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学作品恰当地运用色彩的美,能够提高其文学美。本文以大量文学作品实例证明了色彩的作用;但文学作品是通过人们的想像和联想达到感染读者的目的的,因而在运用色彩时应符合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并符合色彩对比与和谐相统一的规律,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读者的已有经历或感受,从而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
关键词:色彩;运用;规律
收稿日期:2007―01―06
作者简介:唐海宏,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文教学。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它需要读者凭借想像与联想去感受作家描绘的世界。而想像除了依靠记忆,是无法超越知觉的范围。在各种感知中,对于色彩的感受最容易被回忆起来。因为世间万物往往首先以其色彩打动人,唤起人们的美感认识,使人留下深刻印象。就像去香山看红叶,令人首先怦然心动的不是红叶的形状而是红叶火红的颜色,令人经久不忘的也还是红叶的颜色。所以在文学作品中恰当地运用色彩调动读者的感知,使读者产生共鸣,往往会起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一、色彩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一)使描绘的景物更加生动
色彩最能刺激人们的视觉感官。恰当抓住景物特征描绘景物色彩,能够使读者想像和联想到与之相关联的画面,如睹其物,如见其形。例如杜甫《绝句四首》中有名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将“黄鹂”与“翠柳”、“白鹭”与“青天”两个生动的画面统一在一起,色彩鲜明,体现了一种简洁但却清新明快的美,取得了较好的美感效果。
(二)使刻画的人物更加鲜明
文学作品刻画人物时往往要描写人物的外貌,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因此恰当运用色彩不但能使人物形象鲜明,而且能揭示人物的命运及性格特征。例如白居易在《卖炭翁》中运用阴冷灰暗的色彩形象地描绘了辛劳贫苦的卖炭老人的肖像:“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同时也暗示了老人悲凄的命运,引起读者对老人的无限同情。
(三)使抒发的情感更加浓郁
情感是抽象的,为了让读者更好地感受自己或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作家们常常借用多彩的景物去抒情,使情感抒发变得具体化,从而增强了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鬈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黄河浪《故乡的榕树》)这团团的“绿云”,这“金黄”的阳光下的一幅祥和、悠然、安逸的美景,不正是作者对故乡深切怀念、向往情感的抒发吗?
又如“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通过“碧天”“黄花”描绘了萧索的秋景,同时也体现出女主人公崔莺莺的凄凉心境,以至于竟认为红叶不是被霜染红的,而是被她的伤心泪染红的。
(四)使表达的主题得到深化
主题,是作品的思想内核,主要通过形象的画面和情节自然流露出来的。描绘事物的色彩会增加画面及情节的形象性,从而使主题更为深刻、突出,加深读者的理解。
例如鲁迅《故乡》在海滨月夜一节中,把“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几种清新明快的色彩组合到一起,显示出幽静清丽、充满生机的环境及少年闰土的聪明活泼、矫健伶俐,这些又都与眼前“苍黄天底下”萧条破败的故乡及中年闰土的衰老麻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深化了主题。
由此可见,在文章中恰当地运用色彩的确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那么运用色彩时如何才能做到恰如其分,使作品为此而迭彩生辉呢?
