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7月,走进毕节市大方县羊场镇穿岩村,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林木。彝族村民王华文的家,就在密林深处的半山腰。
从山脚沿山路走了一个多小时,记者来到王华文家。眼前的老人,面庞黧黑,头发花白,不善言辞,但谈起33年来的守林岁月,王华文一下子打开了话闸。
1972年,21岁的王华文高中毕业后,到穿岩村坡头组小学当民办教师。8年后,应村里要求,他一边教书,一边看护村里的一处山林。
那时,穿岩村土地石漠化严重,村民以农牧业生产为主,广种薄收,土地垦殖率达90%以上,生态严重失衡。每逢汛期,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频发。而随着农村土地承包制的推行,村民们的生活日渐宽裕,建新房、做家具……大家纷纷把目光投向山林,一时间,盗伐现象频现。
王华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当时穿岩村森林所有权制度还不明晰。无奈之下,他只好一遍遍地劝阻乡亲:“这是水西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有了山林就能抵挡风沙,减少水土流失。我们水西人祖祖辈辈都是种树不砍树的!一旦树被砍掉,将得不偿失!”
1986年,国家承包山林的***策终于落实到穿岩村,35岁的王华文在全村第一个提出承包山林。
促使他下定决心的,除了对山林的热爱,还来自一次惨痛的经历——这一年夏天,穿岩村突发山洪。“洪水从窗子里灌进来,把家里的东西全淹了,还好我和家人逃生及时才躲过一劫。”王华文说,“如果多种一些树,山林再密一些,洪灾就不会那么严重了。”
山洪过后,王华文把家搬到了离坡头组1千米远的半山腰,搭了间土墙茅草屋栖身。此后,在山上他一呆就是27年。
山上夏天湿度大,冬天温度低,交通不便,生活条件简陋。但这一切,并没有让王华文动摇,他一心只想植树护林。
每天,王华文都要爬过几个山头,走10多千米路,巡查山林并为树木修剪杂枝。渴了,就喝几口水;累了,就在树下歇一歇。他曾多次发现村民盗砍盗伐。“只要发现一个,我就让他写保证书,承诺以后不再干这种事。同时给他敲警钟,告诉他如果第二次再来,就送他去派出所。”
数十年的岁月,就这样在植树、守林、制止盗砍盗伐中度过。现在,王华文守护的山林,已从最初的五亩逐渐发展到上千亩,成为大方县最大的一片生态林。在他的带动下,穿岩村渐渐掀起了植树造林热。昔日的荒山沙沟,逐渐变成青山绿洲。
如今,山下的村民大多依托青山绿水发展产业,盖起了宽敞明亮的新房,王华文却依然住在那间矮小的土墙房里,过着巡山守林的清贫日子。“虽然没住上新房,但我栽了这么多树,有这么好的生态,就相当于自己也住了新房。”老人淳朴的笑容里,透出坦然和知足。
最让王华文欣慰的,是他承包的山林几十年来从未发生过一起大的火灾,最大的树木直径已长到五尺多粗。
王华文说,他没想过能从造林、护林中获得多少经济收益,但花半辈子为儿孙守得一片青山,很值!“即使冬天最冷时,比如2008年凝冻,树枝上虽然挂了很多凝条子,但树下都是干的;一到酷热的夏天,随便往树下一躺,凉快又舒服。”
巡查山林、修剪杂枝,是王华文平时最大的快乐。如今已62岁的他,打定主意要在这片山林终老一生。“现在儿女都在城镇工作,他们劝我进城生活,但我一走,这片山林怎么办?心里实在舍不得。”
目前,王华文最大的愿望,是能有一条水泥路从山上通到山下。“只要修2千米就够了,这样出行更方便,还能让更多的人来欣赏这片茂盛的山林。”(责任编辑/顾海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王华文:33载坚守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