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0后”作为指称出生于1990-1999年间的人群,近年来频频出现于新闻报道中,建构着“90后”的媒体形象。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国青年报》新闻报道中呈现的“90后”形象进行了描述和解读。
【关键词】“90后” 《中国青年报》 媒体形象
新闻报道在建构人群的社会形象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美国心理学教授劳伦斯・斯滕伯格通过民意调查发现,当今美国的成年人对青少年的看法相当消极,这一部分是由于当代大众媒体对青少年过分消极的描写,这些描写夸大了青少年参与犯罪、***、性乱和多种冒险活动的普遍程度(Males,1998)。①那么,我国媒体是如何报道并建构当下青少年中最活跃的“90后”群体形象的呢?本文选取《中国青年报》作为研究样本。
一、样本选择
《中国青年报》是团中央机关报,在全国数十家青年报中,它是报道“90后”的主要原创媒体,以其为样本考察“90后”形象具有典型性。
二、时段与样本抽取
本文以《中国青年报》的***网站――中青***为新闻搜索平台,抽取 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之间新闻标题中出现“90后”字样的新闻报道,获得总样本564篇,采用系统抽样,分段间隔k=4,取样110份。
三、类目建构说明
1、报道内容
01社会、02科教、03体育、04***事、05财经、06娱乐、07时***、08文化
2、媒体议题
01名人新闻、02不良行为或(涉入)刑事犯罪、03婚恋(两性)问题、04校园生活、05成长/创业、06娱乐/消费行为/亚文化、07体育竞技、08人格特质、09参***/***训、10社会公益活动/成人礼
3、消息来源类型
01“90后”成员、02记者/媒体/作者本身、03***人士、04专家、05各类咨询机构或科研团队的调查报告、06家长、07教师、08网帖、09、一般社会人士 (包括新闻当事人)
4、报道立场
01肯定、02中立、03否定
记者或媒体以赞许、褒奖的语气进行报道,并使用了倾向明显的褒义词,即为肯定立场;客观呈现事实,评价中肯,即为中立立场;若在报道中有明显的贬义词,有意放大与公众无关的负面细节则为否定立场。
5、“90后”一词所指代的对象
01单独个人、02十人之内、03数十人、04百人以上
6、新闻标题与内容的契合程度
01非常符合、02符合、03有点不符合、04不符合、05非常不符合
7、新闻中的“90后”形象赋值
“形象”作为名词属于文学理论范畴,原指文学艺术作品中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形状和姿态的生活***景,主要指人物的神情面貌和性格特征,但也包括所描写的具体的景物。因为它是生活的典型和概括,因此它是生动的、完美的,而且能激发人们的思想感情,唤起人们的丰富想象和生活联想。②新闻报道作为反映现实的一种文本,也在塑造着时代的生活***景和群体的精神面貌、性格特征。本文在分析新闻报道中“90后”形象时,主要是通过以下18 个暴露频次较高的指标来呈现的:法律意识、自理能力、性观念与、婚恋观、心理素质、消费与金钱观、学习态度、能力与特长、话语方式、社会公益观、心理特点、精神面貌、对流行文化的态度、亚文化认同度、防范意识、社会意识、人际关系、衣着打扮。
每个指标按程度的不同分别赋值1-3,2 为中介值。如果该项在某个样本中没有体现,则记为0。
四、统计分析
针对类目A-F本文使用EXCEL对所搜集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针对类目G则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和分析。主要结果如下:
1、《中国青年报》报道中的“90后”正面形象突出
对110篇报道样本中的“90后”形象指标进行赋值统计分析后,为了对比明显,本文在同时间段以百度新闻搜索引擎为工具,采用系统抽样选取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标题中含“90后”的新闻报道样本14685篇,经过二次抽样,保留653篇进行了内容分析,类目建构参照上文。
将《中国青年报》样本与2008-2010年总体样本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平均值可以发现,《中国青年报》新闻样本中呈现的 “90后”形象特点有15项不同程度地高于2008-2010年的总体样本,具体可解读为:自理能力强;心理素质好;学习态度好;消费节俭、金钱观偏于理性;能力与特长突出;话语方式理性;社会公益观与社会参与意识较强;心理特点积极健康;精神面貌良好;人际关系良好;追捧流行文化但比2008-2010年总体样本中呈现的理性一些;性观念与偏向于开放但比总体样本中程度稍轻;衣着打扮属于一般水平。只有法律意识比2008-2010年总体样本中呈现的稍差,婚恋观比2008-2010年总体样本中呈现的更为开放;对亚文化的认同度与2008-2010年总体样本中呈现的持平。整体看来“90后”在2008-2010年总体新闻样本中正面形象居多,而《中国青年报》所呈现的“90后”形象比之更为积极正面。
