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李少颖(1990―),女,汉族,河北衡水武强,教育学硕士,单位: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史专业,研究方向:外国教育史。
(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上,资料加工的一条最重要原则便是“孤证不立”,意为单独的经验不可归纳。面对浩如烟海散乱无章的史学资料,要做到确保资料的正确性,听尽各家之言而不断章取义,端正立场和态度,慧眼独具权衡好“孤证不立”与“孤证可立”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孤证不立;孤证可立;科学研究方法
一、前言
历史学者陶短房曾经说过,要坚持“孤证不立”,不要迷信任何口碑,除非它得到其他的旁证。因为太多的历史是人造的,太多的个人裹挟在历史的洪流之中,每个人都想从中捞一票,在盛大的假面舞会上,有多少可靠的信息被遮蔽?历史是统治阶级的历史,历朝历代掌权者为了达到其***治目的,篡改、美化或是抹黑历史,最后通过挟持历史实现自己的完美转型。
“历史是塑造现实的,现实活在历史的掌心中”,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爱德华・席尔斯在《论传统》中。那么,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历史,历史真的可以人为选择吗?史实究竟需要多少史料佐证才可信呢?如果历史史实并不如看到的那样美好,甚至是残忍的、血淋淋的,简直要颠覆你的世界观,你还愿意相信吗?由此我提出“孤证不立”这一话题,试***理清“孤证不立”与“孤证可立”之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关系,希望能够给他人的研究提供一点微弱的帮助。
二、什么是孤证不立
“孤证不立”即如果只一条证据支持某个结论,那么这个结论是不可接受的。 “孤证不立”的使用范围较广,如法院审判、考古学、考据学,以及在科学研究中为证明某个结论,会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实验或寻找证据证明。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科上,资料加工最重要的一条原则便是“孤证不立”,即单独的经验不可归纳,对待史料不可尽听一家之言、一面之词,尽可能多的寻找相关资料,当然最好是进入研究对象扎根的田野,寻找多重历史证人,从而全方位的触摸历史。
中国史学传统中有“孤证不引”的规范,这里的“引”是指引用史料典籍中的话证明自己的观点,这在教育史研究上同样适用。所谓“孤证不立,偏难概全”,“孤证立论”是犯了史家之大忌讳,这一观点特别是为清代考据学派所强调。清代学者戴震在《与姚孝廉姬传书》中批评以前的治学方法是“依于传闻,以拟其是;择于众说,以裁其优;出于空言,以定其论;据于孤证,以信其通”,以戴震为代表的考据学派秉承慎重求证的治学态度,极力反对那种空泛而粗放的论证方法。梁启超曾总结乾嘉学风,“孤证不为定说。其无反证者姑存之,得有续证则渐信之,遇有力之反证则弃之”,仅凭借仅存的证据不能作为确定的事实,但是在孤证没有已知的反证或者孤证本身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的时候,要暂时存之;等有佐证事实的新的证据出土或被发现后,才可以逐渐的相信它;如果有更强力的反证出现的话,就可以彻底放弃了。
三、探究“孤证可立”
“孤证可立”,指史料作者没有明显造假回笔,所记载下来的事件没有其它反证驳斥,其记载的史料便可以相信采用。关于人类历史的考究,有太多“孤证可立”的例子存在,只要涉及到史料、史实,无一不加进了作者的个人感彩,后人凭借仅存的一点资料就认定历史或进行科学研究的情况不胜枚举。在史料匮乏的条件下,对史书叙事真伪的判别,极可能陷入到孤证难立的境地。
那么“孤证可立”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吗,这一原则在以严谨著称的科研人看来站得住脚吗?“孤证可立”的标准又是什么?据悉《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意为“上古之书”。这部书的写作编辑年代、作者已很难确定,但在汉代以前就已有了定本。既然年代、作者不确定,那么这部浩繁的史书可以作为参考吗?史料记载本就是一个可人为的过程,历朝历代的通史断代史,无论是纪传体还是编年体,多多少少都是在统治阶级高压监控下记录的,带有统治阶级的意志,人为色彩比较浓厚。古有秦始皇焚书坑儒、明清文字狱损毁了大量的史料典籍,史籍经历战乱有些幸运的保留了下来,有些不幸的则被毁坏了,有些没能及时出土,如果发现的史料仅以“孤证不立”的简单理由就弃之如敝履,那么科学研究要如何进行的下去?
四、“孤证不立”与“孤证可立”
面对浩如烟海散乱无章的史学资料,我们要尽可能的确保资料的正确性,端正立场和态度,听尽各家之言,切不可断章取义,慧眼独具权衡好“孤证不立”与“孤证可立”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孤证不立”似乎早已成为一条约定俗成的准则了。无论是资料的鉴别还是加工。历史学家陶短房在《这个天国不太冷》中说到:“可以说,任何一种主张、评价,如果不采取科学的历史方法,都能找到一手资料。就像李秀成的口供,同样的7万字,罗尔纲看到诈降,郦纯看到变节,范文澜看到***家本色,而戚本禹看到投降派面目。洪仁\的《资***新篇》,有人看到脱离农民崇洋,有人看到资产阶级与时俱进,有人看到可贵的***大无畏精神,而有人却看到权术地位的纸醉金迷。”
“孤证可立”不是要我们简单地相信手中的资料,而是要从隐藏的真相中,从纷乱错杂的现象中,秉承客观严谨的态度,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深层考证、客观评价,洗去铅华、剥掉粉饰,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这是一个脱掉有色眼镜的过程,既不盲目轻信孤证,也不全盘否定,以“孤证不立”的原则力求做到“孤证可立”。
五、拨云见日
可以说,对历史事实的接近,就是一个不断比较、考证的过程,史料太少才使得我们不得不抓住这唯一的救命稻草,直至把它吸干榨尽才罢休。想要看到世俗视野之外的风景,触摸到真正的史料,就必须遵循形式逻辑基本法则,切勿仅凭一家之言就妄下断言,盖棺定论。
附魅的历史错综复杂,敢于正视历史、还原历史,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睿智的头脑、理性的思考、清醒的判断、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坚定不移的遵循“孤证不立”的原则,审时度势、立场严明地分析什么孤证可立,什么孤证不可立,拨开重重迷雾见太阳。也许真正的历史很残酷,但这确实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必由之路。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加工资料就是要找到事实的本原,深入追思孤证,给事实一个可靠的出路。
参考文献:
[1]李经营、张洲;“孤证不能定案”规则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载《光明网》;2012年07月25日
[2]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7页,转引自黄黎星:《纠谬文章与乾嘉学风》,载《中华读书报》2002年4月3日。
[3]陈辉;要精英社会不要精英主义;《北京晨报》;载《网易新闻中心》;2011年01月14日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孤证不立与孤证可立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