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是人们从大量的观察事实中得到的认识。墨家从这一基本事实出发,对针孔成像,影子的生成等光学现象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作出了科学的说明。
在一间黑暗的小屋朝阳的墙上开一个小孔,人对着小孔站在屋外,在阳光照射下,屋里相对的墙上就出现一个倒立的人影。对此,墨家解释说,“光之煦(照)人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即光穿过小孔如射箭一样,是直线进行的,人的头部遮住上面来的光,成影在下边,人的足部遮住下面来的光,成影在上边,就形成了倒立的影。这是墨家所作的著名实验之一,既明确地阐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又科学地解释了小孔成像的现象。
《墨经》对运动着的物体的影子动与不动的关系作了辩证的说明。它指出:“景(影)不徙,说在改为”,“光至,景亡;若在,尽古息”,其意为在某一特定的瞬间,运动物体的影子是不动的,影子看起来在移动,只是旧影不断消失,新影不断产生的结果。《墨经》还解释了本影与半影现象。指出一个物体有两个影子,是由于它受到双重光源的照射。当两个光源照射一物时,就有两个半影夹持着一个本影,一个光源照射物体,只有一个影子。光被遮挡之处就生成影子,此即所谓“景二,说在重”,“二
光,夹,一光,一。光者(堵),景也。”
我国有十分古老与发达的铜镜制造技术。1976年,在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有铜镜四面,证明我国至迟在殷商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2世纪)已经发明了这种技术。出土的商周以后的铜镜数量很多,其中大多是平面镜,有些则是微凸面镜,凸面镜可以在镜面较小的情况下,收到照出整个人面的效果,所以凸面镜的出现是人们对其光学性质有所认识的结果。凹面镜大多是用于取火的阳燧。在春秋战国时期,通过实验,阐明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的不同情况,是墨家的研究课题之一。
关于平面镜成像,《墨经》指出:“临鉴而立,景倒”,“正鉴,景寡。……鉴、景,当俱就;去亦当俱,俱用背”。意即若人站在平面镜之上,其像是倒立着的。平面镜所成的像只有一种,当人走向镜面,像随之;离开镜子,像亦随之。
《墨经》正确地指出,“鉴团(即凸面镜),景一”。“景过正,估矢召(形容短)” ,就是说对凸面镜而言,物体不管在什么位置上,像仅有一种,而且总是在镜面的另一侧,并总比原物体小。这同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情况是一致的。
凹面镜的成像却是另一种情形,《墨经》中指出,当物体放在球心外时,得到比物体小的倒立的像,当物体在球心内时,得到的则是比物体大的正立像。此即所谓“鉴洼(即凹面镜),景,一小而易(倒),一大而正,说在中(球心)之外、内”这正确地说明了凹面镜成像的部分情况。现在我们知道,平行光经凹面镜反射后聚焦于焦点(F),它的成像有以下五种情况;当物体处于球心(O)以外,得到的是倒立的实像,像小于物体;物体在球心处时,在物体所在处,产生一个与物体等大、方向正相反的实像,当物体在球心和焦点之间,像是比物体大的倒立实像,物体在焦点处时,不成像;当物体在焦点之内,得到的是正立的虚像,像比物体大。虽然墨家已经知道球心与焦点(墨家称之为中燧)的区别,但仅以球心来区分物体和像的关系,没有说明物体在球心,焦点及球心与焦点之间时的成像情况,是它的不足之处。
上述这些结果,无疑都是通过切实的实验得到的。虽然对镜子成像的各种不同情况还只是经验性地描述,但墨家所开创的应用实验手段,并从中引出合乎科学的结论的方法,以及由此所反映出的初始实验科学在当时得到重视与发展的状况,在我国科学发展史上是十分重要的事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墨经》中的光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