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下的牧场。 年/ 摄
“在海拔4500 米的雪域,在藏羚羊游弋的草原,在圣洁的神山圣水旁,白云般飘动的日土白绒山羊,俗称克什米尔山羊,也就是开司米的正宗传承。优异的羊绒和现代工艺与金鼎奖设计师的智慧相结合,成就了极品藏绒品牌―金哈达!”
说起阿里和“金哈达”,河北省干部、阿里行署副专员卢瑞卿总是用诗一样的语言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这个来自燕赵大地的汉子已经在祖国最偏远的西南边陲生活了整整六年,而由他参与创建的金哈达羊绒制品有限公司更是倾注了他无数的心血。
慧眼识宝
绒山羊在阿里地区分布广泛,在特殊的高寒自然生态环境中,逐渐形成了特殊的优良品种。日土绒山羊是与藏羚羊生活在同一片半荒漠草原上的类同物种,具有羊绒细度最细、毛囊密度最密、品种纯度最纯、平均绒细度在14.5 微米以内,最高细度达11 微米,手扯长度可达6.22 厘米,个体产绒量在350 克以上,绒层厚度达6 厘米以上。不论是平均绒细度、绒长、强度及光泽等都堪称世界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
2003 年,时任日土县县委书记的卢瑞卿慧眼识宝,积极选送日土山羊绒参加全国首届农业博览会,并一举获得了金质奖。
就是这样优质的羊绒原料,长期以来只是被当作普通羊绒来出售、使用,无论在收购价格还是梳理、纺织方法上均与其它羊绒没有区别,其品质上的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卢瑞卿深深意识到,一定要通过市场调研和仔细规划,改变日土县群众养羊- 剪绒- 卖绒的现状,将产业链条向下延伸,从产品深加工入手,创建一个自有的羊绒品牌,将原材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一想法得到了阿里地委和自治区***府的大力支持。但阿里地处偏远,建设现代化的羊绒加工厂,资金、技术都存在很大困难。要想生产出好的产品,只有借助国内优势的企业“下蛋”。于是,卢瑞卿专门派人到羊绒界的龙头老大――内蒙古鄂尔多斯集团商谈合作事宜。鄂尔多斯集团对于此项合作大力支持,合作一事进展顺利,双方商定,由鄂尔多斯集团用最先进的技术、工艺及款式,为日土县生产羊绒衫,闯出自己的品牌。
2003 年7 月,日土县一名常务副县长“押送”着2.5 吨日土羊绒到了鄂尔多斯集团,2003 年10 月1 日,金哈达的雏形――3000 件“阿里牌”羊绒衫运抵拉萨。为了召开产品新闻会,卢瑞卿带着两个司机,昼夜兼程,仅用了一天半的时间,行程1800 公里,从日土县赶到了拉萨。他连夜向自治区***府领导汇报,并得到了大力支持。驻拉萨所有媒体、各单位领导全部出席了新闻会,自治区副***卓嘎次仁也亲自到会祝贺。
有自己的羊绒品牌,毕竟是新生事物,刚开始试销时,因为担心销不出去,价格定在了中档;谁知产品一上市便引来如潮的购买者。3 天便已销售了1500 件;后来连样品也拿出去卖了。小小的“阿里牌”首战告捷,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因为还有梦
要离开了,当地群众依依不舍地送别卢瑞卿。
2004 年6 月,卢瑞卿3 年期满,他和同伴一起收拾行囊,从阿里回到了拉萨,准备返回河北。这时,自治区领导向河北省委组织部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把卢瑞卿留下来继续,希望卢瑞卿把山羊绒的事情“做好了再走”,河北省委接受了自治区的要求,决定卢瑞卿继续留下。“我留恋这片热土,自治区***、***府,阿里地委、行署也都给了我最大的关怀。在河北省委的支持下,我选择了留下。”。
就这样,他又回到了阿里,任命为阿里地区行署专员助理那时,他感觉自己还有一个尚未实现的梦,一个日土山羊绒的梦。
把阿里羊绒产业做大、做强,探索出一条由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产业化路子,是偏远落后地区谋求自我发展的必由之路。自治区******亲自批示,由自治区***府专门拨款1000 万元作为项目启动资金,阿里行署也在财***并不宽裕条件下给予了大力支持,这让卢瑞卿感到欣慰,也感到了压力。
阿里每年的羊绒产量有260 吨,整个大约有700-800 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发展龙头企业是必由之路,品牌的树立则是核心与灵魂。2004 年10 月,阿里金哈达羊绒制品有限公司终于成立了。
