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重在顶层设计,难在对海量数据的应用和处理。近日,记者有幸采访到了上海市卫生局信息中心副主任谢维,进一步了解了上海市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和未来发展。
“1+19”的顶层设计
上海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工作在全国起步较早,逐渐形成医疗卫生机构内部信息化(如医院内部系统)、跨机构条线信息化(如公共卫生的专病管理)、机构互联(区域卫生信息化)三个层面的信息系统,按照谢维的说法,就是形成了“点”、“线”、“面”的信息系统建设框架。
之后,上海市着重考虑并论证下一步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方向,基本形成了打破“孤岛”、“烟囱”,实现“互联互通,共享互用”的区域卫生发展框架,根据上海的实际,规划了“1+19”框架。谢维解释说,“1”是指上海市卫生局的主数据中心,“19”是指上海17个区中心卫生信息中心、1个由所有三级医院形成的医联数据中心、1个公共卫生数据中心,通过“+”字,完成所有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的交换和共享,进一步支撑业务协同,从而形成了“1+19”的顶层架构设计。通过这些数据中心的互联互通,已将上海市500多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部纳入区域卫生信息化体系中,未来还将把上海市的3000多家民营医疗机构也全部吸纳进来,从而实现广域的、互联互通的区域卫生信息化体系。
谢维介绍说,“1+19”的顶层设计分三个阶段实现。第一阶段是以医联网为代表的上海市所有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互联互通,首先实现了市属24家三级医院基于电子病历的互联互通。第二阶段是针对上海“基于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化工程”(简称健康信息网)的建设,先试点6个区加所有三级医院的互联互通,之后扩大战果,实现上海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的互联互通。谢维说:“建设健康信息网经历了复杂的上下联动的过程,我们克服了许多体制机制上和管理秩序上,以及互联互通技术上的困难。”目前整个市级数据中心可以实现与所有医院的数据共享,后台数据库每天入库数据1600万条,至今已累积数据43亿多条,形成了数据量很大的核心数据库。此外,在分布+集中的数据管理模式下,各分中心还有自己的数据库,相互联动,共同形成了上海市的健康档案数据库。
接下来,在“1+19”顶层设计下的区域信息化将进入第三阶段。谢维说,这一阶段的工作目前正在规划中,“其发展目标可能会重点围绕涉及医药卫生全领域的整合。”他说,只有形成数据在更大范围的交换、共享、整合和协同,才能更好地利用数据,“交换、共享、整合、协同”,这是在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化进程中的关键词,其中整合最重要,而交换则是手段。”谢维说。
大数据缓解“压力”
面对每天进账1600万条数据的海量数据库,如何管好、利用好这些数据,着实让谢维他们费了脑筋。他们担心,这么大的数据量,现在的技术搞得定吗?可持续吗?
2010年,健康信息网开始规划时,项目工程指挥部组织专家进行了长时间的、多方面的论证,在架构设计上同时参考了国际上各类模型,研究了云计算等技术,并得到了英特尔和集成商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等的大力支持。谢维说,当时,他们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为海量的数据一旦进入了数据库,就转变成了对数据中心的直接压力,规划中巨大的访问压力和集成压力更加重了负担和难度。
谢维举例说,上海市有近12万台医生工作站,在医生工作站上提供了一个基本服务——“智能提示系统”(指针对医生诊疗过程中的重复检验、重复检查、重复用药进行后台监督,这一方面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是降低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上的风险。系统对于这三大“重复”将出现提示框,而最终的决定权在医生。),可以想象,12万台医生工作站当诊疗高峰时同时***对后台的压力有多大。
类似的访问和处理压力还有很多,这使得项目开始之前的论证极为谨慎和严谨。谢维说,他们得到了上海市科委和市***的大力支持,前后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进行论证,最终形成了基础框架。他们先试验用了40台虚拟机作为主要的分布式存储和分布式计算节点,利用Hadoop的核心技术来完善系统,并通过了上海市软件测评中心的测评。目前,在数据I/O层面上,5000次I/O并发之下,可以做到响应时间为1秒以内,而如果采用传统技术达到同样水平的话,投入将增加数倍。
新技术的应用鼓舞了谢维他们,“我们已经开始向云计算和大数据迁移,同时,还要在数据中心进一步深化,将更多的服务迁到医生工作站上去。”谢维说,下一阶段,他们打算重点围绕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能力,在综合管理、辅助决策、数据挖掘、数据探索领域进一步应用新技术。不过他强调说,“选什么样的技术要建立在需求的基础上,我更关心的是这项技术是否能满足我的需求、是否能解决我的问题,它的成熟度有多高、风险有多高,未来有没有发展。”
总结上海市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取得的成果,谢维认为其中有三点值得借鉴,一是前期的咨询工作到位。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是为该项目提供服务的集成商,万达卫生服务事业部副总经理孙嘉明说,他们把国外的一些先进的方法和实例给客户做了详尽的介绍,使他们增强了采用新技术的信心。二是采用了成熟厂商的放心产品。采用新技术有一定的风险,该项目所采用的是Apache Hadoop的英特尔发行版及英特尔至强解决方案,来自于成熟厂商的产品级的解决方案使他们用着放心。三是在后期实施过程中,用户、集成商和相关的公司共同协作,其中英特尔提供了很多测试设备和环境,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大数据深化医疗信息化