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著名作家刘震云编剧,导演冯小刚执导的国产大片——《温故1942》作为贺岁档电影已经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影片以1942年的真实事件为背景,讲述了河南受灾百姓逃荒路上发生的故事。从1942年蔓延至1943年的这场大灾荒,共造成300余万河南人死亡,上百万河南人逃荒到陕西西安等地,成为后来的“河南担”。70年后,当再次梳理这段悲怆的历史时发现,除了极少数传教士和个别中外记者留下片断记录外,历史却对这段历史的描述很少,本文以一个逃荒亲历者的视角揭示当年那段历史的冰山一角。
“人吃人”惨剧发生
1943年春天,河南农民***用一根扁担,挑着两个箩筐,带着妻子和年仅15岁的儿子张***伟背井离乡,逃荒异地。他们辗转千里,终于到达西安市道北落脚。张家的经历是当时河南逃荒人的缩影,在他们身上发生的正是当年中发生的所有苦难故事中的一个。
从1941年秋季开始,在***的老家河南巩县(今巩义市)开始出现旱情,收成大减,有些地方甚至已经绝收。饥饿的农民开始吃草根、树皮充饥。到了1942年秋季,持续一年的旱情更加严重,山上的草根被挖完,树皮被剥光,每天都有饿死的灾民,而且死人的数量愈来愈多。在张***伟幼时的印象中,因为持续的干旱,田地干裂,大风过后,扬起漫天黄土。田里打不出一粒粮食,靠天吃饭的农民没有丝毫的办法。然而更让人恐惧的是随之而来的饥饿,每家每户都没有可吃的东西了,饥不择食的人们就上山挖野菜,吃树叶、榆树皮、柿叶、剥下的柿蒂,把蒺藜捣成粉等,可是这些东西也很快吃完了,于是人们就吃鸟粪、观音土、石头面等充饥。而让人们都想不到的是,在许多地方甚至发生了“人相食”的人间惨剧。
人吃人的事情并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道听途说。在河南省档案馆里收藏着《上蔡县执委关于报因灾吃人情形的呈》,这封***的文件可以证实:在河南旱灾期间,确有“吃人”惨剧发生过:上蔡县吕店镇第十八保第十一甲王庄60余岁的贫民刘卷良,家贫如洗,乞讨无门,曾在(1943年)3月4日将饿死的乞丐“解割煮食”,以救饥荒。1946年,河南省社会处编印的《河南灾情实况》一书这样记载当时的灾情:田园龟裂,赤地千里,二麦颗粒无收,秋禾全数枯萎。于时树叶草根,都成上品,腐木细泥,亦用果腹。灾民因饥饿难忍,而服毒者,缢死者,自刎者,甚至杀儿以求一饱者,所在多有,司空见惯,同时无主弃婴,到处可见,音若泣声,到处可闻,死尸横野,无人收埋,鬼哭神号,无殊地狱……
1942年夏天,还未从旱灾的阴影中走出的河南民众又面临着一场蝗灾。据1942年6月28日的《河南民报》披露,尉氏县境内发现蝗群:大群飞蝗,遮蔽天空,东西达十余里宽,由北向南飞去,一时月色为之笼罩暗淡。除了旱灾、蝗灾,还有“汤灾”。“汤灾”,是指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十一集团***总司令汤恩伯给河南人民带来的人为灾祸。他不仅横征暴敛、抽丁拉夫,设立苛捐杂税达38种之多,而且所辖部队纪律涣散,奸***抢掠,横行乡里。而此前的中原大地已是满目疮痍:为了阻止日***西进,1938年6月9日,***队曾在郑州的黄河花园口掘堤放水淹日***,人为地制造了一场大灾难。据行***院善后救济总署统计,因此灾,河南、安徽和江苏3省44个县,1250万人流离失所,89万人死于滔滔洪水,390多万人外逃。在这样的天灾、人祸的双重夹击下,河南人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死苦难,他们上天无门、哭诉无处,每一天都挣扎在死亡的边缘。
传教士和记者笔下的灾情
少数传教士和几个中外记者成为当年河南大灾的记录者,他们在报导中的片断记录,成为还原1942年河南旱灾历史真相的有力佐证。
1942年9月份,传教士阿西克拉夫特在郑州写道:“教堂外面,几天以前有6个小孩被他们的父母绑在树上,为了让这些孩子在大人要饭时不去跟随着造成拖累。一个母亲有一个婴儿和两个大些的孩子,在讨饭的长途中疲劳不堪,坐在树下休息。她叫两个大些的孩子到前面的村子里讨一点吃的,当孩子们回来时,母亲已经饿死,婴儿还依然使劲吸吮着她的。这里大些的孩子们被卖掉。这个死去的妇女留下的两个男孩加一个女孩,用不了十块钱就能卖出去……”
