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月弯弯范文精选

柳月弯弯篇1

事情发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住着柳月和弯弯这对姐妹,她们的母亲因体力不支,无法同时让这两个孩子上学,最终,选择了摸草杆的方式决定谁退学。

此刻,这对姐妹面对这个箱子,已是泣不成声,泪流满面。妹妹弯弯先把手伸进箱子里,小心翼翼地拿了一根。姐姐柳月心里十分矛盾:她本身很想上学,但又不想让妹妹退学。但姐姐还是摸出了一根草杆。并悄悄地扭断了一截。这一刻,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被这对姐妹深深地打动了,不禁想起了平时,我并没有负起做姐姐的责任。

我有个表妹,她比我小3岁,她放假都来连江玩。她其他都不错,就是脾气不好。爸爸妈妈都叫我让着她,开始还好,后来又觉得不服,凭什么?看了《柳月弯弯》,我明白了,这没有原因,凭也是一种深厚的情谊。

《柳月弯弯》这部影片好象给我上了一节课,让我知道了很多,很多……

柳月弯弯篇2

1、纵死终令汗竹香--林俊德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2、孝更绝伦足可矜--陈斌强

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3、何处春江无月明--何?

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4、悲莫悲兮生别离--高秉涵

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

5、爝火燃回春浩浩--高淑珍

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6、动人以行不以言--陈家顺

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你换来群众最多的甜。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

7、冰雪为容玉作胎--张丽莉

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

8、能受天磨为铁汉--李文波

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

9、清香传得天心在--周月华、艾起

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华皎洁,爱正漫漫的升起。

10、长使英雄泪满襟--罗阳

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你听到了么?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

我想,这一刻,有很多人泪落,为了他们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我想,这一刻,有很多人激情澎湃,为了心里蜇伏许久的豪情。

虽然,这只是一次评选,但却点燃了全中国的热情。虽然,这只是十个普通的人物,但却看到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

有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的感动,来唤醒心中的良知和激情。有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的人物,来引领我们走向新的辉煌。

记住这些名字吧,他们为我们树立了楷模和榜样。记住这些面孔吧,他们为我们叫醒了内心的狂热。这一刻,他们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

柳月弯弯篇3

关键词:语言;论据;美;靓

中***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285-01

一、林俊德——纵死终令汗竹香

1、马兰飘香,香满戈壁;

英雄埋名,名垂千古。(闫继开)

2、身赴荒漠,鞠躬尽瘁五十载;

魂归马兰,汗竹留香千百代。(齐 琪)

3、平沙莽莽,既隐何惧西风恶;

马兰幽幽,纵死终令汗竹香。(姜嘉明)

4、俊逸才子,隐姓埋名投身戈壁,

德行高远,全心全意冲向目标。(安一平)

5、人生自古谁无死,

纵死终令汗竹香。(刘 悦)

6、苍莽大漠,用真情承载壮士的告别;

倔强马兰,以信念绽放生命的奇葩。(赵云龙)

7、剑河风急,从未倒下的英雄树;

大漠烽烟,永不调零的马兰花。(刘志枫)

二、陈斌强——孝更绝伦足可矜

1、一根布带,系住母亲系住爱;

一颗孝心,暖了世界暖了天。(韩 旭)

2、师表真堪垂后世;

孝心自可冠群伦。(靳亭亭)

3、一辆摩托,托起母亲的幸福晚年;

一根绑带,带满儿子的浓厚亲情。(罗晓萌)

4、一根布带,山路崎岖伴慈母;

五年风雨,孝更绝伦足可矜。(李昕昊)

三、何玥——何处春江无月明

1、荷花清香,香飘长城内外;

月光明亮,亮化大江南北。(李金玉)

2、花从枝落,清香犹然满天地;

月自天陨,韶光依旧耀人间。(齐 琪)

3、花落枝头何处寻;

爱洒人间月下情。(何丽颖)

4、器官捐献,引领文明风尚;

爱心永存,见证人性温暖。(王俊东)

5、支援灾区,仁德之心流芳百世;

捐献器官,文明之举引领潮头。(靳亭亭)

四、陈家顺——动人以行不以言

1、由安逸到辛劳,甘为乡亲卧底;

从局长到民工,终得百姓信任。(李金玉)

2、局长卧底,千辛万苦为哪般;

民工心安,无名无利又何求。(韩 旭)

3、为乡亲吃遍苦中苦,人称“卧底局长”;

给百姓带来甜中甜,尽显“公仆本色”。( 赵云龙)

4、为乡亲卧底,历尽千辛万苦;

替百姓谋职,做到十拿九稳。(罗晓萌)

五、高淑珍——爝火燃回春浩浩

1、质朴无华,以善良建起“爱心小院”;

爱心接力,用奉献构筑“炕头课堂”。( 陈霄阳)

2、爱心小院,让孤儿体验家的温暖;

炕头课堂,助残障踏入梦的殿堂。(霍 燃)

3、爱心小院,几多温暖几多寒;

真情母女,无悔奉献无悔难。(靳亭亭)

4、炕头课堂,无私无疆的母爱坚守;

爱心小院,绵延不断的爱心汇聚。(王 添)

5、炕头课堂,书声琅琅;

幸福小院,春光浩浩。(刘瑷琪)

6、含辛茹苦,爱心小院春意融融;

数载奔波,炕头课堂书声琅琅。(于 冰)

六、张丽莉——冰雪为容玉作胎

1、面对危险,舍身救人,堪称师中典范;

失去双腿,坦然面对,实属女中豪杰。(靳亭亭)

2、勇救学生,知心姐姐情暖人间;

师德高尚,美丽茉莉香满中华。(柳冠华)

3、冰雪天使,一扑一推显身手;

黑土精英,舍己救人传美名。(张海涛)

4、一扑方显师恩重,

再推更见义薄天。(张书研)

七、李文波——能受天磨为铁汉

1、文笔精湛,编撰全新气象教材;

波涛汹涌,见证豪迈爱国热忱。(周佳庆)

2、文献祖国,无悔守礁二十载;

波撼永暑,立志报国尽余生。(周永辉)

3、青丝有梦,选择人生受天磨,

白发无悔,站成礁石为铁汉。(杨晓萌)

4、屹立孤岛独礁,任凭风吹浪打;

笑看碧海蓝天,胜似闲庭信步。(赵云龙)

八、高秉涵——悲莫悲兮生别离

1、古稀犹觉思乡苦;

耄耋更知故土甜。(姜嘉明)

2、海峡浅浅,秉持不变的归乡信念;

明月弯弯,涵盖一生的执著追求。(孟祥斌)

3、手捧的是遗骨,

胸装的是乡愁。(霍 燃)

4、七撮乡土七壶水;

一缕归愁一片情。(安一平)

5、秉持一颗赤子心,长夜痛哭念故土;

含着无尽思乡泪,两岸奔波送亡灵。(张书研)

6、万里家乡,难诉游子离恨苦;

一湾海峡,怎挡老兵归乡情。(赵云龙)

九、周月华、艾起——清香传得天心在

1、月华皎洁,不辞辛劳为民看病,有情有义;

爱在升起,爬山涉水背妻出诊,无怨无悔。(周佳庆)

2、医者仁心,心系万千病患;

连理真情,情洒大小山岭。(陈霄阳)

3、风雨无阻行医路;

不离不弃夫妻情。(霍 燃)

4、爱心升起,惺惺相惜;

月华皎洁,悬壶济世。(刘瑷琪)

5、太阳升起,背你到老不离不弃;

月华皎洁,爱你一生无怨无悔。(庞浩鸣)

6、月明当空,照亮崎岖山路;

华夏儿女,钟爱医者仁心。(靳亭亭)

十、罗阳——长使英雄泪满襟

1、用生命托起呼啸战机;

以灵魂印证赤胆忠心。(齐 琪)

2、刻苦攻关创奇迹,看歼–15“走你”;

亲力亲为到最后,听舰载机呼啸。(韩 旭)

3、肩负民族使命,鞠躬尽瘁;

锻造铁血男儿,死而后已。(柳冠华)

4、战机起飞,实现中华强国梦;

柳月弯弯篇4

群星闪烁,上弦月弯弯的嵌在星空里,枣林里流动着一阵阵清香——并不是枣树的香,是花香。

现在夜已很深,屋子里没有点灯,春风轻轻的从窗外吹进来,送来了满屋花香。

夜更静,静得仿佛可以听见露珠往花瓣上滴落的声音。

流星刚升起,一弯蛾眉般的下弦月,正挂在远处的树梢。风中还带着花香,景色神秘而美丽。

暴雨就像是个深夜闯入豪门香闺中的浪子,来得突然,去得也快。

可是他来过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已被他滋润,被他改变了。树林中带着初春木叶的清香,风中的寒意,虽更重,但天地间却是和平而宁静的。

没有人,没有声音,红尘中的喧哗和烦恼,似已完全被隔绝在屋门外。

只不过世上一些最危险,最可怕的事,往往就是隐藏在这平静中的。

蓝的天,归的云,阳光刚刚升起,照在红的花,绿的叶子上,叶子上还带着晶莹、透明的新鲜露珠。

风也是新鲜的,新鲜而芬芳,就仿佛像多情少女的呼吸。

没有雾,淡淡的白云缥缈,看来却像是梦一样。一阵风吹过,苍松间的昏鸦惊起,西天一拣斜阳更淡了。然后暮色就已笼罩大地。

月满中天。

秋风中浮动着桂子的清香。桂子的香气之中,却充满了肃杀之意。

风从窗外吹进来,月光从窗外照进来,风和月同样冷。

古往今来,也不知有多少人,用过多少名词形容过“柳”。

有人说柳如丝,有人说柳如雪,不管是如丝如雪,在一般人心目中,柳总是柔的。春夜,春雨,巴山。

春夜的夜雨总是令人愁,尤其是在已山,落寞的山岭,倾斜的石径,泼墨般的苔痕……多少前辈名侠的凄惨往事都已被埋葬在苔痕下,多少春花尚未发,就已化作春泥。

落日忽然从一片苍茫混沌的云层中露了出来,落日已经红了,很红。

落日最红的时候,就是它即将沉没的时候。人呢?人是否也如此?

