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林斯基说:诗人“不仅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一个人”。(《评莱蒙托夫的诗》)
当然,诗人应该用自己的作品说话,然而比作品更重要的,是诗人的品质,即诗人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真正的诗人,不仅用作品感动着世界,更用自己的品质为他所生活的世界树立起精神的丰碑。他们是勇敢地面对整个世界的人,是以其敏感、丰富的心灵去感受和触摸世界苦难的人,是永远向世界袒露自己心灵的人。而唯有这样的人的诗,才有可能使人们通过它去感悟世界、体验人生。正如埃得施米特在《创作中的表现主义》中所说的那样:“诗人的伟大乐章就是他所体现的人。”
苏金伞,就是一位其人让我们缅怀不已、其诗让我们咀嚼再三的真正的诗人。他一生创作新诗300余首,均具有极高的艺术和思想价值。自然清白,是其为人。也是其诗作的基本风格;童心真心不泯,人的气质与诗的意境完美统一,是诗人的基本特色。1995年台湾九歌出版社出版的《新诗三百首》中收录了苏金伞的《头发》。余光中在序言中说:“我一向认为苏金伞是早期诗人中虽无盛名却有实力的一位,却未料到他能写出像《头发》这么踏实有力、捣人胸臆的好诗,并且立刻认定,此诗虽短,撼人的强烈却不输鲁迅的小说。”
著名学者程光炜曾经对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给予高度评价:“苏金伞先生是另一方面的例子。文学史对他的冷淡不仅未能影响他晚年的创造力,相反,文学史轻率的裁决倒是证明了他写作方向的正确性:对灵魂的忠实而非对时代风气的忠实。在历史的一个个所谓‘转折期’。他没有留下其他著名诗人那样的‘代表作’,然而,却是为数不多的几个承受住了时间检验的诗人。他的写作被证明是有效的,而不是像诸多的诗人一样,当历史翻过新的一页,他们的诗也随即被历史的书页翻掉了,销声匿迹了。”
一、赤子一样高洁的诗心
“不管跟谁说话/披肝沥胆的倾吐”(《雷》),这是苏金伞的诗句,也是他的诗歌宣言,更是他赤子一样高洁诗心的真诚袒露。从1926年的《拟拟曲》到1996年的《四月诗稿》,在长达70余年的创作历程中,诗构成了苏金伞生命的全部,他为诗而生,亦为诗而死。当祖国和人民遭受磨难的时候,他用一颗宽厚、赤诚的心,抒发着对父老乡亲的同情和挚爱:“汗褂烂了,/改给孩子穿;/又烂了,/改做尿布。最后/撕成铺衬/垫在脚底下/一直踏得不剩一条线!”(《汗褂》);“马蹄群走过,/带着女人的啜泣声/和孩子们的帽铃声。/破音的唢呐,/呜呜啦啦地吹过来,/同样令人哭泣的调子,/我辨不出是在埋人呢,/还是在娶亲……/瞎子的算命锣,丁丁当当地敲着自己冷清的命运……我想问问明天的遭遇,/但他的眼前比我还黑”(《窗外》)……诗作表现的杂乱、凄凉、悲怆的氛围,正是黑暗中国的缩影。当人民当家作主、扬眉吐气的时候,他歌唱光明,歌唱新生活:“一树一树熟透的苹果,/染红了累累阳光。/繁花开出她的春天,/满园的苹果/炫耀着她的收成”……他把心中的满腔激情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人民和脚下的土地。他的诗之根深深地扎在中原文化丰厚的土壤里,散发着泥土的芳香。
艾青说过:“高尚的意志与纯洁的灵魂,常常比美的形式与雕琢的词句更深刻并长久地给人以震动”(《艾青诗论》),这句话用在苏金伞身上再恰当不过了。“没有一只鸟在这里撒过谎语,/也没有一朵花在这里骗过春天”(《登鼓楼》),像这只痴情的鸟儿和这朵报春的花儿一样,苏金伞的每一行诗都饱含真情。而这真情源于他“高尚的意志与纯洁的灵魂”,“把蓄积起来的温暖,/全部倾倒出来,/以抚慰寒冷的世界”(《芦花和棉絮》)。苏金伞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贫困和流离中度过的,虽然他的家庭和个人都曾蒙受苦难,“惆怅的是桨,渺茫的是我的方向”(《元宵夜步》),但他并不流于对于个人经验的推演,而是由己及人、由此及彼地洞悉世界以及世界上同样蒙受苦难的灵魂,经由个体进入更为广阔的时空,显示出更为深邃博大的情怀。苏金伞的这种创作境界不仅体现了他作为诗人的品质,同时也为我们评估诗歌价值提供了一个标准。
