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陆画也称“水陆帧子”,是佛教寺院举行水陆法会时供奉的宗教人物画。甘肃省民乐县博物馆所藏116幅水陆画皆为明清遗物,质地有绢、布本两种,用金银粉、石青、石绿、朱砂等矿物颜料绘就,颜色至今鲜亮如故。画面工笔重彩,色彩绚丽,堪称珍品。它们与敦煌壁画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被称之为“可移动的敦煌壁画”,是河西地区独具魅力的文化遗产,对研究中国宗教文化、民俗信仰、服饰装潢、绘画艺术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水陆画;水陆法会;民乐县博物馆
一、民乐水陆画的由来
***前,甘肃省民乐县洪水堡弥陀寺保存水陆画116轴。1953年拆除寺院时移交民乐县文化馆保存,1989年入藏新成立的民乐县博物馆,现为镇馆之宝。
民乐地处河西走廊中段,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夏商周三代为戎、羌驻地,春秋战国为乌孙、月氏牧地,秦汉之际被匈奴占据,汉武帝元狩年间版***归汉,唐宋时期,先后被吐蕃、回鹘、***项人占有,再后来,蒙古、回、藏等少数民族也在这儿繁衍生息,这里是一个多民族交流、融合的地方,也是一个多元文化汇集、多种混杂发展的地方。县境内保存下来的古建筑较多,有童子寺石窟、上天乐石窟、圣天寺、洋尕峡石刻(石佛爷)、圆通寺塔等佛教系列的文物古迹,有六坝北极宫、洪水玉皇阁、列四坝聚风楼等道教系列的文物古迹,也有四家魁星楼、永固文昌阁基、五坝仓颉楼基等儒教系列的文物古迹。佛教系列的圆通寺塔佛龛中既保存着佛教系列的佛、菩萨、金刚、弟子等造像,也保存着道教系列的玉皇大帝、真武祖师等造像。这里的人们对儒、释、道三教似乎都有信仰,但都信得不深。可以说是“见庙就烧香,逢神就磕头”,“平日不上香,临时抱佛脚”,“无事不登三宝殿”,他们让释迦牟尼、玉皇大帝、孔圣人三教长享一炉香火,共同担负普渡众生的神圣使命。正是在这种特殊的环境、特殊的人群、特殊的土壤中产生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瑰宝――民乐水陆画。
二、水陆画的内容
水陆画也称“水陆帧子”、“黄帧子”,是佛教寺院举行水陆法会时供奉的宗教人物画。画面内容丰富多彩,根据神灵身份、品级不同,可分为上、中、下三堂。上堂水陆画为诸佛、诸菩萨、三清四御、天尊天神等,他们的地位最高,悬挂在大雄宝殿和寺庙的主殿。中堂水陆画为天王、明王、天龙八部护法神、列曜星君、二十八宿、四海龙王、十殿阎罗、城隍土地等,他们的地位稍低,悬挂在大雄宝殿门前和外廊。下堂水陆画为忠臣***、阵亡将士、王子王孙、宾妃彩女、往古烈女等一切亡过入六道轮回的鬼魂等,悬挂在外廊和配殿。上堂和中堂水陆画像是超度者,下堂的水陆画像是被超度者,经过一系列的法事活动,祈求上堂的佛神和中堂的护法神,超度下堂的亡魂孤鬼早日出离地狱,转世人间。画像人物多以群体出现,并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画面多以五彩祥云作背景,底部有信士弟子署名牌(各地信士们三五搭伙捐粮出资请画工绘画,之后将姓名留在画上),目的是宣扬佛教,供奉法界诸神菩萨,以求行善积德,超度众生。一幅完整的水陆画,几乎是一幅天堂、人间、地府三界人神组成的现实和虚幻世界相结合的社会全像***。
三、水陆法会
水陆法会是中国佛教历时最长、规模最大、仪式最隆重的一种法事活动,全名是“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盛会”,略称“水陆法会”或“水陆道场”,民间称为“悲济会”、“七斋会”,是一种设斋供奉佛神以超度亡灵,拔救幽冥,普济水陆一切鬼神的大法会。
