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7日,著名电影演员梁音在京去世,享年89岁。对于梁音,五六十岁以上的观众应该都印象深刻。他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的杨排长,是《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的曹茂林。有名的台词“阿米尔,冲!”以及曹茂林在银幕上淳朴亲切的笑容,都定格在梁音的艺术生命旅途中。而这位老艺术家的晚年感情生活,也是他生命中的一段传奇。
15岁北京姑娘钟情“杨排长”
1963年,梁音主演的《冰山上的来客》在全国放映。15岁的北京姑娘俞湖看过影片后,就成了梁音的忠实粉丝,并且暗暗萌生“非此样男子不嫁”的念头。“我觉得梁音是最漂亮的男子,他不是洋气的那种,他温馨、清秀,大眼睛,高鼻梁。有人说他脸长,我说不长还不好看呢!他是那种乡土气息的英俊之美。”
最初的喜欢,从这样一张让俞湖着迷的面孔开始,而梁音在《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中塑造的曹茂林形象,让俞湖觉得生活中的梁音,应该就是曹茂林那样的人,淳朴、善良、能干。
“所以,我从15岁开始就喜欢他。看着银幕上的他就觉得这个人好棒啊,演的农民那么淳朴。我就要找这样的人,我一定要嫁给他,一定要和他结婚。可能当时我是有点儿鬼迷心窍的。即使在‘’期间,我这种想法也没有变过。”多年后,俞湖这样回忆自己当年的感情经历。
可是,15岁,毕竟还是一个小姑娘。等到俞湖的年龄和怀春的情愫一起像花儿一样渐渐长大,她的家人尤其是父母亲开始发起愁来。俞湖说:“我爸爸妈妈当时觉得这不是幻想吗?怎么可能呢?他们对我说,人家有家有业,又是一个大明星,连你是谁都不知道,你怎么可能嫁给他呢?”
可是这种幻想一直存在于俞湖的脑海中,甚至成为她生活的动力。“后来我父母和我就想不行退而求其次吧,找长得像的,可是一直都没有。”
俞湖后来从事幼儿教师工作。在幼儿园里,她是受欢迎的老师和阿姨。孩子们见到她,往往会亲热地贴在她身边。和孩子们在一起让俞湖感觉心灵纯净,但情感上仍然容不下其他男子。“所以我始终在等,到和梁音结婚前,我一直没有处过对象。我心里老是有一个想头,哪怕去他家当保姆都行。”
就这么等到过了不惑之年,一天,俞湖突发奇想,拿起电话拨通了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总机,就找梁音。“很奇怪,一般这样问电话号码,单位都是不告诉的,可我打那一次,他们居然就把梁音的电话号码给我了。我们之后说起这事,都觉得可能就是缘分吧。”
打那之后,俞湖一直和在长春的梁家有电话联系,还与梁音当时的夫人杜凤霞成了好朋友。两家一周怎么也要通上两三次电话,什么都聊。梁音的大女儿到北京来出差,也会借住俞湖家中。
2000年,梁音夫人杜凤霞因脑溢血去世,俞湖接到了梁音打来的电话。“电话中梁音声音很低沉,他说:‘俞湖,我是梁音。’然后就哽咽住了。我说:‘梁音你好!怎么了?’他说:‘杜凤霞……去世了。’然后在电话中就哭起来了。”
俞湖说:“这之后3年,我没和梁音联系。我还是怕人误解,怕人把我误解为第三者。”
《艺术人生》续前缘
2003年,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在放映40年后,主要创作人员再聚首,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做了一期专题节目。节目中,“阿依夏姆”提到梁音老伴儿去世的事,梁音摆手拒绝谈论。主持人朱***就提到:“有很多影迷想来照顾你呢。”俞湖正好看到那期节目,当时心里就一愣,“我知道,再不提出来就晚了。”
