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瑞兽葡萄镜作为唐代最为典型的铜镜品种,其独特的葡萄纹与瑞兽纹的结合,以及所运用的高浮雕表现手法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大多将其视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但是关于瑞兽纹与葡萄纹饰的传入并为何在唐代如此大手笔的用于铜镜的装饰,一直是学术界热门的话题,存在多种问题。因此,本文拟根据唐代瑞兽葡萄镜的纹饰特点入手,对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流行原因作重点论述。
关键词:唐代;铜镜;葡萄纹;瑞兽葡萄镜
中***分类号:K8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078-01
一、瑞兽葡萄镜及其纹饰的特点
“海兽葡萄镜”之名出自清代梁诗正等奉敕纂修的《西清古鉴》。另外,亦有少部分学者称之为“葡萄瑞兽镜”、“葡萄海兽镜”、“葡萄天马镜”、“葡萄鸾兽镜”、“瑞兽葡萄镜”。本文将引孔祥星先生所称“瑞兽葡萄镜”之名。
(一)葡萄纹
葡萄是西来的,但多子多福的思想是中国的。葡萄早在汉代就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种在上林苑。而“葡萄”一词也是外来语的音译,《史记》、《汉书》中均称“葡萄”,《后汉书》中称“蒲萄”,后来才逐渐使用“葡萄”一词。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唐朝,中原地区葡萄种值业和酿酒业得到大发展。《太平御览》卷844中记载,唐太宗“及颇高昌,收马如葡萄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上自损益造酒。酒成,凡有八色。芳香酷烈,味兼醒盎。既颁赐群臣,京师始食其味。”这是我国史书上第一次明确记载内地用西域的方法酿造葡萄酒。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葡萄早已在汉代就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但是在唐代,葡萄的种植才得以普及。而铜镜作为日常生活所用之物,所选用的花纹的初始意***定然会采用当时较为普遍流行之物,因此将其纹样铸于铜镜之上也就是当然的了。
(二)瑞兽纹
铜镜中瑞兽纹的发展经历了“禽兽--神兽--瑞兽(海兽)”这样一个过程,可以说兽的形象是西来的,但是兽的意向是中国的。在汉代的铜镜中,大量的出现禽兽纹,此时的“兽”,大多受到以前青铜器纹饰的影响,饕餮纹、蟠螭纹数量庞大,也被引用到了铜镜的装饰中,这被视为是符号化了的兽的形象,是凶猛的禽兽。而随之将中国古代传统的四大瑞兽的造型引入到铜镜纹饰中,兽的形象开始神秘化,成为“神兽”的代表。而到了隋唐时期,这些神秘的,符号化的神兽逐渐演变为代表祥瑞吉利,造型也不如先前那般凶恶,极富有人性化的“瑞兽”。而在唐代的瑞兽葡萄镜中之所以有“海兽”这一说法,是因为古时我国素有“海内”、“四海”的称谓,在缺乏知识的愚味时代,中国人将从遥远的地方引入的东西都冠以“海字”,以表示不是中国本土所产,比如:海棠、海石榴等等。瑞兽葡萄镜也被称为“海兽葡萄镜”、“海马葡萄镜”,并非这种兽就一定是海上的物种,或者就是海马,只是表明这种造型奇特的“兽”不是本土所产的物种。那么究竟这种兽是哪种动物的原型,历来都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狮子,也有说是狐狸、马,还有说是鹿、虎,其实这些都是可以认可的,因为“瑞兽”本来就是一种***腾崇拜的文化现象,就和中国传统的龙一样,是很多种动物的综合体,那么,对于唐代瑞兽葡萄铜镜中出现的瑞兽形象,被认为是狮子为原型的动物可靠性最高。因为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在铜镜上出现过,又称“狻猊”(传说是龙的第四个儿子,形如狮)。中国大陆的狮子都是西域等国贡品,并且随着佛教艺术的传播发展,狮子被再次神化,与中国传统的龙***腾结合在一起,“狻猊”,(就是传说中龙的第四个儿子,形如狮,好吐烟,常立于香炉坐之上)。而且佛教壁画中也有文殊菩萨骑狮子的题材。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狮子是真实存在的,是西来的,但是狻猊是不存在的一种神化了的意向,人们普遍认为狻猊就象征吉祥威严,也能辟邪。而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镜子除了可以照面饰容之外,也常被用来置于宅中辟邪照妖,因此,将这样的瑞兽纹饰铸于铜镜之上,就理所当然的了。
