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成为国际体系中负责任的、利益相关的参与者。国际体系帮助中国获得成功,中国也有责任加强这个体系
大约27年前,中国领导人改弦易辙,决定“接受全球化,不再置身事外”。 美国注意到已出现的战略转移,努力促使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美国还鼓励中国通过市场改革实现经济发展。
我们的***策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巨龙出水,融入世界。今天,从联合国到世界贸易组织,从关于臭氧层损耗的协议到核武器条约,中国都是一名参与者。中国经历了经济的飞速增长。无论在商品市场、服装市场、电脑市场还是资本市场,人们每天都感受到中国的存在。
中美需要加强合作
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在成长,中国将影响未来的世界。对美国和全世界来说,根本的问题是:中国将如何运用自己的影响力?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在***策方面需要看得更远一些,不仅仅考虑为中国加入国际体系打开大门的问题:我们需要促使中国成为这个体系中负责任的、利益相关的参与者。国际体系帮助中国获得成功,中国也有责任加强这个体系。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今后与我们共同发展国际体系,看来更有利于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如果美国应该要求与中国发展合作关系的理由还不够明确的话,可以考虑一下另一种选择。请想象一下我们在今后年代面临的各种全球性挑战──利用***教的恐怖主义和极端分子、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扩散、贫困、疾病──然后,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美国与中国进行合作或相互不和,哪一种情况能使这些问题更容易得到解决,或更不容易得到解决?
在长达50年的时间里,我们的***策是隔离苏联,其内部矛盾导致了内耗。近30年来,我们的***策是促使中华人民共和国走出来。其结果是,今天的中国绝非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苏联可比:
*中国不寻求传播激进的反美意识。
*中国虽未实行民主,但也不认为自己正与全球民主制度进行最后搏斗。
*中国虽然有时采行重商主义,但并不认为自己正与资本主义进行殊死斗争。
*最重要的是,中国不认为自己的前途取决于废除现行国际体系的基本秩序。事实上情况正相反:中国领导人认定,他们的成功依赖于与当代世界联网。
如果说与冷战时期相比不太合适,远在19世纪欧洲出现的均势***治也不适用。21世纪的全球经济联系十分紧密。我们如此密切相关,已经无法与中国保持距离并希望以此为代价维护亚洲的其他大国。其他国家也不可能与中国保持距离,不能再根据陈旧的宫廷外交模式建交和断交。美国寻求与所有对和平与安全不构成威胁的国家发展建设性关系。
因此,如果过去的模式不再适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21世纪初的中国呢?
双方的观念仍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高级官员面临的头等大事是使仍然面临内部巨大挑战的中国得到发展和实现现代化。中国领导人一方面为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另一方面也认为国家存在种种薄弱环节,农村地区生活贫穷,同时面临***治社会变革的挑战。近9亿人口居住在贫穷的农村地区,占中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其中大部分是勉强度日的农民,有2亿中国人靠每天不到一美元的收入生活。在中国,经济增长被认为是必须解决的国内问题,不是对美国提出挑战。
因此,中国显然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努力解决国内问题。当然,中国人希望受到尊重,自己的观点和利益能得到理解。但中国不想与美国发生冲突。
对中国的担忧
然而,很多美国人担心中国这条龙变成火龙。人们对中国存在强烈的担忧。
上世纪90年代,美国企业界视中国为充满机会的宝地,如今对中国的评价众说纷纭。小公司担心来自中国的竞争、猖狂的盗版和假冒活动、操纵货币等。即使是过去大力支持经济交往的较大的美国企业,如今也担心中国的重商主义***策对受控的市场指手画脚,而不是开放市场竞争。美国工人则不知道是否有能力与之竞争。
中国需要认识到,别的国家会如何看待中国采取的行动。中国与那些有问题的国家发生牵连,轻者说明不了解会产生什么后果,重者可能引起更严重的问题。中国的行动,连同缺乏透明度的问题可造成风险。难以预料中国将如何运用其力量,将导致美国及其他国家做好两手准备处理对华关系。很多国家都希望中国走“和平崛起”之路,但谁也不会以自己的未来作赌注。
例如,中国***事现代化快速发展,实力得到增强,使人们对扩充***备的目的产生质疑,并提出中国缺乏透明度的问题。中国若想缓和这些忧虑,就应公开介绍本国的国防经费、意***、原则和***事演习的情况。
中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也决定了人们对中国的看法。中国加入开放的、有规可循的国际经济体系,从中获益匪浅,而美国市场对中国的发展战略尤为重要。很多人从美中贸易中获益,其中包括千百万美国农民和工人,他们制造的产品、零部件和资本商品正在中国大受欢迎。 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接受高达1620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逆差。中国以及向中国提供货源的国家,不可认为他们能够理所当然地进入美国市场。来自保护主义者的压力越来越大。
中国已经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更开放,但重商主义的迹象日渐明显,某些***策试***指导市场而不是开放市场。中国若不加强合作并作为利益相关的参与方在国际经济问题上分担责任,美国就将无法维持国际经济体系的开放,也无法保证美国国内对这个体系的支持。
中国经济增长促进了对能源的迫切需求。中国为此采取行动,似乎希望在某种程度上“一举锁定”世界各地的能源供给。这不是实现能源安全的明智方式。此外,采取重商主义的策略可导致中国与某些***权结成伙伴关系,使中国的名誉受损,同时也会促使其他人对中国的意***产生质疑。相形之下,采取依靠市场的策略有助于缓和动荡和不稳定的状态,减少囤积居奇的现象。中国应与美国和其他国家共同发展能源多样化,包括利用洁净煤技术、核能、可再生能源、氢能和生化燃料。
中国应担负的责任
所有的国家都为促进国家利益进行外交。作为负责任的、利益相关的参与者,其目标更远大:他们认识到国际体系维系着他们的和平繁荣,因此努力维护这个体系。在对外***策方面,中国面临着很多机会,能够成为负责任的一员。在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制止扩散大规模毁灭性武器、解决伊朗核问题、打击恐怖主义、东亚地区和平稳定等诸多议题上,存在着许多共同利益,也展示了众多合作机会。
有人说,美国坚持民主将排斥与中国长期合作。我想谈谈为什么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自由是美国的核心观念……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坚持布什总统所说的人类尊严不可剥夺的需要。我们并不想通过促进自由削弱中国。相反,布什总统强调,“9・11”的悲剧告诫人们,缺乏自由、不健全的社会可滋生致命的痼疾。
***治封闭不能永远成为中国社会的特色。这种状态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经济继续增长,生活得到改善的中国人希望对自己的未来拥有更大的发言权,要求***治改革的呼声日益增强。中国需要***府向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的问责。
作者:美国副国务卿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B. Zoellick)
出处:佐利克2005年9月21日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 on U.S.-China Relations)的演讲,中文翻译稿全文见美国***国际信息局(IIP)网站,本刊有大幅删节,个别段落做了缩写,小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