水陆法会起源于印度《拔救面然饿鬼出离地狱陀罗尼经》中的故事。佛祖的弟子阿难夜梦面然饿鬼向他乞食,若不施舍,三日之后自己也会像他一样坠入地狱,阿难乞求佛祖救助,佛祖给他传授了修设水陆道场的方法和拔救面然饿鬼的咒语。据民乐县博物馆所藏清康熙三十五年绘制的《水陆缘起文》载 :“梁天监二年正月十五日夜,(帝)梦一神告曰:‘六道四生,受大苦恼,何不作水陆大斋而救拔之?’帝问沙门,咸无知者,唯志公劝帝曰:‘广寻经典,必粗有缘。’(帝)乃取藏经置法云殿,躬自披览,创造仪文,三年乃成。帝建道场……天监四年二月十五日,于金山寺依仪文修设,帝亲临地席。诏律师宣文。”可见中国的水陆法会是南朝梁武帝(萧衍)天监四年(505)始创的。北周至隋代因战乱水陆仪文失传一百六十余年,直到唐高宗咸亨年间(670~673),京西法海寺禅师在梦中得到异人指点,醒后从大觉寺一位吴僧义济处得到了梁武帝的水陆仪文,水陆法会得以再度盛行天下,宋代形成规模,元、明两代盛行,清代晚期逐渐衰落,演变为一种寺庙文化活动。
最初,水陆法会是由朝廷出资主办的。历代皇帝登基时,都要举办规模宏大的水陆法会,追荐超度战争中牺牲的忠臣***、阵亡士兵、死难民众,借以安抚民心,祈求天下太平。在朝廷的倡导之下,皇亲国戚,文士商贾,地方官吏、一般民众也都修设水陆道场,请佛敬神,追荐先祖,超度亡灵,祈福求安。现在的人们已经不知道过去举办水陆法会的情景了,但人们在农历正月初一、二月十五、七月十五、九月十五、十月初一和清明节上坟,给祖先上香烧纸,供献祭品,所行的道场都还是水陆法会内容的遗迹。
举行水陆法会活动形式隆重,规模宏大,时间多则49天,少则三天三夜,一般以七昼夜为期,参加法会的僧人少则几十人,多则上千人。法会的活动有竖幡、燃灯、请佛、供神、诵经、礼赞、忏悔、祝咒、发愿、斋僧、施财、放生、放焰口等,这些法事活动都是按照《水陆仪轨》的程序进行的。
举办水陆法会,一定要有水陆画像,在佛殿上悬挂某一位佛神的画像,相当于请来了某一位佛神。悬挂某一位人物的画像就意味着招来了某一亡灵鬼魂。通过供奉、礼赞、诵经、散食等一系列法事活动,祈求上堂的佛神和中堂的诸神超度下堂的亡灵孤鬼早日出离地狱,转世人间。没有水陆画就不能举行水陆道场。水陆画平时不悬挂,也不单独悬挂,只有举行水陆法会时才悬挂。会后收藏起来,以备下次开法会时用。
水陆法会一般分为内坛和外坛,法事以内坛活动为主,外坛是念经的主要会场,在法会中举行所有法事活动。内外坛法事一般为七日(内坛亦有五日者,则自第三日起),法会仪轨(程序)大致如下:
(一)法会第一天仪轨
洒净结界
三更以清水遍洒道场,使其断绝尘俗之净土。
遣使奉请
四更请上、中、下三堂之佛神鬼众赴会。
建幡
五更遣使于大雄宝殿左前方设立“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功德宝幡”。
护幡使者
(二)法会第二天仪轨
请上、中堂
四更悬挂诸佛神、菩萨画像***轴,诵唱奉请表文。
奉浴
五更置浴盆香水,备上、中堂诸佛神沐浴,诵沐浴真言。
(三)法会第三天仪轨
供上、中堂
四更在上、中堂诸佛神前,供奉香花、灯烛、鲜果和佳肴,诵献供表文。
请赦
五更施主向上、中堂诸佛神祈福,疏文如下:“仰冀慈悲,特垂鉴念。弟子某人,伏愿所修斋事,本自诚心。上奉三尊,下度六道。惟冀举家眷序,终日欢和。饮食起居,吉祥安乐。增辉祖业,垂裕孙谋。既寿而康,曰富且贵。火灾绝警,寇***迷踪。随心有求,无事不遂。某等无任,归依恳祷之至。”
(四)法会第四天仪轨
请下堂
三更悬挂忠臣***、阵亡将士、王子王孙、往古烈女及地狱众生、孤魂怨魄等,诵唱奉请表文。
奉浴
四更置浴盆香水,诵沐浴真言。
说戒
五更法师为六道说十戒。
(五)法会第五天仪轨
供下堂: 五更依位献供,诵白献供表文。
(六)法会第六天仪轨
四更主法亲祝下堂(超度亡灵)。
(七)法会第七天仪轨
五更普供上、中、下三堂,未时迎上、中、下三堂至外坛,申时送圣(焚烧文告符牒)。
