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外交史上,有一群亮丽的身影特别引起我们的注意。她们站在世界外交舞台上,既向世界传递着古老中国的声音,也展现着中国女性的巾帼风采,这就是30年来的中国女外交官们。
女外交官是一个神圣让人产生敬意的称谓,她代表着国家,代表着使命,充满着荣誉,是许多人小时候的梦想,也是人们崇拜的职业之一。1979年,从第一位女大使诞生到今三十余载,40位女大使的足迹遍及亚非、欧美和大洋洲,她们不仅透着一种优雅与淡定,同时也为我们展现着“铁娘子”的风采。
历史命运的垂青
丁雪松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大使,也是第一位先后出使两国和第一位派驻欧洲国家的女大使,可以说一句戏言改变了她的命运。
1977年8月31日,资深外交家秦加林先生出使丹麦,这位前驻叙利亚、摩洛哥大使很快发现,有不少女大使驻在这美人鱼的故乡。不久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丁雪松女士率团出访北欧五国,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丁雪松见到了秦加林。丁、秦两人一向熟稔,故而秦加林就半开玩笑地说:“这里女大使很多,你也可以当女大使嘛!”
“我哪行呀!”丁雪松以为只是句玩笑话,便一笑而过。没想到秦加林很快致函外交部有关领导,正式建议中国选拔女性大使。两年后,丁雪松果真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位女大使。 幸运之神就这样降临在她的身上。
丁雪松出使海牙,在国际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因为当时海牙使团130余位大使中只有两位女大使,所以不少外国媒体发表评论,认为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反映了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 1982年3月,丁雪松任驻丹麦大使。在出使丹麦期间,她为中国引进世界一流的啤酒设备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为此她还获得了“啤酒大使”的美誉。
独特的人格魅力
在男性居多的***坛,女大使更容易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尊重,更容易以温和的方式解决一些问题。另外,女性天生观察比较仔细,容易与下属沟通和做一些思想工作,所以女性考虑周到、工作细腻的特性在中国女大使们的外交工作中发挥了独到的作用。
驻吉布提的王晓渡大使用“亲和力”和“人情味”来描述女大使的魅力。她是第一位驻吉的中国女大使,当地人在众多男使节中一眼就可以认出这位温文尔雅的中国女大使,对她感到非常好奇和友好。阿拉伯国家的使团也会经常乐于谈起王大使,同她交谈接触,这为王大使的工作带来很多便利。
谈起女大使的优势,驻纳米比亚大使任小萍如数家珍。安提瓜和巴布达(以下简称安巴)的女议长和前总督夫人都是与任小萍走得很近的朋友,而新任总督莱克塔克夫人同她更是亲如姐妹。她们都有成年的孩子,作为同时代的母亲,她们对孩子沉溺于电脑、手机、迷恋歌星等都很担忧。对家庭、社会和教育她们也有许多话题,互相之间能产生共鸣。在任小萍离任时,莱克塔克夫人还哭了好几次。
任小萍感慨地说:“如今发展中国家大都很重视妇女问题和男女平等。有关这个议题的妇女组织层出不穷,许多从***的女性最早都是从妇女组织出身的。特别是在非洲,如今女部长、女议员越来越多,女总统也已在利比里亚出现。我们女大使同她们会有更多的话题,在对外交往中有更多的便利,更容易拉近双方的距离。”
卓越的使命感
大使,尤其是女大使,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出席各种酒会,代表中国***府就国事活动与他国进行沟通和交流,气质优雅高贵、形象端庄不凡、谈吐幽默风趣。但很多人很难想象那些在中东、非洲等一些艰苦地区女大使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非洲的生活条件非常差。西非国家贝宁则终年高温,蚊虫横行。李蓓芬大使在贝宁两年就已经得过三次疟疾了。每次发烧之后半个月都没有力气,但对外活动还得硬撑着去参加,常常是拔了点滴直接上场。“身为女性,参加许多活动都要穿裙子去。晚上穿裙子无疑增加了受蚊子攻击的概率。这恐怕就是女大使的一个劣势了。”李蓓芬苦笑道。
然而面对如此艰苦的环境,女大使都没有退缩。谈到使命,女大使们表现得毫不含糊。