雪,遇到温暖的阳光,当然会溶化,然而,一块千年寒冰却不会溶化,不但不溶化,反而会使阳光变冷,变得黯然失色。

这是初夏,阳光灿烂,海水湛蓝,海鸥轻巧地向船桅间滑过,生命是多彩的,充满了青春的欢乐。

深邃的厅堂,一重又一重。

一重又一重竹帘深重,将十丈红尘全都隔绝在帘外,却将深山秋韵全部深深的藏在厅堂中。

竹帘问有燕子盘旋梁上,昔日王谢堂前燕,今日莫非已飞来此家院?案头的钟鼎,莫非是金谷故物?

一抹朝阳,满地花荫,帘外鸟语啁啾,更显得厅堂分外宁静,三王垂髫童子,正在等着卷帘迎客。

***画般的山林问,还亮着一点点灯光,映着那一幢幢亭台楼阁,竹篱茅舍,也映着那一道瀑布。

瀑布从天而降,飞珠溅玉,灿烂如银。奇怪的是,这么大的瀑布自半空中倒挂而下,泄入湖中,水声并不震耳,反而如鸣琴奏玉,听来更觉神清气爽,显然水力已被巧妙的渲泄了很多。

风声中似乎隐隐有丝竹声传来,衬着瑶碧般的流水声,使这***画般的山谷,看来更平和而安静。

夜已深,四下静得很。

深山里那种总带着几分凄凉的静寂,绝不是红尘中人能想得到的。

虽然有风在吹,吹得树叶飕飕的响,但也只不过使得这寂静更添几分萧索之意。

春天的太阳就像是小姑娘的脸一样,终于羞答答的从云层中露出来了,暖洋洋的照在这条热闹的长街上。大姐姐小弟弟少奶奶老太太都脱下了棉袄,穿上了有红有绿的春天衣裳,在街上溜达着晒太阳,让别人看他们的新衣裳。

用三根鸡毛两个铜钱做成的毽子满街跳跃,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风筝飞满在蓝天上,连老太爷的嘴里都偷偷的含着一颗桂花糖。

漫长寒冷的冬天终于过去了,大家都准备好好的享受一下春天的欢乐。

山坡下的一丛杜鹃已经开花了,远处的青山被春雨洗得青翠如玉,一双蝴蝶飞入花丛,又飞出来,庭园寂寂,仿佛已在红尘外。

前面是一片春天,旭日刚刚从青翠远山外升起,微风中带着远山新发木叶的芬芳,露珠在阳光下闪亮得就像是初恋情人的眼睛。

霹雳一声,春雷又响起。倾盆的暴雨像是一股积郁在胸中已久的怒气,终于落了下来。

一道道闪电撕裂了黝黑的苍穹,一颗颗雨点珍珠般闪着银光,然后就变成了一片银色的光幕,笼罩了黑暗的土地。现在本来已经应该是日出的时候了,可是在没有闪电的时候,天地间却更黑暗。

这个世界上大概很少有人会把沙漠和海洋联想到一起。海洋是生动的、壮阔的、美丽的,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令人心胸开朗,热血奔放。

有很多人热爱海洋就好像他们热爱生命一样。

沙漠呢?没有人会喜欢沙漠,到过沙漠的人,没有人会想再去第二次。

可是一个人如果真正能同样了解海洋和沙漠,就会发现这两个看来截然不同的地方,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

它们都同样无情,同样都能使人类感觉到生命的渺小和卑微,同样都充满了令人类完全无法忍受的变动。在这种变化中,人类的生命立刻就会变得像铁锤下的蛋壳那么脆弱。在某一方面来说,海洋甚至比沙漠更暴厉更冷酷,而且还带着某种对人类的无情讥笑。

——海水虽然碧绿,可爱,可是在海上渴死的人很可能比在沙漠上渴死的更多。

你看这江水奔涨,终日不停,就算有人将万两黄金丢下去,也只不过会溅起一片水花而已,等到水花消失时,江流还是不改,就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不管你投入的是万两黄金,还是百斤废铁,结果都是这样子的。

世事本就如此,这个世界本就有很多无可奈何的事,一过去之后,便如春梦般了无痕迹可寻。

是春天。

在天地万物都在茁发生长的春天。

凋谢了的木叶,又长得密密的,丛林中的林叶莽莽苍苍,连阳光都照不进来。

树干叶间,还是一片迷迷蒙蒙的灰白色,让你只能看到见一点迷迷蒙蒙的影子。

看得见,却看不远。

毒蛇的液,狐狸的心,北海中的冰雪,天山上的岩石,狮子的勇猛,豺狼的狠辣,骆驼的忍耐,人的聪明,再加上一条来自十八层地狱下的鬼魂。

也像是罪恶一样,沼泽里仿佛也有种邪***的吸力,只要你一陷下去,就只有沉沦到底。

风在窗外吹,落叶一片片打在窗户上,就像是一只疲倦的手,在拨弄着枯涩的琴弦,虽然有声音,却比无

©2007 Baidu

现在夜已很深,屋子里没有点灯,春风轻轻的从窗外吹进来,送来了满屋花香。

夜更静,静得仿佛可以听见露珠往花瓣上滴落的声音。

流星刚升起,一弯蛾眉般的下弦月,正挂在远处的树梢。风中还带着花香,景色神秘而美丽。

暴雨就像是个深夜闯入豪门香闺中的浪子,来得突然,去得也快。

可是他来过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已被他滋润,被他改变了。树林中带着初春木叶的清香,风中的寒意,虽更重,但天地间却是和平而宁静的。

没有人,没有声音,红尘中的喧哗和烦恼,似已完全被隔绝在屋门外。

只不过世上一些最危险,最可怕的事,往往就是隐藏在这平静中的。

蓝的天,归的云,阳光刚刚升起,照在红的花,绿的叶子上,叶子上还带着晶莹、透明的新鲜露珠。

风也是新鲜的,新鲜而芬芳,就仿佛像多情少女的呼吸。

没有雾,淡淡的白云缥缈,看来却像是梦一样。一阵风吹过,苍松间的昏鸦惊起,西天一拣斜阳更淡了。然后暮色就已笼罩大地。

月满中天。

秋风中浮动着桂子的清香。桂子的香气之中,却充满了肃杀之意。

风从窗外吹进来,月光从窗外照进来,风和月同样冷。

古往今来,也不知有多少人,用过多少名词形容过“柳”。

有人说柳如丝,有人说柳如雪,不管是如丝如雪,在一般人心目中,柳总是柔的。春夜,春雨,巴山。

春夜的夜雨总是令人愁,尤其是在已山,落寞的山岭,倾斜的石径,泼墨般的苔痕……多少前辈名侠的凄惨往事都已被埋葬在苔痕下,多少春花尚未发,就已化作春泥。

落日忽然从一片苍茫混沌的云层中露了出来,落日已经红了,很红。

落日最红的时候,就是它即将沉没的时候。人呢?人是否也如此?

雪,遇到温暖的阳光,当然会溶化,然而,一块千年寒冰却不会溶化,不但不溶化,反而会使阳光变冷,变得黯然失色。

这是初夏,阳光灿烂,海水湛蓝,海鸥轻巧地向船桅间滑过,生命是多彩的,充满了青春的欢乐。

深邃的厅堂,一重又一重。

一重又一重竹帘深重,将十丈红尘全都隔绝在帘外,却将深山秋韵全部深深的藏在厅堂中。

竹帘问有燕子盘旋梁上,昔日王谢堂前燕,今日莫非已飞来此家院?案头的钟鼎,莫非是金谷故物?

一抹朝阳,满地花荫,帘外鸟语啁啾,更显得厅堂分外宁静,三王垂髫童子,正在等着卷帘迎客。

***画般的山林问,还亮着一点点灯光,映着那一幢幢亭台楼阁,竹篱茅舍,也映着那一道瀑布。

瀑布从天而降,飞珠溅玉,灿烂如银。奇怪的是,这么大的瀑布自半空中倒挂而下,泄入湖中,水声并不震耳,反而如鸣琴奏玉,听来更觉神清气爽,显然水力已被巧妙的渲泄了很多。

风声中似乎隐隐有丝竹声传来,衬着瑶碧般的流水声,使这***画般的山谷,看来更平和而安静。

夜已深,四下静得很。

深山里那种总带着几分凄凉的静寂,绝不是红尘中人能想得到的。

虽然有风在吹,吹得树叶飕飕的响,但也只不过使得这寂静更添几分萧索之意。

春天的太阳就像是小姑娘的脸一样,终于羞答答的从云层中露出来了,暖洋洋的照在这条热闹的长街上。大姐姐小弟弟少奶奶老太太都脱下了棉袄,穿上了有红有绿的春天衣裳,在街上溜达着晒太阳,让别人看他们的新衣裳。

用三根鸡毛两个铜钱做成的毽子满街跳跃,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风筝飞满在蓝天上,连老太爷的嘴里都偷偷的含着一颗桂花糖。

漫长寒冷的冬天终于过去了,大家都准备好好的享受一下春天的欢乐。

山坡下的一丛杜鹃已经开花了,远处的青山被春雨洗得青翠如玉,一双蝴蝶飞入花丛,又飞出来,庭园寂寂,仿佛已在红尘外。

前面是一片春天,旭日刚刚从青翠远山外升起,微风中带着远山新发木叶的芬芳,露珠在阳光下闪亮得就像是初恋情人的眼睛。

霹雳一声,春雷又响起。倾盆的暴雨像是一股积郁在胸中已久的怒气,终于落了下来。

一道道闪电撕裂了黝黑的苍穹,一颗颗雨点珍珠般闪着银光,然后就变成了一片银色的光幕,笼罩了黑暗的土地。现在本来已经应该是日出的时候了,可是在没有闪电的时候,天地间却更黑暗。

这个世界上大概很少有人会把沙漠和海洋联想到一起。海洋是生动的、壮阔的、美丽的,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令人心胸开朗,热血奔放。

有很多人热爱海洋就好像他们热爱生命一样。

沙漠呢?没有人会喜欢沙漠,到过沙漠的人,没有人会想再去第二次。

可是一个人如果真正能同样了解海洋和沙漠,就会发现这两个看来截然不同的地方,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

它们都同样无情,同样都能使人类感觉到生命的渺小和卑微,同样都充满了令人类完全无法忍受的变动。在这种变化中,人类的生命立刻就会变得像铁锤下的蛋壳那么脆弱。在某一方面来说,海洋甚至比沙漠更暴厉更冷酷,而且还带着某种对人类的无情讥笑。