二、大地一样的深厚诗情
苏金伞是豫东大平原哺育出来的乡土诗人,他写作的根,源于他对故乡文化、生命和土地的本真认识。苏金伞的爱深沉而偏执:他热爱家乡和世世代代生活在家乡土地上的农民。就像田野上一株成熟的稻穗,他怀着宗教般的圣洁之心,一直低着头,默默地凝视着故乡的土地、土地上的阳光和在阳光下生活着的人们。他的一生都“走在像鼓胀的蛙背/吱吱在脚下发响的田间小路上”(《雨后》),因而他的诗歌也就蕴蓄了土地一样朴实、宽厚的品格与精神内涵;他的诗歌语言也亲切平实得像呼吸一样自然。
用语言反映时代的心声,关注那些挣扎在底层的劳苦者,是苏金伞早期诗歌的主要内容。他前期的诗歌创作多以中原的农村风貌和农民生活、命运为核心,以自然清白的语言和自由、简短的体式为载体,展现了永远的乡土情怀:“我喜欢稻草的气息,……/懂得稻草的喜悦,……/懂得稻草的秘语”(《稻草担子》),“野外响着蚯蚓的长吟,/还是蝼蛄擦着翅羽?/是蛙足蹬着池水,/还是树根吸着新呢?――这是土地的声音,/土地咂着亿万张嘴唇,/吸吮着甘甜的濡沫,滋润着深深的肠肺。”(《春宵伴着细雨》)……从这些散发着泥土气息和稻花香味的诗句中,不难读出诗人对于生命真实状态和个体生命深处的真实感受,以及他对大地的深沉热爱。
“乱世之音怨以怒”,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古老传统。苏金伞继承了这个优良的传统。面对旧中国旧河南的风雨如磐、满目疮痍,苏金伞一边和农民一道流泪,一边蘸着从恨的血管里流出来的黑色的血,描绘着农村衰败的景况,表现了农民非人的命运和异常艰辛的生活:“而掰穗子的人/也空着两手/走回没有一颗米的家/也没有一根玉蜀黍秆/叫他补一补漏裂的小屋”(《玉蜀黍》);“天黑啦,/_老鸹吃得饱饱的,/飞回各自的老窝,/而她/却没有拾满一把麦……”(《麦》),农民的命运竟不如老鸹,多么可怜、可悲!然而更可悲的是在土地上辛劳一辈子的农民,竟死无葬身之地:“农人信赖泥土,/就是这样的执迷。/但等到饿得倒毙时/却找不到一块隙地/让他们葬埋尸身!”(《泥土》)
当然,贫穷和苦难并不是农民的全部,苏金伞还表现了农民的坚忍与博大:从“农人的脊背,/经过烈日的烤炼/和冷雨的浇淋,/变成岩一般的坚固”(《农人的脊背》)中,我们感到了农民身上蕴含着的巨大力量和坚忍不屈的精神;从“只要耕种的人多了,/耕种的日子久了,/一代一代的血汗融合起来,/土质就可以变肥”(《耕种》)中,可以体会到农民博大的胸襟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这些诗不是对大地之表层景象的赞美,而是直指大地深
处,也即生命深处。正因为有着如此深切的对大地的情感,这些诗才具有如此的艺术感染力,让人们觉得它们是正在生长着的诗歌,就像大地之上的一棵棵花草树木、一片片庄稼一样,直接获得了大地的养育之力,并因此而具有了大地的品质。
“农民一有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钻进水里。/恨不得把每一块土,/都送到舌头上,/是咸是甜,/自己来尝一尝。”这首名为《三黑和土地》的诗,是苏金伞最脍炙人口的诗作,曾被选人中学教材。它表现了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之后无边的幸福感。“这是一种最典型的本土性的歌唱,河南诗人特有的带着土腥味的憨厚的歌唱。朴实的河南方言,切肤的个体经验以一种自我指涉的智性方式融汇起来,形成了一种既亲切自然、含蓄内敛又散射诗意光彩的文本存在。读这样的诗句,虽然没有如读《新华颂》、《我们最伟大的节日》那样的酣畅淋漓,却如听一曲家乡小调,在优美熟悉的旋律中仿佛能够缓缓看见镜像中的我们的又一个自我。就诗学本体意义上说,这样的诗句,是更能够与我们的精神与灵魂保持长久的谐和共振的”。
如果说“最懂大地的是乡下人”(《土的气息》),那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最懂乡下人(农民)的诗人是苏金伞。