中东和巴以地区***治环境非常复杂,黎巴嫩宗教纷杂和***派斗争更是激烈。前驻黎巴嫩的刘向华大使并未因此而畏惧,当时的黎巴嫩战火纷飞,当记者问及:“黎巴嫩的局势如此混乱,您不害怕吗?”刘大使斩钉截铁地说:“我怕什么?!我的身后有***和国家。身边有战友,我个人的生命安全我想都没想过,有太多的事情应该去做,我都没时间去想别的,只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就是中国的巾帼大使们,铁骨铮铮的“铁娘子”。
心系苍生的博大情怀
傅莹看上去内向,甚至笑起来有些羞涩,有着中国女性特有的温柔和贤淑。 而这位从内蒙古草原走出来的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更有外交官的敏锐、智慧和大草原带给她的坚毅与刚强。
2008年3月中旬在拉萨发生杀烧暴力事件,以及随后一些“”分子冲击我驻英大使馆、干扰北京奥运火炬在伦敦传递以来,英国某些媒体“一边倒”地歪曲报道中国。作为驻英大使,傅莹用近一个月来的时间,在英国***界、商界、学界、新闻界东奔西走,接受英主流媒体采访并发表文章,用自己的话向英国公众介绍真实的中国以及问题背后的真相。她用数字和事实讲述中国,她嘶哑的嗓音,让包括英国朋友在内的听众都为之感动。过度疲劳的她似乎没有力气再提高音量。但无数英国人、中国人对她讲演的热烈反应似乎再度证明了“有理不在声高”的老话。
傅莹大使心里能够装着中国民众,身为权贵,而心系苍生,其忧天下,是难能可贵和值得钦佩的。
风云中的伉俪情深
在我国的外交史上,“伉俪大使”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像李培宜和赵宝珍就是一对结缘于非洲的伉俪;施燕华与吴建民――第一对同时在职的伉俪大使;许镜湖和高玉琛是中国外交圈内第十对“伉俪大使”。而我国第一对“伉俪大使”要属前驻委内瑞拉大使凌青和妻子――前驻斯里兰卡兼马尔代夫大使张联。
1951年,朝鲜停战谈判开始后,凌青随外交部副部长李克农、***和毕季龙等人到了开城板门店。凌青任中国人民志愿***代表团机要办公室主任。释俘工作全面展开后,为抽调译员,1953年凌青匆匆赶回北京。就在这一年,他结识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另一半――张联(新中国第十位女大使)。张联当时在外交部驻满洲里联络处任俄文翻译,因公出差,与凌青同住外交部东单招待所,他们在渤海饭店吃饭时,偶然相遇。也许是缘分让他们邂逅并结为连理。
提起这段姻缘,凌青自认为幸运,他不无幽默地笑称,因为当时的姑娘选择对象重德不重貌,我那时30岁出头,算是年轻的老干部,不然,才貌双全的她怎么会看上我呢?张联则表示,他举止文雅,彬彬有礼,一副书生学者的样子。此后的半个多世纪,凌青和张联比翼双飞,先后去了欧洲的罗马尼亚、亚洲的印度尼西亚、南美洲的委内瑞拉中国大使馆和联合国代表团任职,为了祖国的外交事业,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大半个地球。
1991年,身为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的张联被任命为中国驻斯里兰卡兼马尔代夫大使。她与凌青作为新中国第一对“伉俪”大使成为外交界的一段佳话。
背后的人间聚散
自古就有句话叫“忠孝不能两全”。 很多女大使都觉得自己因为工作而“亏欠”家庭太多。当时的外交官和现在不一样,作为第二任出国才能带配偶,更不能带孩子、老人了。但是女大使们的理念就是国家第一,舍“小”家顾“大”家,把一生无私的奉献给了国家的外交事业,始终不渝地为中国与他国的友谊以及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前驻叙利亚大使周秀华第一次正式到叙利亚的时候,她的孩子刚刚生下来没多久。为了工作的需要,她把孩子留在上海自己母亲那里,母亲为她带了9年孩子。孩子从生下来9年内都没有和他的爸爸妈妈一起生活过。9岁以后孩子又被送到北京,由周秀华的婆婆抚养成人。
每讲到家庭,周秀华心里装满了愧疚。对于父母没有尽到孝心;对于孩子也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责任。这也是女大使共同面临的问题,如赵宝珍大使所说:“作为女外交官,在处理事业和家庭关系时总是要作出牺牲。”
女大使们承受着远离孩子、远离家人,承受着超乎普通女性更多的付出,是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戴的。
结语:中国的女大使们漂洋过海,如浮萍般四海为家,她们用自己独特的外交风格和人格魅力,展现着中国女性之美,是她们使中国与他国的友谊之花绽放得更加灿烂、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