通过标准差能看出《中国青年报》在选题时更关注“90后”消费与金钱观、能力与特长、话语方式、心理特点、精神面貌、对流行文化的态度、亚文化认同度、防范意识等方面的异常性,因而这8项标准差与2008-2010年总体样本相比偏大;而2008-2010年的总体样本更关注的是“90后”的法律意识、自理能力、性观念与、婚恋观、心理素质、学习态度、社会公益观、社会参与意识、人际关系、衣着打扮等10个方面的异常性。
2、从报道内容和报道立场来看,《中国青年报》在报道“90后”时以爱护为主
表1:《中国青年报》报道“90后”内容的篇幅及比例
《中国青年报》报道“90后”以社会新闻和科教新闻为主,共占样本数的89%,而在2008-2009年总体样本中的“90后”报道则以社会新闻和娱乐新闻为主,共占样本数的48%,科教、文化、体育、***治新闻比例相对较少。
《中国青年报》报道“90后”时持否定立场篇幅占样本数的8%,持肯定立场的占35%,持中性立场的占57%;而2008-2009年总体样本中持否定立场的占16%,肯定立场占40%,中性立场占44%。“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正面宣传为主”的理念在报道“90后”的新闻中比较明显。
3、从媒体议题来看,《中国青年报》对“90后”的报道,以成长、创业、学习等为主
在样本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成长/创业类议题(占27%),其次是校园生活(占15%)和娱乐/消费行为/亚文化(占15%),不良行为或(涉入)刑事犯罪议题占7%,其他类较少。
相比起来,2008-2010年总体样本中“90后”报道娱乐/消费行为/亚文化主题占总样本数的25%,报道“90后”名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成人礼、参***/***训、体育竞技、成长/创业、校园生活之类倾向于正面的议题共占47%,“90后”人格特质、婚恋/两性问题等中性议题共占样本总数的10%,对“90后”不良行为和犯罪行为的报道占总样本数的18%。
表2:《中国青年报》报道“90后”的各类议题篇幅及比例
4、从新闻操作手法来看,《中国青年报》报道“90后”时,消息来源不够多元化
所选样本中采用单一消息来源的篇数占57%,采用两种消息来源的篇数占33%,采用两种以上消息来源的篇数占10%。2008-2010年总体样本中采用单一消息来源的篇幅占总数的54%,采用2-3种消息来源的新闻占总数的44%,5-7种消息来源的新闻占总数的2%。
在《中国青年报》对“90后”的报道中,34%的消息来源是“90后”成员,25%是记者/媒体/作者本身,15%是专家,其他种类相对较少。在2008-2010年的总体样本中,“90后”成员作为消息来源仅占18%,以记者/媒体/作者本身作为消息来源的新闻占总数的41%,其他都相对较少。
表3:《中国青年报》报道“90后”选择消息来源类型的频次及比例
此外,从报道准确程度来看,《中国青年报》报道“90后”时91%的报道标题与内容契合程度较高,而2008-2009年总体样本中22%存在标题与内容存在不同程度的游离,往往出现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夸大、产生歧义等问题。
五、结论与讨论
1、针对“90后”的报道,《中国青年报》在报道上以引导为主,在选择新闻题材方面,稳妥是主要特征,正如该报《冰点》前主编李大同所说,该报的年龄视角是“准中年的”。《中国青年报》从“把关人”层面有意过滤了一些网络上热炒或都市类媒体重点报道的“90后”不良行为。
2、采用多元消息来源是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必要方法,媒体在报道时应加强消息来源的多元化,给“90后”更大的话语平台。《中国青年报》样本在采用多元消息来源方面比2008-2010年总体样本稍差,但标题与内容契合程度更高,这似乎说明采用多元消息来源并不一定能确保新闻更真实,记者把握事实的能力与消息来源的质量更为关键,这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
参考文献
①劳伦斯・斯滕伯格 著,戴俊毅 译:《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21
②CNKI概念知识元库
③李大同:《冰点故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21
(作者: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1届新闻学硕士,主要从事新闻采写、新闻理论教学研究,目前是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
责编:姚少宝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青年报》呈现的“90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