二、色彩在文学作品中运用的规律
之所以世界会呈现出缤纷色彩,主要是通过光线照射而引起了物体的反射和吸收不同色光的结果。因此光线的明暗及外界环境的渲染映衬会对物体的颜色产生一定的影响,或者说是某些变化。这样一来,文学作品在描绘物体颜色时,就不仅要符合物体在人们观念中的固有色彩,还要考虑到外界因素对其色彩变化产生的影响,这样才会真实感人,引发读者相应的联想与想像,从而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和体会。
(一)符合客观真实的原则
1.符合一般情况下的色彩真实
在正常的日光照射下,草是绿的,花是红的,水是无色的……这些都是我们凭借日常经验总结出来的,所以也是最真实可信的。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脍炙人口,因为“绿”字不仅富于动感,而且符合人们对春天的视觉感受,只一字就将春天满眼的绿色、蓬勃的生机展现纸上,描绘出江南初春时那光彩夺目的景色。这反映了物体色彩普遍的真实性。
再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描写月下荷花颜色时写到:“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这里的“白花”即月下的荷花。作者为什么没写漂亮的“粉色、黄色”呢?这就是考虑到了白天与夜晚光线的不同。因为本文是月下观荷,月光的照明度仅有阳光的一百万分之一,所以即便白天荷塘里有粉色、黄色的荷花,月下也无法仔细分辨出,只有“白花”最符合人们夜晚视物的特征,也最真实。
2.色彩运用应符合色彩对比与和谐相统一的规律
两种不同的色彩放在一起会形成明显的对照或引起视觉上的变幻,这就是色彩对比。色彩对比应该是和谐的,即有对比才能使色彩鲜明、生动、活泼;有和谐才能使整个画面完整统一,文学作品中运用色彩表现美的事物时应该遵循这一规律。
一般说来,符合人们视觉习惯的色彩对比,才是和谐的。和谐的色彩对比大体上有4种情况:
(1)邻近色的对比。邻近色是指色相比较接近的各种颜色。如光谱上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各色就能依次衔接,看起来既鲜明生动又和谐统一。例如前面提到的黄河浪《故乡的榕树》中有关故乡景色的一段文字之所以能给人以回味无穷的美的享受,原因就在于作者将邻近色“绿”与“黄”融进一个画面,从而创造出一种温馨祥和的意境。
(2)同类色的对比。同类色是指同一种颜色加入不同量的白色或黑色而产生深浅不同的各色,例如深红色、浅红色都是红色的同类色。同类色的对比可以使画面色调更加强烈,形象更加鲜明。
例如“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深红”与“浅红”一深一浅的同类色对比使浓者更浓,淡者更淡,将一派桃花烂漫的景色跃然纸上。
(3)对比色的对比。对比色的对比就是色别不同而且没有共同成分的色彩的对比。例如三原色(红、绿、蓝)对比、三补色(黄、品红、表)对比及互补色(红与青互补、绿与品红互补、蓝与黄互补)以比都属对比色的对比。和谐的对比色的对比原则为:多量的冷色与少量的暖色对比、浅淡的冷色与暖色对比。
补色中等量的红色与绿色放在一起时非常刺眼,效果并不好,但是多量的绿色与少量的红色对比时,却让人感到很和谐,很悦目。就像王安石在《咏石榴花》中所写的“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诗中将“万枝”绿叶与红色“一点”相对比,红色虽少但却动人,并且能够显示出石榴花即将怒放的势头。
这类对比色的对比以其醒目、明快的特点在许多文学作品中被运用,例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白居易《忆江南》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中的“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等。
(4)消色、光泽色与其它色的对比。消色包括黑、白、灰色,光泽色包括金、银色,它们与任何一种颜色都能够衔接,使色彩和谐悦目。例如刘禹锡《望洞庭》中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将洞庭的水比作白银盘,将洞庭的山比作青螺,通过银白色与青色的对比,相互映衬,使银白色更加澄净、青色更加苍翠,从而展现出洞庭山水的清新秀丽之美。
(二)色彩运用应符合人们的感情因素
文学作品中描绘的色彩虽然需要人们通过想像或联想去感受,但它仍然会间接地对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影响,而且还能激发人们一定的情绪和感情,这就是色彩的感情因素。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与人们丰富的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红色代表着热烈、喜悦、勇敢;绿色代表生命、活泼、和平、希望;黄色代表光明、高贵、丰收;蓝色代表崇高、永恒、宁静;白色代表明净、纯洁、朴素、坦率;黑色代表严肃、恐怖、神秘、寂寞;灰色代表忧郁、伤感、低沉等。
恰当运用色彩的感情因素,能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增添作品的美学价值。如孙犁《荷花淀》中写女主人公时就巧妙地运用了白色给人的感情作用:“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的世界”,这里的“洁白”与“银白”描绘出月光下令人陶醉的素洁宁静的优美环境,给作品饰上了一层清丽明静的底色,对女主人公的美好形象也起了衬托作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色彩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