当年的春天,河南南阳的《前锋报》记者赵鸿恩借了辆自行车,从洛阳到郑州,一路东行,到郑州再南下,直到信阳。一路采写了十多篇报道,系列报道《无尽长的死亡线》为后人留下了珍贵历史细节。在赵鸿恩的笔下,“(郑州)国际救济会难童学校的外国牧师,在1943年的春天,一天内在街上发现了183具尸体。”
当时,敢于披露灾情的媒体,除了《前锋报》这家民营小报外,还有重庆《大公报》、美国《时代》周刊等几家媒体。1942年12月,《大公报》派张高峰到河南任战地记者。他从四川经西安到洛阳,后从洛阳南行。沿途,他看到成千上万的河南难民蜂拥入陕,到处是骨瘦如柴的乞丐,随处可见灾民扶老携幼,推着独轮车逃荒。张高峰感到气愤的是,灾情如此严重,县乡***府还逼着农民纳粮,交不出粮就抓到县***府痛打,逼灾民卖地抵租。1943年2月1日,《大公报》发表了张高峰采写的直击河南大灾的通讯——《豫灾实录》,真实地还原了部分历史场景和片段。《豫灾实录》文中质问:“灾旱的河南,吃树皮的人们,直到今天还忙着纳粮!”第二天,《大公报》发表了总编辑王芸生写的《看重庆,念中原!》社评。富有正义感的王芸生指出,河南的三千万同胞,大都已深陷在饥馑死亡的地狱,至今尚未见发放赈款。尤其令人不忍的,灾荒如此,粮课依然,县衙门捉人逼拶,饿著肚纳粮,卖了田纳粮,让人联想到杜甫笔下穷凶极恶的“石壕吏”。在这篇社评发表的当晚,新闻检查所派人送来了***府***事委员会限令《大公报》停刊三天的命令。《大公报》于1943年2月3日、4日、5日停刊了三天。1943年3月初,张高峰在河南叶县被豫西警备司令部逮捕并遭刑讯。
天灾之后的人祸
1942年的冬季,天气特别寒冷,饥寒交迫的群众又被冻死了不少。1942年10月26日,美国《时代》周刊报道:两万平方英里的河南省北部地区正陷入饥饿之中。男人和女人们正在吃树皮和草根,腹部肿胀的孩子们被卖掉换取粮食。数千人已经死去,数十万人走投无路,千万人面临着一整个漫长冬天的的折磨。除了天灾外,人祸也加剧了灾难的发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河南有几十万中国抗日***队驻防,而这几十万人的粮草补充,全靠自己省内解决。从1937年到1942年期间,河南兵粮的贡献都是全国第一。沉重的兵役和赋税数额,使河南民不聊生。即使在收成好的年份,河南农民在交粮纳赋之后,也只能靠野菜和一些杂粮度日。遭受旱灾后,百姓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当时美国驻华外交官约翰·谢伟思在写给美国***府的报告中说:河南灾民最大的负担是不断增加的实物税和征收***粮。全部所征粮税占农民总收获的30%~50%,除通过省***府征收的全国性的实物土地税外,还有形形、无法估计的***事方面的需求。
1942年10月上旬,河南省赈济会推选代表到重庆,请求中央免除灾区征粮数额,不但不见他们,而且还不让他们在重庆公开活动。10月20日,中央***府派张继、张厉生等到河南勘灾,他们实地进行考察,也承认河南灾情真的很严重。10月29日,豫籍国民参***员郭仲隗在重庆召开的第三届一次国民参***会上,也对河南的灾民的遭遇表示同情,并要求采取措施。然而,多方的呼吁并没有引起***府对河南救灾的重视,救灾的延误加重了百姓的苦难。
在天灾人祸的双重压迫下,河南灾民不堪重负,受灾人数骤增。1943年12月河南省***府编印的《河南省***府救灾工作总报告》中的《河南省三十一年各县旱灾调查表》显示,全省111个县中有96个县被列表统计,其中灾情严重的有39个县,受灾总人数达1200万人。
死亡人数成谜
1942年河南大旱灾的死亡人数,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除了《大公报》等极少数媒体的报道外,《河南省志》的记载前后不过三百余字:“1942年安阳苦旱,二麦未收,秋禾盈尺又未结实,淇县山丘颗粒未收。洛宁二麦收成不佳,早秋旱死,晚秋未出土。”其后列举了通许、伊川、偃师、汝阳、密县、郑州、尉氏、许昌、睢县、西华、桐柏、南阳、唐河、新蔡等地情况,所用词大多都是“大旱”、“秋绝收”,再无其它。据《水旱蝗汤悲歌》记载,1943年当时***府的《河南省***府救灾总结报告》提到,仅1942年河南共饿死28.8万人,逃荒150多万人。
据有关资料记载,到1942年,豫北、东、南30多个县占河南总面积三分之一的区域已被日***占领,剩余的豫中、豫西尚在国民***府管辖区域内。这一***数据未包含沦陷区数据,交战区数据也未能完全统计。
