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哲学专著,但是有非常丰富的哲学思想,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在哲学课堂的教学中,如果***治教师巧妙地运用一些国学知识丰富课堂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就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佳。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哲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巧用国学材料,使课堂效果事半功倍。
一、巧用典故,将哲学抽象理论故事化
哲学许多理论很抽象,许多刚接触到哲学知识的学生觉得听不懂,难理解。如果课堂只通过死记硬背书本知识是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甚至会使学生失去学科兴趣。有些课堂我们可以运用国学典故对抽象的理论故事化。
案例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课讲矛盾的概念
时,我运用《史记·范增列传》的开篇语:汉用陈平计,离间楚君臣。先讲述楚汉战争中楚汉的实力对比,再讲述刘邦用陈平的反间计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使楚力量削弱,汉得以扭转战局。简要陈述故事后再请学生分析君臣间的关系。
通过故事的陈述,让学生围绕君臣的关系去讨论得出矛盾的
概念。在接下来的授课过程中也紧紧围绕本故事情节和君臣关系的内容去解读教材内容,分析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通过巧妙地运用典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治课堂注入了活力。
二、巧用诗词歌赋,将哲学抽象理论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
哲学给我们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方法,当我们对哲学理论的理解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将所学的知识目标转变为理解相关知识的手段,在运用中加深对本理论知识点的理解。
案例2: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于人脑中的主观映象。但是对这一抽象概念许多学生不理解或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这里
运用意识的本质去解读古诗词中对春雨的不同描写,在具化抽象知识时也在理解抽象知识。
①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韩愈
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杜甫
③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寒食帖》苏轼
④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浣溪沙》秦观
春雨——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由于每个人的知识构
成、心理因素、生活状况等主观因素不同,每个人对春雨的认识和理解也不一样。通过诗词对春雨这个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解读,学生很清楚地知道了什么是客观存在、什么是主观印象。既理解了哲学的概念,丰富了哲学课堂,又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文化涵养。
案例3:矛盾具有特殊性的三个表现,在分析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时我运用了下面一首宋词去解读。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虞美人》)
同一个人,但年龄阶段不同,人生经历不同,思想也在变化,对待同一事物的心境也不一样。正所谓情随境迁,缘何也?矛盾具有特殊性也。通过材料引起学生心中的共鸣,让他们喜欢上哲学,喜欢上我们的传统文化。
三、巧用经典名言警句,体现哲学课程教学中的思想性
一堂好的***治课,除了完成既定的课堂教学内容外,还要体现学科特色,思想性教育无疑是***治学科教学的最大特色之一。传统文化中许多名言警句如果运用适当,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增强学科的思想性特点,并且能在整堂课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下面试列举一些经典名言的合理用处。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整
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③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量变和质变。
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世续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中华文化中经典名言警句数不胜数,不过多列举。这些名言警句大都有深刻的内涵,富有教育意义。在哲学课堂恰当的环节上适当地引用经典名言警句,画龙点睛,正面引导学生,以达到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
“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我们民族有无数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既有丰富的智慧,又有深刻的哲理。如果教师能在哲学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利用这些优秀的文化,让哲学和国学比翼齐飞,那么我们的哲学课教学既能授业解惑,又能传道;我们的学生既能学文,又能悟道。如果教师能在哲学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利用这些优秀的文化,就可以使我们的课堂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把我们民族文化的基因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保持我们民族的文化特色。
(作者单位 广东省东莞市麻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