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档案
名号——原名朝,字丞,小名海山。后曾用笔名戴梦鸥、信芳、江思、艾昂甫、苗秀、方仁、陈御月、陈艺圃、张白衡、文生、达士、林泉居士,以戴望舒行世。
故里——浙江杭州
出生日——1905年10月5日
逝世日——1950年2月28日
职业——诗人、翻译家
家世身世——父亲戴立诚,字修甫(1881—1936),祖籍南京祖洪成谷村。戴修甫排行居二,父亲死后戴修甫随姑母到天津读书,中学毕业后到北戴河车站供职,辛亥***后辞职南归,在杭州财***局任职员,后调入杭州中国银行任行员,直到病逝。
母亲卓佩芝(1883—1976),祖籍浙江塘栖,祖父做过官,有“卓半城”之称。父亲靠祖父产业当公子,家道中落。卓佩芝排行第四。
戴修甫和卓佩芝1901年结婚,有一女一子。女儿戴瑛(1902—1950),名麓玫,小名阿宝。
求学经历——1923年秋天,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学习两年。1925年,进入震旦大学法语特别班学习,为期两年,目的是到法国留学。1929年4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这本诗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篇就是《雨巷》,受到了叶圣陶的极力推荐,盛赞他“替新诗开创了一个新纪元”。《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因此他被誉为“雨巷诗人”。1932年10月赴法国游学,1933年来到里昂中法大学,选习法国文学史,本年在里昂没有正式上过学,却在巴黎大学旁听,同时到贝利兹语言学校学习西班牙文,准备有机会到西班牙去学习和旅行。1934年8月20日,前往西班牙访学和旅行,也参加过反***的游行,11月中旬返回里昂。1935年春,被里昂中法大学开除回国,开除原因一说是在中法大学学习一年多时间,不上课,不按时交作业,年终也不参加考试;一说是在西班牙旅游期间参加反***游行,法国警方通知中法大学当局,这个学生不能再留法国。
两任妻子——发妻是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育有一女,名咏素。第二任妻子是与戴望***在大同***书印务局的抄写员杨静,育有两女,次女咏絮,三女咏树。
作品——著作书目:《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小说戏曲论集》《戴望舒文录》。
翻译书目:《等腰三角形》 《天女玉丽》《爱经》《屋卡珊和尼各莱特》《青色鸟》《法兰西现代短篇集》《高龙芭》《比利时短篇小说集》《意大利短篇小说集》《保尔·蒲尔惹评传》《西班牙短篇小说集》《魏尔兰诗抄》等。
诗作派别——现代派
诗歌特点——戴望舒的诗深受中国古典文学和欧洲文学的影响,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他的诗里的比喻,既新鲜又适切。诗作所选题材多是诗人亲身所感受的事物,抒发个人的遭遇与情怀,常常弥漫着浓郁的忧郁色彩。不足之处是缺乏社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