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无声语言是相对于有声语言而言的,其意义涵盖传播学、心理学、语言学等众多研究领域。无声语言的在语言学著述中多与体态语、动作语言等概念相联系。
关键词:无声语言 交际 体态语 动作语言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感觉印象的77%来自于眼睛,14%来自于耳朵,视觉印象在头脑中保持的时间超过其他器官。身势学派的创始人、美国著名学者雷・L・伯德惠斯戴尔曾估计:在两个交往的场合中,有65%的社会含义是通过体态语言,即无声语言的方式传递的。美国心理学家艾伯尔・梅柏拉曾对语言行为传递信息的效果进行析得出结论:信息传递的总效果= 7%的词语+ 38% 的声音+ 55% 的表情和动作。无论这些数据是否科学、精确,从中可以看出交际中无声语言的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对无声语言的专门著述不多,相关内容多见于心理学、语言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
一、“心理学”的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艾德华・霍尔在他的《无声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一书中说:无声语言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多得多,而且深刻得多,因为有声语言往往把所要表达的意思的大部分隐藏起来。根据弗洛伊德学说,要了解说话人的深层心理,既无意识领域,单凭语言是不可靠的,因为人类语言所传达的意识大多属于理性层面,经理性加工后表达出来的言语往往不能率直地表露出一个人的真正意向,这就是所谓说出来的言语并不等于存在于心中的语言,而人的动作比理性更能表现人的“情感和欲望”。比如,心理学家通过对眼神的研究,发现人类经常用眼睛“说”出自己心里要说的话,眼神所负载的信息丰富隽永。
二、“语言学”的角度
笔者收集到的语言学著述中,有关“无声语言”的内容多与身势语、辅非语言交际等概念相联。商务印书馆2011年出版的《语言学名词》中“体态语言学(kinesics)”的定义如下:体态语言学又称“势态语言学”“肢体语言学”“身势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人们交际时身体各部分动作的模式所表示的含义,其中包括目光、触觉、气味、方位、姿态、手势、面部表情等。
我国30年代初, 修辞学家陈望道先生在其著作《修辞学发凡》中把语言划分为“态势语”“声音语”和“文字语””三种。他又把态势语分成三种: “表情的、指点的和描画的”。他还指出: “在口说或记录口说的文辞中,态势实际也同修辞有相当的关系,它能指示说话时的情境,而本身也便是说话时的情境之一,修辞须得同它相结合。”在这段话中,陈望道先生已将无声语言同有声语言的关系及其在交际中的作用揭示了出来。这种关系和作用近年来经过西方一些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动物行为学家的潜心研究,已变得越来越清晰。
陈原先生的《社会语言学》称伴随有声语言的手势、眼神、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无声语言,其为“非语言交际”。从广义的角度来说,“非语言交际”也是语言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鉴于此,非语言交际中的体态、动作、表情等也可称之为“无声语言”。
语言学教授王渝光先生主编的《语言学概论》“人类的非语言交际”一节,将人类的交际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包括以语言为基础的辅非语言交际(如花卉语、红绿灯等)和与语言同时出现的伴随性非语言交际(包括伴随语和体态语两种)。
庄继禹先生在《动作语言学》认为:动作与表情是构成行为的形式基础,也是行为的表达方式,动作、表情首先是一种广义的语言,一种无声的语言,一种非言语的语言。他认为:动作、表情同行为以及产生行为的各种原因的关系恰如语言中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间的关系,深层结构是人类在说话之前存在于头脑里的一种抽象的概念;表层结构则是说出来的句子。深层结构决定句子的意思,表层结构决定句子的形式。行为与动作表情之间的关系即行为决定动作表情的含义,动作表情决定行为的表达方式。
三、“公共关系学”的论述
吴勤堂编著的《公共关系学(第2版)》中认为无声语言即不发出声来传递信息、情感的语言,它包括体语和默语。体语即体态语言,它包括表情、动作、姿态、服饰等传达的无声信息。体语和有声语言一样重要,一举手一投足都表达特定的意义。默语即言语、话语中的短暂停顿和书面语中的省略号,默语常出现在高信息内容和低概率的词项之间,是超越语言力量的一种高超的传播方式。恰到好处的沉默也是一种艺术,默语以言语形式上的最小值换来了最大意义的交流。
四、交际学的观点
李元授主编的《交际学》中的观点如下:非言语符号并不等同于无声语言。非言语交际分为五类:“动态的无声交际、静态的无声交际、辅助言语交际、类语言交际、装饰语言交际”,如果无声语言是相对声音传播的有声语言的话,那么属于视觉传播传播的无声语言的只有动态、静态的无声交际以及装饰语言交际三种。动态无声语言也称为态势语,美国学者雷・L・伯德惠斯戴尔最早提出了“身势学”(Kinnsics)的概念,并从不同方面证明了人体各部位都有特定含义,也揭示了无声的身体语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独特作用;空间控制指人与人在交流时对彼此空间身体距离的把握,这也是一种身体语言,它能传递双方彼此之间的情感关系;“服装是人的第二皮肤”,能传递更多的个人信息。
五、小结
综上所述,无声语言(也称非自然语言)从来就是人们用来传情达意的一种重要的辅助工具。虽然直到本世纪60 年代才开始对它进行系统的科学的研究,但它在人类社会交际中具有重要作用,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笔者认为无声语言也是一种语言,是相对有声语言而言的,它用表情、动作、体态、装饰等来传递信息的,是一种视觉形式。根据瑞士语言学索绪尔的观点:语言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结合而成的整体,能指可以为人们的感官所感知,并表达一定内容的形式;所指是指表达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语言学名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 庄继禹.动作语言学 [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蔡梦月,女,汉族,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研究生,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