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家界市永定区教字垭镇,有一个去世已15年的乡村学校校长,每年清明节都有成百上千的人自发地为他扫墓,每年教师节这里的人都以各种形式召开座谈会来缅怀他。
他就是教字垭镇中心完小校长覃东荣,人称“拐杖校长”的覃东荣。
一个普普通通的山村学校校长,为何辞世10余年还让人们对他如此眷恋?这要从他平凡人生中不平凡的故事说起。
抢救学生,他成了“拐杖校长”
1973年5月10日早晨,大雾笼罩着张家界西部的崇山峻岭,甘溪峪小学沉睡在一片大雾之中。时任甘溪峪小学负责人的覃东荣披着晨雾,巡视校舍。晌午,老天变脸,突然乌云翻滚,电闪雷鸣,下起了倾盆暴雨。由于山区沟多雨急,不到3个小时,山洪爆发。此时,围困在学校的学生,必须马上转移。然而,学校西南方向200米处的土门潭岩槽,系学生转移的咽喉,潭上仅一座约一尺五来宽的独木桥可以通过。桥下是三丈多高,黑不见底的深潭。
突然,六年级学生杨贤金一个踉跄,从独木桥上掉入土门潭中。潭中的漩涡水汹涌翻滚,四周岩石突兀狰狞。同学们被这一幕吓呆了,不知所措。在前面带路的赵如秋老师更是急得团团转,一个劲地大声疾呼:“救命哪!救命哪!有人掉到潭里去了,快来人呀!”覃东荣听到呼救声,飞速跑到桥边。只见跌落到潭中的杨贤金正在汹涌的漩涡中挣扎,渐渐下沉。“救人在急,刻不容缓!”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咚”的一声,覃东荣来不及脱衣,就从三丈多高的独木桥上,纵身跳入滚滚洪流中。
覃东荣在土门潭漩涡中,无论怎样游,都不能游到杨贤金的身边。于是,他咬紧牙关,借漩涡的力量,拼命向杨贤金靠近,想抓住正在挣扎的杨贤金。几经努力,覃东荣总算抓到了杨贤金,心里一阵欢喜,使劲将他托出水面。然而,一排洪浪打来,覃东荣在与洪水搏斗中,左腿不幸撞击在乱石上,钻心疼痛,使他的力量受限。可他强忍剧痛,一手托着杨贤金,一手拼命向岸边划游。
这时洪水仍在上涨,两人被湍湍激流冲向下游100米处,覃东荣已是筋疲力尽。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闻讯赶来的10多位会水村民迅速跳下河,合力把两人打救上岸。此时,覃东荣因左腿伤势过重,失血过多,面呈乌色,已晕厥过去,但他的左手仍然死死地抓住杨贤金的右手。杨贤金的母亲闻讯赶来时,看到儿子安然无恙,而恩人覃东荣光着脚躺在地上,已是气息奄奄,不禁抱着儿子跪在覃东荣面前泣不成声……
一个刚满35岁的健壮汉子就这样一下变成终身残疾,可他无怨无悔。从此,他必须以拐杖为伴,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他为“拐杖校长”。
收养了6位辍学儿童
“再穷再苦,绝不允许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覃东荣在开学工作会上深情地说。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一次入学进度汇报会上,他了解到伍良平兄妹由于家庭贫困没来上学,心急如焚。
1985年9月7日,星期六,晴空万里,天气闷热。覃东荣不顾身残,拄着拐杖同几名老师头戴草帽去辍学儿童伍良平家劝学。伍良平家距学校很远,在一座高山上,道路崎岖难走。
烈日当空,暑气逼人。一行人刚走到教字垭大桥时,覃东荣由于劳累过度,头昏目眩,突然摔倒在地,拐杖也甩出老远。同去的老师心疼地说:“覃校长,不要硬撑了,身体是本钱,我们先送你去二医院住院,再到伍良平家劝学去!”覃东荣站直身子,揉了揉腿,说:“不要紧,这是老病,我能坚持。”说完他又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在最前面,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
经过4个小时艰难行走后,覃东荣一行终于到了伍良平家。
一见面,覃东荣就问:“良平,为啥两兄妹不上学,有什么困难,想不想读书?”伍良平低着头,难为情地回答:“覃校长,我想,我天天做梦都想,可家里没钱。”伍良平的父亲听说覃东荣是手脚并用爬上来的,不由眼含泪水,牵着女儿伍凤华的手,深情地说:“老师们,为了我家的两个孩子,害得你们走了这么远的山路。覃校长,您的腿残疾,却爬到我家,真是辛苦您了。唉,不瞒你们说,你们看我这个家,为了给娃他妈治病,已欠下几千元账。我自己身体又不好,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送他两兄妹读书啊,我对不住我的两个娃啊!”说着,不禁号啕大哭起来。
“小伍,男儿有泪不轻弹,困难是暂时的。送子女入学是家长应尽的义务,再苦再穷,也不能苦孩子。眼下得让孩子先入学,他兄妹已缺课一个星期,不能再耽误了,明天都来上学!这样吧,良平兄妹俩的书杂费、生活费由我负责!”覃东荣告诉伍良平父亲。
“那怎么行,您的三个子女都在上学,一个读高中,两个读小学,如何负担得起?”