三、蒲公英一样清新的诗艺
诗歌不是现实世界和客观事物的简单复制和罗列,它既需要体验、积累,更需要发现、创造。苏金伞这些清新、优美的诗歌就来自他对泥土、乡村、田野的独具慧眼的发现,以及娴熟的艺术表现。如果没有诗意眼睛的发现,那些苹果、高粱、玉蜀黍、稻草、蚯蚓、青蛙、鹅等就不会成为诗歌语境中的“意象”了;如果没有艺术化的手法,这些“意象”也不会延伸为一首首美丽的诗了。
飘荡着质朴和真诚的生活的芬芳,充满着淳厚的泥土之香,可以说是苏金伞诗歌的整体艺术风貌;不事雕琢,以朴素、恬淡、坦率、诚恳构成诗歌的灵魂。苏金伞不仅为现代诗派提供了一个新的艺术品种,更重要的是他对诗艺新质的开拓,实现了对传统田园诗温柔敦厚、闲适空灵风格的创造性的背离。“我们是一同/在高粱丛里/和牛肚子底下长大的……”(《你走了》)这样的诗句,既无突兀之感,更无造作之嫌,只有朴素的诗心才会写出这么质朴的诗句,也才有了沉甸甸的质朴美。“***桐的叶子飞速生长,/贪馋地吸啜着温暖的阳光,/就像初生的牛犊,/衔着水桶般的母奶不放……/从村子里跑出一群儿童,/在桐树下追逐爬行,/泥浆的脸上涂满了欢笑,/整个桐林响起了回声。/从桐叶下爬出来,/每人好像增加了五公斤体重。/手里一柄桐叶当做小伞,/每人都像一株***桐”。这首诗题为《桐叶》,诗人把***桐和村童两个意象叠加在一起,如古人说的“不似此诗,恰是此诗”(袁枚语),给人以优美的想象和清淳的回味。
和中国其他新诗一样,苏金伞诗歌的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对中国传统诗歌技法的继承,更在于对现代主义诗歌表现方法的借鉴和吸收,“我将看见凝蓝的天/放出我的思念和遐想”(《窗外》),“给人以更多的太阳,/给人以更多的蓝天”(《黄叶》),这些诗句充分体现了诗人更为开阔的胸襟和更加宏大的视野,反映了诗人诗歌观念和审美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无论谁从巫山下经过,都会被打湿衣袖,/一直到大海都晾不干!”(《遇神女峰》)这首本是写山的诗,因创造性地运用了如变形、隐喻、象征、抽象、幻化、通感等现代主义表现手法,膨胀了诗歌的空间,给读者以无限的审美想象和心灵的愉悦。再如《雪,跟夜一般深》,屋外雪覆盖了一切,屋内一家人热气腾腾;大雪下生命在暗暗生长,“正在把春天孵抱”。屋外屋内,雪和人,雪的寓意和人的心灵叠化成一幅现实生活的写意画,委婉而深邃的意境蕴含其中,农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得是那样的悠然、透明、空灵。
诗歌一向被认为是最具灵性的、最贴近人的心灵的,甚至被荷尔德林称为“最清白无邪的事业”。诗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像江河一样源远流长,是人类精神家园里一股最具灵性的活水,它来自人类高贵的心灵,又滋润、提升着世俗的灵魂。影响和感动我们的,是我们触到了另一颗心灵的震颤。自言“三生修来是诗人”的苏金伞一生以诗为业,以诗自命,沉醉于诗,献身于诗,以自己杰出的诗作和伟岸表明了他是无愧于“诗人”这个神圣称号的。
“依我看,无论是对我们这块乡土的体验,还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把握,苏金伞都以真正诗的方式作出了独到的表达;无论是烈酒或清茶,苏金伞都有高标的力作乃至精品;无论诗情或诗才,尤其是创造力,老诗人都是不让后生晚辈的。毫无疑问,苏金伞应该而且必定能够融入到我们今天乃至今后的诗歌创作河流里去,并以这样的方式留在历史长河中。”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编 校:施 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苏金伞:一个诗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