——海水虽然碧绿,可爱,可是在海上渴死的人很可能比在沙漠上渴死的更多。

你看这江水奔涨,终日不停,就算有人将万两黄金丢下去,也只不过会溅起一片水花而已,等到水花消失时,江流还是不改,就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不管你投入的是万两黄金,还是百斤废铁,结果都是这样子的。

世事本就如此,这个世界本就有很多无可奈何的事,一过去之后,便如春梦般了无痕迹可寻。

是春天。

在天地万物都在茁发生长的春天。

凋谢了的木叶,又长得密密的,丛林中的林叶莽莽苍苍,连阳光都照不进来。

树干叶间,还是一片迷迷蒙蒙的灰白色,让你只能看到见一点迷迷蒙蒙的影子。

看得见,却看不远。

毒蛇的液,狐狸的心,北海中的冰雪,天山上的岩石,狮子的勇猛,豺狼的狠辣,骆驼的忍耐,人的聪明,再加上一条来自十八层地狱下的鬼魂。

也像是罪恶一样,沼泽里仿佛也有种邪***的吸力,只要你一陷下去,就只有沉沦到底。

柳月弯弯篇5

情感美

方文山的文字常常回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苦难与辉煌。在情歌词作方面,他仍不脱传统题材之轨,沿袭着缠绵悱恻的情思情泪、魂牵梦萦的离愁别怨之类的传统。在感情生活中,爱情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描写对爱人的思念、忠贞乃是自古以来诗词创作的热门题材。爱情和思念,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记述离别时的情景,回想相聚时的欢愉,寄寓别离后的相思是自古以来爱情题材的主要内容。方文山的诸多歌词中,仍不乏有这样的题材出现。

方文山在《娘子》中,向读者展示出两幅画面。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娘子溪边折柳,桥头而望夫的盼归***。“我”于塞北飘泊,承受着江湖恩怨的重负,身不由己,归期难料。而娘子每日折柳一枝来寄托对飘泊在外的“我”的思念之情,默默无言却难以消受。折柳计日,溪口望夫,作者把娘子对夫君的思念描绘得真实可感。其次,展示在读者面前的第二幅画面与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中所呈现的秋思***颇为相似。“景色入秋/漫天黄沙掠过”,秋天的萧瑟跃然纸上。漫天的黄沙渲染了塞北荒漠寂寥的景色,也暗喻着“我”长期飘泊在外,缺少爱情滋润的心境。“塞北的客栈人多/牧草有没有/我的马儿有些瘦”,两句看似与主旨不相干,但“我的马儿有些瘦”一句,表现了“我”缺少娘子的关爱和照顾,侧面表达了“我”对娘子深深的怀念。此两句与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有异曲同工之妙。品至此处,那词眼“断肠人在天涯”便不期而至了。“世事看透/江湖上潮起潮落/什么恩怨过错/在多年以后/还是让人难过心伤透”,字字珠玑,深沉地流露出“我”只身浪荡江湖,恩怨是非已伤透“我”心,更需要娘子的关怀与抚慰。想到爹娘渐渐苍老的身影,娘子独自一人在家为“我”尽孝道,而“我”却身不由己在人海中飘泊,越想越觉得“我”欠娘子太多太多,于是相思、孤苦、愧疚、感伤之情汇做一汪辛酸的泪水,对娘子难以言表之情,只得“语沉默”。行文至末,笔势陡转,以红豆寄“我”对娘子的相思之情,希望娘子能够理解“我”。

《千里之外》则以主人公的一场梦魇,抒发了对曾经的别离的愤悔之情,对爱人无尽的怀念,同时也托梦言志,道出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再看《菊花台》,堪称怀旧的老传统题材的爱情诗。歌词以外出征战的将***与独自在家守候的妻子互相思念为题,一方面是写将***只身驰骋疆场,建功立业,但却怕终有一日埋没战场,再也不能见到自己的爱人。另一方面是写妻子面对着惨白的月光,除了担心、盼望,就是独自的哀伤,谱写了哀惋而惆怅的一曲动人的旋律。

方文山的情歌词作绕开了你爱我、我爱你的狭隘流俗的创作空间,独辟蹊径,仿佛打开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老影集,把一叠叠泛黄的老照片再创作给我们欣赏。

意境美

朱光潜先生在其《诗论》中谈到关于诗的意境的问题时认为,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凸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勾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自足之乐,此外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

方文山在《娘子》一首歌词中,清晰可辨的意象就有三处。作者先立折杨柳这一意象代指离别,每日折柳一枝,十分形象地让读者感受到娘子那祈盼夫回的一往情深。小溪、望夫的意象一出现,那深切焦急的情感便深深地浮现在脑海。其思之切,其情之痴,真使人惨然欲涕。《娘子》中“景色入秋/漫天黄沙掠过”。“我”离开娘子,背井离乡本已是憔悴、离索,秋意正浓,思乡之情涌上心头,加之浪荡塞北那荒无人烟之地,“我”骑着瘦马孤身在漫天的黄沙中穿梭,此一番大漠羁旅孤行***又包孕了几多伤逝的感慨呢!在文坛上,传统的评论家认为,获得象外之象,具有意境的作品,方属上乘之作。意境主要是能创造一个言外之意、弦外之响。在作者的引领下,听者插上联想的翅膀,大可入境品味作品,玩味余意,此乃方文山惯用的手法。

通过创设意象使读者从跳跃性的文字中充分展开想象,联想有多丰富,这词作的意境就能有多么深远。方文山善于以境传情达意,充分调动读者参与再创造的作词方法实为其不凡之处。

韵律美

音乐语言包括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质、音色、和声、复调、调号、调式等,而在歌词艺术中能发挥作用的只有节奏、音乐与力度(声调),而旋律、速度等则明显被排除在歌词之外。汉字由于有四个声调和平仄的区分,所以词作家们能很好地利用汉字的这些特点,写出具有上述音乐性的歌词来。方文山的词作几乎通篇有韵脚,也基本不转韵,而且还加入新诗的格律,颇有音乐美。如《菊花台》歌词:

你的泪光 柔弱中带伤 x x ― x x―

惨白的月弯弯 勾住过往 x ― x ―― ―

夜太漫长 凝结成了霜 x ―― x

是谁在阁楼上 冰冷地绝望 x x x ― x x x ―

花已向晚 飘落了灿烂 x ―― x ―

凋谢的世道上 命运不堪 x ― x ―― ―

愁莫渡江 秋心折两半x ―― x ―

怕你上不了岸 一辈子摇晃x ― ― ―

谁的江山 马蹄声狂乱 x x ―――

我一身的戎装 呼啸沧桑x ― x ―― ―

天微微亮 你轻声地叹x ― xx ― x

一夜惆怅 如此委婉 x x ―― ― ①

很明显可以看出来,句与句之间存在着对称,阕与阕之间也基本上存在着较大的相似。节奏的协调化一,可谓方文山许多成功词作通有的特点。有学者曾经为我国诗歌的格律进行归纳,总结出三点:第一,句中节奏有规律地安排;第二,句的字数相对地均齐;第三,押韵。通观这首《菊花台》,第二条首先符合,至于节奏有规律地安排,据笔者分析也基本符合。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这首词的成功呢?我们再对其押韵情况做以分析,这首词的韵脚:伤、往、霜、望、窗、香、样、黄、淌、央、双、晃、桑。中途还有转韵,它们分别是:乱、断、烂、半、叹、婉。一则押ang韵,一则押an韵。尽管歌词的语言接近文言,也大量引经据典,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阻碍人们对词义的理解,但几乎通篇的押韵和朗朗上口的节奏,不仅使词作浑然一体,更使得读者读罢一遍便念念不忘。

语言美

如果把意境比喻为诗词灵魂的话,那么语言或许就是读者直接可感、触手可及的诗的躯体了。方文山的歌词运用了象征、比喻、夸张、比拟、排比、对偶、设问、反问、通感等修辞手法,但他常能冲破某些约定俗成的范式,有创造性地加以利用,弃俗求新不落窠臼。

象征。与运用传统的象征手法不同,新潮词作家借鉴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及精神分析学的研究成果,拓展象征指意的空间,使象征体构成的意象表现出更宽泛、更具覆盖性和包容性的意义价值指向,因而象征义的内涵更朦胧、更具有多义的不确定性,致使他们笔下的象征意象及其负载的内容都是前所未有的。

《东风破》中的“一盏离愁”,油灯,原象征着黑暗中的光明与希望,作者却拿一盏被移了情的油灯象征情人惜别时涌上心头的愁绪。“一壶飘泊”,酒,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所钟爱之物,酒象征着医治愁苦的药引子,而这里,作者却拿酒象征爱人离“我”远去飘泊在外而留给“我”的隐痛。“一盏离愁”,“一壶飘泊”这种移情笔法和充满奇思妙想的搭配堪称妙笔。《菊花台》中的“我一生在纸上/被风吹乱”,一生何以在纸上?其实指功名就在这战场的指挥***,皇上的升官榜,象征着功名利禄。“菊花残/满地伤”,菊能傲霜,本象征着傲岸不屈的人格,在这里,作者却拿菊花象征着离别,来表达思念哀伤的感情。

比喻、通感与比拟。方文山的歌词中,比喻的新奇之处让人叹为观止,“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泛黄的只能是记忆,是一种想象,而这里用来形容“你”的笑容,显然是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七里香》)中的比拟,显得俏皮可爱。“她粉嫩清秀的外表,像多汁的水蜜桃,谁都想咬”(《她的睫毛》),俏皮的比喻,清新又自然。

歌词对于歌曲艺术的意义,被方文山诠释得摇曳多姿。在写诗与填词两界,方文山以其独特的理念和求异的眼光抒写着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眷顾之情。方文山或许能称为一种现象,一种不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出生的青年作家的现象。

注 释:

①笔者对词的节奏的划分,“x”表示重音,“―”表示轻音,“|”表示句间停顿。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诗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2.王闻中:《歌词艺术本题美建构》,《吉安师专学报》,1994(5)。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柳月弯弯篇6

关键词:婉约爱情贬谪思隐咏物闺阁发展

前言东坡居士苏轼,生活于“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这位千年难得的天才文人,在词的创作上,颠覆了“词为艳科”的庸俗品位,“诗余”的附庸地位,只写闺怨、别情的仄逼题材范围,将词推到了正宗的文学艺术高雅的殿堂,“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埃之非。”(胡寅《酒边词序》)

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风,李清照、柳永的婉约词风,历来被相提并论。在《吹剑续录》里有这样的佳话: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卓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这个故事生动而形象地说明了苏轼所代表的豪放派和柳永所代表的婉约派词在风格上的迥然不同。我们在诵读苏子的“大江东去”或者“老夫聊发少年狂”时,固然被其激越的情情和豪迈的风格所倾倒,而当我们在诵读他的“十年生死两茫茫”或者“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时,又不得不被其哀切的情感和低回凄婉的词句所感染。

1.爱情词中的哀伤情怀

此文将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放在他婉约词的首位,因为词中那种“不思量,自难忘”的悼亡之痛,曾催下过无数读者的眼泪,从而成为爱情婉约词之绝唱。苏轼在词中用了一对看似矛盾的句子“不思量,自难忘”,表达了一种真实的心境:虽然生死两界茫然不知,但虽并未刻意去追忆,而亡妻却时时浮现脑海,甚至亡妻的形象时时进入梦中。然而,时过境迁,历尽沧桑,模样已变,相见不见相识了,从前的恩爱,今天的陌路,怎能不使人嘘唏感喟?千言万语,涌动于心,却表现为无言的凝视,极静的场景偏又有泪水滑落。最后,作者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把一个特写镜头推向了读者:明月清冷,夜深沉,松柏掩映,坟孤单。品读这幅画面,怎么会不被伤悲与凄凉所浸染?

