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国家有中国商城,有的国家中国商城还有很多处。中国商城内专卖中国商品。中国商城有的是华人创办,有的是与外国人合办,一般来说,中国商城生意都比较好。
一座座中国商城在兴起
德国是中国商城较多的国家。
去年以来,德国掀起建立中国贸易中心(商贸中心)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已建成使用和正在招商的贸易中心达17家之多,加上以前建成的,共有20余家。它们主要分布在法兰克福、柏林、科隆和汉堡、斯***加特、诺伊斯、慕尼黑等德国大宗商品批发地。创建时间最早,经营效果最好的是在诺伊斯市和德莱艾希市的两家贸易中心。其中法兰克福的德莱艾赫市场里,有一个占地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中国贸易中心”,数十家来自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及德国的实力雄厚的华人商家率先进驻中心。
与中国有1100多公里边界线的吉尔吉斯斯坦地处中亚,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很早就有中国人闯荡吉尔吉斯斯坦,近年来,新华人在这里所建的中国商城同样引人注目。
从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市中心的胜利广场向北,步行几分钟便可看到一座四层小楼,“中国国英商品城”便坐落于此。这座具有相当规模的商城始建于上个世纪末,由于那时当地的商贸城还保留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经营模式,令国英有了生存、发展乃至繁荣兴盛的空间。
比什凯克的万余华人中,大部分是在1991年之后来到当地的,如今第一批来的人已是收益颇丰,生意越做越大。
在国英经营的摊土大多是来自中国内地的华人,出售的商品主要是中国的电器、服装鞋帽、五金百货、食品或厨房用品。随着当地经济大环境的好转和当地市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现在国英商品城的客流量每天都保持千人以上,利润亦有所上升。
比什凯克市的东端,另一座规模更大、总占地面积达6.6万平方米的中国商品分拨中心一期工程也已竣工,一座更大的中国商城又将诞生。
中国商人在吉尔吉斯斯坦开商城,影响力可及其他中亚国家。因轻工业基础薄弱,中亚五国八成以上的生活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均来自中国,而由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与中国无直接通商口岸,货物只能通过地处中亚中部的吉尔吉斯斯坦周转至周边国家,因此吉尔吉斯斯坦的中国商城倍受关注。
即使是在阿富汗那样刚刚结束战争的国家,也出现了中国商城。
2003年4月,一座取名“中国商品贸易中心”的商城在喀布尔开张了。该商城专卖建材,主要销售地砖、板材等建筑装修材料,既有5美元1平方米的地砖,又有38美元1平方米的玻璃,适合不同阶层的需要,不管是当地平民百姓,还是有钱人,在那里都可以买到自己所需的建材。
由于多年战争,阿富汗的建筑损毁大半,房屋修缮和重建需要大批建材,因此建材市场生意看好。
在外国经营中国商城,浙江人是最活跃的。1998年7月,浙江中华商城有限公司在巴西圣保罗独资创办巴西中华商城。仅温州的企业就先后在喀麦隆、俄罗斯、荷兰、阿联酋、美国、蒙古等国建立了8个境外商城。而浙江籍海外华人在外国所建的中国商城,则是难以准确地统计了。
中国商品很有市场
中国商城所经销的商品,基本都产自中国,以轻工产品为主,从生活用品到生产用品皆有,多为中低档商品,很受海外华人和外国人喜欢。
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市国英商品城经营的马先生,10年前从青海来,5年前进入这个商城,经营厨房用品。由于他的货品价格相对便宜,质量较为可靠,在当地已有了许多固定客户,利润亦在20%以上。经营稳定,他的家人已全来这里定居了。
