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仙居针刺无骨花灯,其工艺源自唐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针刺无骨花灯”面临着学徒越来越少,目前仅有4人,无法市场化,缺乏资金保障等传承困境。以被誉为“天下第一灯”的仙居针刺无骨花灯为对象,通过文献、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进行调研,了解花灯的现状,从而树立起忧患和保护意识。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皤滩;李湘满
仙居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传统艺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鲤鱼灯”、“跳马灯”、“龙凤灯”、“长旗灯”、“走马灯”等民间灯彩品类繁多,技艺精湛,长盛不衰。有“中华第一灯”美誉的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起源于唐朝,当时人称针刺无骨花灯为“唐灯”,也叫“神灯”。
1 花灯之源
走在皤滩古街上,一种古老的气息,一种历史感扑面而来,还是用青石板铺成的街,还是用石头堆砌的老房子,用手触摸,闭上眼睛用心听,仿佛一个老人在娓娓道来一个故事。在古街上,还有些老人住在那儿,古街的每个角落都有故事,当然最著名的便是花灯了。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起源于唐朝,又称“唐灯”或“神灯”。传说唐开元年间,皤滩村有一秀才,夜行深山迷路,被一仙女以一盏“神灯”引路。此灯造型别致,制作精美,小巧玲珑,古朴典雅。灯身没有骨架,全由针刺成各种花纹***案的纸片粘贴而成。秀才返家后,依样画葫芦进行精工制作。制成后悬挂在自家门口,人见人爱、赞不绝口。“神灯”在秀才家落户后,仙女即变作村姑与秀才结为夫妇,夜夜陪伴秀才诵读诗文。大考之年,秀才得中状元。后来人们就把这盏无骨花灯称作“状元灯”。随后,状元又把这种灯进献到宫里,从此皇宫就有了“无骨小宫灯”。状元夫人逐渐把这种“神灯”的制作技术传授给皤滩村的村民,从此,这种神灯的制作工艺就长期流传在仙居民间。
据当地宗谱记载,明朝万历年间,仙居皤滩古镇已有盛大的闹花灯活动。家家挂上“状元灯”,表示书香门弟,预祝状元及第。现在皤滩古街的“大明堂”、“大学士府”的梁柱马腿上就雕有这种“无骨花灯”。
清朝时期,灯的式样、品种进一步发展增多。其中有一种叫“珠兰灯”的花灯,灯周围的花纹是由一种叫“水上浮”的绣花针刺成,是进献皇帝的贡品。
建国后,由于“”和“破四旧”等原因,花灯几乎失传。1985年,经仙居县文化局、皤滩乡文化站重加挖掘,才使失传多年的花灯重放异彩。
2 花灯之今
在皤滩古镇,走访了一些居民,见到李湘满师傅,让我们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花灯在21世纪的流传以及发展情况。
花灯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李师傅说:“我发现这盏灯是1983年,当时已经失传50多年了。”他无意中从一位老人口中得知失传的无骨花灯后,便踏上了抢救这门古老技艺之路。28年来,他走遍了仙居的每一个村落,寻找知道花灯制作工艺的每一个老人。目前已经抢救整理出27个品种、52个分支品种。
“针刺无骨花灯”完全依赖手艺人的纯手工制作,一盏20厘米见方规格的灯就需要一个手艺人加班加点10多天才能完成。无骨花灯目前没有面向市场销售,仅在展览后卖过一小部分,每盏灯价格均在2000元左右。无法市场化、缺乏资金保障、招不到学徒,每个手艺人月收入仅有700元,让这门好不容易被抢救回来的传统工艺再度面临失传的困境。李师傅自1986年开始招徒弟,100多个徒弟中如今只剩下了4人。李师傅说,当时招收学徒,先招收了一批比较有闲暇时间的老年人,但发现他们都学不好。“制作无骨花灯需要绘画基础和几何基础,能学好的一般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但他们都不愿意来。”
而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仙居当地的居民普遍对花灯不是很了解,有些居民甚至没有听说过花灯。
花灯在市场、工艺、人才、资金、人们的重视等方面,都面临着困境。它的发展现状不仅让李湘满师傅担忧,更是牵动着我们的心,让我们更加坚定尽我们的力量保护它的信心。
3 花灯之美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的技艺十分独特。灯面***案均由刀凿针刺成孔,经过透光留影而成,特别是造型方法在中国花灯中独树一帜,通身不用一根骨架,由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纸质灯片折拼粘接而成;造型的千变万化和***案的丰富多姿,形成了繁多的花色品种。
针刺无骨花灯结合了太多的美,使人爱不释手。它的美在于它蕴藏的丰富的学科知识。首先,花灯的骨架应该讲究对称美,运用了数学中的五边形,六边形、三角形和各部分的比例,神奇的黄金比例,使它具有和谐美。其次,是花灯的***案,多次仔细地端详后,才发同看似简单的人物***案实质上并不简单。没有几年的美术知识作为功底是完全不可能使***案如此逼真的。最后的粘贴也不同寻常,需要化学知识来“助阵”,怎样才能使花灯各部分不掉落,确实不简单!