《江城子》句句如泣如诉,尤其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与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在写男女伤情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抒情方式含蓄委婉、深沉厚重,怎一个“婉约”了得。

对亡妻的深切悼念,无疑缘于对妻子深深的爱恋。苏轼是描写爱情的高手,他在《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中写到:“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休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又在《虞美人·冰肌自是生来瘦》中写到:“君还知道相思苦,怎忍抛奴去。不辞迢递过关山,只恐别郎容易见郎难。”如果说《江城子》抒发的是悼亡之悲苦,那么《蝶恋花》写的是单相思之痛苦,而《虞美人》则写的是思妇的孤苦。

2.贬谪词中的孤苦情怀

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中,苏轼描写了这样一个意境:残月弯弯挂在稀疏的梧桐上,夜深人静,漏壶的水已滴光。谁看见闲居的人在月光下独自徘徊?只有那时隐时现的孤鸿知道我的惆怅。惊起的孤鸿不断回头探望,好像充满无人理解的幽伤。她寻遍了寒冷的枯枝不肯留宿,却躲到了寂寞清冷的沙洲上。

此词作于“乌台诗案”发生后苏轼被贬黄州后。元丰二年,苏轼由于诗文表露了对新***的不满,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虽然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此词借咏孤鸿惊惶、幽独、高洁,表现词人谪居黄州的孤寂、忧惧心境。苏轼在***治斗争的涡流中险乎丧生,而漂流到黄州这块荒凉的浅滩上与孤鸿何其相似!心有余悸,痛定思痛,但愿自守寂寞,这种情绪充斥着词人的心灵。因此,孤鸿的形象完全是词人心境的外化。词中托“孤鸿”造境,写得窈渺幽深,含蓄婉转,富有蕴藉,被贬的失意与惆怅虽未直言但扑面而来。由此可见,苏轼不仅是豪放词的好手,其细腻、缱绻、清幽的风格,足见其是婉约词的行家。

苏轼写自己仕途多难,不幸遭贬的诗词不少,如《满庭芳》中“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就写出了他在仕途中被卷入朝廷***治斗争的漩涡,被排挤出朝,陷身大狱,带罪贬逐的忧伤与无奈,因此,他又在《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一诗里用“清诗独吟还自和,白酒已尽谁能借。不惜青春忽忽过,但恐欢意年年谢”的诗句来自嘲与自解。

3.思隐词中的矛盾情怀

苏轼一生充满矛盾,一方面秉承着儒家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封建士大夫的入世态度积极用世,但他一生屡遭不幸,因而难免对世事的厌倦,所在在他的诗词作品里,时常表达出思隐的夙愿。他曾效陶潜唱“归去来兮”,表达他至柔的归隐理想。可是,世事让他入世不能,出世不得,因而又唱到“吾归何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从写月开篇,全篇咏月,但无事无景不与人意相合。“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可知他见皓月而生向往之意,欲作御风而去的归宿。然而,“高处”毕竟过于清冷,人间虽苦,仍让人觉得万般留连,难以割舍,作者的情绪也就在犹豫不定中徘徊万端。苏轼把中晚唐士大夫们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难怪苏辙评价其兄道:“子瞻诸文,皆有奇气。”

苏轼的归隐理想,并非《水调歌头》才有,在他的《赤壁赋》中,不难找到与此诗这种企望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意境相合的赋诵:“縱一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抑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爲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从上述两个作品看,苏轼词赋之作因发乎心,乐乎情,再经过静化沉淀转化升华的创作轨迹,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理智与情感、外物与自我、个体与世界的矛盾统一,达到了柔美、和谐的美学境界。

4.咏物词中的柔美情怀

苏东坡贬谪黄州时,其好友章质夫曾写《水龙吟》一首,内容是咏杨花的。因为该词写的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因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赞誉,盛传一时。苏东坡也很喜欢章质夫的《水龙吟》,也就欣然和了这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寄给章质夫。

苏轼的《水龙吟》其上阕写杨花“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看似在写杨花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其实是以人状物,或者状物写人,因为从杨花的意象中,读者可以看到一思妇的形象,但柳絮与思妇二者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融,貌似神合的境界,此所谓人的物化,人与物融为一体,不可生分。

词的“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这最后一韵,不只是归结性的词句,更是升华性的妙语,它全篇能震撼读者的点睛之笔。那沸沸扬扬,飘忽迷离的柳絮在诗人的眼里竟然“点点是离人泪”!这一韵从状物移笔于人,想象大胆夸张,感情深挚饱满,笔墨酣畅淋漓,极尽婉约之无穷意味。

《水龙吟》是苏东坡婉约词中的经典之作。我们从中领略了豪放词人的婉约风格的一面,体验到诗人感情丰富、细腻而柔美的内心世界。

咏物是苏轼婉约词的主体之一,而他的许多写景怀古、赠人、纪行的词章也皆以婉约见长。例如:《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以景寄情,表达了怅然若失的情怀,体现了清空灵秀的艺术风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抒写了物是人非的伤感,表达了倦于宦游天涯的哀情,体现了婉转缠绵的艺术风格。

5.闺阁词中的少女情怀

苏轼的词是立体的,多样的。虽然苏轼是豪放派词的最出色的代言人,但他的词中温婉含情之作如果论其数量来说,比豪放风格的词更多。由此可见,苏轼是一个很性情的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使他的一些作品辞情蕴藉,韵味深厚,充满了低回、沉吟,但也妩媚的婉约风格。这样的词风在他描写闺阁之情的作品里更为突出。

《阮郎归·初夏》的上片从听觉入手描写出夏日之静,又以声响状环境之寂,下片却从视觉落笔写动态之美,展示出大自然的生机,整首词表现了初夏时节淡雅清新而又富于生活情趣的闺阁生活。作者善于抓住细微的心理感受并在无形中将客观环境的细微变化加以对比,通过景物描写、环境描写,构成一幅活泼自然的庭园野趣,并在其中寄寓女主人公的单纯、天真和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词中的少女形象,与一般闺情词中疏慵倦怠、孤闷愁苦的女性形象截然不同,充满了美好清新的勃勃生机和青春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读着此词,让人极易想起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两首词都描写的是妙龄少女在夏日里的情怀,只是前者放情于闺阁中,后者荡情于荷墉里,其婉约之风情渗透于词的每一个文字里,让人回味心醉而忘情。

像这样的闺情诗,在苏词中有不少。比如《贺新郎·***并飞华屋》“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籁籁。”写出闺中人惜花伤春,对花落泪,从而表现闺女孤独、抑郁的情怀,《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中“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的墙内无意而墙外有情的意趣与淡淡而莫名的惆怅感,这些带有浓厚婉约意趣的词句,都给读者言虽尽而意味无穷尽的审美愉悦。

我们除了在苏轼的悼亡词、贬谪词、咏物词和闺情词里能感受到他杰出的婉约创作风格,而在他的送别词、哲理词,甚至就是在他的豪放词里也能寻到其婉约的意韵。比如读着《更漏子.送孙巨源》中的“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永遇乐·长忆别时》中的“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都让读者联想到“多情自古伤离别,又哪堪冷落清秋节”的离情别绪的伤情来。又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多情应笑我早生花发”,以及《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持云中节,何日谴冯唐?”都包含着封建士大夫慨叹光阴易逝,人生易老,功业不建却不被重用的无限失意。

豪放词以阳刚之美为审美特征,婉约词以阴柔之美为审美特征。如果说苏轼为原本被视为“诗余”的词开辟了“豪放”的崭新领域是一种创造的话,那么,苏轼在婉约词的创作上将其从闺怨相思、离愁别绪、春花秋月、绮罗香泽等狭窄的题材领域大大地扩展了,而且从数量上来说,其婉约词大大地多余豪放词,而他所创造的豪放词风在辛弃疾的创作中得以极大地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苏轼文集》第五十二卷《与陈季常十六首》之七中华书局1986版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版

唐燕瑾杨钟贤·《唐宋词选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柳月弯弯篇7

关键词:张可久 散曲 辞格运用

张可久散曲语言的风格特色,前人早有评论,明朱权云:“张小山词(散曲)如瑶天笙鹤。其词清而且丽,华而不艳,有不吃烟火食气,真可谓不羁之材,若披太华之仙风,招蓬莱之海月,诚词林之宗匠也,当以九方皋之眼相之。”①肯定了张可久清丽雅致的艺术风格。张曲的“清”与风格修辞相关,散曲内容广泛,多寄情于山林泉石之间,词句清丽;“雅”与格调品味相关,散曲格调清新,工巧自然;散曲语言讲求格律,少用方言俚语,注重炼字炼句,喜用典故,极重对偶,在散曲中多化用诗词名句,营造出一种清丽脱俗的意境。本文试***从辞格运用的角度入手,选取张可久散曲中常用的几种辞格:比喻、重叠、对偶和引用,以探讨其独特的语言风格。

