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口头评价是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即时作出反应和处理的一种教学行为,是课堂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一种师生对话,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的学习进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情,合理地酌情评价,方能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点燃学习热情。
【关键词】学情;酌情评价
叶澜说过:“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或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在学习的过程也许超过了你预设,也许滞后了你的预设。”教师备课时,会对课堂内容进行多种预设,只有预设,才胸有成竹。然而,学生是鲜活的人,教学中有很多的突发事件,如果教师拘泥于教案,按部就班,不注意学情变更,必然陷入沉寂、无味、机械的沼泽。这时教师要关注学情,敏锐地扣准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起点,借助评价的媒介,调整预设,做到“以学定教”。
一、调整流程,顺势评价
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甚至在上课之前已经完全掌握,并不稀奇。这时教师要灵动地抓住学生的“实然状态”,弹性地变奏流程,纳入横节生枝的信息,顺水推舟,因势利导,达到更好地互动、交流的效果。
如,教学拼音“d”,教师出示“d”,问这是什么?学生答“d”。看来学生已经会读了,老师脸上闪现了一丝尴尬。然而,老师还是说:“这是锣鼓,很像d。”
而另一位低段的语文老师却处理得很好:“你真棒,老师没教过你就会了。你是跟谁学的?”“是幼儿园老师教的。”学生自豪地回答。老师急中生智:“那好,请你来当小老师,教大家,等会儿看谁也能当小老师好吗?”“好”听得出这声音充满了自信、自豪、与快乐。
老师预设的知R,学生已掌握,强行按预设教学,陷入尴尬境地。第二位老师能及时调整了预设的教案,巧妙地因势评价,让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学,即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灵动地扣准承接点,顺水推舟,化解尴尬,让课堂充满生机,且更具活力。
二、变奏流程,启迪评价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当课堂突然横生枝节,学生思维火花造成课堂的断层时,教师切勿恼怒、责备,要运用教育机智评价,在尊重学生的情感的同时,启迪智慧。
如我执教《敲开世界冠***的大门》一课,当读到“报纸上称我们中国人是鸭蛋队”时,全班学生突然“轰”地大笑,“笑死了,竟然是鸭蛋”、“真没用竟得了“鸭蛋”……面对这尴尬的处境,我明白学生笑是原因“鸭蛋队”好笑,他们不懂这“鸭蛋队”背后隐藏的屈辱史!只有攻破“鸭蛋队”才行。于是,我放弃原本设计的教案,迅速在脑中组织备课时网上查到的近代中国体育史资料,说道:“你们觉得好笑,可这难道是中国队员愿意、故意吗?要知道,当别国队员提早到达时,中国队员因为没有飞机,只能乘轮船漂洋过海,当他们抵达时,已是比赛最后一天;当别国队员休息时,中国队员因为盘缠不够,只能在沿途国家“义演”,凑点路费;当别国队员吃着有营养的饭菜时,我们的中国人吃的是发了霉的干粮呀!此时这‘鸭蛋队’带给你的仅仅是好笑吗?”学生沉思片刻,纷纷举手,“没想到到中国贫穷到这个地步,让别国得了便宜还嘲笑我们。”“原来是国家的贫穷,才与“0”画上等号。”“我明白了洗刷祖国的屈辱,可能就成了容国团拼搏的动力。”……
学生笑场时,教师没有训斥,而是抓住旧中国腐败、贫穷、落后的历史,进行情感引导,形成他们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屈辱感。让学生走近历史,走进容国团,从而让整个课堂教学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让师生在互相接纳中获取最大的教育教学效益。因此教师正确地评价,理性地引导,定能启迪学生的知识和潜能的开发,情操的陶冶和价值观的形成,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三、整合流程,借题评价
课堂是生成的,经常性地出现突发事情,如果教师能巧妙地“借题”发挥,别具匠心地将其与课堂内容紧密结合、联系起来,可取得“霜叶红于二月花”之效果。
课文《匆匆》表达的是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在一次比赛课上,课还没上完,下课铃声已响了。正当大家遗憾之际,该老师灵机一动,说:“时光易逝啊!我们还来不及完成这节课的任务,还没来得及品味,铃声就响了。同学们,珍惜时间吧,莫让时光匆匆而过,到头来却一事无成,‘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课堂已硬生生地被打断,遗憾已定,教师适时的评价,巧妙地将课堂知识与现实情景“移植”和“嫁接”,真切地让学生感受到时光果然易逝,要惜时。文章主体已然升华。
面对课堂节外生枝的东西,担心“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不要怕,发挥教师的教育机智,及时调整预设教案,引导好,会是一堂“柳暗花明又一村”精彩纷呈的课堂。
精彩的口头评价,能激起学生课堂的自信,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催生学生认知的欲望。教师唯有深钻,挖透,多想,方可达到信手拈来的点化境界,使评价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严育鸿.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2]黄慧兰.新课程发展性评价――小学语文.[M]新华出版社,2013.12
[3]王崧舟著.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M]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8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注学生学情,酌情口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