育还不充分,眼睛还没有睁开,身上的羽毛也很少,几乎全身,腿脚无力,没有***生活的能力,必须留在巢内由亲鸟喂养。但是小鸟会乞食,在小鸟永无满足的乞求和催逼下,双亲不敢懈怠,终日轮番外出捕食,尽心喂养。喂完食物之后,亲鸟并不马上飞走,而是依然留在巢附近,等候配偶寻食归来换班。亲鸟留守在巢附近对于小鸟很重要, 因为芦苇湿地中暗藏杀机,比如无齿螳臂相手蟹就经常会爬上芦苇,对脆弱的小鸟发动偷袭。
震旦鸦雀的繁殖成功率比较低,原先6枚卵的窝里,往往只有2只~4只雏鸟会被孵化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在巢后育雏期往往亲鸟只带有1只~3只小鸟的原因。在恶劣天气(如暴风雨等)、潮汐、天敌和人为干扰等不利条件下,亲鸟有时甚至会被迫放弃整个巢。只有通过一年繁殖多次(通常是两到三次),才能使种群得到补偿:第1窝通常在5月中旬到7月中旬,第2窝则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第3窝则孵化在8月中旬到9月中旬。随着最后一只小震旦鸦雀开始***生活,繁殖期即宣告结束,接着进入非繁殖期。这期间,震旦鸦雀就会聚集起来,集体行动,共同觅食,一起面对严寒的冬天,等待下一个春季的到来。
还有一些震旦鸦雀更加不幸,它们会遭遇杜鹃“混蛋”。杜鹃趁震旦鸦雀亲鸟孵化间隙离巢之际,会偷偷地把自己的卵产在震旦鸦雀窝中,来个鱼目混珠,然后溜之大吉。可怜的震旦鸦雀亲鸟不知是计,照孵不误。更加令人忿忿不平的是,杜鹃的卵往往会先被孵化出来,小杜鹃很好地继承了它生身母亲的凶狠性,在义父母的窝中“捣蛋”―瞅准机会就把它那尚未出世的义弟义妹“踢”出鸟窝,为的是独霸义父义母的关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杜鹃长得很快,体型很快就超过了它的义亲,可它还是不断地乞食。为了满足这个贪得无厌的大“小孩”,瘦小的震旦鸦雀亲鸟不得不整天忙碌在芦苇丛中。应该说,杜鹃的“混蛋”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震旦鸦雀的脆弱性。
除了震旦鸦雀自身的繁殖能力之外,人为活动对震旦鸦雀的生存也造成了一定的干扰。滩涂开垦、外来种入侵、定期的大面积芦苇收割行为等问题,使震旦鸦雀的栖息地要么不断萎缩,要么变得支离破碎,生存状况更加令人担忧。
震旦鸦雀栖息的芦苇过去也不那么规整,但却是连续的,这样有利于个体之间的交流。如今许多芦苇已经因大规模开垦而被永久摧毁,震旦鸦雀种群被分离开来了,这将导致种群间的交流机会大大减少,遗传多样性跟着降低,对它们的种群延续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此外,每年12月到来年4月,沿海滩涂的大片芦苇将被全部收割,只有靠近水边的一些长势不好的零星的芦苇才得以保留,这意味着震旦鸦雀的食物供给在这段时间内将十分短缺,引发“春荒”,影响鸟类的生存。在崇明东滩还存在另一个问题:互花米草这一外来物种在跟芦苇抢地盘。在引入互花米草以来的5年里,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的芦苇面积就下降了55%,这就妨碍了震旦鸦雀向更大范围扩散。
震旦鸦雀是一种特化了的鸟类,只局限生活在芦苇生境中。它们在强化利用芦苇生境能力的同时,势必会减弱对其他生境类型利用的能力。震旦鸦雀之于芦苇湿地相当于人类之于其自身的家园。这种特化决定了震旦鸦雀具有较低的扩散能力,对外部干扰或者异质化过程也比较敏感,容易受到灭绝威胁。目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震旦鸦雀列为近危(NT)物种。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其濒危等级被定为稀有(R)。震旦鸦雀和芦苇生境的密切关系对于预测震旦鸦雀的分布区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保护、管理芦苇,使之在时间和空间上保持连续,就成为保护震旦鸦雀的关键。至少,收割芦苇时,应当尽量缩短收割时间,在3月到4月集中收割,并保留一定的斑块状和条带状老芦苇,确保震旦鸦雀每时每刻都有落脚之地,能够不间断地获得食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