后来,俞湖又给梁音家打了电话,电话是梁音的大女儿接的。大女儿敏锐地感觉到,父亲得知是俞湖打来的电话时,表情和语音上发生了微妙变化,由此判断这位俞湖阿姨在父亲心中有着不一般的地位。于是,她便萌生了撮合俞阿姨和父亲的念头。
而到了这个时候,梁音和俞湖两个人连面都还没有见过。
俞湖第一次见到生活中的梁音,是梁音到北京拍一部短片。出发前梁音告诉俞湖:“我要到北京去了,到时到你家去。”俞湖得知了梁音到北京的时间。那是一个夏天,俞湖想给梁音一个惊喜,“我叫上一个女同事,一起去北京站接站。没准备花呀什么的,但我穿了最漂亮的裙子。”
在火车站,俞湖先看到了老演员浦克和他的老伴儿,他们先于梁音下车厢。俞湖说:“浦克老师,您好!”浦克看着俞湖有些发愣,他老伴儿问俞湖:“你是剧组来接站的?”俞湖说:“不是,我来看梁音。”
俞湖忘不了第一次和梁音见面的场景:“一会儿我就看见梁音走过来了,他手里提着两个纸袋子。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他带给我的东西,一盆君子兰,几个长春大鸡蛋。看到他,我就叫:‘梁音。’他听见了,盯着我问:‘你是俞湖吧?’”
后来,梁音问过俞湖:“你有没有注意到浦克当时3次回头看我们,冲我们笑。第三次回头的时候,他还眨着小眼睛点点头。你知道他为什么那样吗?”梁音接着笑道:“他知道咱俩是什么关系了,他觉得我找你找得好。”
俞湖和梁音的第一次单独相处,就在现在北京的这个家里。俞湖记得,梁音看着俞湖张开了双臂,“我当时觉得挺突然的,第一次见面啊。但奇怪的是,我也没有不好意思,我们就那么拥抱在了一起。后来我们坐在沙发上,梁音摸着我的腰还说:‘哟,看你挺苗条,腰上的肉还挺多的。’我还小小受了点儿打击。”
几次见面,彼此感觉都非常好,俞湖和梁音的关系就此确定。“很快,我们就到北京朝阳区民***局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那天办登记的人很多,工作人员特别高兴,特地照顾我们先办手续,说他们是看着梁老师的电影长大的,真心祝贺我们!当时梁音挺大方的,也不扭捏。”
俞湖说着,从抽屉里取出两个红色小本,那是她和梁音的结婚证书。翻开,俞湖一边指点着大红证书内照片上的两个人,一边流淌出一串又一串笑声。她笑声清脆,明显蕴含着不能自禁的幸福。大红证书里面的照片,梁音穿着深色夹克衫,打着领带,英俊一如年轻时;俞湖则身着大红嫁衣,一脸喜气洋洋的笑。梁音和俞湖结婚证上,填写的日期是2003年4月19日。那一年,梁音78岁,俞湖56岁。当时两个人准备旅行结婚,不办结婚仪式。这时,朱***主持的《艺术人生》剧组适时出现了。
朱***和梁音的一些老朋友们,设计用一期《艺术人生》的节目为梁音和俞湖补办婚礼。录节目之前,节目组只告诉梁音要穿西服,俞湖要穿红色衣服,说是配合节目拍摄。梁音当时还说了句东北话:“这扯不扯,见大领导吗?”
葛存壮和梁音是发小,那期节目,他为梁音和俞湖做证婚人。葛存壮事前写了一大篇证婚词,在现场照着念。大概是说:“我参加梁音和俞湖的婚礼很高兴。我和梁音是发小,我了解梁音,我做证婚人是最好的人选。梁音憨厚老实,俞湖贤惠温柔,我为他们的结合感到高兴。俞湖比我小,以后我就称呼她为小嫂子了。”
梁音在节目别高兴,说:“太高兴了,要是自己办婚礼,想请这么多人都请不到,这一补办全国都知道了。”
将近12年的甜蜜婚姻生活
突然和梦想中的大明星生活在一起,俞湖不觉得紧张,梁音也没有架子,两个人只觉得亲切,就像是相知很深的朋友久别重逢。“有一点挺有趣的。有一次吃饭,梁音的孩子们也都在。梁音大女婿看着我突然说:‘你们觉不觉得姑妈和妈妈长得特别像,尤其是侧面。’那时候梁音的孩子们叫我姑妈,梁音去世后他们叫我妈妈。当时梁音说:‘是啊。’后来我去长影厂,梁音的一些老同事第一次见我也说:‘简直就是杜凤霞呀!’”