二、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流行原因
(一)唐大***门,受外来文化冲击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由于经济发达,文化在当时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虽早在汉代就有在纺织品、建筑构件上使用过葡萄纹的记载,但都只是少数,而在古波斯、拜占庭帝国等西域地区,葡萄纹广为流行。唐时,这些国家频繁与中国贸易往来,基于对外交往和文化交流的活跃,工匠们也巧妙的把中国传统的瑞兽纹与葡萄纹结合起来,并大量的运用到铜镜纹饰中,这是唐文化兼收并蓄特点的一个真实写照。不仅瑞兽葡萄镜在当时备受中国统治阶级与百姓的热棒,远在日本(***一)伊朗(***二)等海外国家也是极盛一时。曾被日本学者称为“凝结了欧亚大陆文明之镜”。是东西文化艺术融合的产物。
(二)唐王室血缘关系,进一步冲破民族文化习俗的壁垒
唐朝的社会文化之所以充满开放气魄和创造精神,客观方面是源于适逢外来文化冲击和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背景;主观原因在于李唐王室因血缘关系进一步冲破了民族文化习俗的壁垒,同时也淡化了中外文化的界限。对于异族和异国文化元素,不是采取故步自封的态度或者排斥手段,而是以一种有取舍的选择性吸收,将外来文化“取我所需,尽我所用”从这一点就很有力的说明了为什么在唐代,才将葡萄纹,这种来自于西域的纹饰与中国传统意向的瑞兽纹结合一起,铸造于人们整冠易装的铜镜之上。瑞兽葡萄镜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不仅传承了古老华夏的传统特质,与此同时又吸收与借鉴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在唐朝出现并盛行。
(三)重佛抑道使之流行
上文中已经提及,瑞兽葡萄镜在武则天时期最为流行,无论从出土器物的数量以及纹饰、铸造工艺都进入了鼎盛时期。这是因为,在武则天时期正好是唐代三百年来唯一一段崇佛抑道的时期。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来,历经魏晋南北朝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续高僧传》卷二十五,《慧乘传》记载,武德八年,李渊正式颁布《先老后释诏》:“老教孔教,词土先宗,释教后氽,宜崇客礼,令先老、孔次、末后释。”明确规定道教在佛教之上,制定了有唐一代奉道教为皇家宗教的崇道***策。唐明***以来,前三位皇帝对道家的优厚都达到了无以厚加的地步,但继武则天取李唐而代之,则极力推崇佛教,打击道教,借佛僧法明之口,广造舆论:“武后为弥勒佛转生,当代李唐为天子。”在其执***的几十年岁月中,大肆营造佛教寺庙,并以皇家之力开窟造像,尽力扶持佛教,在其影响下,社会各行业也必然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瑞兽葡萄镜因其独特的历史地位成为唐代众多铜镜中的一枝奇葩。独特的瑞兽与葡萄纹相结合,不仅传递出了多元文化相交融的信息,同时也见证了唐代中西文化的交流。成为研究唐代中国与外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物,更是唐代断代的最佳物证。作为一面历史的镜子,它映照出了唐,这个强大帝国的侧影,历代,也只有唐朝才能配得上如此铺张华丽的纹饰,后世各朝铜镜均不能出其右。所以瑞兽葡萄镜被称为唐镜的代表、唐代手工艺的奇葩,试想,如花般娇艳的女子坐在梳妆台前,对着这样一面精美的瑞兽葡萄镜轻描娥眉,梳理云鬓,该是怎样一副惹人爱怜的画面啊!
参考文献:
[1]孔祥星、刘一曼.中国古代铜镜[M].文物出版社,1984.
[2]徐殿魁.唐镜分期的考古学探讨[J].考古学报,1994(3).
[3]杨忙忙、杨***昌.唐金背禽兽葡萄镜钙化绣的清楚及研究[J].考古与文物,2006(5).
[4]管维良.中国铜镜史[M].重庆出版社,2006.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谈瑞兽葡萄镜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流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