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望着往昔,
不禁感到惊悸:
希望底阴魂正凄苍、悲泣;
是你和我,把它哄骗致死,
在生之幽暗的河流 ”
――雪莱
摘自雪莱短诗“那时刻永远逝去了,孩子!”
之所以在文章的开头引用用了这么一段略觉深沉、幽怨的短诗,其实是想应应近年来弥漫在北京各大艺术区久久不曾散去的“阴霾”之景。从解决“有无”问题、“去留”问题,再到如今进一步的“去伪存真”问题,我们都不知道以后还会有些什么总是那么“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等着。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我们应该有足够的理由,去记录真实存在与当下以及正在发生的所有一切。
绕过本质看表象
与热闹非凡的798等艺术区相比、费家村就显得十分沉默、低调了。当然,这也应该是属于画家村作为以创作为主的“大后方”该有的一份僻静,围绕在它周围的,除了密布的老式酒楼、残破不堪的早点摊、农机铺、五金店、汽配城,唯一的一个能提示这里与艺术有关的信息就是几个不是十分显眼的画框店、装裱商聚集处。费家村,初看其名,这里和北京地区成百上千的xx村、xx庄、xx营似乎别无二致,事实上,村口的那个京城村口通用的拱形黑色铁艺门头来看也确实如此,仿佛并没有因为其身份特殊而获得特殊照顾,其上挂着的造型经典的“费家村”三个金子更让人觉得兴趣全无。总之,这一切都无法让人将其与时下入日中天的宛若幻境般“艺术区”概念联系到一起。然而,也正是这个看起来绝不会与艺术有关的地方,在窘迫的表象下,村内的景象也因着它所承载着的份量而别有洞天。
早些年,大牌艺术家的进驻、外国画廊的“临幸”,使这个原本窘态万分的平凡小村突然与众多艺术庙堂同时出现在一个纬度而瞬间变得深不可测。如今,当事件所带来的繁华渐渐退去,留下的,就该是些许岁月的痕迹。步入村门,仍然不会立即感受到像其他艺术区那样强烈的“地域表征”,但放眼望去,一排排经过改造的厂房工作室还是颇具规模与冲击感的,若不是刚刚被那个经典的门头提醒,恐怕我连这里究竟是先有村还是先有艺术家都分不清了,其实,即使要追溯费家村的艺术区成形史,它甚至并不输于798。但无论如何,在这种中国特色的“非自然”结合下,当艺术遇见村,后者还是可以乖乖的让步了,正如前者遇见开发商一样。
浅入深出看未来
而在这个神秘的地方,费家村的村民们和“村民们”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答案是,如果你真的愿意做进一步的探访,就会渐渐的体会到那句天问――“艺术区,还会好吗?”,暂不说这里弥漫着的那股特有的僻静感和孤独感,就连路边肆意倒塌的厂院砖墙也显示出了某种令人伤感的断壁残垣般的意境,而更令人感到惊诧的是,在坍塌的墙体下,竟还有一部被压扁的汽车!这样敏感的画面在别的艺术区可不好见,根据一位艺术家朋友的提示,其实这个场景已经存在了数月之久,暂时还没听说与哪个艺术家或工作室有关。当听到这样的答案,因着先前的惯性思维,难免会有些令人“失望”,然而,再当我回神观看道路另一边那排排整齐的工作室所在地时,一座座大门紧闭的深墙高院,就瞬时显得与对面的残败、无人问津完全是两个世界,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高楼大厦与棚户区咫尺相望的情景,不同的是,处在基建同样薄弱的公共空间中,村民们和“村民们”应该没有“阶级对立”的感受了吧!
网上有两条关于费家村断网的小新闻也给我留下了颇深的印象,说费家村在年初的时候曾一度断网三天。相信不少人会有些来自潜意识的猜想――这是不是强拆或“清户”的前奏呢,以断网、断水、断子绝孙脚打头阵呢?而经过查证,起因竟是因为当地光缆线材被盗……;另一条则是某工作室院落看门的张大爷还是李大爷,在多年的耳濡目染下,也拿起了画笔,创作出了不少自己的作品……
此间乐、此间险,对于深居简出的大腕儿们来说或是习以为常,或是当了一道别有滋味的打趣风景,而最重要的还是看你心中的“蜀”是不是自己脚下站着的这片儿方寸。“谁叫你是艺术家呢!”一切的问题在这样的“拷问”面前,您还觉得它们是问题吗?而想给你们讨个说法的人们又偏偏多是“掷地无声”的结局。很多老师都表示自己的处境之尴尬、本质之弱势,让我们本能的义愤填膺,对此,我的想法是,艺术区也好、工作室也罢,在当今中国与其他产业相比,固然有它的危机与脆弱,但您们也得看咱跟谁比呀,也许对于千千万万的身在艺术区而不为艺术“屈”的“原住民”们来说,您们与***府、开发商的那些让人“呜呼”、“悲怆”的冲突,在他们眼里不过是“大土豪”和“小土豪”间的博弈与对垒,无关群众们除了“不明觉厉”和不得不被迫进入“看戏模式”外,又能怎么样呢?玩笑归玩笑,就这日子口儿,您工作室的所在地要是没点子闹,没些子是非,你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你是艺术家吧!?也全当是戏谑吧,当我们所面对的一切开始不再那么完美的时候,纵把它们当成平淡生活中的那一点儿调剂,也并不算什么耻辱。
“那时刻永远逝去了,孩子!
它已沉没,僵涸,永不回头
……”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艺术区手记·之三】费家村:“画家村”不是“vill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