“整合极品元素,打造藏绒品牌”,这是金哈达公司创立以来的理念。公司依托世界知名的日土白山羊绒资源,融历史文化内涵和现代文明于一体,从最初的OEM 模式(贴牌生产)到最终创立自己的品牌,倾力打造“金哈达”这个一流品牌。他们聘请中国服装设计大师、“金鼎奖”获得者张继成担任设计总监和首席设计师;聘请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有关专家作为文化顾问,为公司和产品注入藏文化内涵;与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所有羊绒制品经过了最严格、最精细的加工。同时,以国际时尚顶级品牌为标准,对产品辅以精美、华贵、典雅的包装,使之成为华贵服装和至尊礼品。
金哈达羊绒制品。
卢瑞卿说:“我们的羊绒制品命名为‘金哈达’,寓意雪域高原最美好的祝福。”
2005 年,第一家金哈达专卖店在拉萨投入运营,产品要面临市场的检验。卢瑞卿忐忑不安,开业时,他在店里整整站了半个月,一刻也不敢离开,生怕漏掉任何一句意见或建议。他说:“当时一日三餐,一碗牛肉面就打发了,根本就没有饿的感觉,心里很紧张。”等到专卖店销售趋于稳定,他才放下心来。卢瑞卿说,公司和产品就像破土而出的嫩芽,要想让它长成参天大树,离不开上级组织和有关部门及各界人士更多的关心、支持和呵护。他深情地说,“大家的认可和欣赏是我们最大的安慰,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是我们不断创新的动力。”
金哈达牌羊绒制品一上市就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赏识。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如今,日土白绒山羊已经成为这里的特色产业和拳头产品,全县的白绒山羊已经占全部羊群的60%。但山羊对草原破坏很大,如果只顾眼前利益,就有可能给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为了解决畜牧业发展与草场承载量的矛盾,多种有效措施正在实施:设立网围栏,限制山羊活动范围和畜群总量,加大出栏力度,加强人工种草等。当地干部和牧民懂得了发展也要看草的载畜能力。
牧民多吉次珠,住上了用土坯盖起的房屋,大大小小有三间,大间是全家人聚集的地方,家具一应俱全。这位朴实的牧民说:“我家有400 多只白绒山羊,以前家庭收入很低,现在不仅生活稳定,而且银行有存款,每年总收入有2 万元。”今年他原想多养点儿白绒山羊,但是县里为保护草场限制了各家的发展数量。多吉次珠说:“我们也明白了保护草场的重要性,这也是为了子孙后代。要继续增加收入,我们就要在提高白绒山羊质量上下功夫了。”
为了美丽富饶的明天,在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同时,牧民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一种淳朴的初步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正在进入他们的生活。
金哈达飘起来
通过两年的运作,“金哈达”已经成了一个响亮的品牌,其羊绒制品已从单一的羊绒衫发展到现在的大衣、内衣、衬衣、羊绒围巾、披肩、毛制品及皮革制品等系列产品,通过金哈达公司的努力,羊绒深加工产业也逐渐成为阿里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羊头逐步成为了龙头”。
截至2006 年8 月底,金哈达公司羊绒制品销售额达到了一千万,实现纯利润300 余万元。下一步,金哈达公司将生产高级挂毯等产品,力争把的文化以羊绒制品为载体,创造出独特的、具有特色的艺术品推向世界市场。
十一世班禅大师为金哈达羊绒制品有限公司题词:发展经济造福于民。
阿里金哈达羊绒制品公司取得的成功,引起了国外羊绒产业同行的关注。日本鹿苑株式会社董事长孙大乾获得信息后,主动要求商谈合作事宜。双方达成协议,决定一起组建合资公司,共同开发阿里乃至全的羊绒产业。目前,日本鹿苑株式会社正式注入100万元人民币,阿里金哈达羊绒制品公司更名为金哈达羊绒制品公司,
顺利完成了中外合资。
卢瑞卿表示,中、日合资后,对整个地区羊绒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按照分工,日方将主要负责产品的生产、市场开拓和产品销售,中方主要负责羊绒基地建设。这种操作模式一旦形成,的羊绒产业将建成典型的公司+农户模式,农牧民也将获得稳定的收入。阿里地区羊绒产业的发展使地区草业先行的战略思路有了切实的落脚点,农牧民的商品意识有了很大的转变,他们积极改良山羊的品种,对羊绒进行科学的采集。同时,本着“外销上规模,内销创品牌”的思路,合资企业的成立为今后产品质量保证、品种丰富、走向世界、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了有利平台,金哈达品牌将拥有更加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