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30岁的张果喜拥有了个人资产3000万美元,成了中国内地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亿万富翁。这么多年来,与他同时代的风云人物已有许多沉寂。而今天的张果喜仍是江西首富,他的事业仍在发展壮大。他有钱、有名、有事业,家庭好、儿女好、友情好、亲情好、口碑好。他为什么会拥有这一切呢?
拼搏实干: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
有学者研究张果喜的发家史时,把他归为“无心插柳”型。确实,张果喜创业时为的只是生存,根本没有成为富翁的想法,那时也不敢有这样的想法。
张果喜是江西余江县人。1970年左右,年仅十几岁、初中还没读完的张果喜,进入余江县邓家埠农具修造社木工车间当学徒,具体工作是用大锯锯木材。两三年后,聪明勤奋的张果喜成了一个“好木工”,并被任命为木工车间的车间主任。
1973年,农具修造社负债累累,已经无法维持,要将张果喜的木工车间强行割离出去,让他们自谋生路。危难时刻,张果喜初显他的过人胆识,他喊出了“要吃饭的,跟我走”的豪言壮语。21名职工跟上了张果喜,张果喜任厂长的木器厂成立了。
没有厂房,没有一分钱资金,张果喜面对的是21名没米下锅的职工和他们的近百名家属。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给了张果喜拼搏精神和过人的胆识。他说服父亲卖掉了家中多年的祖屋,得到1400元钱,一部分用于发职工工资,一部分用做发展本钱。
随即,张果喜带上3名伙伴和200元钱,4人每人分50元,缝在内衣里,去闯大上海,目的是为木器厂找业务。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敢从偏僻的江西余江跑到上海联系业务,再次说明了张果喜的非凡胆识。
这次上海之行运气不错,张果喜在当时的上海艺术雕刻品一厂的陈列样品室里,看到一种樟木雕花套箱,用于出口,每套竟值200元。张果喜随即决定要把这种工艺带回余江,让自己的木器厂生产这种樟木箱。张果喜等4人分工,每人分学几道工序,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学会了这种产品的工艺流程和制作技巧。
生产樟木雕花套箱需要上等的樟木,要到外地采购。一次,大雨如注,运送樟木的拖拉机陷入淤泥,张果喜带着员工冒雨干了一夜,将两吨多重的樟木搬上了拖拉机。为了省运费,外地来的樟木有时可以沿江漂流到余江,寒冬腊月,张果喜也会首先脱掉衣服,跳到刺骨的冰水中捞木头。
半年艰辛过后,张果喜终于生产出了第一套樟木箱。上海艺术雕刻品一厂把这套樟木箱送到了广州外贸交易会上,外商订了20套,为厂里带来了1万多元的利润。
1979年秋,张果喜二赴上海,奠定了他成为富豪的基础。他发现了一种新产品――雕花佛龛,主要出口日本。佛龛是高档工艺品,是日本家庭必备的“三大件”之一,结构复杂,工艺要求极高,也因此利润极高,是“把木头变成黄金的生意”。张果喜回余江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终于把佛龛做了出来。从此果喜木雕厂走上了迅速发展的快车道。
1984年,张果喜对外公布的个人资产就已达到3000万美元,成了改革开放后国内的第一个亿万富翁。
在此之前,张果喜曾遇到过溺水、触电、车祸、火灾……他都坚强地挺了过来。他说,事业的第一个阶段是靠苦力赚钱。是的,正是靠着拼搏实干卖苦力的精神,他积累了第一笔财富。
“干事业,不干则已,干则必成。”张果喜用这句话诠释着自己的成功。
专一念旧:智慧由定而升,心能专念不散方有大智慧
张果喜的专一,首先体现在对于事业、主业的专一。如今的果喜集团虽已是涉及多个领域的多元化集团,但他始终将生产佛龛作为集团的主业。企业做得再大,张果喜也坚持将果喜集团的总部基地设在江西偏僻的农业县余江,而且其后新上的许多项目也放在余江,这是他专一的另一个实例。
造佛龛的张果喜认为,佛不是神,佛是一种智慧。而智慧是由定而升的,只有热爱事业,用心去做一件事,才会得到好的结果。
在果喜集团一个绿树掩映、精致幽美的厂区中,矗立着一座汉白玉雕牌楼,上面镌刻着当初跟随张果喜创业的21名员工的名字。这21人有的已经去世,有的早已离开张果喜另谋发展,有的由于能力低仍在车间当保管员,但张果喜仍然深深地记得这些人,亲自设计了这座牌楼。他的念旧让果喜集团的历史充满了温情。
审时度势:随时而变,谋定后动
20世纪90年代初,张果喜投资5亿多元,开始了以“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发展规模,提高整体素质,再塑企业形象”为内容的“二次创业”。在上百个项目中,经过反复论证、筛选,按照短期、中长期项目发展规划,张果喜亲自选定了化工发泡材料、轿车零配件、服装机械、酒店旅游、微型电机、酒类等几大类项目。
