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是幼儿美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的形成、发展具有制约性。章分析了幼儿美感发展的过程与特点,为家庭美育提供了重要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美感发展;家庭;美育
幼儿的美感教育是幼儿的审美教育,它是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和丰富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也就是以各种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和活动形式达到丰富幼儿情感世界、提高幼儿审美水平、审美情感,使幼儿得到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一、幼儿美感的发展
幼儿美育是建立在幼儿美感的发展基础上的.幼儿美感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美育的特殊性。“美感”就是人们在审美和艺术审美过程中所激起的具体的感受和体验,是一种包括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的综合性心理过程。美感作为一种审美状态,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感受,涉及到对美的对象的感知、理解和想象。幼儿在不同阶段,对美的感知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一)0~1岁,对美的模糊反应期
美感是人的一种高级情感。但这并不意味着婴儿对美的事物没有反应,如果给婴儿播放有微风和海浪声音的录音,能使他们感到安宁和愉悦,这表明婴儿能对美产生反应。只是,婴儿对美的事物的感知是模糊的,在情绪上也只是表现为笼统的愉悦感。2个月后,婴儿对颜色已有很好的知觉了,4个月的婴儿对颜色有了偏爱,红色最能引起儿童的兴奋。半岁左右,婴儿开始主动地对音乐做出反应,他们会转向发出音乐声的地方,并做出高兴的表示,他们还会连续地晃动身体,对音响做出反应。
(二)1~3岁 ,美的本能创作期
1岁后,幼儿开始喜欢在纸上乱画(涂鸦)。这时,幼儿并没有画画的意识,他们的兴趣集中在手的运动和纸上留下的痕迹。他们最初的涂鸦画是一些点或无序无向的线,然后是涡状的乱画***形。两三岁的幼儿涂鸦中出现了圆形,他们会给自己画的***形命名,出现了象征的萌芽。1岁后,幼儿会自发、本能地创作“歌曲”。这种“咿呀之歌”与幼儿的咿呀学语不同,有不同的音高、节奏。2岁后,幼儿创作的“咿呀之歌”会有明显进步,歌曲中已经有了重复和变化,向着较规则的模式发展。1岁半的幼儿已经有试***使自己的动作与音乐节奏相协调的迹象。
(三)3~7岁,审美形式化时期
3岁后,幼儿能够感受线条、形状、色彩等符号所表达情感、意蕴。4岁这个阶段的幼儿已形成一定的审美趣味,能发现生活和自然中的美,他们沉浸于对美好事物的感受中,并能够表达出对美的赞叹之情。5岁幼儿凭着强烈的直觉,说出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说,幼儿对艺术作品的内在含义是通过直觉来把握的。表面上看,幼儿是一种突然涌现出来的感受,但实际上,在美感产生的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是内心世界中的一种特定的审美倾向性,这种审美倾向性是与儿童特有的生活经验和事物的外部形式(线条、颜色、节奏、平衡、变化、统一等)形成的整体印象有关。也就是说,幼儿的美感具有了形式化的特征。
二、幼儿美感教育的特点
(一)形象性
美育肯定是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完成的,美的事物和现象是凭着欣赏者的感官可以直接感受到的。比如,天空是美丽的,指的一定是具体的天空,而不是抽象的天空,它的美也必须通过具体的蓝天、白云等干净的颜色表现出来,幼儿只有感知到了具体形象的美,才能领悟美的意境。
(二)感染性
美育都要通过美的事物,激发人的感情,引起人的共鸣,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愉悦和满足。无论是面对艳丽的花朵、明媚的阳光,还是聆听优美的音乐,以及文明的语言和良好的行为,人们都会心情舒畅,为之动情,最终达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三)社会性
美是客观的,是不以欣赏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仅社会美、艺术美是社会的,自然美也是社会的。美育的社会性表现在它对于社会的依赖。感知、创造美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一种社会现象。美虽然可以离开某个或某些具体的欣赏者的感受而***存在,但美育不能离开社会实践的主体——人,不能离开人类社会。
三、家庭美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为孩子营造一个洋溢着美的家庭环境
家庭为幼儿创设一个美的生活环境,使幼儿经常感受环境中的美,是萌发幼儿感受美的能力和表现美的情趣之有效手段。因为审美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它是对人的心灵的陶冶,只有天长日久, 点滴滋润, 才能产生深刻而久远的效果,比如:共同布置美丽、舒适的家;在阳台上种植花草;幼儿拥有喜欢的书和书架;家庭中时刻洋溢着温馨、友爱、美好。
(二)让孩子融入丰富多元的社会文化生活中
欣赏艺术作品是美感教育的最重要方式,父母要善于利用优秀的艺术作品和音乐、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对孩子进行美感教育。绘画也是一种重要的美育形式。欣赏绘画作品,能使人的感官获得美的享受,创作绘画作品,则使人的精神超越现实的束缚,获得***。让孩子观察、分析事物的色彩、形状、线条、明暗,考虑如何感受和了解材料的形、色、质、量,如何合理选择适宜的创作工具,如何运用适当的方法表现。
(三)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美育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它充实了幼儿的生活, 活跃了幼儿的身心, 在审美上给了他们无穷的乐趣。幼儿在自愿的、自由的游戏中,反映生活中美的事物, 美的行为, 美的语言。五花八门的游戏种类,各式各样的玩具,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给幼儿带来极大乐趣,使他们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从中受到美的教育。
(四)大自然是对幼儿进行美感教育的丰富源泉
父母要经常带孩子走进自然,感受自然之美。蔚蓝无垠的天空,汹涌澎湃的大海、千姿百态的鱼虫鸟兽、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瑰丽的色彩、生动的形态、动听的音响、神奇的变化会使孩子感到其美无比、其乐无穷。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能让幼儿认识和欣赏自然美,这些广博恒久的美永远驻足在幼儿的心灵中。
参考文献:
[1]洪维.美学基础与幼儿美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09—110
[2]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
[3]王花,王玉.本能的缪斯:儿童美感的发展[J].家庭教育(幼儿家长),2007(3):28—30
作者简介:
袁佳,女,1970年11月出生,湖南新化人,本科,深圳市福田区机关第二幼儿园老师,小教高级。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幼儿的美感发展与家庭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