一、张可久散曲中的比喻

(一)比喻的类型

刘勰《文心雕龙·比兴》对比喻有详细论述:“比者,附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附理故比例以生,比则畜愤以斥言。”②刘勰认为“比”就是比附,即用贴切的类比方法说明事物,比附事例因而就有了比喻。比喻的形式广泛多样,如: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反喻、互喻等等。张可久散曲大量运用比喻手法,较之其他人不仅在数量上取胜,而且精到,值得推敲,对其散曲清丽风格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下面选取两种在张曲中较为突出的比喻类型加以分析。

1.明喻

(1)花如人面红,山似佛头青。([一枝花] 《湖上晚归》)

(2)篷低小似白云龛,山好青如碧玉簪。([双调·湘妃怨]《瑞安道中》)

例(1)是典型的明喻句,用丰富的比喻勾勒出西湖晚景,把花红比作人面之色,把山青比作初剃的僧人头之色,别有一种禅趣,意象妙趣横生。例(2)把”篷“比作小庵,青山又像碧玉簪之翠。这两句都是描写自然风景,张可久通过奇特的想象,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恬适自然的意境,表达了退居山水后的旷达情怀。仕途的不顺、生活的坎坷以及漂泊的艰辛使他寄情于山水间,以寻求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安慰。

2.借喻

借喻中最典型的是小令[正宫·醉太平]《无题》:

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水晶环入面糊盆,才沾粘便滚。文章糊了盛钱囤,门庭改作迷魂阵。清廉贬入睡馄饨。葫芦提倒稳。

这首小令虽简短但几乎句句用喻,把“水晶环”比喻为聪明乖巧的人,用“面糊盆”比喻一塌糊涂、十分肮脏的社会,“滚”比喻圆滑世故、同流合污,“文章”句比喻把知识作为赚钱的手段,“门庭”句比喻为了钱可以干出男盗女***的丑事,“清廉”句比喻为了钱可以颠倒黑白、混淆贤愚,“睡馄饨”比喻昏庸糊涂人。意象的组合成为张可久情感的载体,鲜活地讽刺了财迷心窍的利己之徒。

(二)张可久散曲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张可久在散曲创作中善用比喻,对他形成清丽典雅的风格有以下三点作用:一是喻体选择看似简单却源于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例如“水晶环”“面糊盆”等,以小见大,不落俗套。二是切合张可久情感需要。如“用面糊盆”比喻十分肮脏的社会,“滚”比喻同流合污。这些比喻句都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黑暗面的揭露和讽刺。三是张可久曲的比喻使散曲语言更加含蓄委婉,但不会生涩难懂。他用浅白的话语使人们便于理解深奥的事物,又把诗词名句融汇到散曲中,使散曲语言清丽自然不拘俗套。

二、张可久散曲中的重叠

这里所指的重叠着重指叠字,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是这样说的:“(同一字)紧相连接而意义也相等的,名叫叠字。”③张可久散曲中有多种重叠形式,重叠手法使得他的散曲更加灵动。

(一)重叠的形式

张可久在散曲中运用了多种叠字形式,有AA式、XAA式、AAX式、AABB式、ABAC式,少用叠句。根据粗略统计,AA式51次、XAA式14次、AABB式9次、AAX式和ABAC式大概3次。下面对张可久散曲中最典型的AA式叠字形式加以分析,试看以下两例:

(3)远村重重,幽花淡淡,小竹珊珊。([双调·折桂令]《皆山楼即事》)

(4)青苔古木萧萧,苍云秋水迢迢。红叶山斋小小。([越调·天净沙]《鲁卿度中》)

“重重”“萧萧”等这些词在重叠之后具有了形容词或副词的性质。单音词本身意义比较实在,但构成AA式后,在其原有词意上或增加了一些附加意义,或在程度上有增强、减弱的变化,或感情色彩有所变化。例(3)中的“淡淡”比“淡”的程度更深,并且重叠以后增加了喜爱的感情色彩,花更加的宜人。例(4)中的“迢迢”表现的是秋水绵长不绝的样子。例(4)取象清幽,构***疏朗,显得工丽自然,颇有禅趣,写出了小斋的闲逸雅致,自然的安静闲远,曲中有画,凸现蕴藉空灵之美。

(二)张可久散曲重叠的特点及作用

张可久在散曲中通过重叠手法所修饰的意象显得格外清朗,这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张可久既有儒家的出仕思想,又渗透着佛道思想,但当他的出仕理想难以实现时,便把愁苦郁闷的心灵投向佛道中,希望得到精神的解脱,向往自由、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所以在他的散曲中,多选取清幽的意象来营造理想的精神世界。用叠字来修饰意象会使这个意象群显得更加飘渺、灵动,就像道观、佛殿的香雾缭绕,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朦胧感和沉醉感。其次,张可久散曲中的叠字承袭了诗词的写作手法,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张可久善于化诗词入曲,有点石成金之妙。散曲格调雅正,清新脱俗。

叠字在张可久散曲风格形成上的促进作用如下:

首先,叠字能使所意象更加灵动,情感表达更加细腻。如“柳依依花可可,云淡淡月弯弯。”用叠字表现了柳的柔美,花的可人,云的淡远和月的形态,这些景物更显得灵动,格调也更加清雅,对自然景物的精细刻画表达了张可久寻求山林之乐的心声。张可久还多用叠字表达离愁相思之情,如“赋离恨花笺短短,散清愁柳絮漫漫。”通过叠字把离愁写得更加细腻绵长。

其次,叠字有助于增强作品的音韵和谐之美。“归燕年年,离恨绵绵。”中“绵绵”使离恨的程度显得更加深远。张可久把离恨的情感与年年归来的燕子相联系,有情景交融的和谐美。

三、张可久散曲中的对偶

在张可久散曲修辞中,对偶用的较多,这种修辞手法在元散曲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列举了“合璧对、连璧对、鼎足对、连珠对、隔句对、鸾凤和鸣对、燕逐飞花对”④张可久散曲中“合璧对”用得较广,几乎逢句必对,然而在所有散曲中数量最多,频率最高,更显得工巧贴切,浑然天成的却是“鼎足对”。罗忼烈先生说:(标点不对)鼎足对“这种多句互相对仗,三四言的还比较容易,五言以上的有如排律诗,易流于板滞,故元散曲家除乔吉等有限数人之外,多用‘两对’,让其余一句单行。而张可久则善用‘三对’,不但工巧贴切,也自然浑成。”⑤下面就对散曲中的“鼎足对”加以分析。

(一)对偶的形式

“鼎足对”是散曲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对偶形式,即字数相同的三个句子为一组构成对偶。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张可久散曲中的“鼎足对”以四言和七言为最。在他的855首散曲中,使用“鼎足对”的高达365首,所占比例42.7%⑥。

(5)“翠树啼鹃,青天放雁,白雪盟鸥”([折桂令](次韵)《西施伴我西游》)

(6)“苍烟树杪,残雪柳条,红日花梢”([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九篇》)

(7)“山花红雨鹧鸪啼,院柳黄云燕子飞,池萍绿水鸳鸯睡。”([双调·水仙子]《春思》)

(8)“泠泠仙曲紫鸾箫,树树寒梅白玉条,飘飘野客乌纱帽。”([湘妃怨]《德清观梅》)

例(5)、(6)、(7)皆写景,例(5)中的“翠树”“青天”“白雪”,三个词色彩浓丽,用字精练;绿树与杜鹃,蓝天与大雁,碧水与白鸥,动静相谐,画面上充满了盎然生机,而作者幽远高渺的情怀也自在其中。例(6)、例(7)中,三个句子的结构完全相同,这些词组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大自然的和谐美。从以上例子可看出张可久具有极强的组词能力,其散曲形式上对仗严密工整,意象清新自然,如同一幅风雅别致的***画;语势上排比句一气呵成,较之两句一对的诗描绘的画面更加完整,艺术感染力更加强烈。

(二)张可久散曲对偶的特点及作用

张可久散曲大量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尤其是“鼎足对”,使得散曲音韵和谐,表意凝炼,抒情酣畅。散曲以清丽典雅为主要风格,多用对偶手法描绘自然景物,注重炼字,意象组合有色彩感和画面感,如“楼外白云,窗前翠竹,井底朱砂。”勾勒出一组恬淡和谐的画面。曲中有画,营造出清新淡远的意境。

张可久散曲对偶在风格形成中的作用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语言纯雅,颇为精巧,少用方言俚语,格调严谨。和同为“清丽派”的乔吉相比,乔吉语言多本色,语言风格化俗为雅,文俗兼容。就作品情态看,乔吉多流露出世俗生活的气息和活泼质朴的世俗情态;而张可久多写超脱的道教仙境和山林泉石的自然之美,因此,张曲更为雅正。

其次,工整严谨,具有音乐美、符合韵律。《文心雕龙·丽辞》云:“事对所先,务在允当。”⑦高明的事对,使用的恰当,能使散曲更具画面感,从而达到了曲中有画的审美效果。三句的“鼎足对”就是从两句的诗歌形式发展而来的,张可久工于炼字炼句,争取达到句句押韵,连珠对在散曲中普遍运用,营造出一种清雅俊丽的意境,拓宽了散曲的艺术形式,丰富了修辞手法。

四、张可久散曲中的引用

刘勰在《文心雕龙·事类》中对“引用”辞格阐述得较详细:“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⑧所谓“事类”,是指在文章本身的写作之外,利用有关故事来表明意义,引用古事以证明今事。“曲之佳处不在用事,亦不在不用事。好用事,失之堆积;无事可用,失之枯寂。要在多读书,多识故实,引得的确,用得恰好。”⑨张可久散曲像诗,在曲中常常化用典故,引用名人故事表达自己的情感,多怀古之作:一是引用历史人物故事或史实入曲,二是引用前人诗句入曲。

(一)巧妙化用历史典故入曲

(9)“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红绣鞋]《天台瀑布寺》)

例(9)用了“杜鹃啼血”的典故,“杜鹃”是蜀国君主杜宇所化,啼声悲切,就像“不如归去”。张可久在这里要表达天台山的高险,连类取譬,针砭世情,“比人心山未险”。融情、景、理于一体,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引人深思。

(10)“伯人嫌,休官归去效陶潜。”([双调·殿前欢]《归山》)

(11)“不学那愁默默呆汉江淹,则学那兴悠悠诗仙子瞻,乐醄醄醉客陶潜。”([南吕·一枝花]《秋景》)

张可久欣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在例(10)、例(11)中表达自己对清闲恬淡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