由于专一和念旧,由于不忘余江的养育之恩,张果喜把化工发泡厂这个好项目也放在了余江。但这次他错了,发泡材料主要用于电器包装,而余江离众多电器企业路途太远。发泡材料是体积大、重量轻的产品,运输成本极大,原本可赚的钱都浪费在了路上,结果一年下来,发泡厂亏了数百万元。错了就改,张果喜迅速将6条生产线全部撤出余江,分别到深圳、东莞、上海、厦门***设厂,就近推销,就近运输。发泡厂迅速扭亏为盈。定和变,在张果喜身上有着完美的结合。
“海南开发热”兴起时,张果喜决定投资2亿元在三亚兴建一座大酒店。但酒店建到一半时,却碰上了1996的“宏观调控”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海南热突然降温。当时别的工程,有的是完全撤资,有的是硬着头皮继续。张果喜认为,海南的旅游市场要经过几年的调整期,然后还会大热。如果完全撤资,那就会失掉以后的发展机会;如果按计划继续投资,也会给企业带来高额亏损。因此,最好的办法是“以退为进”,不撤资不继续,静等市场复苏。果然,几年后市场复苏,张果喜重新坐镇海南,抓住机遇,建成了一流的四星级酒店,并在持续不断的旅游热潮中大赚特赚。
1997年金融危机时,日本经济严重衰退,佛龛市场异常萧条,许多同类生产厂、经销商倒闭。张果喜却异常冷静,经过分析后他认为“只要有日本人存在,就需要佛龛产品,其他企业的退出是我们的机会”。在低迷的市场下,他不但没有压缩生产规模,反而投入4000万元新建了两个佛龛厂。结果,两年后,走出危机的日本给了张果喜回报,他从日本人身上大赚了一笔。
“二次创业”的几大类项目都获得了成功,张果喜被称为商业天才。通过“二次创业”,果喜集团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的转化,特别是无刷无槽永磁直流电机项目,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被纳入了国家高新科技重大建设专项行列。
张果喜在拥有专一念旧品质的同时,更可贵的是他有创新、随时而变的魄力和谋定后动的冷静。
心态平和:富贵难得平常心,荣誉越多越本分
“钱就像一池塘的水,满满的不外流就会发臭,路人经过这个池塘就会绕道走。池塘的水要常进常出,才能保持干净、清澈,人们才会到水塘边来走走。有钱人太臭了,人们惹不起但躲得起,这样你的人缘就差了。”这是张果喜对财富的经典比喻。
做大了的张果喜,仍把自己看得和原来的小木匠一样。他穿着随意,吃饭随便,身上不佩戴任何能显示富贵的饰品,除了抽烟外没有别的嗜好。
自1984年以来,张果喜先后获得200多项部级、省级荣誉,包括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改革风云人物、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等。他最看重的荣誉是“张果喜星”的命名。1993年6月,国际编号“3028”号小行星命名为“张果喜星”,此前国际上获得此类荣誉的企业家只有美国著名实业家哈默博士,1996年是李嘉诚,再过了多年后是科学家钱学森。
对荣誉的珍惜和爱护,更让张果喜严格要求自己,刻意避免一些“毛病”。他从来没有害过人,却帮了无数的人。荣誉越多,越低调本分。正因为这样,这么多年来,他获得了公众的尊敬。
回报社会:感恩方得大义,回报赢来发展
张果喜赚到他的第一个100万元的时候,就拿出22万元为学校修建了科学楼,其后他又陆续出资为县里建了“果喜大桥”、“果喜大道”,并积极赞助抗洪救灾、烛光工程,修电视塔、福利院,建立“果喜教育奖励基金”。多年来,他向各类社会公益事业的捐助已难以统计。
直接捐助是一方面,“造血生财”是另一方面。张果喜出资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木雕技工学校和残疾人雕刻技术培训班,培养了2万多名技术人才。现在,这些木雕技工大多已能独当一面,分布于全国各地,他们每年从外地寄回余江县的汇款就有近亿元。张果喜还支援全县14个乡镇办起了木雕厂。张果喜不仅自己富了,而且还带动了全县的富县、富民产业。
张果喜对社会的回报,也为果喜集团赢来了更好的发展机会。目前他担任着全国***协委员、全国工商联***、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副会长等职务。
2010年的张果喜,仍然平和而低调,他的果喜集团也保持着稳步发展的一贯品质。■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张果喜:中国内地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亿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