“不管负担得起不起,反正孩子不能失学,不能没有文化。”覃东荣深情地说。
此时,早已感动得泪流满面的伍良平,再也控制不住情感,一头扑进覃东荣的怀里,呜呜大哭起来。覃东荣把跪在地上的伍良平拉在椅子上坐下,喃喃地说:“孩子,莫哭,擦干眼泪,坚强些,走,两兄妹跟我到我家去!”
第二年秋季,吕飞跃、吕启银、戴新华、陈霞4名贫困生陆续也被覃东荣安排到他家免费吃住,并送他们上学。覃东荣的妻子伍友妹支持丈夫的工作,没有半点怨言,待这6个孩子胜过自己的亲生儿女。
以身作则,他用双手撑起了一片绿荫
为了不让每一个贫困孩子辍学,覃东荣拖着一条残腿拄着拐杖“上坡手脚并用爬、下岭手脚并用滑”,踏遍了教字垭镇的村村寨寨。他13年来访问学生1万多人次,为贫困生代交学杂费数万元。这对一个“半边户”,自己身体又不好,既要用微薄的工资供养自己的3个子女上学,又要赡养双方父母的覃东荣来说,这些钱是多么的珍贵啊!在他爱心的感召和帮助下,教字垭镇中心完小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入学率、巩固率年年都是双百。
覃东荣不仅关爱学生,也关心他的同事。1972年9月,他任甘溪峪小学负责人,看到民办老师赵如秋天天带煮熟的红薯到学校当早、中餐。覃东荣掉泪了,经常吃不饱饭的他几年如一日,每餐把自己的四两饭分一半给赵如秋,使他度过困难时期,安心地教学。赵如秋不负众望,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成为甘溪峪小学的一名教学能手。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覃东荣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顶住各种压力,带领老师们积极大胆推行教育改革,勇于开拓试验,带头自制课件,先后开办了语文“注·提”、“电教听说训练”,数学“三算”、“尝试法”,思想品德“立体式德育网络教育”课题实验班。他压缩学校其他开支,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购买教学用具和培养老师的业务水平。在教学改革中,覃东荣既“挂帅”又“出征”,真抓实干,取得了实效,教学质量始终名列市(州)区(县)前茅。
1990年,覃东荣看到自己的身体不行了,想在有生之年将教字垭镇中心完小的教育史写出来留给后人。覃东荣与部分老师利用休息日、放学后深入采访、撰写。历经3年的努力,不花学校一分钱加班费,一本近万字的《教字垭镇中心完小教育史》于1992年10月9日终于问世。
自参加工作32年来,覃东荣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讲台,5次因劳累过度累倒在课堂上,苏醒后肚抵讲台又吃力地给学生上完课。
覃东荣十分爱护学校的财产。1993年7月23日,张家界遭受了百年罕见的洪涝灾害。当天拂晓,天还下着大雨,面对铺天盖地的洪水,覃东荣不顾自家的房屋被冲,3亩责任田被毁,拄着拐杖急走3公里,带领家人及十几名老师群众抢救教字垭中心幼儿园的财产,不幸身负重伤,随后被送到张家界市人民医院进行抢救。抢救6天6夜,他苏醒后第一句话就是叮嘱家人不要忘记替他交***费。从此,覃东荣瘫痪在床3年,在医院过了两个春节。
住院期间,《人民日报》一名记者听到覃东荣的先进事迹后,想对他进行专访。覃东荣对家人说:“我的这点成绩不值得宣扬,我们***人干工作不是为了名。再说,成绩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你们要记者来采访,我就拔掉针头!”
覃东荣身残志坚,他严谨治校,以身作则,把一所山村小学办成了“省学习***先进集体”、“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创优集体”、“全国读书读报先进单位”、“全国雏鹰红旗大队”、“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是山区小学的一面旗帜。1991年张家界市德育工作先进经验交流会及1994年永定区教育目标管理先进经验交流现场会在这所山村小学隆重召开。
覃东荣受到了当地百姓、师生及各级领导的尊重与爱戴。他18次荣获市、区、镇“优秀***员”、“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师德标兵”、“最受敬爱的人”等荣誉。
1996年6月,覃东荣因伤病逝。
青山依旧,精神永驻!边远贫困山区需要更多的像覃东荣这样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