张可久在散曲中大量用典,除了上面所提到的人事外,他还用“林逋”来表达归隐之心,用“范蠡”表达功成身退之后的自由,用“蕊珠宫”借指美女或西湖的美景,用孟浩然“踏雪寻梅”的典故表达自己投身自然,寻求美景苦作诗的情志等等。他引用这些历史故事入曲,体现了对官场的厌倦、对自由恬适生活的向往和隐逸的志趣。

(二)巧妙化用前人的诗句入曲

张可久善于化用前人诗词中的词句,加以改造和锤炼,写出符合自己个性的更富表现力的句子。如:

(12)“玉漏迟,翠管吹,绿情红意,月儿高海棠初睡。”([中吕·上小楼]《春思》)

我们从“月儿高海棠初睡”句仿佛看到了苏轼的影子:“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通过描绘海棠在东风月色中的光彩和芬芳来表现它的优雅脱俗之美,并抒发自己爱花惜花的感情和怀才不遇的人生感慨。而张可久以花喻人,在苏轼海棠的寓意上又增加了几分春夜佳人初醉未醒之态,更有情趣。

(13)“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容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双调·折桂令]《九日》)

在这首散曲中,“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两句化用了苏轼《九日次韵王巩》的“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两句诗。从整体上看,这首散曲用了跳跃式的意象组合:归雁南飞、金杯错落、西风愁蝶、斜阳寒鸦,很显然这几个意象是不在同一个时空的,倦客思家是一个基本的感情基调,加上回忆昔日“翠袖殷勤”的官场应酬意象,通过“明日黄花”的情感凝结,透露出曲作家对青春不再,人将老去的哀思和惆怅。通过意象间的张力,创造了一个多元的,延伸的情感空间,营造一种感悟人生的苍凉意境。

(14)“断桥流水西林渡,暗香疏影梅花路。蹇驴破帽登山去,夕阳古寺题诗处。树头啼翠禽,水面飞白鹭,伤心和靖先生墓。”([正宫·塞鸿秋]《湖上即事》)

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暗香疏影梅花路”就是对这两句的化用。张可久巧用林逋的这两句诗写出了梅花开放的盛景。同时又由此引发了作者对林逋的悼念之情。

在张可久的散曲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化用前人诗句或词语的作品,他在化用的同时不拘泥于原本的词义,而是能立意生新,融入自己的创作个性,更深刻地表现某个意象特定的意义,从而营造出独特的审美意境。

(三)张可久散曲引用的特点及作用

张可久散曲中大量运用“诗”类化意象,使散曲的审美趣味由世俗化走向典雅化。张可久散曲题材“主要是表现归隐生活的悠闲和大自然的美景”⑩也涉及到包括怀古咏史、宴会酬唱、咏物思人、谈禅论道、感慨人生等其他题材,在这些题材的曲作中都能找到“诗”类意象的影子,这类意象丰富了张曲中的其他意象,从而形成了新的意象群。“诗”类意象提升张曲的格调,促成他形成“清”“雅”的曲风,最终引领“清丽”一派。

“引用”对张可久散曲整体风格的形成起了两方面作用:首先,张可久散曲中的引用数量较多,范围较广,涉及了诗词语言以及历史故事,在一定程度上使散曲的文化意蕴更加丰富,增强了散曲的表现力。同时,也使原本通俗诙谐的散曲表现出典雅的风格特征。

其次,张可久在引用典故时,选用一些大家所熟知的名人名事。虽然散曲中的典故较多,但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晦涩难懂,反而使得散曲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加深了散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元曲中,张可久将典故的寓意与自己的情怀、情趣及语言风格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意趣深远,延伸了审美意境,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张可久散曲语言的修辞艺术,通过对基本辞格的论述可以发现张可久在遣词造句方面有着扎实的功底,在化用前人诗句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的“清雅”之风。语言是文风形成的基础,张可久的散曲语言给我们带来了感官上独特的审美体验,对偶手法尤其是“鼎足对”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注 释:

①[明]朱权,姚品文点校箋评.太和正音①谱笺评[M].北京:中华

书局,2010年,第22页。

②[梁]刘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年,第601页。如无特殊说明,本文所引《文心雕龙》均以此书为底本.

③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37

页。

④[明]朱权,姚品文点校笺评.太和正音谱[M].北京:中华书局,

2010年,第14页。

⑤罗忼烈.两小山斋论文集·元散曲家张可久[C].北京:中华书局,

1982年,第266页。

⑥唐一.试论元散曲的鼎足对艺术[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

(4):42~46.

⑦[梁]刘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年,第589页。

⑧[梁]刘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年,第614页。

⑨[明]王骥德.曲律·卷三论用事第二十一[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

社,1959年,第227页。

⑩吕薇芬.张可久散曲简论[J].文学评论,1985,(2):45~53.

参考文献:

[1]隋树森.全元散曲[M].北京:中华书局,1964.

[2]杨镰.吕薇芬校注《张可久集校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

社,1995.

[3]赵义山.20世纪元散曲研究综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4]赵义山.元散曲章法技巧及修辞艺术研究述评[J].中国文学研

究,2000,(1).

[5]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6]陆侃如,牟士金.文心雕龙译注[M].济南:齐鲁书社,1981.

[7]赵德坤.张可久散曲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3.

[8]黄丹.乔吉散曲修辞艺术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

[9]唐一.试论元散曲的鼎足对艺术[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

(4).

[10]***.试论元散曲的叠字艺术[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

报,1996,(3).

[11]吕薇芬.全元散曲典故词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85.

柳月弯弯篇8

摘 要:纳兰性德为了抒写和表现他身在塞上时的特殊的生命感受,在边塞词中大量地撷取黄昏、落日、归梦、客心作为心态的载体,心声的代言,表现他郁愤难平的心理,痛苦心灵的悸动和孤独感伤的游子情怀。本文试***从意象入手,解读他充满幽悲、伤感、哀怨、沉痛情调的词作,感受他那令人疑惑不解的忧愁、疲惫、厌倦的情绪。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史稿·文苑(一)》中记载:“性德,纳喇氏,初名成德,以避皇太子允?嫌名,改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明珠子也。……数岁即习骑射,稍长工文翰。康熙十四年成进士,年十六。圣祖以其世家子,授三等侍卫,再迁至一等。”身为侍卫,纳兰性德有着他人所没有的离开家园,远走边塞,扈驾而行的特殊的生活经历。他把特殊的生命状态所决定的对生命特殊的感受融入作品中,真实再现他的生命轨迹、心路历程,他的边塞词因此显得别具一格,成为凸现和透视词人内心世界种种感情涟漪和微妙活动的“心灵显微镜”,使人可以借助他的边塞词感受他那并不在于忠实地再现生活,而是偏多于尽力摹写其心态和塑造一种人物交浃的词境的词作特点,进而理解他那独特的心灵世界。

陈廷焯说:“情有所感,不能无所寄。意有所郁,不能无所泄。古之为词者,自抒其性情,所以悦己也。”①纳兰身临边塞,充塞内心的独特的感受与体验,正是通过构建自觉的心灵视界而得以抒发与表现的,正如黑格尔所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②“艺术内容在某种意义上也终于是从感性事物,从自然,取来的;或者说,纵使内容是心灵性的,这种心灵性的东西也必须借外在现实中的形象,才能掌握住,才能表现出来。”③

纳兰于是往往自觉地于幽微哀婉的恒常心理背景下,通过一定的情感模式,寻求外在客观景物与主观情绪和心理动势之间暗相对应的内在联系,选取古戍荒垒、连天衰草、寒月悲笳、塞马长嘶、西风夜哭等景物,并有意识地让它们置身于黄昏夜色大背景下,同时糅进自己的羁旅乡思,使本应雄壮的边塞词充满悲凉,本应豪放的边塞情变得凄婉,“其柔婉精微的特质恰好足以唤起人心中某一种幽约凄婉的情意”,体现了抒情主体带着“幽微善感的词人之本质”④的个性,从而使得边塞词带着有别于前人的独特韵味。

一、青冢黄昏路 落日万山寒

在纳兰的一生中,特别是塞外行走的日子,痛苦一直都伴随着他。由于他对于自己的个体生命以及个体生命面对的外界环境有异常清醒的认识,所以,他总是忍受痛苦又咀嚼痛苦,躲避痛苦又寻找痛苦,被痛苦所伤害又被痛苦所安慰。可以说他词作的魅力,正在于它是生命中痛苦前进的外化。而他总是挣扎着想把他的心灵从痛苦矛盾中解脱出来。于是,他便借助黄昏这一特殊的情感符号,在异质同构的慨叹中,舒解自己痛苦的灵魂。

黄昏,在常人眼里,可能是一种无情无性的自然现象,但当它进入到词人的视界里,就带上了浓重的感情色彩和情绪意味,具有了某种生命情调和哲理意味。因为黄昏的到来,沉沉的日落标志着一天的终结,而这一天天的终结也就意味着生命的消失。如果说白昼象征着生命、活动,那么黑夜则象征着死亡、静止,而黄昏恰恰处于这一生一死、一动一静的转折点上,也就往往成了表现死亡、恐惧,感叹生命短暂的最佳自然意象。同时,暮色苍茫的黄昏时分,是一天时间中最具安宁、平和之家庭意味的时刻,于是生命安顿之向往,回归的渴望也就成为整个大地的一种恒久呼唤,夕阳西下的风景,也就成了最能触引词人愁怀的情感源泉。

纳兰很喜欢把情感表述的时段选择在黄昏或是夜色里,而且季节也大多选择在秋冬。多以暮冬落日夕阳、日暮岁暮等词出现。如“黄花时节碧云天”、“夕阳村落解鞍鞯”(《浣溪沙·欲寄愁心朔雁边》)、“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败叶填溪水已冰,夕阳犹照短长亭”(《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在这种黄昏景致的刺激下,再加上奔波辗转的宦海生涯,厌于扈从厌于天涯奔走之职的心绪,纳兰逐渐展现他辗转流离的人生体验,特定时刻心灵的细微颤动和情绪的微妙变化。如蒋寅先生所说:“夕阳作为黄昏的象征屡屡为诗人镶嵌在诗中,无疑体现了一种意识……一种不同于盛唐的欣赏平静、恬淡、冷落、萧散之美的趣味。这与他们缺乏激情,心灰意懒的精神状态是相一致的。”⑤词人如此钟情于塞上黄昏与黄昏景物的采撷,应该说与词人塞上行走的心态有关。他对塞上生活极端的不愿与排斥,他对生命消逝速度之快,对生命意识的体验似乎都产生在黄昏这个时段,与黄昏这一意象所发散的传统的生命感受是一致的。它作为心灵的客观对应物,是一代一代层累的,凝聚着数百千年的集体无意识而恒久地成为生命信息传递与接受的感性符号。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词人在写黄昏,而是黄昏在“写”词人,写他们生命中的缺憾和痛苦。

