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黄土地上民间歌手的代表人物,王向荣被冠以“陕北歌王”的美誉,无论是山歌、小调,还是神曲、酒歌,他充满激情的演唱风格都能将陕北民歌的苍凉厚重、高亢激昂表达得淋漓尽致,让听者顿生浸透肺腑、刻骨铭心之感,同时还有令陕北人倍觉亲近的乡土气息,地地道道、原汁原味。
王向荣出生在陕西省榆林市东北部的府谷县新民乡,黄土高原上一个叫做马茹疙瘩的普通山村。从出生到如今,他一直没有离开过这片被称作陕北的土地。他的名字,是随着他的歌声逐渐流传开来的。还在襁褓之中时,他就在父母的吟唱中与这片土地上的歌深深结缘。作为当地著名的二人台、山曲艺人,他的父母使他从小就受到民间音乐的熏陶,而他惊人的记忆力和聪慧过人的天资,使他很早就熟悉了许多民间的曲调、熟知了许多民间的风俗习惯。
少年时代的王向荣历尽坎坷,由于父亲早逝,他13岁起就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担,农活、打小工、挖煤掏炭、瓦工、跑口外,什么苦活累活他都干过。正是历经了这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他体验了人生、丰富了阅历,也让他对于这片土地充满了深情。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唱歌,常是唱我自己,想起自己走过的路,想起种种不幸的遭遇,就情不自禁地悲从中来。尤其是唱我家乡神木、府谷一带的山曲、二人台,就更容易动感情了”。所以,当你听到他唱的《走西口》,不论在哪里唱,不论在什么场合唱,听的人都是眼泪汪汪,唏嘘不已。
当王向荣还在老家新民乡马茹疙瘩村副业队的时候,府谷县的人就都通过他的歌声知道了他的名字。初中毕业后的王向荣先是当了一名民办教师。不长的几年教书生涯里,王向荣从老艺人那里收集了大量的民歌。他从许多民歌手身上不仅学到了集陕、晋、蒙、宁、甘等地各个品种的民歌、山曲,而且感受到了民歌所反映的民俗、民风和文化。之后,王向荣又走访了近百位民间歌手,把长城内外、黄河两岸流行的山曲、小调、晋剧、秦腔、爬山调、信天游、二人台、神官调、酒曲子都学到了手,做到了信手拈来、随口就唱,甚至他的教案上都堆着写满了民歌的手稿。
1975年,王向荣从学校回到农村进入公社专业队,修梯田、植树、挖土、烧砖、放马放羊、下煤窑掏碳、打石头,最苦最累的活他都干了。专业队清一色的年轻人,白天繁重的劳动,晚上没事干,队里于是成立了一个宣传队,善歌的王向荣就成了这个宣传队的骨干。
1977年,府谷县22个乡举行文艺汇演,历来不被看好的西片六乡安排在府谷县旧礼堂,只有一两排简易桌子坐了几个评委。但王向桑的节目之后,观众涌进来,满满的一礼堂。回忆起当年的盛况,王向荣说“咱嗓子好,一声出去,大街上都听得见,震动了。”凭借一个反映农业学大寨内容的二人台,王向荣获得了最高奖。对唱、独唱、表演唱,样样夺魁,他个人获得了“农村业余文艺积极分子”称号。
1978年,他以《五哥放羊》代表府谷县参加榆林地区文艺调演,又获一等奖。1979年,以小戏《姑嫂挑菜》、二人台《打金钱》参加陕西省文艺汇演,再获两个一等奖。1980年全国部分省区农村业余演出调演,王向荣又得了第一名。这次比赛对于王向荣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转折。演出结束后,有关部门又把他们请到***怀仁堂演了两场,***等***和***观看了王向荣的演出。
从北京回到榆林后,王向荣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战斗文工团请王向荣去教唱民歌:榆林地区组建民间艺术团,王向荣成了团里的一员。再后来,出访国外,足迹走到日本、法国、意大利、德国、俄罗斯、瑞士和东南亚。国内的各种大型演出都能看到王向荣的影子,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也出现了他的歌声,很多媒体也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王向荣,人们开始纷纷称他为“西部歌王”、“信天游歌王”、“陕北歌王”。各种头衔封了一大堆,而王向荣却说,我就是一个民歌传承者,我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民歌传承人。
30年来,从一个放羊娃到陕北歌王,王向荣用最本真、最质朴、最纯粹、最真诚的歌声征服了人们。他那一嗓子信天游、山曲、爬山调、漫瀚调,带着浓郁乡土气息和山野风味,唱得高亢苍凉却又浑厚深沉;他那一曲《走西口》,凄婉动人、情深意切,每每令人潸然泪下:他那一首首酒曲子,把陕北人的热情朴实、真情真意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那些秧歌调、神官调,又都充满着浓浓的世俗烟火气息和浓郁的生活情趣。