花灯的美创造了很多的价值。它造型别致,空间感强,立面变化丰富,结构细腻生动,是传统女红技艺的杰作;它既是民间馈赠的礼物,又是民居上的装饰物,更与民间节庆活动水融,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融绘画、刺绣、建筑等艺术于一炉,单灯风姿绰约,组灯气势恢弘,具有很高的审美观赏价值;它是同类花灯的硕果仅存者,更是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在皤滩古街的花灯展厅驻足,映入眼帘便是满庭的“唐灯”,高低错落,古朴典雅,小巧玲珑,制作精美,恍如仙境,令人流连忘返。花灯重夜彩,夜间观灯,灯体玲珑剔透,各式花纹***案透过针孔熠熠生辉造型玲珑雅致,质朴古典。听李湘满师傅介绍,花灯是纯手工制作而成的,制作一盏针刺无骨花灯短则7、8天,长则需要几十天到百余天。而花灯上的***案都有着自己的历史传说与渊源。
在制作花灯的小作坊,李师傅介绍说,花灯制作一共有13道工序,分别是制***、胶浆调配、灯纸制作、熨纸、剪样、装订、凿花、拷贝、刺绣、竖灯、制作兰头、组装、装饰。绣是其中最难的部分,需用到一种叫“水上漂”的绣花针,针法极其讲究,分直线针刺法、弧线针刺法、背景针刺法、意念针刺法四种。其中以意念针刺法为最高艺术境界,即艺人一边闭目冥想,一边用针,各种***画随思而动,随然而出。每盏灯的针眼有万孔之多,要严格按照***案进行,一针刺错,前功尽弃。看着能工巧匠们聚精会神地制作着,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荔枝灯”。在暗处观灯,就像回到繁华的唐朝。灯光从针刺的小孔透出来,说不出的柔美,那是东方最传统的感觉。而“荔枝灯”的背后,也有着它自己的历史渊源。“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也和荔枝灯一样传达出一个浪漫唯美的故事。
相传,唐玄宗宠幸的杨贵妃平生最喜食荔枝,荔枝一般生于岭南,岭南距当时的京城长安有千里之遥。为了能让杨贵妃吃上可口的鲜荔枝,唐玄宗只得派人将摘下来的荔枝,一个驿站地快马于当日送到京城。荔枝由于难得成为珍果,于是仙居的民间艺人模仿荔枝形状制成针刺无骨花灯,就是“荔枝灯”。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的制作集中国传统的灯艺、纸艺、女红于一体,是中国民间美术和手工技艺的经典之作。一件杰出作品的背后,都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付出。只有发现过程的来之不易,才会懂得珍惜,才会懂得保护。
4 花灯保护进行时
“高高台,低低台,皤滩街,花灯来……”歌谣似乎还在古街上悠悠荡荡地,声音穿过历史,娓娓道来一个古老优美的传说。这一行,渐渐地爱上花灯,它的美丽是无与伦比,看见它的困境会心痛会着急。
从懵懂无知到认识了花灯复杂的设计过程,了解了花灯的历史发展,我们发现花灯已不仅仅只是形工的花灯,更是精神上的瑰宝。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继承,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发扬。我们在这次实践中成长,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花灯知识,还有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对我们民族的瑰宝的一种保护和发扬意识。
花灯保护最重要的就是扩大它的影响力,那么对内对外的宣传工作并不可少,可以招募一些学生志愿者,来帮助李师傅将花灯发扬光大。而在当地的一些学校中,更要开设一些乡土教材,从下一代抓起,扩大花灯影响力,让花灯成为我们的骄傲。
其次,***府的重视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学徒的招募中,需要***府的资金支持,发展花灯制作人才。***府的资金支持也可以帮助花灯的对内外的展览,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们民族的这一瑰宝,扩大影响力之后也可以发展潜在的花灯继承人。在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申请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国家成为保护花灯的有利后盾。
据了解,花灯最盛时期的品种达到80多种,而现在已抢救回27种,因此,在花灯制作中,不仅要重视对传统的继承,还要树立起创新意识,与时俱进,将现代化的因素与传统完美结合,为花灯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最后,要及时将花灯的制作工艺等资料进行整理,最好能编纂成书,以书面形式将这一宝藏流传下来,不至于失传。这些东西都要妥善保存在皤滩乡针刺无骨花灯研究所之内,皤滩古街以及花灯展厅更要扩大影响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截至2009年,我国共有昆曲、古琴艺术等26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3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从这些数据中既可以看出我们伟大的民族的创造力和智慧的结晶,也可以看出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正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保护先祖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刻不容缓。
作者简介
石燕青(1992—),女,浙江绍兴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本科生,专业为汉语言文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探“中华第一灯”,再续神灯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