梁音和俞湖结婚后,就住在俞湖北京的普通小三居里,直到梁音离世,两个人住了将近12年。“我们条件挺好的,换个大些的房子没问题。但是梁音说喜欢住这儿,一楼方便,又是我们在北京第一个住的地方,有感情了。”梁音本名梁成秋,取秋天丰收的意思。之后他学音乐,改名叫梁音。这都是婚后两人聊天时,梁音告诉俞湖的。“我们常常聊天,什么都聊。我问过他:你为什么找我?追求你的有那么多年轻漂亮的。梁音说年轻漂亮的我哄不了,你最合适了。”俞湖还问过梁音:“你在外面演戏,回家还演不演呢?”梁音回答:“在家哪里用演戏,不会演会做。”
“我是北京人,梁音是黑龙江齐齐哈尔的。我们都是北方口味,所以吃饭什么的生活习惯不用怎么磨合。梁音胃口差,牙也不好,我们都爱吃软些的食物。”俞湖回忆说,“我们俩感情非常好,睡觉时,他要哄着我,拍着我,直到把我拍睡着了。梁音怕冷,有点儿冷他的腿就抽筋,所以夏天我们也不怎么开空调。他怕我热,夏天晚上他就给我扇蒲扇。我知道这是他表达爱的方式,虽然他比我大20多岁,但是他尽量让我感到爱和温暖。这些动作其实都不算什么,但是作为他那么大年纪的人,做到这一步多么用心良苦啊。”
生活中的梁音脾气温和,喜欢动手制作一些小物件,如开冰糖的小铁尖、小台灯、夫妇俩的合成照片、麻将桌布,甚至电褥子。俞湖随手取出一样样梁音生前制作的东西给记者看,可以看出梁音的手极巧。一张俩人打小麻将时用的计分表也是梁音做的,上面字迹工整,梁音和俞湖的分数清楚地写在上面。
俞湖说:“和梁音结婚快12年,比我想象的婚姻生活还好。之前我怕他有明星架子,其实一点儿没有,他幽默、随和,基本上没发过脾气,生活中的他就是杨排长的气质。”
俞湖记得梁音唯一一次发脾气是因为她熬夜,梁音特别不高兴,说:“你看你熬夜熬得眼袋都出来了。”俞湖辩解说:“不是,我这是老化,不是因为熬夜。”梁音更加不高兴,说:“熬夜身体就不能好。你吃饭又快,还吃得多,肚子都胖了。”
在家中俞湖叫“梁音”,梁音会装听不见。俞湖叫“小梁子”,梁音立刻答应:“哎,干吗?”俞湖在叙述时不由自主地学出了梁音老年粗粗的声音。
梁音离去,让俞湖理解了什么是“万箭穿心”。“追悼会结束我回家,进屋的一刹那就是这样。我又想起他对我的好,他会在起夜时看我有没有盖好被子,每起一次都看一次。我睡觉轻,每次我都知道。”这时,记者看到了采访过程中唯一一次凝聚在俞湖眼中的泪珠,只见她吸了口气,接着说:“不过现在最难受、最悲伤的那几天已经过去了,我知道梁音不希望我这样子。”
梁音的骨灰按照他生前的愿望,撒在了长春的一片大森林里。俞湖嘱咐孩子们将梁音和他已故夫人杜凤霞的骨灰一起抛撒,俞湖说:“我不迷信,但我希望梁音在另一个世界有个伴儿,杜老师也应该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