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画派由唐伯虎、沈周等人开创,画技精湛,徒子徒孙遍布江南。为了生计,不少吴门画派的画师开始为苏绣设计、描画底本。
虽说沈寿最终婉拒了张謇,可她还是剪下长发,绣出张謇的手迹“谦亭”二字相赠……种种情愫欲说还休,全都隐去在苏绣鼎盛的时代。
短短几年里,镇湖镇聚集了超过10万的刺绣女工,每天收工时间,镇湖街道上万人攒动——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女性!
苏绣,简单说来就是苏州地方刺绣,它最初起源于苏州吴县一带,后来慢慢发展,如今已遍及常州、无锡、扬州、宿迁等地。
苏绣产生的时间,最早一说是春秋时代。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春秋吴国贵族“绣饰华丽”,日常衣物甚至陈设饰品都用丝绣点缀。但这种“丝绣”是否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苏绣?由于缺乏实物,现已无法追溯。迄今为止,苏绣可以看到的历史大约在1100年——上世纪70年代出土于苏州的几幅南宋苏绣经袱就是明证。南宋以后数百年,苏绣进入鼎盛,无数的苏绣名家如群星璀璨,金淑芳、凌杼、薛素素、沈寿……每个名字都是苏绣的一段历史、一段传奇。
民国时期,苏绣盛极而衰,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见起色。今天,苏州镇湖“十万绣娘”,以及收藏界“藏金不如藏绣”的说法就见证了苏绣的新历程。
《红楼梦》里的苏绣故事
苏绣和江南,是两个割裂不开的词汇。苏绣承载了江南的温婉柔美,而所谓江南,一幅幅苏绣就是它最直观的表现。
最早的苏绣只是女红,待嫁闺中的少女,足不出绣阁一步,母教女、嫂教姑,代代相传。苏绣是女孩子的必修课,即使豪门大家的女子也不例外。在古时的苏绣发源地——苏州、常州等地,每逢女孩谈婚论嫁,婆家总要先向媒人求取姑娘的绣品,从绣品的***案针脚就能判断未来媳妇是否灵巧和贤淑,苏绣也因此成为了衡量一个姑娘贤淑内秀的标准。
作为女儿家的私物,在明代以前,苏绣一直深藏绣阁,极少示人。它们通常只有两个用途,一是作为嫁妆陪嫁,二是“赕佛之物”——上世纪70年代,人们曾在苏州瑞光塔、虎丘塔基址中发现了苏绣经袱,经袱绣于南宋,精美绝伦,它们是当时信士为礼佛而贡献的。到了明代以后,随着苏州以及临近的常州、无锡成为江南丝织中心,苏绣终于走出闺阁,扛起了“江南绣魁”的大旗。
明清两朝是苏绣发展的鼎盛时段,在《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中,作者曹雪芹就提到了它——“原来绣这璎珞的也是个姑苏女子,名唤慧娘。凡这屏上所绣的花卉,皆仿的是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故其格式配色皆从雅,本来非一味浓艳匠工可比;每一枝花侧皆用古人题此花之旧句,或诗词歌赋不一,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且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连断皆与笔草无异……”曹雪芹借着慧娘所绣璎珞,笔锋一转,道出了苏绣的神韵,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苏绣“平、齐、和、光、顺、匀”的工艺特色最终定型。
从明朝中叶开始,中央***府在苏州设置染织局,专业管理苏绣经营;到了清代,苏州更被时人称作“江南绣市”,各路刺绣高手同城竞技,热闹非凡。在最繁荣的时期,苏州共有大型绣庄百余家,绣工数万人,这些绣庄大多集中在今天苏州老城的东中市、西中市和汤家巷一带,几乎左右毗连,对门即是。然而,当时经营一个大绣庄可不容易——它首先要求经营者要有雄厚的资金,因为所有苏绣原料(包括底料和真丝花线)全都价格不菲;其次,苏绣的纹样必须随时推陈出新,引领“时尚”。在这段苏绣大发展的浪潮中,“新安商帮”与“吴门画派”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新安商帮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徽商”,他们有钱。明清之交,新安商帮迅速崛起,商人们为兴办绣庄投入巨量资金,吸引了江南一带的苏绣好手云集苏州,他们加入各大绣庄,计件取酬。这些苏绣被生产出来以后,借助新安商帮无孔不入的销售渠道,不仅迅速行销全国,甚至还飘洋过海,进入西方王室宫廷。
苏绣火了起来——苏州本地的吴门画派同样功不可没。吴门画派由唐伯虎、沈周等人开创,画技精湛,徒子徒孙遍布江南。为了生计,不少吴门画派的画师开始为苏绣设计、描画底本,将传统山水画的精髓引入到苏绣当中,通过对这些书画技巧的描摹和借鉴,苏绣更趋精美雅致,从民间艺术一举登上大雅之堂。
状元与绣女的爱情传说
苏绣有“平、齐、和、光、顺、匀”六大特色,所谓“平”就是指绣面平展;“齐”指刺绣***案边缘齐整;“细”指用针细巧,绣线精细;“密”指线条排列紧凑,不露针迹;“和”指设色适宜;“光”指光彩夺目,色泽鲜明;“顺”指丝理圆转自如;“匀”指线条精细均匀,疏密一致。这六大特色的形成,为后世苏绣跻身“中国四大名绣”奠定了基础。
然而,一门技艺要更精更深地发展,仅有基础是不够的。明清两朝,苏绣行业出现了许多杰出绣工,她们不断锤炼本领,将苏绣技艺逐渐引入化境。在这一时期,最著名的苏绣艺术家就有金淑芳、丁佩、凌杼、薛素素、薛文华、沈寿等人。
要成为苏绣行业的佼佼者,吃苦是头一位的,苏绣大师金淑芳就曾与弟子讲:“余幼时学绣,三更则起,饮食起卧皆于绣案之侧……隆冬亦织绣不辍,十指(冻)裂,血从丝线下也”。金淑芳的学艺经历,几乎每一位苏绣大师都曾经历,然而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们除了苦练手上技艺,还广泛涉猎文学、绘画、佛教等领域,学习“文化”并从中获取创作的灵感。比如,金淑芳精研佛法,于是在佛教人物刺绣上独树一帜;凌杼喜读史书,她曾根据史书中对南唐后主李煜后宫生活的记载,绣制了一幅《窅娘舞莲***》(现藏于南京博物院),无论绣工还是创意,这幅作品都堪称珍品。
苏绣大师的“才艺双绝”在当时引发了一个很有趣的文化现象,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几乎每位苏绣大师都有一群忠实“粉丝”,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常的读书人。每当有苏绣新作品问世,这些“粉丝”必定组织观摩会(类似今天的新品会),先观赏,后作文咏叹。事后,分属不同苏绣大师的“粉丝团”还会相互斗文,评鉴绣品高下,一时间笔墨满天飞,好不热闹。纵观明清两朝,江南文人对于苏绣的热爱简直到了狂热的地步。同样的,爱屋及乌,在这些文人与绣女间也发生了许多惺惺相惜、情意缠绵的故事,今天读来仍不免感动。其中,张謇与沈寿就是一例。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苏绣:绸缎上的江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