峰高独石当头起。影落双溪水。马嘶人语各西东。行到断崖无路小桥通。朔鸿过尽归期杳。人向征鞍老。又将丝泪湿斜阳。回首十三陵树暮云黄。

——《虞美人》

这词写于康熙十五年十月,表现的是典型的塞外黄昏。高峰,独石,断崖,预示塞外行役的艰辛与劳苦,而斜阳下望朔鸿过尽,那份思归不得归的凄楚更把黄昏愁思搅得漫天飞舞,树暮云黄的凄然回首中,多少辛酸与孤苦在其中。词人的心灵就在黄昏暮景的刺激下振荡开来。当一切都将为夜幕包容时,这道惨烈的斜阳对一个思归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心灵的折磨。词人用“归期杳”、“征鞍老”、“丝泪湿斜阳”直陈他苦绪难解,伤心无依漂泊惶然的黄昏感受。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浣溪沙》

戍垒已荒,关城已旧,都被罩在晚霞夕晖里。望着今日荒凉之景,想着当年征战的情形,不尽悠悠的苍凉的今昔之感席卷而来。面对暮色苍茫之中的黝黝古陵,袭上心头的哀感绝不止一己的生命漂泊无着之感,而是人类生命(历史)的苍凉悲感。这是首写秋猎的词,但词人的笔触不在打猎本身,而是写其感受和体验,并在历史的茫茫时空中,将具体的羁役飘泊之苦,提升到更抽象而广泛的层面上来,表达生命不得自由,理想不得寄托,心灵不得安顿的抽象的飘泊之苦。塞上黄昏本已是令人愁肠万结,而当它与落日与秋草与昏鸦与荒戍垒与古陵一起构境时,不再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丽,而是“木叶萧萧”、“乡路迢迢”(《采桑子·九日》)、“青冢黄昏路”、“深山夕照深秋雨”(《蝶恋花·出塞》)的苍凉悲慨,这种哀怨幽恨真可撕心裂肺。

纳兰在边塞词中通过黄昏意象透露出强烈的生命意识,黄昏的更迭是生命迁逝的无法逃避的巨大背景,一切自然物(断鸿、衰草、夕阳)的迁逝都成了生命迁逝的象征。于是,黄昏意象往往与兴亡之感相结合,从而被置于实现***治理想,建立丰功伟业的历史背景中,凸显壮志难酬的无奈和企***超越死亡的生命意识。当理想实现无望,感受到个体生命的有限与生活的无奈时,词人就把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悲叹,生命无常的忧患转向塞外风景,在风景与生命的对应中,赋予黄昏意象以一种深沉厚重的生命色彩,带着一份无奈的从容与旷达的心态,企***消解这生命的必然。

由此可见,在词人心理结构的最深层,隐藏着一种郁结怨愤的心理,通过其自身深切的生命体验,表现于词中的是一颗痛苦的心灵的悸动。遭受压抑的与其说是个体生命本身,还不如说是个体生命所孜孜追求的理想。而那于边塞黄昏时穿梭于满眼兴亡之中所产生的黍离之悲的体验,是对昔日王朝更替的一种生命体验,一种生命短暂、寿夭无定的悲愁情绪。历史和现实在心灵上留下的深沉的创伤,严重积聚的感伤和悲哀,他只能用惆怅的泪水和寂寞的几声叹息来消释来浇除块垒了,用生命的无声呐喊,进行生命的自觉体认。他的边塞黄昏意象是他矛盾痛苦心理的一种表现,为他挣扎着寻找意义和出路的痛苦灵魂提供一种选择。它折射出的是词人灵魂在永无止境的孤独苦闷中悄然妥协的情状。词人“从内向的默省中体味人生,因而对必然性的恐惧更多地展示出无尽时间过程中深永的哀伤”⑥,使得生命经历像时间本身一样永久的煎熬,感到到处都是羁绊,到处都是罗网,生命的活水在羁绊和罗网中被慢慢榨干,生命的意义在失落,呈现出一片虚无,生命也就如同“倒悬”一样痛苦。

二、梦向家山绕 客心愁未阑

纳兰于边塞役行中,常常做梦,梦成了萦绕于他的边塞词的一个非常常见的意象。纳兰的梦大多是思归的梦,在现实中,他回不了家,他只好在梦中回,甚至借魂灵回:“回乐峰寒,受降城远,梦向家山绕。茫茫百感,凭高惟有清啸。”(《百字令·宿汉儿村》)一句“梦向家山绕”,可见词人对家是多么的向往。

于是即使身处万物复苏的春天,那伴随始终的愁思,那解不开的心结,使他眼中所见,总是一派凄迷,“杨柳千条送马蹄”(《浣溪沙·古北口》)的时节,他的思绪还是绕着归思,一声“客中谁与换春衣”,表现了他对家的依赖与眷恋。追逐游丝的“一春幽梦”,却始终无法了却他那不做客、不离别的心愿。在梦中,他仿佛回到家乡“此时梦绕花前”(《清平乐·发汉儿村题壁》),见到美丽绝伦的妻子,在梦中,他似乎又与妻子回到从前美好时光,在梦中,他仿佛看到妻子也在思念着自己,甚至不远万里,给他带来温馨的安慰。

塞草晚才青,日落箫笳动。凄凄入夜分,催度星前梦。 小语绿杨烟,怯踏银河冻。行尽关山到白狼,相见惟珍重。

——《卜算子·塞梦》

词人出使在边城却依然魂牵梦绕着闺中的妻子,他对妻子的忠爱可谓刻骨铭心。念怀萦绕,朝思暮想而至于常常梦回家园,梦见妻子。在塞草、落日、箫笛的背景下,他入梦了,四个景象串联在一起,共同捧出他思乡念远的凄惘情怀……如此多梦,重重叠叠,层出不穷,却都指向同一个地方同一个人,可以想见词人之深情邈邈,对家的渴望,对爱的依恋。

有梦聊以安慰的时光,也许还好打发,疲惫不堪中还有一丝安慰,生命里也就有了那么几分飘忽的亮色。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恐怕是梦不成,或梦被惊醒的痛苦。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梦,虽然虚无缥缈可终究是相思创伤客愁难禁中的一种慰藉,而到了“断梦几能留,香魂一哭休”(《南楼令·塞外重九》)时,其哀苦悲怆,真是淋漓尽致。或者 “一种晓寒残梦,凄凉毕竟因谁”(《清平乐》),残梦凄凉与深秋落日绾结,更是突出了孤独难耐、相思怨别的深情。

梦作为一种富于现实性的象征,可以看作是词人对于自己身世遭际的一种有意幻化,边塞词中反反复复的梦,是他厌于扈从、百无聊赖、忧愁孤独感伤心态的集中反映,给本已是凄凉哀怨的边塞之行一种令人难以分说的感慨,表现他在塞外生活中积郁的压抑感,写梦,写梦归便是这种压抑感的宣泄,他是在借温馨的回忆和甜美的梦境来舒解骨子里那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渴望,他是借梦境作为逃避,作为疲惫人生之旅的虚幻的驻足,一种无望的企盼的依归。

梦是他心声的代言,是他恋家情结的心理具象,是他对心灵之家无限向往的一个象征符号。于是,家也就成了他心灵的归宿地,家中那位情投意合、善解人意的妻子也就成了他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的支撑。夫妻间相携与共遥相忆的款款深情,构筑了他对生命的深层体会。妻子以她的真挚与善良温暖着他,在这里,他找到生命漂泊途中的歇息处,安顿自己疲惫而受伤的情怀。

纳兰边塞词中如此频繁出现的黄昏梦寒等词语,以及其间所透露的强烈的恋家情结,使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他的孤独感伤的情怀。纳兰词中孤独的情绪是通过意境的构造完成传递的。他常常以孤独寂寞之心观境,境也带上孤独寂寞的色彩。

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两畔啼乌起。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菩萨蛮》

这里词人就通过黄云、紫塞、啼乌、落日、笳声、残灯,构成荒漠凄凉、肃杀萧索的境界,烘托出词人思乡的悲怆孤独的心情。“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是词人对自己亲身经历的孤独寂寞的处境以及由此而生的苦闷忧郁的内心体验的抒写,从而体现出其心灵上的痛楚。“只影凄清残烛下”(《满江红》)、“别绪如丝睡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于中好》)、“满目荒凉谁可语”(《蝶恋花·出塞》)简直是让世人难以忍受的穷愁寂寞和无法承受的心灵重荷!