30年来,在厚重苍凉的田间地头他唱过,在金碧辉煌的音乐厅中他唱过,一把唢呐的伴奏下他唱过,规模宏大的交响乐队伴奏下他也唱过。他的听众曾经是羊群,曾经是黄土地,曾经是黄土地上的父老乡亲、也曾经是衣冠楚楚的城里人,甚至是金发碧眼的洋人。唱歌的环境总在变,听众也总在变,但不变的还是那个纯粹本色的王向荣,唱着黄土地的歌,一样的率性纯粹、一样的高亢激情,那黄土高坡田间地头的韵味,陕北人真挚朴素的情感,依然没有变。唯一改变的。就是逐渐爬满皱纹的他的脸。
直到2005年,中国唱片总公司继推出已故“花儿王”朱仲禄先生的唱片之后,推出,了一张名为《“陕北歌王”王向荣》的唱片。这是王向荣几十年歌唱生涯以来的首张个人演唱专辑。
这张唱片中选入了王向荣清唱的35首民歌,均从1994年王向荣与时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的乔建中先生合作,于中国音乐研究所录音棚录制的40余首民歌中精选而出的。无论是歌者当时的状态与录音的质量都近乎完美,可谓“首首精彩,几无瑕疵可挑”。当年这一次录音“是王向荣近30年学习、演唱、传播陕北及其周边地区民歌的全面总结和收获,是他作为民歌传人进入巅峰时期的一次集中展示。”“不仅对于他个人,而且对于陕北民歌文化,也是一个颇具历史意义的里程碑”(乔建中)。
1994年,乔建中得知王向荣来北京参加电视台的一个节目录制,闲暇之余邀请王向荣来到中国音乐研究所录音棚,两个人一边喝酒、一边聊天,一边录制王向荣的歌声。这是一次在中国民歌的历史上,注定会被人们铭记的一次录音。那是王向荣嗓音的黄金时期,而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一流的录音设备和录音师、乔建中先生的艺术眼光和高瞻远瞩,共同成就了这一批具有重要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录音资料。这批录音几乎涵盖了陕北地区及其周边流行的主要歌种,有人们熟知的信天游、二人台、山曲等,还有许多人们不曾熟悉的神官调等。
幸运的是,近年来,“原生态”一词随着媒体的推波助澜,逐渐成为了音乐领域描述“原汁原味”音乐的时髦词汇。民歌是从旋律风格、演唱内容、表现形式、反映内容到演唱方法都保持着相对原始形态的艺术呈现,它质朴自然,地域特征显著,同时还是人类发展历程中一种民间原始文化的记载,是民族“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从20。2年中央电视台《魅力12》栏目起,到西部民歌大赛、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原生态组比赛、《民歌中国》电视栏目、到《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等节目的推出,以及全社会众多媒体对于原生态文化的介绍、推广,使人们体会到了中国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独有的魅力,也使原生态文化成为国内文化艺术界关注的焦点,加上众多的媒体造势与商业炒作,不同形态的“原生态”艺术陡然间风靡全国、身价倍增,同时亦引发了无数的争论。
但王向荣从没忘记自己作为一位优秀民歌手的历史使命――传承与发展。他以歌记录和传承历史,每歌一曲都努力凸现出陕北民歌所特有的风格和个性,歌声中积淀着深厚的陕北文化传统,可使人体会到一位优秀的民间歌手与一种地域文化之间强烈的互动、联系和影响,从而更能从这些淳朴演绎的民歌中得到非同一般的艺术享受。
王向荣是真正爱陕北民歌的,他把民歌当作一生的事业去追求,他说,不管有多少物质上的东西,都代替不了民歌给他的精神头。只要有民歌,他就立起来了:没有民歌,他就塌下去了。他的精神就是民歌的精神。或许很多民歌会逐渐消失,但民歌精神不会消失,因为它是人最本真的东西,是人性的真实表达。我觉得真正来自民间的艺人们发自内心地演唱出来的东西,这才叫民歌。民歌不能离开那块土地。
作为黄土地上民间歌手的代表人物,王向荣是幸运的。他之前的李有源、李志文、马子清等一大批知名的歌手,都享有盛名而没有在他们歌唱生涯的黄金时期留下一份全面的录音。王向荣心中是有着深深的遗憾的。在曾经的一次聊天中,他曾说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自己唱不动以前,推出一套他的民歌音像专辑,把他的精品节目,诸如信天游、二人台、地方小曲收录进去,让更多人了解民歌、热爱民歌,这些对他来说虽然尚需时日,但他坚信他的期待就像他所生长的黄土高原一样真实和可依赖。
王向荣就是这样一个把唱歌当做生命、对黄土地充满了眷恋的民间艺术太师。他年轻时没有把歌唱当做谋生手段,壮年没有把它当做致富捷径,而是始终不渝地唱着黄土地的歌。正是这种不带功利色彩的演唱生涯成就了王向荣,成就了一代歌王。在黄河长城握手相逢、结伴而行相互辉映的这片土地上,正是有了以王向荣为代表的这样一批批、一代代优秀的民间艺术家,这片土地上的文化血脉,才这样一代代薪火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