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篇载: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季氏篇载:“……不学礼,无以立。”
尧曰篇载: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孔子反复教导弟子们以及自己的儿子孔鲤,要“学礼”“知礼”,然后“立于礼”。这里的“立”,是指在社会上立足,安身立命。孔子晚年总结自己的一生,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为***篇),实际也是“立于礼”。今人理解“三十而立”为成家立业,与孔子本意有不小距离。孔子17岁丧母之后已经自谋生路,19岁成亲,20岁就做父亲了。
礼是国家、社会、人生的规范,一个人除非像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那样跑进深山老林,否则必然要在一定的“礼”中生活。不学礼,不知礼(事实上不会一点儿都不学都不知,幼年或多或少都会从父母那里学一些,长大亦会从生活实践中学一些),尽管可以活着,但寸步难行,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若无礼,则手足无所错,耳目无所加,进退揖让无所制。”(《礼记·仲尼燕居》)如果没有礼,那么手和脚都不知怎么放怎么动,耳和眼也不知听什么看什么,与人交往进退无据,揖敬、谦让不知怎么做。礼是人立身的基石,是人在社会上的通行证。
忽然想到《红楼梦》里的刘姥姥。“那刘姥姥虽是个村野人,却生来的有些见识,况且年纪老了,世情上经历过的”,她立足于村野,显然可以应付自如,而立足于荣国府,尽管知道并且说出了“礼出大家”,尽管曲意奉迎以博取主人欢心,但还是闹出许多与“礼”不合的笑话。刘姥姥的故事只能作为《红楼梦》的一个小插曲,从根本上说她是不能立足于荣国府的,因为她不知荣国府之“礼”。用刘姥姥说明“不知礼,无以立也”不够有力,但比较具体、生动,容易理解。
“礼也者,动于外者也。”(《礼记·乐记》)但礼并非硬邦邦的准则,而是以人的情感作为内在基础的,核心就是“敬”。故“立于礼”深层次的要求是由衷的尊敬。刘姥姥不知荣国府之礼,但不招荣国府上下的讨厌,就因为她充分表现了以卑奉尊的敬意。一个人把自己内心的尊敬与外在的礼的形式结合起来,才可以真正地在社会上安身立命。
“立于礼”,要求衣食住行、言谈举止无一违礼,亦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篇)。倘若举例,最好就是孔子本人。仔细阅读乡***篇,就会知道孔子在朝、在乡、在家的一切表现无不中礼。
时代变迁,“礼”的内容不同,“立于礼”的原则却永远成立。今人若不知国家和地方的法令、法规、条例,若不知所到之处的风俗习惯,若任性、粗鲁而不讲礼节礼貌,岂可立足?岂可通行无阻?举例来说,如今人际交往空前广泛和频繁,那么必不可少的是:“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人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禁”“俗”“讳”都是各地各国各家的“礼”,不问不知,何以融入?
提示:
“礼”就是规矩,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人的成长当依“礼”而行,非礼勿动,自古至今都是这幺过杀的,我们也必须这么坚持做下去,做知书韶礼的人,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