发展中国家中国商城的商品极其受欢迎,往往成了当地人们最佳的选择。像战后的阿富汗,人们收入很低,喀布尔市***府职员的月平均收入也不过50至60美元。由于购买能力有限,人们买东西时首先考虑的是价格因素,这恰好为中国物美价廉的小商品提供了广阔天地。据阿***统计数字,2003年阿富汗进口的中国商品突破了3亿美元,其中主要是小家电、文具、服装、鞋袜、日用百货等小商品。
即使是在比较发达的国家,中国商城的商品也是很受欢迎的,因为生活水平高的人毕竟也不会总买高档的名牌商品,尤其是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价位高的和价位低的很难区分出优劣,使用起来没什么区别,于是有人惊呼中国成了世界的加工厂,在世界各地没有看不到中国商品的地方,即便是在美国那样的发达国家也是如此。
当然,商品多了难免鱼目混珠,假冒伪劣的商品也混在其它商品中赫然摆放入中国商城。
货架摆放的“贵州特产辣椒酱”,身价绝对不非,透明玻璃瓶装十分精美,买回家后打开瓶盖一闻,熟知的人即会闻到一种十分陌生的气味,与记忆中的贵州特产相去甚远。仔细端详瓶身,才发现很小的字体标明的产地:台湾屏东县某某公司。
香港名牌李锦记辣椒酱,买回家后发现,“李锦记”三个大字下面还有两个小字:“联营”。
某种马来西亚产鱼肉制品包装袋正面用美术体汉字写着“鳕鱼香丝”,但袋背面用多种文字标明的主要成分中根本找不到“鳕鱼”二字。原来这是带有鳕鱼香味的鱼肉丝。
但不管怎样,中国商城在世界各地出现,中国产的商品在世界各国广泛受到欢迎,却是客观存在的。
经营风险与发展前景
很多国家有中国商城,中国商品又很受欢迎,但并不是说中国商城就没有风险,中国商品就是一路畅销无阻。
吉尔吉斯斯坦的中国商城虽然受当地人欢迎,但是,中国商品在当地也面临着竞争和挑战。目前,土耳其、韩国和俄罗期制造的商品逐渐成为中国货在日用品、电器和食品等方而的有力竞争对手。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到了吉尔吉斯斯坦的广阔市场,而当地商人也越来越多,他们大都直接到中国进货,成为中国商城的直接竞争对手,越来越多的中国商人感到,生意比以前难做了。
面对挑战,有的中国商人则改变策略,在吉尔吉斯斯坦投资办厂,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把工厂直接搬到吉尔吉斯斯坦。目前,中国人开办的果汁厂、服装加工厂、饼干厂、啤酒厂和火柴厂都有了一定规模。
德国的中国商城多,但德国的中国商城却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德国的中国商城主要经营服装、皮件、鞋类,这些低附加值的商品正好与德国高附加值的商品形成了互补,使得中国商城在那里时隔不久就出现一家。常常有中国商城欢欢喜喜地开业,与此同时,也常常有一些中国商城被改换门庭。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那里的中国商城有半数赔钱。
一个温州商人被德国一家中国商城“最佳的地理环境,最佳的商业前景,最佳的投资选择”的宣传广告所吸引,进入了商城经营,可进来后才感到了生意冷清,他抱怨说:“中国商品在德国到处都是,再加上越南、土耳其等国更便宜的商品,仓库里的中国商品降价也卖不出去。”
当地商界人士认为,中国制造的商品与其他国家的商品没有本质区别,因为中国企业现在普遍采用国际通行的质量标准,很多中国商品还获得德国“蓝色天使”环保认证标志,因而质量有了保证。
正因为中国商品已经进入到德国的主流商场,德国消费者习惯到有知名度的连锁商场购物,那里商品种类多,售后服务好,退货方便,这些则是专门的中国商城所做不到的,所以出现了德国人更愿意“到德国商场买中国货”的现象。
有的德国商业专家说,在德国建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商城已没必要。
一方面是中国商品在德国流通广泛,另一方面是中国商城冷冷清清,对此有专家指点迷津:改变产品设计与包装、注重产品宣传、在当地设厂一等。
从世界范围来看,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商城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至于风险与挑战,也会与其相伴――这是商业发展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