郑州是饥荒的中心,战前的郑州有12万人口,灾后锐减至约3万人。每天的死亡人数都在150人至180人之间。据《巩县志》记载:民国31年(1942年),大旱,几近绝收,加之日***侵略酿成大灾。农民多以树皮、雁屎、观音土充饥。据当时河南赈灾会统计,巩县饿死19100人。河南省***府救灾总结报告:巩县逃荒80505人,饿死4431人。
据时任国民参***会参***员郭仲隗在《江流天地外》一书中的回忆:1942年,我续任第三届国民参***员,是年河南大旱,除少数水田外,一粒未收。中央不准报灾,亦不救济,我以参***员奔走呼号,不遗余力,“结果河南饿死了500多万人,河南省***李培基只报了1602人,开***治上未有之奇”。
民国灾害研究者、南阳师范学院研究生处处长苏新留在所著《河南水旱灾害与乡村社会》中指出,“(地方***府)救济灾荒既无计划,又欠热情。观望不前,推卸责任。隐讳灾情,不敢实报。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灾后许昌县行文报告该县饿死人数5万余人。当时被认为是缩小了的数字,省***府认为所报人数太多,予以驳斥,令其重报。”
对于旱灾的死亡人数,河南省抗旱救灾防御协会原秘书长管志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死了300万人!”与此相互印证的是,《河南灾情实况》中《河南省各行***区人口受灾损失统计表》附注中所列,此次旱灾死亡人数达300万。《河南省志·人口志》中也记载,1940年,河南人口是3067万,1942年2798万,1943年2595万,到1944年,2471万。这四年,人口减少了596万,减去正常的人口增减和战乱影响,1942年饿死人数在300万人以上。
逃荒人的苦难记忆
1943年灾区依然干旱。为了活命,张***伟的父亲和其他灾民一样,携带家小,外出逃命,他们的村庄已是十户九空。扶老携幼的河南逃荒人,沿着陇海铁路一路向西乞讨。据1943年2月1日重庆《大公报》报道:陇海路上河南灾民成千成万逃往陕西,火车载着男男女女像人山一样,沿途遗弃子女者日有所闻,失足毙命,更为常事。
1943年2月底至3月初,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福尔曼和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在河南灾区实地采访时拍摄的照片珍藏至今,这些照片记录了那段历史。数十张黑白照片上是大批灾民拖儿带女,外出逃荒要饭的真实影像。衣衫褴褛的灾民推着独轮车,担着挑子,有气无力地沿着铁轨向西走去。有的沿途靠吃草根啃树皮充饥,路上随处可见被饿死的人的尸体。
***一家徒步翻越潼关后,来到西安,他们在火车站道北的空地上靠搭窝棚栖身。
1934年通车的陇海铁路,几年前道北还是荒凉的农村。大量河南难民涌入后,几乎是一夜之间,道北窝棚林立。这里有大片坟地,有的人就把草庵搭在坟地上。蓬头垢面、衣不蔽体的灾民靠拉车、卖苦力,甚至沿街乞讨谋生。后来,道北附近住满了逃荒的人,部分灾民只能沿陇海铁路来到来到宝鸡、铜川等地谋生。
70年来,河南人集聚地的西安“道北”,成了一个有河南地域特色的区域。据说,现在的800多万西安人中,有300万是河南人。另外,在陕西宝鸡、铜川等地也有很多河南人。
那时,外出逃荒的河南人有的推着独轮车,更多的是像***一样,担着挑子。于是,“河南担”成了当地人对河南人的称呼,有的陕西人还讥讽他们为“河南蛋”。在西安,道北也成为“脏乱差”的代言词。这里的环境不好,整条街只有一个公共厕所,自来水管也只有一个。从2007年开始,推土机的轰鸣声打破了道北的平静。西安要在这里建成世界最大的大明宫遗址公园,而遗址公园就位于道北的中心位置,“道北人”陆续离开了这片土地。
《西部大开发》杂志的首席记者张敏洁就是当年逃荒的河南人的后代,当年他随父母一起逃荒到西安时还只是襁褓中的婴儿,如今已是70岁的老人了。第一代逃荒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在西安道北附近,50岁以上的老年人说的仍是地道的河南话,而20岁以下的年轻人说的就是标准的西安话了,因为他们是在当地出生的,并不是从河南逃过来的。对于这一代“河南人”来说,1942年逃荒的历史,在他们的记忆中显得陌生而又遥远。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历史上真实的“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