法会期间,自第一夜起,每夜于瑜伽坛各放焰口一台,至第六夜则放五方焰口,内坛水陆法师及诸坛僧众均参与法事,为水陆法会仪式的顶点,以后即从事结束。
四、民乐水陆画的价值
全国留存下来的水陆画数量很少,目前所知,仅河北、山西、青海与甘肃省保存有水陆画。甘肃省共有水陆画516轴,而民乐县博物馆馆藏的水陆画就多达116轴,其中明嘉靖以前绘制的64轴,清康熙年间绘制的52轴,经甘肃省文物局专家组鉴定 33轴为二级文物,83轴为三级文物,画芯纵134~174厘米,横74~94厘米。它们均以绢、布为本,用金银粉、石青、石绿、朱砂等矿物颜料描绘,颜色至今仍鲜亮如故。这些水陆画工笔重彩,造型生动,画工精细,色彩绚丽,是河西地区独具魅力的文化遗产,是研究中国宗教文化、民俗信仰、服饰装潢、绘画艺术的珍贵资料,在中国宗教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馆藏的水陆画虽为明、清画工绘制,但其技法皆取自唐、宋,与敦煌壁画的风格同出一脉。敦煌研究院已故研究员谢生保认为,在唐五代的敦煌遗画中已存在“水陆佛像画”,宋朝以后,南方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北方内陆丝绸之路衰败,敦煌石窟艺术的营造失去了经济来源。到明代,元朝的统治虽被,但无力收回河西走廊全境,便以嘉峪关为界,将敦煌划为域外之地。由于300年间无人修窟,那些创造敦煌艺术的画师、工匠流落到河西酒泉、张掖、武威等地,为了谋生,他们在河西走廊各县的寺庙绘制水陆画,并由后人把这种技艺传承到清代。由于河西走廊水陆画源于敦煌艺术,所以说它们与敦煌壁画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颇具敦煌壁画的遗风,是敦煌壁画的延续,堪称为“可移动的敦煌壁画”。
由于年代久远,悬挂时间较长,储存环境恶劣,保存条件较差,致使民乐水陆画画面出现污垢、折痕、皲裂、破损等现象。为此,国家文物局于2005年拨付专项经费对破损严重的水陆画进行了抢救性保护,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民乐水陆画又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希望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民乐水陆画的保护和研究,使之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让它跟随敦煌文化走出民乐,迈向全国,进入世界。
[参考文献]
[1]郑炳林,石劲松.永靖炳灵寺石窟研究文集[K].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2011.
[2]董玉祥.梵宫艺苑.甘肃石窟寺[K].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
[3]胡同庆,安忠义.佛教艺术〔K〕.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
[4]赵燕翼.古浪收藏的水陆画.丝绸之路,1994,3.
[5]王子藩.古浪明代水陆画概述[J].丝绸之路,1998,2.
[6]谢生保.甘肃河西水陆画简介[J]. 丝绸之路,2003,1.
[7]高辉.武威市博物馆水陆画赏析[J]. 丝绸之路,2004.
[8]谢生保.河西水陆画与敦煌学研究[J].丝绸之路,2004,2.
本文作者:中国钱币学会会员甘肃省博物馆学会理事
工作单位:甘肃省民乐县博物馆
通讯地址:民乐县县府东街6号
邮***编码:73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