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生如夏花
[印度]泰戈尔
生命,一次又一次轻薄过,
轻狂不知疲倦。
――题记
1
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
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
不断地重复决绝,又重复幸福,
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
我相信自己,
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
不凋不败,妖冶如火,
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
乐此不疲。
2
我听见音乐,来自月光和***,
辅极端的诱饵捕获缥缈的唯美,
一生充盈着激烈,又充盈着纯然,
总有回忆贯穿于世间。
我相信自己,
死时如同静美的秋日落叶,
不盛不乱,姿态如烟,
即便枯萎也保留丰肌清骨的傲然,
玄之又玄。
3
我听见爱情,我相信爱情,
爱情是一潭挣扎的蓝藻,
如同一阵凄微的风,
穿过我失血的静脉,
驻守岁月的信念。
4
我相信一切能够听见,
甚至预见离散,遇见另一个自己,
而有些瞬间无法把握,
任凭东走西顾,逝去的必然不返。
请看我头置簪花,一路走来一路盛开,
频频遗漏一些,又深陷风霜雨雪的感动。
5
般若波罗蜜,一声一声,
生如夏花,死如秋叶,
还在乎拥有什么?
(选自《泰戈尔诗集》)
【赏析】
这首哲理小诗,讲述了泰戈尔对生死的看法:活着,就要灿烂、奔放,要善待生命、珍惜生命,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而不要浑浑噩噩地过日子;面临死亡,面对生命向着自然回归,要静穆、恬然地让生命完成,而不要感到悲哀和畏惧。总而言之,一切都平静自然地进行。
为什么说“生如夏花”呢?夏花具有绚丽繁荣的生命,它们在阳光最灿烂的季节绽放,如奔驰、跳跃、飞翔着的生命的精灵,以此来诠释生命的辉煌。当然,“生如夏花”的另一层意思是揭示了生命的短暂匆忙。夏花犹如火焰,似惊鸿一瞥,不一样的美丽,却是一样的短暂,而生命亦如此。
于是,泰戈尔的另一句诗“死时如同静美的秋日落叶”,将可怖的死亡比做沉静的秋叶,新颖奇特,没有“重于泰山”那样的悲壮豪迈,也不像“轻于鸿毛”那样的卑微琐屑,却有对自然法则、人生法则之玄机的参悟,有智者对茫茫宇宙中之渺小自身的精确定位。能将秋叶之美阐释得淋漓尽致,可见诗人泰戈尔的宽厚胸怀。
以夏花喻生命,以秋叶喻死亡,其实也是跨越时空的一种普遍的文化心理。“生如夏花,死如秋叶”,是用诗来阐释生命,也是将生命化作了一首优美的诗。能这样理解诗和生命的人,无疑是有大智慧和大勇气的。
【总结】
泰戈尔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是印度近代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他不但是印度文学史上罕见的巨匠,也是享誉世界的20世纪文学泰斗。他一生为印度和世界留下了丰富而瑰丽的遗产。泰戈尔的诗歌艺术特色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因为,泰戈尔从12岁开始写诗,诗歌创作长达60多年,而他生长在一个独特的家庭和社会环境里,受到了印度传统文化、***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他的诗歌创作是与社会变革、个人经历、家族影响、宗教思想分不开的。
泰戈尔诗歌分为三类:早期故事诗、中期抒情诗和晚期***治诗。他的诗作中,爱祖国、爱人类、爱自然、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和对神的信仰、对现实的苦闷失望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起伏跌宕的诗歌乐章。可以这样概括:他的主要风格在于将抽象的思想观念、深邃的哲理意识和无形的精神活动变成生动可感的、具体有形的艺术形象。泰戈尔的诗歌流传最为广泛的是抒情诗,这些饱含激情的抒情诗中往往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但同时又漫溢着浓厚的情感。
由于泰戈尔的诗歌创作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因此他的诗歌突破了浪漫主义的直抒胸臆和现实主义的客观白描的惯用手法,而往往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将抽象的意念和内心世界的变化借具体物象来暗示或显现。
以上仅仅是简单概括了泰戈尔诗歌中最为突出的艺术特色,由于诗人一生从事诗歌创作,其诗也因受他所处的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不同的个人经历等因素影响,表现出不断变化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我们在这里不可能完全概括。泰戈尔作为世界级的文学大师,其作品的深刻内蕴和丰富的艺术价值将是我们永远取之不尽的宝藏。
【马永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