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域辽阔,地势高差悬殊,国土内有一些地点和界线具有特殊的天文地理含义,在国家地理系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地方大多建立了专门的标志,有的已成为当地的游览景点。
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
2008年8月,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正式开工建设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
长期以来,秦岭—淮河一线也被视为中国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线。据了解,淮安境内“黄河夺淮”,古黄河与古淮河汇为一体,穿城而过,历史也有“南船北马”之说。作为一座兼具南北特征的历史文化名城,2008年8月淮安市在此建设中国南北地理标志园,成为首个建设南北地理标志的城市。
主题雕塑建筑结构设计新颖,它将与淮安著名景观“红桥”相融合。主题雕塑的外表是球形,位于红桥中间位置,以球形为母体,分为南北两半球,北侧为渐变冷色调,南侧为渐变暖色调,寓意地球上的南北气候特征。游人可从球中穿过,感受跨越南北气候带。
中国大地原点
“大地原点”亦称“大地基准点”,即国家水平控制网中推算大地坐标的起标点。为了在国家领土上进行大地测量,必须采用一个参考椭球体,其数学的参考椭球面必须与物理的大地水准面相近,并把两者关系确定下来,这就是参考椭球定位。大地原点则是定位的基准点,也是地理坐标——经度、纬度的起算点。
当代中国的大陆几何中心在兰州附近,若以兰州为圆心,以2 500千米为半径画圆,我国大陆基本上都在这个大圆内。但是,在我国大陆之外,还有领海及众多的岛屿,我国最东有兰屿岛,最南有曾母暗沙,这些都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因此我国大地原点就要移至兰州以东的地方。
20世纪70年代确定的中国大地原点,位于陕西咸阳市泾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距西安36千米,1977年动工,1978年建成。主体建筑为一八棱柱形圆顶塔楼,地下室中心地坪上,有一方形红色大理石,上面有用红玛瑙做成的圆形原点标志,镌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标志的中部有直径约2厘米的微微凸起的半球面,上面镌刻着一精密“十”字,十字的中心即中国大地原点。根据该原点推算而得的坐标,属于“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全球坐标位于北纬34°32′28″,东经108°55′26″。
历史上的“华心”标志
在我国历史上,华夏之中在我国河南汝南县城北1.5千米处。原来周公帮助周武王打下了江山,测量土地,把全国分为九州,豫州在中,而豫州之中的汝南有一座大台称为“天”。今存石碑两块,刻有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天中山”三个字。
这座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题名的“天中山”,有“世界最小名山”的说法。周文王时,周公在此屯土聚石修山,标定国家中心地标。“”时期被夷为草地,后又由各界人士出资修复至今。此山虽高约不足6米,周长约不满40米,但由于处于特殊位置,成为当地著名旅游景点。
中国水准原点
即中国的海拔起算点。1952年,在青岛市观象山垭口处修建了一座花岗岩石屋,屋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中国的海拔均以此为基准。最初这里也是北朝鲜的水准点。1987年5月,***废除其它城市的水准零点,正式批准青岛观象山的“水准原点”为我国测量高度的惟一标准。这一水准原点就是“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核心。全球坐标位于北纬36°04′10″,东经120°19′08″。
亚洲地理中心
1991年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科技人员测出了亚洲大陆的中心位置,随后建立了亚洲大陆的中心位置标志——亚心塔(英文字母A的形状)。“亚心”的位置在乌鲁木齐市西南30千米处,即永丰乡包家槽子村。全球坐标位于北纬43°40′37″,东经87°19′52″。
北回归线标志
北回归线经过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省区,在北回归线上的嘉义、汕头、广州、开封等地建立了地理标志。我国第一个北回归线标志碑于1909年在台湾嘉义建成,坐标是120°23′E,23°27′N,高20余米,后因地震破坏。1968年修复,高约5米,正面刻有“北回归线标志塔”,别具特色,八卦状,高为15米,支撑塔身的四根基柱的棱上分别突出两块飞羽,均显示出一个“北”字。顶部火箭造型,其上放置一个直径62.1厘米的铜球,暗含夏至日的意思。
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建成于1986年6月。塔的基座为花岗石砌成的三级圆形平台,平台上的主体建筑是用汉白玉石铺面的“北”字变形为支架的钢筋混凝土支柱,支柱上托着一个直径五米的地球仪,地球仪的中轴自上而下有一根直径为45厘米、长5米的不锈钢钢管。每年农历夏至日正午,当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塔时,日影穿过此管,就投射于观赏台中心设置的黑色花岗石圆心上。
海平面纪念碑
***吐鲁番盆地是世界第二低地。从吐鲁番市去艾丁湖,途中经过海拔正好等于0米的地方。那里立有一碑,上面写着“海拔0米”。在艾丁湖湖边的纪念碑上写着“海拔-155米”,碑下有条横线,正好和湖水平面重合,利用此碑还可记录湖面变化情况。游人站在这里,可以想像自己是在大陆腹地且进入海平面以下155米地球内部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