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木雕十二扇屏风高345厘米,宽624厘米,形体高大,精雕细镂,气势恢宏。屏风所雕刻的题材丰富多彩:有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有耳熟能详的戏曲情节,有百看不厌的历史小说,诸如“二十四孝”、“蓝关雪”、“三娘教子”等等,更有直接反映当时社会民众生活的渔、樵、耕、读等现实题材;还有梅、竹、牡丹、龙凤、狮、虎、仙鹤、灵芝等名花异卉、奇珍瑞兽,以至博古器物等等,尤为突出的是体现儒家伦理思想核心的“孝道”的“二十四孝”故事。
屏风的人物故事采用高浮雕、镂空雕、通雕、立体雕等技法精雕细刻而成,将金箔依贴于所刻木雕的表层,既起到了防潮防腐的作用,又彰显出庄严华丽、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金木雕艺术由于工艺精细,用料考究,制作成本高,明清时期常常流行于东南沿海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金木雕的主要产地集中在潮汕地区的五华、兴梅、潮州及福建永春、莆阳一带。该屏风四周的木雕风格属典型的清代福建莆阳地区金木雕风格。福建莆阳地区木雕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素以精微透雕著称。
屏风木雕外框系铁力木材质,涂饰老漆。金漆木雕部分采用的是樟木。樟木又称香樟,盛产于浙、闽、粤、赣地区。樟树里含有一种樟脑精,清香提神,不蛀不腐。其质地柔韧细腻并不坚密,易于奏刀精雕细刻。该屏风每一扇的上下部分皆刻得层层叠叠,玲珑剔透。深雕和透雕可达三层的空间,把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置于一个立体的画面之上,有条不紊,惟妙惟肖,极具“多层镂通,玲珑剔透”的南方雕刻风格。经专家、行家对实物考证,其工艺为清中期作品。
该屏风的装饰工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黑漆装金”,以黑色的漆料作底,然后铺上金箔,色彩反差强烈,夺人眼目。该屏风的第一和第十二块上的对联装饰便是。二是“五彩装金”,是以青、大绿、紫红、粉黄装彩,再以金色烘托,形成五彩缤纷、金碧辉煌的效果,此屏风的上下几组雕刻风格便是。
屏风的中心部分为朱漆金书(围屏中间原配山水画作已失)。从落款断定,这件屏风是民国十八年,福建莆阳显贵为其母李氏祝七旬寿庆而做。由著名书画家王乔年选文,陈祖荫手书,字迹工整秀美,文辞华丽。后配朱漆金书结合十二扇围屏,形神兼备,通体一气,蔚为壮观。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清铁力木金漆木雕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