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历来是雕刻家和艺人们喜爱的创作题材,在寿山石雕中它常常被赋予聚财的含意,如“刘海戏蟾”或“蟾衔金钱”等。高级工艺美术师黄宝庆近日创作的寿山石雕《刘海》,在表现手法上别出心裁――初观之,似无特别之处,细品之,方能见作者独运匠心。
《刘海》是由一块貌不惊人的寿山坑头石雕刻而成,主要特点有二:一是取巧,自然天成;二是巧思,令人回味无穷。
“取巧”本是寿山石雕创作中的基本功,指的是根据寿山石的天然色彩、纹理,经精心取舍,使之色彩浑然天成,恰到好处。这块用于雕刻《刘海》的坑头石并不特别通灵,只有上部隐含白色块,大面积的灰黑色块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其间尚夹杂一些细小的白色块,如何取巧成为这件作品创作成败的关键。
黄宝庆选择白色作为画面的中心,用以雕刻刘海的头像,给人一种“刘海”俯瞰人间的感觉;而大面积灰黑色块,如同大地一般,以黑衬白,以白显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许有人认为这“取巧”过于普通和简单,然而了解寿山石雕刻的人都知道,越是简单的取巧,越能显现出作者不同凡响的功力,这件《刘海》貌似稀松平常,其间却蕴含着作者深奥的艺术理念和不懈的艺术探索。
“夫画者,从于心者也。”如何从传统的石雕繁缛复杂的构***中化繁为简、巧妙构思在寿山石雕创作中也十分重要。寿山石雕中的“相石”实际就是构思,大凡观察石头,并不是无心或无目的观察,而是用心观察,同时自然构思,这块石头适合表达什么以及怎样表达,然后再进行创作。
《刘海》就很好体现了作者的构思和创作意***。首先,黄宝庆以“实”显景,通过精心刻画刘海头像,突出主题,从“刘海”的眼神,延伸出无形的金钱和金蟾,幻化出画面之外的故事。当今社会“金钱至上”的观念为一部分人所推崇,因此许多工艺师在雕刻这类题材时,重点大多放在精心雕刻一串金钱或一只金蟾,以凸现“刘海戏蟾”的典故,使作品更有卖相。黄宝庆则一反常态,不去刻意点题,而是将“实物”的金钱、金蟾等虚化,着重刻划“刘海”的眼神和笑靥,取其嬉笑人间物欲、置金钱于身外的清高。
其次,这种虚与实、白与黑的对比,拉开了空间的距离感,不仅使观众能产生一种视觉愉悦,更是体现“金钱”本为身外之物的画龙点睛之处。换句话说,虽然对比的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段,但表现的却是“家”与“匠”的分野。艺术家的创作思维往往与他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作为一个从福建工艺美术学校雕塑专业毕业的雕刻者来说,黄宝庆通过《刘海》这件作品,还表达出了他独特的雕刻创作理念,即:一切艺术都以简洁为美,寿山石雕亦不例外。
笔者认为,时下寿山石雕业界有一味追求“佳石”的观念,似乎石质佳美才能有很高的创作和收藏价值。现实中田黄等名贵寿山石固然是创作的佳石,但大量普通的寿山石,虽非“国之瑰宝”,但也有其精妙之处,只不过要通过巧妙的构思和适当的艺术手段来凸现它的美感,才能“点石成金”。此外,黄宝庆的寿山石雕《刘海》还给我们另一种启示:创意是艺术的生命之源,灵感来自于日常积累,大凡有艺术追求的人,他的胸襟必然宽广,视野必定开阔,这样他才能心无羁绊地在艺术世界里自由驰骋。(责编:戴莹)
(作者系福建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秘书长,高级工艺美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