冷露无声夜欲阑。栖鸦不定朔风寒。生憎画鼓楼头急,不放征人梦里还。秋淡淡,月弯弯。无人起向月中看。明朝匹马相思处,如隔千山与万山。

——《于中好》

这种萧疏散懒的心态,无可无不可的人生观的内层潜在着一颗多么无奈深悲的忧心。在词人一路感叹一路挣扎一路颠簸中,他努力用爱情这块柔软的轻纱来擦干那伤痕累累的灵魂的血迹,并到梦中去寻找一个总是不可实现的安顿地。这意味着词人对现实追求的放弃,也暗示着词人对理想追求的放弃。

生命飘泊之感,与向往安定之感构成其边塞词重要的精神源头。塞上风景的描写也涂上了人的飘泊感受。

烟轻雨小。望里青难了。一缕断虹垂树杪。又是乱山残照。凭高目断征途。暮云千里平芜。日夜河流东下,锦书应托双鱼。

——《清平乐》

此词强烈抒发了词人远离家园所见到的生命的无目的与人生的无依托;浪涛狂涌,大雾藏山,森林莽莽,古道悠悠,这些自然风景都是飘泊生命的情思显示。梦中的家园,也就成了他心灵所向往的家园,精神的家园,灵魂的止泊地,一个他始终在追求在期待的归宿。

在纳兰边塞词中,他谱写的似乎是一支流浪者的歌,“年来强半在天涯”(《浣溪沙》)、“已惯天涯莫浪愁”(《浣溪沙》)、“客心愁未阑”(《菩萨蛮》)、“泪向客中多”(《菩萨蛮》)、“凄切客中过”(《南乡子·柳沟晓发》)、“客绪从谁托”(《清平乐》),其间情绪更似《秋思》中的那种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之情绪。漫漫出塞路,对他而言似乎更像是漫长的流浪历程,一次次心灵的流浪。疲于奔命却无法得到自我肯定,他只能期待一个精神上的归宿以停泊,从而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寻梦意识,下意识里形成一种心灵的悸动,自觉不自觉地寻求艺术上的补偿,让自己那颗因风雨的侵蚀而愁苦的心达到一种平衡。孤独的哀吟,无可奈何的感喟,是他力***逃避,寻找宁静的天地安顿流浪的身心,寄托纤弱的情意的愿望的表述。

所以说,纳兰边塞词以相思怀乡之情,以兴亡交替之感为其主题,记载了他边塞之行中内心流淌的绵绵不绝的孤独感伤的情感洪流。他以自己特有的高度敏锐的感受力深刻地体会和把握住人生的悲凉。对忧患人生的感伤情绪,对生命不能永恒的畏惧,对命运不能自我把握的惶惑相交织着,可以说这代表了千百年来失意文人共同的文化心态。矛盾抑郁的心情表现为郁结的意象,凄凉的心境外化为深沉的感伤。“其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诉离居,则怆怏而难怀。”(刘勰《文心雕龙·辨骚》)于是,纳兰笔下的感伤意象的世界,常是光线暗淡,景色朦胧,天地茫茫,寓以人生无凭、前途难料的悲凉孤独心境。而围绕着与他凄凉孤独的心境同构的感伤世界的主体意象是梦和家,这是最适合他抒发情感的意象。他把梦和家当作思想和情感的依托,一个孤独者的倾诉对象,这是由其独特的人生体验决定的。

由此可见,景物融涵了主体的审美体验,即词人在审美观照中产生的对客体的体认和情感反映。在这种审美体验中,词人是以一种孤寂悲哀的心境感受生命之轻之重,或失落的惆怅,或无定的凄迷,或叹逝的悲凉,或别离的哀伤。这边城昏笼的暮色,凄凉的青冢,充斥着塞外胡茄声、画角声、风雪声的归梦,皆是从词人纷乱、黯淡、渺茫、低哀的心境中营造出来,是心物对应中的交感和交融。与唐人边塞诗相比,也就缺少那种积极进取、慷慨悲壮的气势。如高岑的边塞诗,呈现的就是壮美或崇高的境界,选取的就是高大、险峻、粗粝、苦寒等阳刚特征的意象,其气势主要来自于其心灵的趋力,“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

黑格尔曾经说过:“山岳,树林,原谷,河流,草地,日光,月光以及群星灿烂的天空,如果单就它们直接呈现的样子来看,都不过作为山岳,溪流,日光等等而为人所认识,——但是第一,这些对象本身已有一种***的旨趣,因为它们在上面呈现出的是自然的自由生命,这就在也具有生命的主体心里产生一种契合感;其次,客观事物的某些特殊情境可以在心灵中唤起一种情调,而这种情调与自然的情调是对应的。人可以体会自然的生命以及自然对灵魂和心情所发出的声音,所以人也可以在自然里感到很亲切。”⑦所以,也可说,纳兰是在自觉的心灵视界中反观生命的自我意识,通过边塞风物的撷取,透露内心的情感信息,把自己的思想情绪折射到景物之上,由景物的意象反映出人物的心态,使景物成为其心态的载体。

①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八,转引自谢桃坊《中国词学史》,巴蜀书社,1993年版,第262页。

②③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9页-第52页。

④ 叶嘉莹:《灵词说·论秦观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⑤ 蒋寅:《大历诗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4页。

⑥ 肖驰:《中国诗歌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4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柳月弯弯范文精选

学习

《新天骄》新版本六组新服同时开放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新天骄》新版本六组新服同时开放,内容包括新天骄2022萌新攻略一小时版,新天骄新服大概什么时候开。依靠目标强求大的研发力,《新天骄》不断推出新内容,目前有将推出V2400新版本,除了增加新场景―阳周城外,还新增了师徒系统,新

学习

纳尼亚传奇黎明踏浪号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纳尼亚传奇黎明踏浪号,内容包括纳尼亚传奇里的黎明踏浪号,电影纳尼亚传奇黎明踏浪号。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主演:本・巴恩斯乔基・亨莉斯堪德・凯恩斯类型:魔幻纳尼亚的第一艘船黎明踏浪号其实是一艘巨轮。也是纳尼亚这个王国有

学习

闲情偶记 第4期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闲情偶记 第4期,内容包括闲情偶记阅读,闲情偶寄四章。今年暑假回老家的第二天,我便急不可待地和妹妹去外婆家附近的“伍德”牛肉面馆吃垂涎已久的牛肉面,当拉面师傅问要“二细”还是“韭叶子”的时候,感觉很亲切,觉得这才是家嘛

学习

小学生写作文范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写作文范文,内容包括小学生写作文仿写范文可以吗,小学生写作文范文摘抄。小学生写作文范文第1篇一、让学生有话说作文就是说话,就是交流。怎样让小学生有话说,这是作文的真正开始。为了让小学生作文有话说,我在阅读教学

学习

思念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思念,内容包括思念额吉全文,思念小说全文免费阅读。今天是4月5日。清明节。有点陌生的感觉。是我冷血,抑或是我幼稚。从小对死亡就是一种淡淡的感觉。死亡,只是一个人的离去。只是将在长时间看不到这个人。留下了思念。走在校

学习

爸爸的笔作文1600字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爸爸的笔作文1600字,内容包括爸爸的手500字优秀作文,爸爸的手作文五百字左右。爸爸的笔江苏省如皋市磨头小学三(1)班朱亚菲爸爸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他很喜欢用电脑写作,经常在电脑桌前工作到深夜。一天晚上,我正在写作业,写着写

学习

浅谈沼液的综合利用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沼液的综合利用,内容包括沼液处理和资源回收技术,如何利用沼液养猪。【摘要】我们在蒙阴县农业局工作多年,对三沼综合利用有着丰厚的经验,特别是沼液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价值更广、更高,可以得到很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

学习

乐逗游戏:做明星游戏的本地化服务商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乐逗游戏:做明星游戏的本地化服务商,内容包括乐逗游戏中心的软件平台是,乐逗游戏开发者平台。“在AppStore(苹果公司为用户创建的应用商店)里最受欢迎的五款游戏中,我们签下了《愤怒的小鸟》、《水果忍者》、《神庙逃亡》三款

学习

触不到的恋人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触不到的恋人,内容包括触不到的恋人全文免费阅读,触不到的恋人韩国。孤独的少年时光我们的一生里总会遇到这样一个人,相互影响又彼此分离,以为离得很近却永远无法靠近。生命的轨迹不断地交叉,一个点,又一个点,却始终分道扬镳。对

学习

自行车“越野”越精彩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自行车“越野”越精彩,内容包括越野自行车排名前十名,凤凰牌城市越野自行车。自行车越野又简称BMX,是一项惊险刺激、深受青少年喜爱并极具观赏性的运动,由于它的车型比较少,轮胎比较粗,而且比赛的赛道也和越野摩托车所用的赛道

学习

海西物流,机会来了!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海西物流,机会来了!,内容包括海西物流最新消息,海西物流专线电话。5月19日,福州金源大饭店。海峡论坛・2009年福州保税港高峰会议正在进行,来自新加坡、台湾、厦门等地的客商嘉宾云集。论坛上,台湾海运专家发表激情洋溢的演讲,

学习

伊利诺伊 橙色风暴

阅读(38)

不过,这仍旧不影响媒体对这个还不到20岁孩子的密切关注。原因只有一个。他是迈克尔・乔丹的长子。曾经有人把小乔丹视作伊利诺伊大学冲锋的希望,但从目前来看,小乔丹不过尔尔,成长还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伊利诺伊大学,这个NCAA的老牌劲旅,至少

学习

上海女人精打细算

阅读(25)

说上海女人爱虚荣出手阔绰的很多,事实上上海女人常常就是最小气的女人。当然这一个“小气”是需要加引号的,因为它包含的是另外一个意思,请你千万不要误会了哦,可以这么说,这“小气”也是上海女人的优点。上海女人最大的本事就是将有限的人民

学习

罗姆尼为何输掉总统选战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罗姆尼为何输掉总统选战,内容包括罗姆尼竞选总统输给了谁,罗姆尼竞选总统。难看的经济数据始终是奥巴马的“阿喀琉斯之踵”,但即使如此,罗姆尼仍然一错再错,最终一败涂地。他到底犯了哪些错误?总统战,细节决定成败。难看的经济数

学习

电影观后感作文800字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电影观后感作文800字,内容包括励志电影观后感800字,爱国电影观后感800。上周可能是因为天气的多变,和身体的不适,让我的心情十分的烦躁,自己总是一个劲的进行深呼吸调整,好让自己平静下来,其实仔细静下来想想,我们都已不再是小孩

学习

电影《铁人》观后感

阅读(81)

本文为您介绍电影《铁人》观后感,内容包括电影铁人观后感作文,铁人王进喜观后感。电影《铁人》观后感看看吧,什么是信仰?什么是坚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一部歌颂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中国石油工人阶级艰苦奋斗的电影《铁

学习

观后感开头范文

阅读(38)

观后感开头范文第1篇观后感,就是读了一部文学作品或看了一部影视作品之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

学习

英文电影观后感范文精选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英文电影观后感范文精选,内容包括英文电影观后感100字,英语电影观后感100词英文。英文电影观后感篇1[摘要]针对目前高中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不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状况,可以尝试在教学中使用英文电影进行辅助教学的思

学习

《乡土中国》观后感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乡土中国》观后感,内容包括乡土中国1000字观后感,乡土中国观后感。[摘要]读了《乡土中国》一书,我知道它并不是描写中国社会的具体细节,而是中国基层社会里最传统而具体的体系,统摄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清楚所谓的乡土社

学习

骆驼祥子观后感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骆驼祥子观后感,内容包括骆驼祥子电影观后感,骆驼祥子读后感。掩卷沉思,如鲠在喉。阅读完《骆驼祥子》,我不由得百感交集,一个农民出身淳朴善良、逆势而进的汉子,在社会的大染缸里经历了岁月和世事的淘洗,在希望与失望中挣扎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